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书法拓展课教案(通用8篇)
书法拓展课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拓展课教案(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法拓展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关注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2、继续巩固已学笔画:右点、左点、左尖横、上尖竖。
3、学习长横的书写。
4、学习书法,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愿意大胆尝试写书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
1、学习长横的书写;
2、正确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难点:
长横的起笔及行笔方向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笔画
右点:
1、师示范,生说书写方法。(由轻到重,右下行笔,快速停顿,收笔。)
2、师板书,生临摹书空。
3、生练写。
4、指导、点评。
左点:
1、生说写法:由轻到重,左下行笔,略有弧度,停顿收笔。
2、师范写,生临摹书空。
3、生练写。
4、指导、点评。
左尖横、上尖竖:
方法同上。
重点强调行笔方向。
二、学习长横的写法
学习斜顿起笔
1、师示范,生观察斜顿起笔的特点,找方法。
(斜顿即是小右点。由轻到重,短小,有力。)
2、师范写,生临摹书空。
3、生练写,师指导。
4、点评。
学习长横
1、理解长横名字的由来。
2、师示范书写,生观察长横特点。
(斜顿起笔,停顿,转笔向右行笔,停顿收笔。两侧略重,中间略轻。)
3、生根据观察说写法,师小结:斜顿起笔,转笔向右行笔,停顿收笔。
4、师范写,生临摹书空。
5、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6、点评,纠错。
7、生再练写。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笔画?(右点、左点、左尖横、上尖竖、长横)
书法拓展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书法拓展课教案3
教学目的:
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4、训练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
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想笑)
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
2、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
如:孟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板书:比例适当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让学生细致观察,想: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写它们时应注意什么?
苗孟篮封睡谢
2、看教材
3、指名回答并归纳:
〈1〉上下结构的字:
上宽下窄:苗(上、下长短相等)
上窄下宽: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篮(上中下长短相等)
〈2〉左右结构的字:
宽窄相等:封(右部稍长)
左宽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
左窄右宽: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结构的字:
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
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帖。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五、作业:
将书上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
书法拓展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书法拓展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工具。
2、初步学习握毛笔,掌握基本的握毛笔的姿势。
3、激发幼儿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毛笔、墨汁、纸张
2、幼儿书法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介绍书法用工具:毛笔、墨汁、宣纸
2、介绍由来。
3、出示幼儿书法作品观赏。
4、老师示范用以上工具书写,激发幼儿书法学习的兴趣。
5、练习握毛笔。
(1)故事法:写字执笔的五个手指,就是五个用力推车上山的好兄弟,有推车的,有拉车的,还有扶住东西不往下掉的,最小的弟弟则是在一旁鼓劲加油的,五个人分工合作缺一不可,所以要想写好字,必须要让五个手指密切配合才行。
(2)游戏法:小手是交通警,指挥正确了,毛笔才能听从你的指挥,我们来学做小民警:右臂弯曲于胸前,成小民警状,然后将毛笔当作指挥棒(竖着)交给小民警,让孩子用食指、中指、大拇指轻轻握笔并运笔。
(3)儿歌法:笔竿要直;笔要捏紧;掌要竖起;手心要空;笔竿照鼻。
6、利用毛笔涂鸦,激发兴趣。
7、介绍如何收拾整理工具,帮助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认识书法工具,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认识书法作品的时候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书法工具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书法拓展课教案6
教学目标:
1、巩固毛笔握笔姿势
2、了解颜体字的横画特点
3、学习横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要领。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书法工具、毛巾、盆两个、报纸多份、横画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课题,拿出书法工具。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书法的横画。
2、学书法就要用到文房四宝,小朋友知道是哪四宝吗?幼儿回答。
3、请小朋友从抽屉拿出书画毡,与课桌边对齐,拿出我们其中的第一件宝贝墨盒,打开盖子,自己检查刮笔的地方和盖子是不是放在指定的位置,墨盒统一放在右上角。
4、请小朋友听音乐排队拿第二件和第三件宝贝毛笔、墨汁回坐位,毛笔放在墨盒的盖子上,墨汁放在地上靠桌子角,坐好后拿出第四件宝贝宣纸,对折宣纸成小正方形压一下打开放好,然后轻轻的拿起墨汁倒满,盖好后放到原位。
二、老师示范握笔方法、怎样蘸墨刮笔
1、念坐姿歌,老师检查小朋友坐姿,示范握笔姿势及方法,请小朋友自己握笔,注意小朋友握笔姿势:拇指食指夹住笔,中指向后勾,无名指甲根抵笔,小指轻轻靠。
2、老师示范怎样蘸墨与刮笔,然后出示横的运笔示意图,示范写横。小朋友一起说:逆锋起笔,翻笔向下,提笔下顿向右行笔;向右上稍提笔,折锋下顿,回锋收笔。
三、小朋友调整坐姿,蘸墨刮笔开始写横,老师巡回辅导。
1、写完后请小朋友听音乐排队把写好的横画放在指定的报纸上。
2、老师,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动:我真的很不错,接着小朋友拿墨汁、毛笔有次序的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洗手。
四、老师收墨盒和书画毡,结束。
书法拓展课教案7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
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
(2)笔头尖;
(3)有弹性;
(4)笔根牢;
(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
(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
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书法拓展课教案8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讲解“撇”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详细讲解: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图示: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图示:
5、指名说一说斜撇、竖撇、短撇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2)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斜撇:竖撇:短撇: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2篇:拓展课教案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认识莫比乌斯带 2. 动手制作、自主探索莫比乌斯带。
3. 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具、学具准备
剪刀、胶棒、彩笔、纸带4条。教学过程:
提出要求,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魔术,好吗?
师:这是一张普通的纸条,请问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生:4条边,两个面。
师:那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让学生想一想)(备:如果没有学生会做的话就教师提示)师:你能展示给大家看么?
生展示:纸条的两头捏在一起就做到了。师:请你来指一指它的两条边、两个面。(师姐说:上边,下边,里面,外面)师:有同学想这很简单嘛!(老师把纸圈放开)那你能把它变成1条边,1个面么?(生试一试)
生:纸条一头旋转180度和另一头粘在一起就可以了。
师示范,讲解: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我们先捏住纸条的两端,做成纸圈,(生跟师一起做)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旋转180度,把反面翻上来,和正面粘在一起。(生跟做)(速度慢、等学生)(落实全班每人都会粘莫比乌斯带,师巡视,同桌互相帮助完成)(纸条始终让生看清楚)
师:它是一条边,一个面么?(指一生,它是一条边么?有什么好办法?)生:用手指沿着边一直摸,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会怎样?
生:又回到了起点?(师补充而且经过了每个地方)那它是一个面么?有什么办法? 生:沿面一直摸下去
师: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用彩笔沿着这个面一直画下去。师:有什么发现?
生:最后又回到了起点,而且整个面都画到了。师:证实了它是一个面。
师:你知道这个奇怪的圈叫什么名字么?师: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的。(板书:莫比乌斯带)
师:同学们,假如一只小蚂蚁爬在莫比乌斯带上,它会有什么奇遇呢?(出示课件)生:小蚂蚁永远也爬不出去。
师:小蚂蚁经过了每个地方,却始终也爬不出去,哎,真是爬无知经啊!为什么会是这样? 生:一个面。(师板一条边,一个面)实践 一.(1/2)
师:这个莫比乌斯圈还可以变魔术呢?(停顿)如果沿着这个圈的中线一直剪下去,会怎样呢?
生:„„(师没有评价)
第 1 页
师示范:到底是什么呢?试一试,剪一剪,在剪之前老师有一个建议:首先折一小段,再沿中线剪开一个口子,最后沿中线一直剪下去。师:是什么呢?
生:变成了一个大圈!
预案1:
师:刚才有同学轻轻地问我,大圈还是莫比乌斯带么? 生:不是;是
师: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怎么办? 生:用笔画。师:你来说说,生:又回到了起点,(师补充:没有经过每个地方不是莫比乌斯带。)预案2:
生:这个大圈是不是莫比乌斯圈呢? 生:是 生:不是。师:怎么办?
生:用笔画,起点和终点重合了,但有些地方没有画到,师:说明不是莫比乌斯带。
师:还想剪吗?如果再沿中线剪开,会是什么样? 生:„„
师:剪一剪,你得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莫比乌斯圈真是太神奇了!二.(1/3)
师:还有更神奇的呢?请同学们拿出3号纸条,粘成莫比乌斯圈,如果沿1/3处(用剪刀演示在哪里)一直剪下去。沿着莫比乌斯带的1/3处一直剪下去会怎样呢? 生:„„
师:试一试,剪一剪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变成了一个大圈套一个小圈。(此处可出彩)师:颜色上有什么发现? 生:„„ 用途: 师:(举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纸圈,竟是如此的神奇,它可不光好玩有趣,还很有用!想想在生活中它都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呢? 生:„„(让生细说)
师:我们平时听磁带的时候,都是一面听完了再听另一面,如果把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会有什么好处呢?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很有趣的图片(出示课件)
1.这是北京西城区的一个莫比乌斯爬梯,有空你可以去玩玩
2这是瑞典1982年发行的一枚邮票,这个图形看上去是立体的,可如果你沿着它的面一直摸下去会发现又回到了起点,而且经过了每个地方。它只有一个面。实际上它是一条立体的莫比乌斯带。
3.这是中国科技馆的展品,叫做“三叶扭结”。它也是一条莫比乌斯带,假期,同学们可以
第 2 页
去看一看。总结
师: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生:„„
师:是呀,“莫比乌斯带”非常神奇,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希望这节课能给同学们有所启发,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问为什么,相信更多伟大的发现会在四(6)的每个同学身上诞生!
师:还想接着研究莫比乌斯带吗?你还想怎么玩?(出示课件)生:旋转360度,沿1/4,1/5,对折剪„„)
(没有的话,师引:刚才我们是旋转180度,沿着1/2和1/3剪开,你还想怎么玩?)师:请拿出4号纸条,选一种玩法剪一剪,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师:时间过得真快,下课了,同学们,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下课!
第 3 页
纸桥承重
教学目标:
(1)学习怎样提问题、收集资料、表达交流。(2)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3)了解有关桥的一些知识 课前准备:
1.世界著名桥梁(幻灯片、简介)2.桥梁的种类(幻灯片、简介)
3.材料:报纸、铅画纸、钩码、挂盘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提出问题,并进行归纳。(2)了解世界著名桥梁。教学过程:
(1)介绍本单元学习任务:了解桥梁的有关知识,探究桥梁的形状与承重有关,完成学习包相关作业。
(2)介绍本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如何提出问题,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3)引入:我们学校附近有几座小桥,大家知道还有很多大桥,老师给大家介绍。(4)“世界著名桥梁”幻灯片。
(5)同学们,关于桥,你们想知道些什么?(6)学生发表看法,记录在黑板上。(7)修改问题,使问题的指向更明确。
(8)将问题归纳为几个大类。(如桥的种类、桥的结构,桥的材料,桥的功能„„)(9)分配任务,大家回去分头就刚才提出的问题收集资料,下一节课在课堂里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交流汇报 教学目标:
(1)学习表达交流中的要求。
(2)同学间初步形成相互学习、启发的风气。教学过程“
(1)各小组汇报本组收集的资料,其他组同学可以对资料提出问题(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并对汇报情况进行评分(内容、形式、声音、语言表达等各方面)。
(2)教师在每组汇报后适当点评,指出汇报时应注意的问题。(3)大家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桥的知识和汇报的技巧)。
(4)我们是否亲自制作一座桥?参考学习包第29页几种形式,先回家试试看。
第三课时
探究纸桥的形状与承重
第 4 页
教学目标:
(1)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2)在探究中学会相互启发与合作。教学过程:
(1)讨论纸桥制作的条件,以便比赛公平。(如:统一纸张、不用任何粘结材料、比赛时“桥墩”间距一定、承载的中午挂发要一致„„)
(2)各小组先用废报纸试验。将纸折成各种形状的“桥”,试验其承重多少,从中找出承重最大的纸桥。
(3)各小组交流探究经过,但不介绍探究结果。
第4课时
比赛、评价 教学目标:
(1)以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探究。(2)体验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
(1)各小组演示制作的纸桥,测定纸桥最大的承重。(2)公布比赛结果,优胜组代表交流探究、制作体会。(3)个人写活动体会、评价,小组互评。
六、课后反思:
(1)初次让学生尝试实验探究过程,不要求形成完整的概念。要在多次实践后,学生才可能有较强的自主意识。(2)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压力”、“形变”、“承重”等问题,实验探究时,有点无从下手。教师应及时启发指导。
(3)比赛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课内课外任务适当,学生能完成。
第 5 页
《神奇的水》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科学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透明玻璃瓶、红色的水、薄纸巾或棉布条、一元硬币或曲别针、滴管、大的空塑料瓶、钉子或锥子、托盘或盆、盛水的容器、小物品(最好由一种材料构成的)、搅拌棒、玻璃棒。教养方面:
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教育方面:
科学知识: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发展方面: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别有操作员、记录员、整理员、纪律员、汇报员。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神奇的水》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新浪视频和土豆网等网站找到相关的实验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然后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的实验,让同学们对水的神奇之处有切身体验。教学过程
一、简单的引入新课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一些本领,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水。
二、探索和调查
一、发现水的神奇之一——往高处“爬”。
1、师提问:把窄纸巾插入红色的水中,纸巾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预测并发表。)
2、分组实验。实验中注意捏纸巾的手尽量不要晃动。还可以将薄纸巾用夹子固定在铁丝上,用双手托住细铁丝,观察水往上“爬”的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 5.魔术表演:变色花,【百度视频】http://blog.sina.com.cn/ 教师要指出只要是水通过材料的毛孔或细缝隙穿行的现象都属于毛细现象。
第 6 页
二、发现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
导入: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水往高处爬的奇妙现象,其实水还有更神奇的性质,不信,大家再来做个实验试试。
(实验准备:每个小组发一枚硬币,一支滴管。)(1)设疑。
教师用滴管滴一滴水在一枚平放的硬币上,提问:如果一直这么滴下去,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水会从硬币上流下来)
(2)猜测一枚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组员们自由猜测,讨论后组内得出的结果由记录员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实验前,先猜测,必然会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于判断和推理,在脑海中产生多种解释模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3)讲解往硬币上滴水的实验要求:
①在做实验时,硬币要平放在桌上,每次只能滴一滴水,边滴边数,记录当水溢出来时,一共滴了多少滴?
②要从各个角度(正面、侧面)观察硬币上的水。(4)学生分组实验。先观看实验视频,然后自己再做。
【百度视频】http://video.sina.com.cn/ 【百度视频】http://#8)。出示中国的四大发明:(资料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420.htm)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小明家有一个深水池,有一天妈妈不小心把家里的钥匙掉到深水池了,你能帮她想个办法,不用下水就能把钥匙捞上来呢?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提问:这节课,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2、评价:你觉得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怎样?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3、布置作业: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玩磁铁游戏,发现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课后你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制作一个玩具?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交流。
第 14 页
第3篇:拓展课教案
店口二中音乐拓展课程教案
第1次
试音、分声部、学习发声练习
1、分出高声部、低声部。
2、学会唱音阶7个音发声练习的口型和音量的控制。
第2次
1、发声练习的巩固。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基本训练: 气息、发声方法、听音训练等,努力提高合唱队员的表现能力。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
第3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合唱的音准训练。有效控制地歌唱:起声后应立即进行保持上面的头声高位置和深呼吸气息的支持状态,丝毫不能松懈,以保持合唱这门集体艺术的“共性”特点。
第4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二声部。
3、合唱的协调训练。恰当处理合唱层次关系: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艺术,作品中必然
第4篇:少儿书法拓展课活动总结
少儿书法拓展课活动总结
为培养学生的书法水平,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我们学校组织了每周三的书法校本课程活动。为了更好的把校本课程工作扎实的做好,特将本学期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制定详尽的活动计划,从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的开展活动,干任何事情没有一个计划是不行的,书法校本课程小组也是如此,学期初,我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书法兴趣培养和基本功训练,大约占本学期计划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兴趣主要通过看书法视频及听讲书法奇闻轶事,加之欣赏我校的书法作品,观摩我的书法演示等形式;基本功训练从训眼力开始,先是在水写字帖上摩写几遍,后再临帖,刚开始每临一字可观看二-三分钟,到第二遍可看二分钟,逐渐减少时间,这是一练眼,二练笔,一个笔画,开
第5篇:书法写字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教案
第一课:书写用具
【教学目标】 :
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 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
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教学:班班通展示图片,分别指出笔、墨、纸、砚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宝的样子。师简单介绍除文房四宝外的常用书写工用具。
2、如何挑选毛笔:
(1)、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圆:指笔头周围丰满;
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 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
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
第6篇:书法指导课教案
书法指导课教案
第一课时
书法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难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方法:讲授 具体讲授:
一、什么是书法?
狭义而言,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
第7篇:拓展课教案10
拓展课之——辩论赛
正方:人的一生奋斗比勤奋重要反方:人的一声勤奋比奋斗重要 主持人:王晨蕾筹备人员:金志君、尹燕、辩手:正方一、二、三、四辩(依次):孙燕青杜鸣慧唐文博徐佳维
反方一、二、三、四辩(依次):庄怡雯陈晓霜尤心怡陶曼霞 辩论赛流程:
(1)主席致辞
宣布辩题及辩题相关背景资料;介绍选手姓名以及正反方所持观点;介绍评委及比赛规则。
(2)比赛阶段
①开篇陈词
正方一辩发言(立论)(3 分钟)
反方一辩发言(立论)(3 分钟)
(注: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 30 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哨声提醒,时间用完时,以较长的哨声终止发言。)
②攻辩
1、正方二辩向反方二辩提问;反方二辩向正方二辩提问。
(每一轮攻辩阶段为 1分,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