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贾岛《剑客》唐诗鉴赏
贾岛《剑客》唐诗鉴赏
剑 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贾岛诗鉴赏
这首《剑客》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独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理想。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耗尽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寒光凛凛,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
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意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明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造,把自己的理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淡,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第2篇:贾岛唐诗鉴赏模版样本
贾岛唐诗鉴赏模版样本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赏析】
诗人以一枝斑竹赠给友人作手杖,顺手写下这首小诗。梁浦秀才,生平不详。贾岛诗风尚平淡,多写身边之事,或描绘自然风景;但能于平淡中写出隽永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此诗便是一例。
诗之前二句写斑竹拄杖之由来。遍山绿竹,遍地修篁,并不是每一根都是适宜做手杖的材料。它须经过一番精心的选择。“拣得林中”四字,出语平淡,但却反映了诗人找遍竹林的过程,而他对友人的一往深情,也正包含在这一过程之中。他最后拣得最细的一枝,方才心满意足。“拣得”之“得”字,“最细枝”之“最”字,似乎洋溢着喜悦之情。也许他应当马上拿回去做成拄杖,以送给友人。但他却盘桓竹下,揣摩此竹何以特别细的缘因,得出了“结根石上长身迟”的结论。原来竹子的根生在石头的罅隙中,土壤无多,养分不足,所以长得很慢、很细。诗人何以作这般细致的.分析,古人谓填词需用一些浅语、俚语、痴语、闲淡语、无理语、没要紧语。诗词同理,小诗尤似小词,加上这样的闲语、痴语,正可以增添情趣。贾岛此种手法,盖从王摩诘来,前人曾云:
“王维车网川诸诗,近事浅语,发于天然。郊、岛辈十驾何用?”(见《批点唐诗正音》)虽系小词,谓其学而未工,但总是学到了一些,此诗便带有“近事浅语,出于天然”的意味。
诗之后二句,较为秾丽,原因在于用典。“莫嫌滴沥红斑少”,似宕开一句,其实仍承前句意脉,并照应题意。就其语气而言,则又似对友人说话,其中含有一种抱歉的心情,希望给予谅解。“红斑”事见《博物志史补》,云:“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也说:“当日娥皇、女英(按:即二妃名),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称湘妃竹。”原来这枝斑竹,带有如此美丽的神话传说,以之作杖赠友,愈见其情谊之深切。竹上斑少,是由于“湘妃泪尽”,此盖伤心之事,然却以淡语出之。在此情况下,谁还能嫌弃这枝斑竹呢?友人自然无话可说了。这两句语淡而意深,似乎藏有机锋,它叫友人再也推辞不得,只好将拄杖收下。诗人高妙之构思,令人惊叹。
【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飞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公元840年(开成五年)迁普州司仓参军。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第3篇:《暮过山村》贾岛唐诗鉴赏
《暮过山村》贾岛唐诗鉴赏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
烟火渐相亲。
贾岛诗鉴赏
这是一首羁旅诗。
深秋的傍晚,诗人孑然独行山间。山的野旷,暮色的森严,都给人一种抑郁和恐怖的感觉。“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诗人经过山村,数里之外,即已遥闻潺潺流水之声。这是写的听觉。循着这听觉—— 潺潺流水之声,远远望去,隐约可见稀稀落落的山村人家。这样,由听觉出发,带出视觉,轻轻地绘出一幅山村居民的凄凉图景。数里之外,遥闻流水潺潺,但却不可能“闻”到水的寒冷。很显然,此处着一“寒”字,主要是写诗人独行山间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对山村野景旷色的独特心理感受。颔联则通过写景,把诗人的这种独特感受具体化、对象化了。旷野之中,但闻怪禽啼号,饥鼯野鸣;落日下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