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爱是一处流动的风景散文
爱是一处流动的风景散文
那是xxxx年的冬天,天异常地寒,尤其是夜里。
那时我住在茶店子一条临街的小屋里,不足十个平方,2楼,打开窗子,街上的噪声就像潮水上涨,扑面而来。街景,也能看个一清二楚。
那个冬夜,窗外又响起了巨响的歌声,我开窗探出头,只见马路上走来一个卖唱的壮年男人,他推着推车,边走边唱,行人纷纷侧目,好奇地看着他。有的人,甚至停了下来。
那个男人,最终也在我们小区楼下,缓缓停了下来。
我终没能抵抗住好奇心的力量,跑到了楼下。
那个男人看上去有四十岁的样子,个子不算高,但强壮结实,他身上破旧的衣服和脸上的笑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一只手推着一辆小推车,另一只手握着一只黑色的话筒,正随着音响里的乐声,唱着一曲《望乡》,高亢的声音里隐含着淡淡的忧伤。他的右肩上,挂着一根粗粗的黑色绳子,绳子的那头,拴在另一辆小推车上。他身子稍稍向前倾着,做出随时出发的样子。
那是两辆怎样的小推车呢?一看它们的`模样,就是被人工改造过的。前面推着的那辆,要小一些,里面放着一个大而陈旧的音箱,一台VCD播放机,一个塑料袋子,里面放着几张碟片。音箱上面还有一个蓝色的塑料篮子,里面装了一些花花绿绿的零钞。后面的那辆推车,体积就大多了,一张小床似的,在小床的两头,一头半躺着一个孩子,一男一女,模样有几分相像,大概有十来岁的样子,都昏昏欲睡的,看起来说不出的怪异。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打了一个半圆形的圈子,纷纷去看那俩孩子。
这时,一曲终了,那个男人放下话筒,对着那些往篮子里投放了零钞的人们,连连道谢,脸上堆满了谦卑和真诚。
有人乘机向那个男人打探小床里的两个孩子。
那个男人也不避讳,直言说那是他的孩子,龙凤胎哩,俩瘫子。女儿是先天性的偏瘫,儿子是小时候打针,被打坏了的。儿子刚动过手术,四肢相对女儿来说,就灵活多了,至少可以自己吃东西,而女儿呢,完全没有知觉,简直就是个睡死人。
嘴利的人对他们的父子关系提出了质疑,言外之意,那个男人是利用俩残疾儿童骗钱的骗子。
那个男人赶紧蹲在小床旁,扶了扶那个男孩歪在一边的脸,把自己的头挨着两个孩子中间,笑了一下,有些讨好地说:“你们看看,我们三个像不像?”他接着又说,“我又不是吃多了,干嘛要捡两个瘫子来带,找罪受啊!”
人们无话可说了,便又问道,你一天能够要个一两百吧,够你三爷子吃的了。
那个男人赶紧说,哪里有那么多啊!再说,娃儿还要看病呐!
不知何时,那个男孩醒来了。有个女人,正逗他玩儿呢。
男孩格格格地笑,很想说话,依依呀呀地,说不清楚。人们没想到的是,男孩竟然随着音乐声,用小手打起了拍子,尽管拿手有些笨拙,他嘴里也发出了依依呀呀的声音,一副十分沉迷的样子。
女孩这时好像终于睡醒了似的,有了一点点反应。她睁开了双眼,茫然打量着四周,当她看见那个男孩的笑容时,她竟然也露出了丝丝的笑容。
那是婴儿一般的微笑。无与伦比的纯真。
再看看他们此时正在演唱的父亲,完全投入了进去,带着娴熟的动作。他的身上,尽管透满了沧桑,但是他的言语,是平和的,他的举止,也是淡定的。
我不禁猜想,他年轻时,应该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只是后来,上苍给他的担子,有些过分地沉重了。
他的女人因为担子的沉重,做了逃兵,偷偷地跑了。
但是,他没有埋怨。他说,是自己的命不好,摊上了这种事,莫得法。她受不了走了,我不怪她。
正在这时,一个衣着时髦的女人,来到人群中,指着那个男人说,你看你,把声音开这么大,吵死人了,现在都9点多了,我娃娃明天还上学呢!
他道着歉,前推后拉着,走了……
他和那两辆小推车,慢慢消失在冬天的寒夜里……继续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
这,无疑是这个冬夜里最美丽最温暖的一处风景,那两辆小推车里,盛了满满的父爱,这父爱,随着滚滚的车轮,一路撒满人间。
第2篇:一处风景散文
一处风景散文
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如此地游走,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之间。抽屉里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车票,记载着某年某月某日,我从一个地方游离到了这里……
心里的焦虑,一直都是如此的明晰,在夏日里的晨光里总有逃走的念头一闪而过。
不知道自己害怕担负些什么,逃避什么。只是爱上了这样逃匿的过程,不被打扰不被追寻,任自由的生命在陌生的空间里肆意展放……
被隐没在青山绿水里的小城吸引过,也被竹制的吊脚楼里散发出来的米酒香味诱惑过,喜欢过一座透明的玻璃桥,在霓红灯下美的如同梦幻,也留恋过一场旅途中的溺爱。只是这一切都太过美好,美好的只是穿越我生命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风景。无从停留亦无从把握。
习惯了用一些细小琐碎的东西记忆,比如一把梳子,一串香珠或者一枚玫瑰色的口红,我想让自己在某个茫然烦躁的午后有所记忆,关于自由的陌生的美好的东西。
知道自己很自闭,却无从改变,就像我一直无法爱上身边的人一样!哪怕我也知道该珍惜,却从来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对身边这一切的爱,惟有漠然。我习惯把自己的悲伤丢弃在一座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城里,我知道有些事情无从释然只能不断地学习淡忘哪怕失忆!!
在陌生的街道里,我随意地松散着我的长发,穿麻质咖啡色的宽松长裤,白色小背心。不必担心这样的装扮会让你因为遇到熟人而突然的尴尬,可以随意的坐在台阶上,没有什么淑女形象,可以带着耳机嚼着口香糖穿人字拖漫无目的地走,这个时候没有欲望无须掩饰或者压抑什么。
搭乘的车子在戈壁上行驶,我撩开窗帘,迎向从窗外透进来的阳光。眼睛湿润感觉自己像一个没有重心的漂浮物,一直一直远去,不知道要到哪里。
在座位里依旧习惯蜷缩着双腿,环抱着。旁若无人的不开心或者沉默,我总在某一时刻里肆意地放任自己的情绪坏到极点,然后很累地昏睡过去。
喜欢在起床的第一时间里问自己,“我这是在那里?”那种随遇而安的状态,让人释然。只是一直以来的毛病,不论在外面住多好的房子都不能安睡,我想我是有点挑床。为这个我总是很懊恼,总是不能持续流浪的状态太久,因为怕自己每晚只睡3—4个小时状态下在某个陌生的角落里眩晕过去,所以每次行程总是草草的结束。
我的方向感很差,总是不能如同别人一样凭着感觉寻找到自己的去处,所以我得不断的询问别人,不断的判断,不断的'看路牌走弯路上车下车!这对一个出行的人来说简直糟糕到了极点,可是既然身处陌生有何必那么清楚下一站将要遇到什么风景呢?
在所在的城市里依然会不断的迷路,从这里转个圈回到原地。依然是个没有什么方向感的人……
记得小时候老师说过人要先树立目标才能前进,要每天起床问自己想要怎么样想要得到什么?那时候很敬佩老师如此的言论,而现在想来,那是多么恐怖的一种状态啊!目不斜视的前行,错过的或许是此生只得一见的风景。然而我们能得到什么?人的终结不都是死亡么,那么我们何必那么苛求自己呢?何必把自己当作一架机器在岁月里被欲望不断的操控着前进?
会莫名其妙的想到一些问题,比如看到路上凝固了的血液和残破的车辆想象死去的人。面对乞讨一碗拉面的老人想象他的孩子,还有他麻木面容下面的苍凉。偶尔也会想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去多远,到底要多累才会祈祷停留。母亲说我只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坐上去嘉峪关的火车,硬座,很多的人拥挤在一截车厢里。汗臭和闹杂的声音在我的耳朵里嗡嗡作响。我蹲坐在座位里假瞑,十二个小时后天亮了有阳光透了进来,我发现自己似乎失声了,张张嘴发不出声音。身体里的每块骨头都在喀喀作响,我想我是否太困了以至于出现了幻觉?我惊异的看向临座的人,那人歪着脑袋,有口水流了出来。
在嘉峪关逗留了一天,晚上我又乘车离开,我喜欢晚上出行,能帮我节约出很多时间来让我游荡。
早晨天蒙蒙亮的时候看见一处车祸,摩托车飞出的地方一片凝固了的血液,大片的黑红色,看起来粘稠并且肮脏,有个女人披散着发在人群里歇斯底里的哭泣……
生命如此不可预知,如此飘渺脆弱,而你我这些活着并且健全的人就该努力快乐努力追寻自己想要的快乐,才不枉此生!
每次出行总像一场轮回,走陌生的路途看陌生的风景,期待每一个未知。
或者出行就像一次梦游,恍惚的快乐或者悲伤着直到醒来生活依旧继续,选择或者抛弃,在每一个岔路口都会遗憾,学会用很多很多个或许来弥补我们对生活所有完美的想象!
第3篇:只是一处风景散文
只是一处风景散文
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如此地游走,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之间。抽屉里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车票,记载着某年某月某日,我从一个地方游离到了这里……
心里的焦虑,一直都是如此的明晰,在夏日里的晨光里总有逃走的念头一闪而过。
不知道自己害怕担负些什么,逃避什么。只是爱上了这样逃匿的过程,不被打扰不被追寻,任自由的生命在陌生的空间里肆意展放……
被隐没在青山绿水里的小城吸引过,也被竹制的吊脚楼里散发出来的米酒香味诱惑过,喜欢过一座透明的玻璃桥,在霓红灯下美的如同梦幻,也留恋过一场旅途中的溺爱。只是这一切都太过美好,美好的只是穿越我生命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风景。无从停留亦无从把握。
习惯了用一些细小琐碎的东西记忆,比如一把梳子,一串香珠或者一枚玫瑰色的口红,我想让自己在某个茫然烦躁的午后有所记忆,关于自由的陌生的
第4篇:流动的风景散文
流动的风景散文
入冬,天越发亮得晚,公鸡啼鸣三巡,天边才缓缓亮起一线鱼肚白。人们沉浸在甜美的梦乡里,呓语鼾眠。即使有那么几位早醒者,大多也是懒洋洋的窝在被窝里耳鬓私语或把弄手机刷着屏,温软的被窝实在太安逸,没有谁愿意冒着严寒做早起的鸟儿。
旷野一片空寂,偶尔闻得几声喇叭鸣笛,车辆极速而过,随之又是死般寂静。屋外一片漆黑,大山取下墙壁上那件破旧帆布军用棉袄披身上,带上厚厚的火车头帽子,从灯火通明的堂屋里推着木板车走出家门。
大山今年六十有七,虽已将近古稀,身体倒也还算硬朗。一米七几的个头于老人行列中算是高大,黝黑的皮肤包裹着壮实的骨架上亦如他的名字般威武雄壮。大山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已出嫁,儿子儿媳也都在外地务工,家里仅剩他和老伴带着两个孙子过日子,一家生计便落在了他身上。
大山把扫帚和铲子装进车厢,推着
第5篇:回首,也是一处风景散文
回首,也是一处风景散文
小时刻,是在一个极通俗的小山村度过的。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可以讲很多孩子都食不裏腹、衣不遮体,但童年是纯粹的、快活的。他们享受了捉蛐蛐、偷西瓜、取水仗、养小鸟、掏蜂巢、爬墙上树摘邻居酸果等快活;那时用来充饥的槐花、榆钱、红枣、桑葚、芦苇根、柳树叶、扫帚苗、狗狗秧等等如今却成了大年夜大年夜家餐桌上宝贵的绿色美食;那时的小学生活简单而快活,日出半杆而出,日悬半杆而回,教材只有算术、语文、政治、天然,每本书几毛钱,没有人补课,很少有家庭功课;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在广袤的社会主义寰宇里捉迷藏、抓坏蛋,在大年夜大年夜风大年夜大年夜浪里尽情玩耍、锤炼成长,傻呼呼的玩的不亦乐乎!然而,看看今天无论是生活在农村或是城镇的孩子们,除了物质生活的极大年夜大年夜丰富,他们过早地掉落去了太多
第6篇:心中的一处风景散文
心中的一处风景散文
我所居住的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树并不高大,但四季常青。特别是金秋时节,桂花的香气随风吹送,沁人心脾,哪怕是晚上。只要是开着窗户,一缕缕芬芳气息透过窗棂,钻进鼻孔,让我不由自主地来个深呼吸。此时,我便走出门外,在如水的月光下,在桂花香气的盈盈浮动之中,感受秋的清爽和惬意。白天的纷扰,生活的烦闷,顷刻之间荡然无存。
八月桂花开,秋风送香来。桂花树已是我心中的一处风景,常给我一种莫大的美的享受。
清纯悠远芳香四溢的桂花,自然吸引着前前后后一些爱花的人前来攀折。折花的人一定是爱美之人,可爱花不护树,美又从何来?看着一簇簇因枯竭失宠而随手丢失的桂花,看着被那些无情的黑手折弄得七零八落的枝叶,想着本是因矮小而显得有些稀疏无力的桂花树,在秋风秋雨中摇曳,一种莫名的悲哀与无奈,凄然而生。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