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积极心理学》有感
读《积极心理学》有感
因为选修了积极心理学这门通识课,在老师的推荐下断断续续花了几周时间,终于大致看完了《积极心理学》这本书。
在这本书的扉页,副标题写的是“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不得不说,这句话很简练的说出了我对积极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印象。
先说说我读完这本书之后自己的一些感受吧。首先,对于积极心理学,在我看来,和当下所谓的幸福学基本是一样的,其中又包含了一部分的成功学的理念和心灵鸡汤的一些特质。虽然我不是很喜欢成功学,但是不得不说,在我看来,对于当下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难,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来说,积极心理学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毕竟每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果有这些遭遇带来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的话,就会逐日积累,最终导致人的心灵扭曲,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而积极心理学则可以再某个角度上降低人们心中的负面情绪,更甚者通过宣扬所谓的正能量,从而引导人们的负面情绪,使其得到合理的宣泄。
《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在讲述一些理念时,有的时候会使用一些数学模型,对于作为理科生的我来说,还是比较好看得懂的,不过估计学文科的同学可能会造成一些困扰。比如在讲述情商的时候,书里就提出了一个情商模型,在我看来,这个模型很好的指明了情商的四个分支: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
情绪之间的关系。而且从这个模型里面,我也可以理解到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人所处的环境对于情绪的影响。在我看来,运用数学模型来理解心理学是一种很有效地手段。
而在整本书中,我看得最仔细的也是介绍情商的这一章。也许是因为周边很多同学对于理科生都抱有智商高情商低的看法,而且在上课时老师也说过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的话。看了这一章的内容,我认为,智商,可以看成是一张制造宝剑的图谱,而情商,则是一张制造剑鞘的图谱。就算宝剑再锋利,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容得下的剑鞘的话,最终也只会害人害己。只有拥有一个足以包容宝剑的剑鞘,才能让宝剑为我所用。这也是我对于智商和情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而在看这本书之前,或者说在学习积极心理学之前,我对于情商与智商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理解为:智商用于更好地生存,而情商用于更好地生活。
并不能说这两种理解谁对谁错,只是随着人的成长,看到的越来越多,对于某些事物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罢了。
总的来说,其实我还是挺喜欢《积极心理学》这本书的,虽然有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会枯燥了一点,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大部分的内容还是挺有趣的。
林钊智
201224132124
12网络工程
第2篇:读《积极心理学》有感
读《积极心理学》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积极心理学》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个人都有一种关爱他人与社会的潜能,这种潜能就是社会兴趣。具有社会兴趣的人,富有理解与同情他人的社会情感。人们通过心系他人,协同合作,奉献社会和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式来体现社会兴趣。这种社会兴趣不仅包括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兴趣,还包括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兴趣。
在读书会中,我们读到了超越自卑的四条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社会利益型。它里边讲到拥有社会兴趣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生问题,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每个人在生命中都需要面对三个问题,而我想说的是第二个问题——为了共同发展,人如何与他人合作?表面看是说了发展与合作的问题,往更深一层看,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说到合作让我想到,在心世界社团举办的重走长征路团体活动中,是以小组的方式参加,我们土木学院有30人参加,将他们随机分组。有一个小组让我记忆深刻,这个小组五个人分别由路桥专业的两名男生和建工专业的三名男生组成,在此之前,他们彼此都不认识,却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诠释了合作的魅力。
合作在当下这个时代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需要合作,学会合作能够提高我们的团结精神,能够使我们彼此信赖。“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王。” 鳄鱼和千鸟在合作,廉颇和蔺相如在合作,我们也要学会合作,合作才是力量。
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所以,我们要想有好的.合作关系,首先要有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正如书中所说到的那样,人际关系领域的积极超越意味着,不把他人视为竞争威胁或绊脚石,而是视为需要巧妙协同的伙伴,温暖善意的发出者和接收者。
第3篇: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有感
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有感1
临近期末,我加入了经开区的超星学习通读书小组,跟着共读计划看了一张又一张《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感觉受益匪浅。
书中的很多话都让我深深震撼,特别是书中关于“慧眼识人”的论述:“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找到后进生身上的优势特征,多加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特征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因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这些话让我浮想联翩,不由得想起了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
这位小明同学是典型的学困生,家长打骂、老师嫌弃、同学嘲笑,长期生活在自暴自弃
第4篇:学习积极心理学有感
幸福密码
——学习积极心理学有感
本-沙哈尔说,“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人们开始在积极心理学中寻找答案。”我觉得幸福才应是最大的财富,而金钱或声望并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从我学习积极心理学后,我看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的身边,却常常视而不见;原来幸福就在于能掌握的积极心理力量;原来心理的力量可以‘练习’,而很多人却习惯于无助;原来人有无限的潜能,却自己不知道„„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积极心理学有热切需求,这是因为人们开始想变得更快乐、更幸福,想更多了解自己,更多了解别人,改善我们的生活。
所谓积极心理学,通俗的说法就是培养幸福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按照心理学的界定,主观幸福感就是个体对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