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生存与生活-随笔写作
生存与生活-随笔写作
生存与生活_随笔写作
今天上课的时候,不由得说到了生存与生活,我告诉我的学生,老师还只是在生存的层面,学生们很是惊讶。我说,我们教书现在是为了糊口,不来上班就没那几个勉强活命的工资,还没有解决温饱,不是生存又能说是什么呢。同学们哑然失笑。
人,首先是生存。生存是生命的存在,只要生命的产生、存在就属于生存的范畴。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受物质条件限制的。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所以,生存是以物质做为它的必要条件的。大多数的人都是还处在生存的范畴,都在为物质条件而努力。为了几个钱疲于奔命之人,像到处流窜的农民工,拿着招聘广告找工作的大学生,街边提着刷子鞋油喊着要你刷鞋的妇人,领着左扣右扣剩不了几个钱的工人等等,都是停留在生存的状态之上的。起码的生存条件还没解决,就只是生存。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工作只是活着方式,这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那么什么是生活呢,生活是在享受你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当你物质宽裕了,不再为生存发愁了,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层面的了。平时人们常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句话就道出了生活所包含的内涵。然而,什么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什么才是生活的境界呢。雨果又说过,人有了理想才谈得生活。所以,生活的标准和境界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目标。一生为了自己的追求和目标而奋斗,也就是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说是我所以说的生活了。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他人谋求福祉,这是最高标准和境界的生活。当然,我们做为一个普通人,都工作在自己的平凡工作岗位之上,如果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作是自己的事业来做,那就是生活。
其实生存与生活互相相联的,生存是基础,先有生存,再有生活;有了生存,就有生活。但一个人不应该仅是生存,还应该把它上升为生活。人类的生存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有些人的生活是生存着,而有些人的生存是生活着。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根本不懂得人生的真谛,更谈不上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这种人的生活是生存着。物质条件解决了,日子好过了,如果只是停留于物质追求上那还只能说是生存状态。这种人以追求物质、以享受物质为人生的目的`,到处钻营赚钱,他们认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满足了,就达到了理想。甚至于许多人民公仆视法律而不顾,千方百计谋取私利。远的不说,就说国庆前夕因罪、巨额财产获刑10年的原湘西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杜崇烟就是把生活生存着的一类人。
恰恰相反,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们,他们不计个人的报酬而不息地工作,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还是处于生存状态,却把生存生活化。四川雅安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乡村老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的峡谷绝壁上的彝寨里任教,夫妇俩19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他们“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在清贫的日子里把教书育人做为他们的崇高目标。这是最高境界的生活方式,他们虽是清贫,但活出了人生价值。
所以,人的活动过程是生命,人,更重要的是要享受过程。如果只是汲汲于物质那是生存,有了有意义的追求和目标才叫生活。要想有一个充实快乐和完美的生活过程,就要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人的一生中,没有大到不能完成的梦想,也没有小到不值得设立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行动,才是充实的生活。
第2篇: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一
夜渐深,此刻的窗外,一轮满月正挂在乌黑的天空,散发着皎白而清冷的光,远处大道上昏黄的街灯兀自亮着,半天也不见一辆车一个人经过。小区里早已空空荡荡,对面的几栋高层,仅剩的几个亮着灯的房间,在夜幕下格外醒目,不知道那里面住着的是不是一个同样不愿早睡的人,或是在等待另一个晚归的人?其实,谁又能保证那些灭了灯的房间里住着的人,都已经安然入眠?总之一切仿佛都已静止,只有路边的银杏和垂柳,在夜风中不住地颤抖,尚未落尽的树叶发出窸窣的声响。
世界终于安静下来,当一切归于沉寂,那些只属于白天的忙碌和喧嚣如潮水般溘然退去,内心的欲望和焦虑便停止了生长,让位于那些心底更深处的渴望和念想,终于可以去想一想白天不会想、不愿想、也没空去想的那些问题……
生活在这个都市的丛林,每一天都步履匆匆,紧追慢赶,就像是在跑一场马拉松,你根本不知道终点在哪儿,还有多远,只知道别人都在跑,所以你也不能停。工作、家庭、孩子、父母样样都要争先恐后。有五个报告还没完成,四个项目需要推进,三个职位等待争取……仅有可怜的假期想带孩子去澳洲看考拉,也想陪父母去海岛晒太阳,还想跟爱人去北欧看极光……无从取舍,无所适从。
正是在这种无所适从中,我们一路走过懵懂的少年、激越的青年、油腻的中年……填平了学业、工作、买房、成家、立业,这些人生中一个接一个的大坑。
在这个时代里,忙碌不仅是一种成功的标配,向上的途径,更是一种努力的凭据,甚至是活着的证明。就像王家卫的《阿飞正传》里说的:有一种小鸟,它生下来就没有脚,一直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我们经常饱含无奈地说,这就是生活。
二
雨果曾经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可是我们经常会搞不清楚,自己所有奋斗的`目的,所有忙碌的初衷,究竟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生存?
如果说生存都是有关基本保障的动物性需求的话,它必是无法抽离的,那我们在职场中的辛苦打拼,熬夜加班,究竟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如果说生活必定是要结合理想、情趣、爱好这些精神需求的话,可那些厌倦了忙碌,主动逃离都市,投身田园的人们,将对物质的依赖降到了最低,自给自足,生活几乎退步到基本的生存,为何很多人却觉得他们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时代,这样的悖论无处不在,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就像我们努力地去借助高科技和互联网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而这些高技术同样也在便利我们肆意地去挥霍和浪费时间;就像我们每天开着车上下班,再开车到健身房去练跑步机;就像我们会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却无法克制双十一疯狂购物的冲动,还是会买回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循着前人和众人的脚步前行。说到底,人是个群居的物种,从众会比较安全,而安全是人类在漫长的物种进化中,最为基本和关键的生存需求,是进化过程铭刻在我们基因里的烙印。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努力展现个性,但还是会顾忌并极力隐藏自己跟别人彻底不一样,比如,同性恋者的出柜。
三
生存依赖于物质,需向外求,生活才是自己的,应向内求。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
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注定自己不会好受;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顾及他人,又会处处碰壁。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很难兼顾和平衡。其实我们冰雪聪颖的老祖先早就给我们留下一套堪称完美的处世法则,入世可祭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世可捡起道家的清净无为至简自然,二者刚柔相济,无论置身何种境地,都能进退自如,泰然自处。
佛家说,人生无常,放下执着。人不能光想着如何生存得更好,也应该经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问一问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味地在懵懂中随波逐流,容易迷失自我。
这就需要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自我把握,自我掌控,获得相对的自由,去追逐内心向往的生活。正如康德所言:“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余生还长,愿我们都能够忠于自己,活得还像自己。
第3篇:生活与生存杂文随笔
一
夜渐深,此刻的窗外,一轮满月正挂在乌黑的天空,散发着皎白而清冷的光,远处大道上昏黄的街灯兀自亮着,半天也不见一辆车一个人经过。小区里早已空空荡荡,对面的几栋高层,仅剩的几个亮着灯的房间,在夜幕下格外醒目,不知道那里面住着的是不是一个同样不愿早睡的人,或是在等待另一个晚归的人?其实,谁又能保证那些灭了灯的房间里住着的人,都已经安然入眠?总之一切仿佛都已静止,只有路边的银杏和垂柳,在夜风中不住地颤抖,尚未落尽的树叶发出窸窣的声响。
世界终于安静下来,当一切归于沉寂,那些只属于白天的忙碌和喧嚣如潮水般溘然退去,内心的欲望和焦虑便停止了生长,让位于那些心底更深处的渴望和念想,终于可以去想一想白天不会想、不愿想、也没空去想的那些问题……
生活在这个都市的丛林,每一天都步履匆匆,紧追慢赶,就像是在跑一场马拉
第4篇:生活与生存
生活与生存(精选10篇)由网友 “啤酒鸭鸭”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生活与生存,希望大家喜欢。
篇1:生活与生存
生活与生存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因为太相似而常常被人混淆.其实不然. 生存和生活显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仿佛一棵树,生存是根、枝、叶,而生活则是树上的花与果实.生活依赖于生存而存在,但生活绝然不等同于生存,花是绚丽的、芬芳的;果实是丰硕的、迷人的.生存更多的解决人生理的需要,而生活则是人肉体与灵魂的结合物.就像我们早晨喝的牛奶,水要加上奶粉,才会成为美味的牛奶,这水便是生存,牛奶便是生活.生存是妻子,生活是爱情;生存是产品,生活是作品;生存是结构,生活是意境.
作 者:紫凡 作者单位: 刊 名:新一代 英文刊名:THE NEW GENERATION 年,卷(期):20xx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