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15中考记叙文写作范文「以小见大」
2015中考记叙文写作范文「以小见大」
【一】不放弃的是母亲
史连永
我中考的时候,正是热火朝天的夏天,隆隆的打麦机声,响遍全村的每一个角落。
中考的头一天,我家和邻居家的门口,已经堆满从地里收割的麦子,邻居家的打麦机也安置完毕,准备彻夜奋战,颗粒归仓。
母亲焦急得很,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嘴里嘟囔着,这一夜怎么熬过?我在一旁,深知母亲内心深处的担忧。那时农村,把考学作为唯一的出路,也是一考定终身,今夜,明天,决定我的命运。
我小小年纪有一个毛病,一有重大考试就失眠。所以,如果邻居的打麦机隆隆响起,我就会彻夜不眠,第二天的考试不敢想象。
母亲来到邻居家。我从屋里隐隐约约听到门口母亲的好言好语。
邻居似乎不买账,他用一句话回绝了母亲:你见到咱村考上学的有几个?你家儿子还能考上学吗?不要你家儿子没考上学,也耽误了我家打麦子。邻居的话不无道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我村考上学的还真没几个。考学简直是抓大奖。
母亲苦苦哀求,邻居还是不同意。屋外母亲的声音大了,有点火药味儿。父亲自感不妙,出门把母亲劝回,父亲也劝阻母亲,不要对学习成绩不太突出的我抱太大希望,何必伤了和气。
母亲瞅着我,眼里充满执着和希望。母亲怔了半天,心结未解。叫来父亲,把粮食囤打开,装了一口袋麦子,颤颤巍巍,扛起麦子袋,起身蹒跚出门。我傻愣愣地望着母亲,我不知母亲这是做啥。父亲追了出去。过了好半天,母亲和父亲空手而归。
一会儿,邻居扛着那袋子粮食出现在我家门口。大嫂子,你这是做什么?明天我家再打麦子,让你家孩子睡个安稳觉,考个好学校。
后来,我才知母亲为了不让邻居打麦子,送给他们一袋粮食,作为交换。母亲的爱子之心,打动了邻居,邻居又把粮食送回来了。
那一夜,很安静,我睡得很香。当我醒来的时候,母亲拿着扇子睡在我的旁边,我知道母亲用扇子给我驱赶暑热,一夜未合眼,天明才小睡了一会儿。
苍天怜我,母亲盼我。我如愿考入了理想的学校,跳出了农门,有了城镇户口。那年代,多么光宗耀祖,意味着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母亲喜极而泣,摸着我的头,说了一句,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母亲的话深情而厚重,我内心更清楚,我的成绩完全靠母亲的支撑。
我来到了城市,参加了工作。遇到困难,总是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对我的不放弃,母亲在我的生命里注入了自信、勇气、希望。我会昂起头,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摘自 2013年05月26日《齐鲁晚报》】
【精评·点拨】
本作重在“小事中见大情”!
小事:我考学前一天晚上,母亲为了让我能安稳睡觉,竟然扛着一袋粮食作为交换,请求邻居不要脱粒。大情:读罢此文,不禁热泪盈眶。感叹于母爱的伟大,感慨于母亲的坚持。爱子的深情、执著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一介凡人,一件小事,通篇细微的描写,表现的却是大爱!是震撼灵魂的感动!达到了“滴水见光辉”的表达效果!
【二】小小牵牛花
王淑萍
每当到奶奶家,就不由地停下脚步,看看墙角下,无人播种,却一天天追求生命,执着生长的小野花。
它,是墙角的一株小野花,一株不经意间也会诠释生命的植物,它不知是随风飘来的,还是被人们无意洒落下来?孤独地蹲守在墙角,默默无闻,静静地等待。看,它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它掀翻阻止它的砖块,吐出自己的新绿。
原来,这小野花,人们都称它为牵牛花,它花开简约,却不显单调,姿态俏丽艳美,也无一点媚俗之气。有人这么说,牵牛花似临风玉立的美人,只要有裸露的土地,就可以看见它纤巧的藤蔓和美丽的花朵。它不需要花园般的环境,却有一份随遇而安的情怀,以一颗从容的心态守望着大地。瞧,它盛开在人们的眼前,盛开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
瞧,这些灵巧、娇嫩的小花朵多么可爱。一到奶奶家,我就蹲下来抚摸着它们的小脸庞,此时此刻,忽然感到这些富有灵性的牵牛花,也在对我微笑,一个个张着小嘴,争先恐后地想要对我诉说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站在这一朵朵牵牛花前,笑眼弯弯,小手点点,竖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
“你在听什么呢?”我好奇地问这小女孩。
“当然,是听花开的声音。”小女孩说。
哈哈,花开怎么会有声音呢?小女孩说:“妈妈说我长得像花朵一样美丽,就是有一个缺点,总爱在人面前炫耀自己美丽,成了骄傲的孔雀了,妈妈让我听听花开的声音呢,这不,我来了呗。”
我明白了小女孩妈妈的用心,便问小女孩:”你听到花开的声音吗?”
“没有,奇怪,阿姨,怎么没有声音?”
“孩子,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因为花朵不想因自己的开放美丽而吵着了别人,妨碍了别人,它只希望自己的美丽悄悄地去美丽别人,用自己的芬芳悄悄地去芬芳别人。”小女孩听了我的的话,拍着小手,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看了看那朵朵含苞的花朵,又看了看周围己开放的几朵花,对我说:“阿姨,我真听见花开的声音啦!”
我拉着小女孩的手说“花在说什么呢?”“花在说,自己开放美丽,不要只顾着自己,更要想着如何去美丽别人。阿姨,我说的对吗?”
说着,小女孩欢快地一蹦一跳,甩着两个小辫子跑远了。
看着小女孩渐远的身影,我笑了,多么可爱的孩子,有花一样美的心灵。此时,我的心境由此无限放大,深有感触,生活中原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祝愿她,像花一样漂亮,悄悄开放,像牵牛花那样,不怕艰难,顽强执着,有着一股不达理想誓不休的毅力,茁壮成长。
是啊,牵牛花,它不邀宠,不献媚,不矫揉,不造作,当放则放,当收则收,扬长避短。它不需要人们特意照料,一粒种子随风而来,落在土地上,便开出美丽的花朵,芬芳、点缀每一个角落。
小小牵牛花,像一排漂亮的小喇叭,笑靥可人。小小牵牛花让我知道了生命不止是一种色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就像它们一样,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它都有支撑自己的信念和勇气,努力绽放……
【摘自2013年05月29日《盐城晚报》】
【精评·点拨】
本作重在“小事中见大理”!
小事:从小小的牵牛花写起,它不知从哪儿来,孤独地蹲守在墙角;它花开简约,却不显单调;它不需要人们特意照料,落在土地上,便开出美丽的花朵。文章通篇叙写普通的牵牛花平凡地生长却不平凡地开着花朵,用自己的美丽悄悄地去美丽别人,用自己的芬芳悄悄地去芬芳别人。大理:“忽然感到这些富有灵性的牵牛花,也在对我微笑,一个个张着小嘴,争先恐后地想要对我诉说什么”,自然引起下文小姑娘俯首细听花儿的声音,从而顺理成章地揭示主旨。告诉读者生命都应该有自己的色彩,有支撑自己的信念和勇气!
大自然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心观察,深入思考,总能于细微处见伟大!
【中考链接】
环保的责任
环保是什么?是捡起一张废纸的弯腰;
环保是什么?是关紧滴水龙头的旋转;
环保是什么?是关闭一盏电灯的声音;
环保是什么?是不乱伐一棵树的责任。
“咳咳!”我咳嗽了几声。
这时的我已经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现在我正望着窗外的一棵参天大树,不禁想起我而立之年时的一件刻骨铭心的事。
那时我心中只想着“赚钱”,脑袋也被这股劲冲晕了头,竟干起了盗朩。
几周后,我把离家不远的几座小山作为“钱的源头”。
第二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上,远处山丘还沉浸在朦胧之中。我已经扛着磨得比纸还薄,用了斜面原理的斧头推着小车上山去了。
走在小道上,我心情好得不得了,心中只有红钞。现在就是牛粪摆在我面前,也会觉得比香水还香。
走到了小道尽头,点燃了一根香烟,稍作休息,心中充满了神圣感。
我选择了一棵相当粗壮的大树。
我起身,拿起斧头,一步一步地逼近大树。大树似乎变成了我的敌人。
似乎过了好几个小时,我来到大树前。如果这时刮起风,那便是腥风;如果这时下起雨,那便是血雨。
只见我左脚向前一步,斧头举过头顶,发力,砍!说时迟,那时快,斧刃把树干砍出了一条深深的伤痕。我费力地把其拔出,又是一砍!只听“刷”一声,大树被拦腰截断,远处一群鸟儿被巨响吓飞了。
我心中充满了喜悦,简直水泄不通。又有七八根树倒下,又有七八群鸟儿吓飞。我欣喜若狂。
正当我在砍第十棵时,一只啄木鸟从树上飞了下来,停在我头上,拼命啄,一边还自言自语:“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我被啄得皮开肉绽,把啄木鸟赶到了树上。
“你干什么?”我质问道,“坏我的好事。”
“是你在乱伐树!”啄木鸟应道。
“什么叫乱伐树?我这是为了生存呀!”
“你要生存,我们就不要生存啦?再说,没了树木,导致生态不平衡,你也活不成!”它气愤地说,“现在人们已经在保护树,还在植树。而你,却不为地球着想,地球的环境如果崩溃了,我们所有生物都活不成!环保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呀!”
“哐啷!”我手中的斧头掉在地上,心中充满了羞愧,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而羞愧。
现在,我已经老了,但环保没老。它,还是一样。以前,现在,都一样,永远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点评】
本作重在“小角度中见大社会”!
小角度:本篇中考满分作文以一只斧头的口吻,写它携着锋利的斧刃“一展身手”砍倒大片树木,然后一只啄木鸟斥责他,让他羞愧难当,“现在,我已经老了,但环保没老。”
大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前,现在,都一样,永远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文章以小见大,从一个小角度来反映一个社会大问题,号召人们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要注意环保,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通过对“醉阅读”两篇文章的欣赏和中考作文的学习、借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以小见大描写手法的魅力实在是不寻常,能于滴水中见光辉,可从草木中悟真情。我们平时进行作文备考训练,要有意识地进行以小见大手法的强化训练,让它真正成为中考作文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面是一篇运用以小见大法挑战中考满分作文的学生习作,通过阅读此文的原文和升格文,我们会对以小见大手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并从中得到启发。
【我来挑战】
让出的麻辣烫
天,泛着黄昏,给人以干燥的感觉,历史的封印再次开起,爱的火焰将被滚烫的麻辣烫点燃。【开头通过环境描写来引出事情的叙写,描写看似优美,细细推敲,“爱的火焰将被滚烫的麻辣烫点燃”略显突然,衔接不自然。】
放学了,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提着书包走出了校门,我眼望四周,看苍天,无意间看到了爸爸。【看苍天,要有对天色的描写,来衬托下文对爸爸的刻画。】天啊,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真的吗,我没做梦吧!【为什么我觉得这好似做梦?作文中要有叙写。】我心中想,我三步一大迈,五步一小迈向爸爸走了过去。原来真的是爸爸,于是爸爸便带我去十里香吃东西。
我推着自行车跟着爸爸唠嗑,不一会到了“十里香”。【为什么一定要来到“十里香”?】
我撑好了车便紧贴着爸爸走了进去,爸爸从储冷箱中拿出我爱吃的海带,火腿肠,豆腐干,给了那位阿姨。阿姨很快就帮我们弄好了,一只黄色的碗,淡白的汤,朱红色的勺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伸出手拿起了勺子先喝了一口汤,鲜鲜的,淡淡的,爸爸舀起旁边的辣椒酱向碗里拌了拌。【一系列动作描写流畅、真实,如在眼前。】
当我吃得热火朝天时,却见爸爸憋红了脸,双眼凝视着不远处,我边往嘴里舀汤边看着爸,【显然爸爸是辣椒放多了,文中没有交代。】说:“爸,我吃不下了。”“再吃些。”爸皱着眉把碗推到了我面前。【我和爸爸相互退让,那是两颗心的碰撞,因此要对心理描写进行描写。】我只好做做样子捧起碗来直接往下罐,当然,我不是真喝,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想来我还有点当演员的天赋,天才乃是挖掘出来的。
“好了,爸!我饱了,剩下给你吃吧。”我说。随即我便把碗推到了爸爸面前,爸爸往碗里看了看,便喝了起来。【还可以对爸爸进行神态描写,来表现爸爸对孩子的关爱。】看着爸爸喉咙来回波动,我也情不不禁地渗出了一口唾沫,没想到我也亲身体验了回“口水直流三百尺”。只见爸爸放下碗,说:“还有点,你吃吧。”随即便再次推到了我面前,“嘿,小碗碗你来了,欢迎光临。”我心里想着,可又不想表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样子,便说:“爸,我吃饱了。”“你吃吧,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为了不让爸爸失望,我反复考虑,深思熟虑,最后,我慢慢地拿起勺子,装出不慌不忙的样子吃完了麻辣烫。【此处应该突出一只碗、两个人、一段情,来水到渠成地揭示主旨。】
过了会儿,我们就回家了。
天已不光亮,但麻辣烫却依然光亮,它仍然在不断燃烧着爱,温暖着那两颗赤诚火热的心。【让的是“麻辣烫”,表现的是父子的爱。巧妙揭示主题,耐人寻味!与开头呼应,点明题目!应继续升华父爱主题,脱离个案的父爱,上升为普遍的父爱。】
【点评】
这篇习作旨在以小见大,通过对父子俩在十里香吃麻辣烫过程中相互谦让的小事的叙写,来表现父爱子、子爱父的大情。但对小事的叙写缺少更细致的描写、更细微的刻画,感染力不够,略显粗糙;大情没有升华、深化,略显肤浅。
【升格指导】
文章的材料选得很好,最适合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建议凸显开头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增加父子俩在十里香谦让过程中的心理描写,放大作文结构上的亮点,推敲事情发展过程中过渡语的准确性。只有描写更细腻、记叙更真实、叙写更流畅,读者才能从小事中自然悟出真挚的亲情。结尾要巧妙升华主题,才更能于小事中见大情。
【挑战成功】
让出的麻辣烫
一碗麻辣烫,两颗滚烫心,温馨的退让,无尽的挚爱!
——题记
天,泛着黄昏,给人以干燥的感觉,辣辣的,烫烫的!页页日记被记忆的风儿吹起,历史的封印再次开起,爱的火焰将被滚烫的麻辣烫点燃。
放学了,我像往常一样提着书包走出了校门,眼望四周看苍天,天色已晚,哼着歌,我不疾不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蓦然间,看到爸爸站在不远处的树下。天啊,这是真的吗,我没做梦吧!要知道,爸爸从来不到学校接我的,为此我还发过牢骚啊!我三步一大迈,五步一小迈向爸爸走了过去。原来真的是爸爸,爸爸摸着我的头,满是关爱地笑着说:“爸爸今天专门陪女儿去最喜欢的十里香吃麻辣烫!”我依偎在爸爸身边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推着自行车跟着爸爸唠嗑,不一会到了“十里香”。
我撑好了车便紧贴着爸爸走了进去,爸爸从储冷箱中拿出我爱吃的海带,火腿肠,豆腐干,给了那位阿姨。阿姨很快就帮我们弄好了,一只黄色的碗,淡白的汤,朱红色的勺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伸出手拿起了勺子先喝了一口汤,鲜鲜的,淡淡的,爸爸舀起旁边的辣椒酱向碗里拌了拌。
当我吃得热火朝天时,却见爸爸憋红了脸,双眼凝视着不远处,我边往嘴里舀汤边看着爸,看着爸爸的碗——辣椒放多了,望着爸爸尴尬的深情,我笑了,说:“爸,我吃不下了。”“再吃些。”爸皱着眉把碗推到了我面前。我只好做做样子捧起碗来直接往下罐,当然,我不是真喝,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想来我还有点当演员的天赋,天才乃是挖掘出来的。
“好了,爸!我饱了,剩下给你吃吧。”我说。随即我便把碗推到了爸爸面前,爸爸往碗里看了看,便喝了起来。碗里的汤显然解渴、祛辣,爸爸狼吞虎咽地喝着,看着爸爸喉咙来回波动,我也情不不禁地渗出了一口唾沫,没想到我也亲身体验了回“口水直流三百尺”。只见爸爸放下碗,说:“还有点,你吃吧。”随即便再次推到了我面前,“嘿,小碗碗你来了,欢迎光临。”我心里想着,可又不想表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样子,便说:“爸,我吃饱了。”“你吃吧,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为了不让爸爸失望,我反复考虑,深思熟虑,最后,我慢慢地拿起勺子,装出不慌不忙的样子吃完了麻辣烫。
过了会儿,我们就回家了。
天已不光亮,但麻辣烫却依然光亮,它仍然在不断燃烧着爱,温暖着那两颗赤诚火热的心。
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豁达,学会理解,理解父亲,理解人生……
【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在文前增加了工整凝练的题记,力求结构上更新颖;加强了文中更为细致的描写,如“我依偎在爸爸身边高兴得连声叫好”等等,力求描写更加饱满,使得描写更细致、刻画更细微,结尾引用高尔基的话升华主题,通过对父子俩在十里香吃麻辣烫过程中相互谦让的小事的叙写,来表现父爱子、子爱父的大情。
【学有所得】
下面我们以课文中的例子来诠释以小见大这一手法的应用。
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于尺水中见波澜,于草木中见真情。
一、捕捉细小情节,于小事中见大情。生活中不乏蕴含着大情的细小情节,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心捕捉。重视细小情节,于细微处见大情,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于细微处见事物的大情,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传达出来的,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细小情节表现大情的范例。如体胖的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些细小情节的刻画,生动地勾画出父亲的高大形象,表现感人至深的父爱。
二、聚焦凡人小事,于小事中见大理。生活丰富多彩,选材贵在典型。运用以小见大手法写作时要聚焦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选取最能表达主题的素材进行真实记叙,人物不要顶天立地,但要真实;事情不要轰轰烈烈,但要典型。如莫怀戚的《散步》给人以小见大之美,作者取大于小之中,取万里于咫尺之内,似乎让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散步的小小生活画面,而是一个广大的世界;感到的也不只是一家四口人的小事,而是关系到时代的大事。激发读者于感动之中去感悟尊老爱幼的大道理。
三、观察自然景象,于小角度中见大社会。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一草一木,从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作者以小见大,通过仔细观察,结合情感变化,借赞蜜蜂,热情讴歌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人民和我们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作者愿意像小蜜蜂一样忘我劳动,作者所托之物虽小,但所言之志却不凡。
【作文特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我们在故事中长大,我们的心中有故事,生活中有故事,梦想中也有故事,请选择一个角度以“成长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鲜明、鼓励创新,能以小见大。
第2篇: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以小见大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作者选定这个“点”后,要从这个典型的侧面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从而引伸出含义深刻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种方法在作文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祖国、生命之类的较抽象的作文题,这类题目范围很大,看起来有很多话可写。但一动笔就发现脑子里掌握的东西全是些大道理,写出来较空洞,跟政治书上的观点一样,一点作文的味道都没有。怎么办?这时你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写一篇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写生命的意义之类的'内容,就很难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空泛的东西,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后再就业的工人等等。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
一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材料和你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要注意在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空发议论。
三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下面我们以“尝试”为题目来看一下如何以小见大。
【立意探讨】每个同学都会有尝试的经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总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次的尝试。比如做试验,如果自己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就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自己心里直羡慕,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老师和同学的多次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文章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即使文章语言流畅,情节波澜曲折,但因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依然没有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也缺乏深度。如果写同一题材,在结尾处加上议论的语句,就会使人眼前一亮:“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第一次尝试固然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尝试着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也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时刻了。”结尾几句使得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寻常中顿见奇崛,这巧妙的点睛,虽在情理之中,实属意料之外。
【例文】:就寝**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一丁点儿的事儿,有时也会让大家感到其乐融融,有时则会在我们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就拿住校生就寝时的关灯来说吧:虽然说平日里我们都能和睦相处,然而一到就寝时,就会因关灯一事上演一出出闹剧,大家各抒己见,尽显 “聪明才智”。
晚上九点钟,伴随着就寝铃声的响起,有同学释放出最后的疯狂----唱起劲歌:“抓不住爱情的我……”立即会有人接上类似“谁有掏耳勺”的调侃。大家准备进驻自己扎在学校的“使馆”睡觉。睡觉就要关灯,否则难以入眠。于是,问题便来了----谁去关灯呢?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就此拉开了帷幕。
眼镜刘说:“关灯乃一项义务,须由咱们的老大来做,所谓一国之君爱民为先也。你们说,有没有道理?”眼镜以专犯上司、要享受公仆的服务却不愿做公仆而闻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寝室长立即反对:“公平、公正是原则,官坑民不对,民坑官也不行,官民平等、互相体谅才是时代的潮流,以后不如轮流关灯。”瘦子阿芸则反问道:“雷锋精神我们经常在口头上说,难道寝室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吗?”显然这“我们”是不包括他在内的。这时小胖发表高见了:“别吵了,既然没人自告奋勇做好事,轮流来做又浪费人力,我看不如选举一个关灯员。”猴子阿香马上插话:“好呀,多少工资?什么待遇?我干!”整个寝室哈哈大笑起来。大家笑过以后,眼镜刘再次重申:“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当官带长的不是平民百姓,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就必须担起应尽的义务。”这当然遭到了寝室长更强烈的反对……
灯久久地亮着,到底谁去关呢----大家还在争论着。
值班老师来敲门了:“怎么还不关灯?”“正商量谁去关呢!”“这还用商量?当然是开关旁边的……”说话间声音已远了。
可床有两层,是上层的关呢还是下层的关呢?争论依旧在进行……
当然,灯最终还是关了。是谁关的呢?不告诉你!
【点评】:
本文是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中的一篇佳作,究其亮点表现在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由就寝时“关灯”这件小事折射出人生百态,反映了社会上某些办事互相推诿“踢皮球”的不负责任的不良现象。文章主题深刻,有现实意义;选材真实可信,贴近校园生活;小中见大手法运用成功。
第3篇:中考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模板
模板一 记人模式
【一般模板】
一、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的关系,重点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即主题。如”他是一个勤奋的好同学”。一般写熟人:老师或者同学、亲友。
二、中间:
写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最好点出主题。
写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三、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范文】
忘不了她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是的,每当我看到一片绿叶,就更加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王老师,我永远忘不了的人。
童年时期,是在一个小山村里度过的。王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王老师
第4篇:中考记叙文写作
授课人:
课题名称:作文指导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具体步骤:
一、学生目前写作现状:
师: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的作文满分是40分,那么老师想问一下,平常作文能达到24分或24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呢?
生:(举手)
师:那么能达到32分或者32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呢?
生:(举手)
师:根据刚刚现场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班同学在写作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家还有很多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由于中考考的大多是记叙文,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二、记叙文写作技巧:
所谓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
第5篇:中考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模板
模板一记人模式
【一般模板】
一、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的关系,重点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即主题。如”他是一个勤奋的好同学”。一般写熟人:老师或者同学、亲友。
二、中间:
写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最好点出主题。
写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三、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范文】
忘不了她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是的,每当我看到一片绿叶,就更加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王老师,我永远忘不了的人。
童年时期,是在一个小山村里度过的。王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王老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