院前报告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院报告制度”。
院前急救报告制度
1、遇3人人以上重大灾害性事故、集体中毒应向科主任、中心(院)领导及有关科室汇报,以便尽快获得帮助,快速、高效地进行抢救。现场具体工作的组织分配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灾害所致严重患者抢救工作由二、三线医师或科主任负责,并立即汇报总值班,适时启动急救预案。
2、接诊医生遇到疑难病历,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报告制度;护士遇到问题时,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如遇需多科室协调问题应及时请示总值班。
3、遇到刀刺伤、枪击伤病员,进入抢救室的由抢救室护士汇报总值班,未进入抢救室的由接诊的值班医师汇报总值班,若是重大伤情,应及时向急诊科主任汇报,涉及法律问题的病员及时报告总值班,五保户、无主、无钱的抢救病员应在保证其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汇报总值班,对无家属陪同的神志不清或死亡的病员,其财物、证件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共同清点,填写财物清单后由主班护士保管。遇见义勇为者及因公致伤的警员应及时开放生命绿色通道并汇报科主任及总值班。
4、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以及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后,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报告,同时组织最强大的技术力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患者损失。对有可能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扰乱医疗机构的重大事件,医疗机构在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妥善处理的同时,对于可能因医疗争议引发恶性事件的还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5、遇传染病人,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三类传染病报告制度,医生及时填写登记簿及报告卡,并送交防保科,甲类传染病,应先电话报告,并向院总值班及医务部汇报,及早联系转传染病院。
院前急救报告反馈制度
1、院前出诊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报告反馈制度;
2、报告反馈接收:120指挥大厅,其他需要报告反馈的部门和相关领导;
3、报告反馈方式:车载GPS移动管理终端,车载无线对讲,移动电话;
4、急救车辆使用报告反馈内容:
急救出诊:出车时间、到达指定接车地点时间、见到病人时间,离开现场时间、到达本医疗机构时间、到达其他医疗机构时间,路遇特殊情况如交通堵塞、出诊车辆故障等,站内待命时间,并操作GPS显示车辆所处状态;
车辆暂停:车辆维修(加油)、转送院内病人等允许范围内自行用车的,使用开始时反馈,使用结束站内待命时反馈,并操作GPS显示车辆所处状态;
急救司机上下班:及时、正确使用车载GPS操作急救司机的上、下班,并操作GPS显示车辆所处状态,及时与120指挥大厅进行核对;
如果车载GPS移动管理终端故障,必须使用电话进行报告反馈;
5、现场救治报告反馈内容
出诊现场与出诊命令单内容有出入时(地址、伤病情和人数不符等)、院前死亡的(包括非正常死亡)、拒绝救治的、需转院的等,中途退车和空车等,现场属重大事故(包括传染病)的、救治对象属特殊人士的、现场救治属于非常态的,其他需要报告反馈的内容;
6、返院后报告反馈内容:院前急救病历(以电子病历形式)、收费(以计算机录入显示);重大事故出诊急救车辆数、医务人员数、现场死亡人数、转送他院人数、住院人数、手术人数(先口头报告,后以电子病历的形式反馈)等。
7、其它报告反馈内容:出诊医务人员短缺(反馈的同时要求对应车辆挂起,同车辆暂停方式);大型医疗设备故障等;
8、报告反馈应实时报告,动态反馈;
9报告反馈内容应真实有效。不得遗漏,不得作假,报告反馈以指挥调度中心数据显示、录音为证,无录音的以记录为证(记录报告反馈时间、内容及反馈人姓名)
院前急救各种信息报告制度1、2、院前急救站应安排专人值守分站调度系统,接警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出车。院前急救人员随车通讯工具应保持通道,随时接听“120”的电话及呼叫。
3、院前急救人员出诊后,应按院前出诊(车)流程操作,根据任务的不同状态及时操作以下时间节点(出车、到达现在、病人上车、送达医院、任务完成、返站)。
4、出诊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确认救护车可以空车返回时,在操作车载信息终端的同时应及时向“120”报告,以便120实时掌握救护车动态。
5、如发现病情危重,应口头告知并书面签署病情告知书。如遇患者或家属拒绝治疗,需让其签字,如患者拒绝签字,医生要在出诊单和院前急救病历上记录情况并报告“120”调度科。
6、7、如未找到患者,参照《院前急救人员现场搜寻患者流程》处理并请110等相关部门协助。如病人拒绝告知姓名等基本资料,不接受医护人员处置或自行脱离控制应立即报告“120”并酌情报“110”请求协助。
8、医生根据病情,以就近、救急、救治能力及兼顾患者意愿为原则,并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转送原则,及时安全将患者转运到医院。途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救治,及时通知接诊医院做好救治准备,送达医院后,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并记录。
9、如患者于出诊救护车到达现场前已疑似死亡,应立即做心电图确认,并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并发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告知其家属或有关人员,按《院前死亡病例处理流程》处理,并报告“110”
10、出诊途中如遇其它需要急救的对象或救护车故障,应及时向“120”报告,按《出诊途中遇到非调度需要救治情况处理流程》和《任务救护车出诊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处置流程》处理并请求增援。
11、遇大型突发事件3人(含3人)以上人员受伤时,应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后5分钟内报告“120”事件及损伤具体情况。当达到3人(含3人)以上重伤和/或死亡,或10人以上轻伤时,应按《深圳市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规范(2012)》的通知---深卫人应急〔2012〕5号文件启动院内信息报送,伤员收治单位应通知本单位信息员按要求及时完成网络报送工作。
12、院前急救人员在执行完急救任务后,应在10分钟内向“120”报告出诊结果。报告内容包括入院患者伤情、人数及现场特殊情况等。
13、网络医院救护车在执行完急救任务返站后应在10分钟内将车辆状态恢复待命;恢复待命可通过操作车载信息终端、在分站调度终端救护车管理界面执行相关操作将车辆改为待命状态。
14、接诊医生遇到疑难病历,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报告制度;护士遇到问题时,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如遇需多科室协调问题应及时请示总值班。
15、遇到刀刺伤、枪击伤病员,进入抢救室的由抢救室护士汇报总值班,未进入抢救室的由接诊的值班医师汇报总值班,若是重大伤情,应及时向急诊科主任汇报,涉及法律问题的病员及时报告总值班,五保户、无主、无钱的抢救病员应在保证其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汇报总值班,对无家属陪同的神志不清或死亡的病员,其财物、证件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共同清点,填写财物清单后由主班护士保管。遇见义勇为者及因公致伤的警员应及时开放生命绿色通道并汇报科主任及总值班。
16、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以及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后,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报告,同时组织最强大的技术力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患者损失。对有可能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扰乱医疗机构的重大事件,医疗机构在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妥善处理的同时,对于可能因医疗争议引发恶性事件的还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17、遇传染病人,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三类传染病报告制度,医生及时填写登记簿及报告卡,并送交防保科,甲类传染病,应先电话报告,并向院总值班及医务部汇报,及早联系转传染病院。
18、返院后报告反馈内容:院前急救病历(以电子病历形式)、收费(以计算机录入显示);重大事故出诊急救车辆数、医务人员数、现场死亡人数、转送他院人数、住院人数、手术人数(先口头报告,后以电子病历的形式反馈)等。
19、其它报告反馈内容:出诊医务人员短缺(反馈的同时要求对应车辆挂起,同车辆暂停方式);大型医疗设备故障等;
20、报告反馈内容应真实有效。不得遗漏,不得作假,报告反馈以指挥调度中心数据显示、录音为证,无录音的以记录为证(记录报告反馈时间、内容及反馈人姓名)
深泽交通医院院前急救自查自纠报告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石家庄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工作的精神,我院非常重视,分管院长立即组织进行全院检查,特别是对急救工作薄弱环......
医院院前急救岗位轮转制度为了加强我院急救队伍建设,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水平,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合社会需求的完善的急救服务体系,更好地应对日常急救......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LC—010: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生效日期:2011年7月1日 修订日期:一、120医师接受任务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评估,进行初步救治,并及时与急诊科电话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院前急救医生述职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医院院前急救述职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