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5-01-20 07:1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说课稿

《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来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第一话题《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既是前面《自尊自信》内容的延续,同时又为后面二个课时做了很好的铺堑。因为人只有在心中铸造起正确的是非善恶的标尺,才有可能正确去对待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各种影响,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因而学好本课时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它在整个八年级上册中占有重要地位。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本课的

(1)知识目标:

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2)能力目标: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善良正义的人作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3、教学的重点: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理由有二:一是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一个正确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心中的良知标尺即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二是:八年级的学生在处在是非善恶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他们明白正确是非善恶的含义,这对于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4、教学难点: 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理由有二:一是八年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是非问题能够做出基本、初步的判断,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特别是被表象掩盖的一些是非问题还没有辨别能力。二是社会生活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也不一样,青少年如何判断,如何选择,决定他将成为怎么样的人。

目标。

二、教学方法:[说教法]

本节课整体的教学思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开展。具体教法是: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本课的教学安排,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我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此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培养集体荣誉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情景教学法: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5、阅读感悟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感悟理想和榜样力量,同时达到情感的升华

三、说学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爱表现,追求个性张扬和不服输),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活动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个案分析法等提高对是非善恶的认知,在心中形成一把良知的尺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要全方位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四、教学程序(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

1、情景导入法:(导入新课)

情景一:视听《如此奖励》现在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对孩子衽金钱奖励,比如洗一次碗奖励1元,得“三好学生”奖10元,考试进入前10名奖5元。。。。。。

情景二:请听一段《对话》:老师:小陈,老师喊上课了,其他同学都站起来了,你怎么不站啊?同学:我很困,不想站。。。。。。

(听完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议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判断一件事情的对与错的标准是什么?进而自然引入课题:1。2明辨是非——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2、活动探究法:

1)、角色扮演法:按班级原有的四个小组分别即兴模仿课本探究园——班组风景中《朋友之间》的四个漫画,然后各组针对他们组同学的表演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课本P12设计的问题。(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好坏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的首要问题。只在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恶是非以后,才能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才能扬善抑恶。而判断善恶是非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板书)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接着老师让学生就什么是“是” “非” “善”“恶”说说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导他们加以正确概括为:

“是”——对的、正确的

“非”—— 不对的、错误的(是非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

“善”——满足人们需要的合理性。即在社会当中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恶”——就是与善相对的东西。

2)、个案探究法:(案例)中学生小吴在上学期间不思上进,整天沉迷网络游戏,并经常模仿游戏中的暴力动作对待同学,作业常抄袭他人;也常因睡懒觉走路面闯红灯,对老师的批评不仅充耳不闻,而且还振振有词,说自己的这些做法并没有什么错,他的父母为此忧心仲仲。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吴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没错?他的这些行为违反了哪些行为规范?(道德、法律、纪律)通过学生的议论,引导学生得出:小吴心中没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观。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板书)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①懂道德,学法律;②选择好的榜样;③学会理性分析;④树立美好理想。)

3)、播放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的歌曲?

师:雾里看花是什么结果?水中望的月又是怎样? 生:花看不清楚!月是假的!

师:为什么要借给我一双慧眼呢? 生:目的让我把这个世界看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师:要真正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楚和明白必须要有什么? 生:明辨是非

(板书)学会在生活在辨别是非(在这里我给学生举出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价值标准的例子:以发财致富为标准、以出人头地为标准、以清闲享受为标准、以奉献社会为标准、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个人成功、追求平凡安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发表意见。在这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人生追求面前,自己如何判断,如何选择?由此概括出: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 也就不一样,这也将决定他会成为怎么样的人。因此青少年应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在辨别是非。) (通过讨论意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突破学习的难点。)

3、阅读与感悟:(情感升华)课本P20《不要让生活夺去理想》(通过这个环节达到二个目的:一是榜样作用 二是青年时代理想的巨大力量)

4、课堂小结(归纳法)设计目的:使前后知识形成系统、网络,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懂得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5、作业设置:请大家回去收集一些“明辨是非”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一、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2、怎么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①懂道德,学法律;②选择好的榜样;③学会理性分析;④树立美好理想。

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顺祝大家有个好心情!)

第2篇: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说课稿

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来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第一话题《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既是前面《自尊自信》内容的延续,同时又为后面二个课时做了很好的铺堑。因为人只有在心中铸造起正确的是非善恶的标尺,才有可能正确去对待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各种影响,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因而学好本课时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它在整个八年级上册中占有重要地位。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本课的

(1)知识目标:

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2)能力目标: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善良正义的人作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3、教学的重点: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理由有二:一是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一个正确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心中的良知标尺即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二是:八年级的学生在处在是非善恶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他们明白正确是非善恶的`含义,这对于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4、教学难点: 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理由有二:一是八年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是非问题能够做出基本、初步的判断,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特别是被表象掩盖的一些是非问题还没有辨别能力。二是社会生活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也不一样,青少年如何判断,如何选择,决定他将成为怎么样的人。

目标。

二、教学方法:[说教法]

本节课整体的教学思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开展。具体教法是: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本课的教学安排,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我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此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培养集体荣誉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情景教学法: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5、阅读感悟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感悟理想和榜样力量,同时达到情感的升华

三、说学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爱表现,追求个性张扬和不服输),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活动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个案分析法等提高对是非善恶的认知,在心中形成一把良知的尺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要全方位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四、教学程序(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

1、情景导入法:(导入新课)

情景一:视听《如此奖励》现在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对孩子衽金钱奖励,比如洗一次碗奖励1元,得“三好学生”奖10元,考试进入前10名奖5元......情景二:请听一段《对话》:老师:小陈,老师喊上课了,其他同学都站起来了,你怎么不站啊?同学:我很困,不想站......

(听完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议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判断一件事情的对与错的标准是什么?进而自然引入课题:1。2明辨是非——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2、活动探究法:

1)、角色扮演法:按班级原有的四个小组分别即兴模仿课本探究园——班组风景中《朋友之间》的四个漫画,然后各组针对他们组同学的表演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课本P12设计的问题。(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好坏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的首要问题。只在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恶是非以后,才能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才能扬善抑恶。而判断善恶是非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板书)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接着老师让学生就什么是“是” “非” “善”“恶”说说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导他们加以正确概括为:

“是”——对的、正确的

“非”—— 不对的、错误的(是非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

“善”——满足人们需要的合理性。即在社会当中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恶”——就是与善相对的东西。

2)、个案探究法:(案例)中学生小吴在上学期间不思上进,整天沉迷网络游戏,并经常模仿游戏中的暴力动作对待同学,作业常抄袭他人;也常因睡懒觉走路面闯红灯,对老师的批评不仅充耳不闻,而且还振振有词,说自己的这些做法并没有什么错,他的父母为此忧心仲仲。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吴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没错?他的这些行为违反了哪些行为规范?(道德、法律、纪律)通过学生的议论,引导学生得出:小吴心中没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观。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板书)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①懂道德,学法律;②选择好的榜样;③学会理性分析;④树立美好理想。)

3)、播放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的歌曲?

师:雾里看花是什么结果?水中望的月又是怎样? 生:花看不清楚!月是假的!

师:为什么要借给我一双慧眼呢? 生:目的让我把这个世界看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师:要真正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楚和明白必须要有什么? 生:明辨是非

(板书)学会在生活在辨别是非(在这里我给学生举出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价值标准的例子:以发财致富为标准、以出人头地为标准、以清闲享受为标准、以奉献社会为标准、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个人成功、追求平凡安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发表意见。在这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人生追求面前,自己如何判断,如何选择?由此概括出: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 也就不一样,这也将决定他会成为怎么样的人。因此青少年应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在辨别是非。) (通过讨论意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突破学习的难点。)

3、阅读与感悟:(情感升华)课本P20《不要让生活夺去理想》(通过这个环节达到二个目的:一是榜样作用 二是青年时代理想的巨大力量)

4、课堂小结(归纳法)设计目的:使前后知识形成系统、网络,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懂得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5、作业设置:请大家回去收集一些“明辨是非”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一、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2、怎么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①懂道德,学法律;②选择好的榜样;③学会理性分析;④树立美好理想。

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顺祝大家有个好心情!)

第3篇:《明辨是非》第一课时 《铸就良知的标尺》

1.2 明辨是非

第一课时 铸就良知的标尺

1.知道什么是良知,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2.学会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正义善良的人作为人生榜样,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明辨是非、品德高尚的人。重点: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的重要性。难点:怎样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课堂导入】

观察漫画图片(见课件),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英语考试快要结束时,王强用脚轻轻地踢前桌好友李刚的椅子,向李刚要答案,李刚该怎么办? 【课堂探究】 探究点1 良知的标尺

2014年1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常州的黄凤娟老人回家路过新北区巢湖路万达广场附近时,突然脚下一软,整个人一头栽到地上。当时马路上车来车往,非常危险,但没有人敢上前来扶她,这时身后突然来了三个小姑娘,三个人一起把老人扶了起来并送到了家。开始三个小姑娘连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铸就良知的标尺初中思政

《铸就良知的标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第二课共分三个课时,《铸就良知的标尺》,《正确判断与选择》,《跨越行动的障碍》。心中有标尺是分清是非善恶的前提。学好本课,不仅是为下面两个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更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二学生。初中生思维活跃,尤其是初二(3)班的学生,特别善于表现自己。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可以让学生多谈谈他们的想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明辨是非,做到心中有一把良知的标尺。

2,知道如何铸就良知的标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际生活,反思自我,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把持住良知的标尺》的议论文阅读练习题

《把持住良知的标尺》的议论文阅读练习题

《把持住良知的标尺》的议论文阅读练习题

①有人说,生活是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波涛汹涌,暗礁浮沉。人在其中飘飘荡荡,渡去铅华,洗尽浮尘,最后只剩早已白发的少年,静静的伫立在时间的尽头,望着那无法触及的彼岸。但我却相信,良知是能带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最好航针。端平这把标尺,它就会指引你在人生航线中问心无愧的驶向理想的彼岸。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武装抗元失败被俘后,在元朝劝他投降时写的一首诗。意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坚贞不屈的决心。这首诗,也成为文大夫无法摧毁的精神支柱,让他在无数个无眠之夜里平静地忍受折磨,坚定地拒绝降元,最终用良知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成就了他的凌云壮志,无愧于他的赤血丹心。

④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心中的标尺小学作文

心中的标尺小学作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把标尺,那就是诚信。

总是听爸爸妈妈抱怨,说现在这世道,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到最后,只能吃自己家种的菜了。荔枝是用浸泡的;苹果表面是用蜡打过的;“黑美人”西瓜农药严重超标;烤鸭是用死鸭加工的;腊肉熏制时添加了工业上用的亚硝酸盐;包子馅是用硬纸板加工的……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商贩为了挣钱,不顾他人的生命安全,这些人的'心中是根本没有诚信这杆标尺的。他们违背了商人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不讲诚信,我为他们感到痛心。上学期我们学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我希望这些大人们也好好读读这篇课文,学习小汤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遵守规定,也就是讲诚信的做法,不要再利欲熏心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