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

精品范文 时间:2025-01-03 07:12: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论文: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

论文: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

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

唐继承隋制,实行科举。诗歌列入考试内容。律诗和绝句的体式在这时得以完善。历宋元明清至今相袭不变。唐人作诗依据陆法言《切韵》,但分部过细,有206韵,由于同韵字少,允许近韵通押,有所变通。宋朝景德年间的《礼部韵略》是一部官修韵书,允许近韵通押,订出了“同用”、“独用”的规则。南宋平水(今山西临汾)人刘渊在江北刊印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礼部韵略》注明同用的加以合拼,成为一本107韵的书,即平水韵。此时金人王文郁又将原来并不同用的“迥”、“拯”及去声“径”、“震”合并,共106部,作为金代官韵书,一直流行至今。平水韵106韵韵目如下:

上平声: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

下平声: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

上 声:董肿讲纸尾语麌荠蟹贿轸吻阮旱澘篠巧皓哿马养梗迥有寝感琰豏

去 声:送宋绛置未御遇霁泰卦队震问愿翰谏霰啸效号箇祃漾敬径宥沁勘艳陷

入 声:屋沃觉质物月曷黠屑药陌锡职缉合叶洽

其中平声字最常用,收字多少不一。最多“虞”部305字,最少“咸”部41部。作诗必须遵守韵部,不能出韵。近体诗的规则,偶句必押。首句平声韵一般都押。仄声,特别是五言体,则多数不押。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起句入韵,关、还、山相押,属十五删部。又如杜甫的五绝《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起句不入韵,偶句押韵,图、吴属七虞部。是五绝的常格。

如前所述,韵有宽窄。初学写诗的人,不妨从宽韵入手,有较多选择,利于运思。像东韵、虞韵、先韵、阳韵、庚韵字多而不僻,较易措手。

但是,由于语言的`变化,许多当时适口的诗韵,今天已经不谐于口了。以十三元为例:其中如魂、门、孙、繁、言、掀皆与真、文、先、咸相近。江西名士高心夔两次殿试,都以出韵,贬到四等。王闿运嘲以“平声两四字,该死十三元”相嘲。像如此有悖实际的事,为何还要遵守?于右任先生说:“古人用自己的口语来作诗,我们用古人的口语来作诗,其难易自见。我们要想把诗化难为易,和大众接近,第一要改用国语平仄与韵。”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双轨并行”、“倡今知古”,提倡用新声韵,即按普通话声韵写诗。

在韵的革新上,鲁迅、毛泽东也是力行改革的大家。鲁迅诗不但邻韵通押,如《赠画师》“雾塞苍天百卉殚”与“只研朱墨作春山”,“殚、山”是寒删通押。《赠乌其山诗》则“华、书、多、陀”相押,是以方言入韵。而其《脑炎戏作》之“不料仍违众女心”与“无如臣脑故如冰”,更是打通前后鼻韵母以“in”与“ing”相押。大大地放宽了韵的束缚。毛泽东的《长征》诗共五个韵脚,其中:难、丸、寒,属“寒”韵,而“闲、颜”属“删”韵,听来浑然无别。其《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上片用“有”韵,下片用“麌”韵,皆情韵超迈,气象发皇。

第2篇:中国诗词之美

花开成海,思念成灾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

君当仗剑,大杀四方,妾自抚琴,浮沉随郎

一手繁华,一手落寞。因为途经你的盛开,所以我更会珍视你的现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若此生,得不到,护不了,那吾宁愿百年孤独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十三与君初相识,王侯宅里弄丝竹。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

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禅悟】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放手的,才叫真爱。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从天堂到炼狱,我路过人间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曹植

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梦幻流年 ——谨以此诗为序,记梦幻的初恋醉了,在半梦半醒之间,午夜长安,清冷的街道诉说夜的孤怜,寂寞的侠客,孤单的心田,媚眼俏兮,绝世娇颜,一如耀眼的流星闪现,温暖,犹如春风拂过,醉在梦间,东海船底,方寸之巅,月宫彩桥,长寿溪畔,角角落落,是我们谈笑的身影忽现,无数个寂寞的夜晚终于有佳人相伴寂寞如月,杯火秋宴,晚风抚叶,几度缠绵,携手共度,梦幻流年。

乱雨萦寒,别后千般,可回忆,当时樽前?

此度沧桑,四山风雨,洛河悠悠龙鸣;人间空有,晓寒几曲,谁信隔纱烟雨?沙草微茫,乱云何沓,夕阳犹恋曼羽;借你嫣然,还我一笑,多少清波儿女?--《洛神赋》 咫尺候,沧海桑田几许愁!

此度沧桑,四山风雨,洛河悠悠龙鸣;人间空有,晓寒几曲,谁信隔纱烟雨?沙草微茫,乱云何沓,夕阳犹恋曼羽;借你嫣然,还我一笑,多少清波儿女?--《洛神赋》

谁为你倾尽年华,谁又为你海角天涯

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没有结局的结局,定格了清新淡雅的美丽。

把泪水封在时光中酿造,终得岁月如酒,往事透明。我点燃灵魂,穿过亿万光年,只为在你面前灿烂的绽放。美目当年,流转心间。

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何人独倚明月楼?何人琵琶语凝愁?思如扣,沾衣袖,世人皆云琵琶恼,谁叹曲中忧?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鹧鸪天》晏几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木兰花在,山

问,知

开?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清风古竹,月筡苏,对酒当歌,丹青赋;莫失莫忘,相思苦,相濡以沫,忘江湖。

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

美人樱下美人吟

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颠,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

人生乐事至少有四十项: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焚香、莳花、候月、听雨、望云、瞻星、负暄、赏雪、看鸟、观鱼、漱泉、濯足、倚竹、抚松、远眺、俯瞰、散步、荡舟、游山、玩水、访古、寻幽、消寒、避暑、随缘、忘愁、慰亲、习业、为善、布施

生无可恋,恋无再恋。人生如梦如烟,只待烟消云散,梦尽荒芜。

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

缘以尽,情犹在 此生未了,静待来生

世轮回等待你在我身边出现,千年时光追忆你逝去的容颜。红尘千仗拭泪挥刀断了这份缘,梦里云深音渺飞雪落花永缠绵。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谁在春日艳阳的午后,轻抚你穿过飘扬秀发的手。

谁在无数个黯然的白夜,带走独斟酌饮的酒,把浓烈的温度,狠狠的烧进胸口。谁把一季又一季的绿色原野,揉碎成泥土中潮湿的腐朽。谁捧起花的脸庞,让岁月美的黯然神伤

我笑花,花醉太红,何意笑春风?花笑我,我醉尘梦,何意笑花红

艳如啼血

泪,泪

第3篇:中国诗词之美

选择题

C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因此次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

E “二八花钿”里的“二八”指称

年龄

F “放郑声,不若远佞ning人”中的“郑声”怎么解释

淫靡的作品

“甫自京金光出,间到归凤翔”中“间到”的意思是

走小路

H “菡萏香销翠叶残”的下一句是

西风愁起绿波间 “和光同尘”这一成语最早源自

《老子》 “和光同尘”这一成语最早源自

《老子》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出自

老子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出自

老子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句词采用了以下哪种书写手法

拟人

J “鲛珠”是传说中鲛人的眼泪

K “槛菊愁烟兰泣露”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拟人 “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人指代

才德贤能的人

L “莲叶何田田”中“田田”的意思是

茂盛

Q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

《诗经.毛诗序》 “情动于中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尔雅中国诗词之美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80.0分)选择题(60分)

1、《花间集》的编订者是?(1.00分)

A.韦庄

B.欧阳炯

C.温庭筠 D.赵崇祚

2、王国维22岁时到上海的哪个报馆工作(1.00分)

A.新文化报馆 B.时务报馆

C.商务报馆

D.文汇报

3、《花间集》里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描写(1.00分)

A.名贵花草 B.美女和爱情

C.边塞生活

D.宫廷妃嫔

4、以下关于诗和词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1.00分)

A.词以境界为最上,因此词有境界,而诗无境界

B.诗言志,因此诗的文学创作只能论述志意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D.诗能写国家的离乱,而词不能写

5、“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出自哪位诗人(1.00分)

A.王维

B.苏轼

C.李清照 D.李白

6、冯延巳的词常常描述的对象是什么?(1.00分)

A.生死离别 B.难以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华诗词之美 论文

浅论周邦彦咏物词

2012213191 王娜外国语学院

摘要:周邦彦的咏物词在宋代就享有盛誉。本文将周邦彦的咏物词分为两大类,并分析了其咏物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周邦彦咏物词艺术特色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被誉为“词家之正宗”,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对宋词艺术形式的成熟与完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词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并不丰富,主要有羁旅行役(如《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伤古怀今(如《西河·金陵怀古》),咏物,离愁别恨或者借爱情寄托人生感慨及身世遭遇等。就咏物词而言,主要吟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和杨柳等,同时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

一、周邦彦咏物词的主要分类

周邦彦咏物词主要多以植物为吟咏主体,可以分为两类:(1)抒发对对所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华诗词之美论文

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情感价值意义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而如果将中国古代文学比喻成一副古色古香的国画,《诗经》则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共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初期,被汉代儒学学者奉为经典。《诗经》的作者并非一人,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关于诗歌是如何收集至朝廷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另一种说法是: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论文: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