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杨存中,本名沂中,字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间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存中魁梧沈鸷,少警敏,力能绝人。慨然语人曰:“大丈夫当以武功取富贵,焉用俯首为腐儒哉!”于是学孙、吴法,善射骑。靖康元年,金人再围汴京,诸道兵勤王,上问将于俊,俊以存中对。剧贼李昱据任城,久不克,存中以数骑入,击杀数百人。帝乘高望见,介胄尽赤,意其被重创。召视之,皆污贼血,壮之。
绍兴元年,从俊讨李成。诸将议,多欲分道进,存中曰:“贼势如此,兵分则力弱,又诸将位均势敌,非招讨督之,必不相为用。”俊然之。整军至豫章,存中率兵数千,贼骁将以众十万来援,夹河而营。存中谓俊曰:“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俊从之。存中夜衔枚出西山,驰下击贼,俊以步兵夹攻,俘八千人。
二年春,进神武中军统制,俊奏留存中军中,上曰:“宿卫乏帅,朕所选,为不可易也。”存中亦固辞,且谓:“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不许,遣中使宣押,乃视事。
十年,金人叛盟取河南,金人诡令来告敌骑数百屯柳子镇。存中欲即击之,或以为不可。自将五百骑夜袭柳子镇,黎明,不见敌而还。金人以精兵伏归路,存中知之,遂横奔而溃。朝廷震恐,于是有权宜退保之命。既而存中自寿春渡淮归泗,人心始安。冬,引兵还行在。
十一年,兀术耻顺昌之败,复谋来侵。金人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使万人操长斧,如墙而进,诸军鼓噪奋击,金人大败,退屯紫金山。
存中在殿凡二十五载,权宠日盛,太常寺主簿李浩、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司封员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陈俊卿相继以为言。三十一年,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郡王,赐玉带,朝朔望,时兴屯田,存中献私田在楚州者三万九千亩。二年,卒,年六十五。以太师致仕,追封和王,谥武恭。存中天资忠孝敢勇,大小二百余战,身被五十余创。孝宗以为旧臣,尤礼异之,常呼郡王而不名。
(选自《宋史史卷三百六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B.神武诺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C.抻武诺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D.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秦朝开始出现,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跟县同级别;唐代的道,先为行政区,后为监察区。本文中的“道”为监察区。
B.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在古代即为农历每月的初一和每月十五。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一般是死者生前事述和品德的概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存中年轻时就很机敏,力气超人。他身材魁梧,学习过《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擅长骑马射箭。
B.杨存中作战勇敢,平定李显叛乱时,率领数骑击杀数百敌人,身上沾满了敌人的血,皇帝认为他是壮士。
C.杨存中曾打败仗,率领五百骑兵夜袭柳子镇,结果在归途遭遇金兵重兵伏击,损兵折将,被勒令退回行在。
D.杨存中忠于朝廷,临死前,曾把自己在楚州的三万九千亩私田献给国家,响应朝廷屯田政策的需要。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
(2)金人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
答案:
10.C
11.A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
12.C.“被勒令退回行在。”错
13.(1)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奇、愿、以、见属各1分,整句1分)
(2)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使他们屈服的办法。(以、翼、有以、屈各1分,整句1分)
参考译文: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年间高宗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扬存中身材魁梧,性情沉鸷,少时机敏,力气超人,慨然对人说:“大丈夫应当用武功博取富贵,怎能俯苜贴耳成为腐儒呢!”于是学习孙武、吴起兵法,善于骑射。靖康元年(1126),金军再次围攻汴京,各道军队勤王,皇上向张俊询问将领,张俊以杨存中答对。一股势力强大的盗贼李昱占据任城,官军久攻不下,杨存中率领数名骑兵冲入贼阵,击杀数百人。高宗登高望见,杨存中甲胄全部变成红色,以为他受了重伤。召他前来观看,原来部是贼血污染,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元年(1131),随从张俊讨伐李成。众将计议,大多主张分道前进,杨存中说:“敌势如此,分兵力量就会削弱,加上诸将职位相同,没有招讨使督促,必然不能互相协同。”张俊采纳了他的意见。整军到豫章,杨存中率兵数千人,敌人骁将率众十万前来支援,夹河而列阵,杨存中对张俊说:“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张俊听从了他的意见。扬存中夜里衔枚出西山,急驰而下攻击敌人,张俊以步兵夹攻,俘敌八千人。
绍兴二年(1132)春,杨存中进任神武中军统制,张俊奏请将杨存中留在军中,高宗说:“宿卫部队缺乏将帅,我所挑选的,不能改变。”杨存中也坚决推辞,并且说:“神武诸将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一旦地位与他们相抗衡,实在难以自安。”高宗不答应,派宦官宣押,杨存中才就职视事。
绍兴十年(1140),金朝背叛盟约攻取河南。金人派人送假情报说敌骑数百屯于柳子镇。杨存中打算前往攻击,有人认为不可。亲自率五百骑夜袭柳予镇,黎明时,没有见到敌入而回。金军以精兵埋伏在杨存中归路上,杨存中知道这一情况,于是横冲溃散。朝廷震恐,于是下令暂且退保泗州。不久杨存中从寿春渡过淮河回到泗州,人心才安定下来。冬天,率兵返回行在。
绍兴十一年(1141).兀术耻于顺吕之败,又谋南侵。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办法对付它。”让万人手持长斧,如城墙而进,金军大败,退屯紫金山。
杨存中在殿中共二十五年,权力恩宠日盛,太常寺主簿李浩、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司封员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陈俊卿相继谏言。绍兴三十一年(1161),杨存中被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都王,赐玉带,只在朔望时入朝。当时兴起屯田,杨存中将自己在楚州的私田三万九千亩献出。乾道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五岁。以太师身份退休,被追封为和王,谥号“武恭”。杨存中天资忠孝勇敢,历经大小二百余战,身受创伤五十余处,孝宗因为他是高宗旧臣,对他尤其礼遇,常常称呼郡王而不直呼他的名字
第2篇:杨畋,字乐道。进士及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死。卒厉众平六峒,以功,迁太常博士。未几,坐部将胡元战死,降知太平州。岁余,贼益肆。帝遣御史按视,还言:“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乃授荆湖南路兵马钤辖。贼闻畋至,皆恐畏,逾,岭南遁。又诏往韶、连等州招安之。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蛮平,愿还旧官,改知随州。召还,复起居舍人,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奉使契丹,以曾伯祖业尝陷虏,辞不行。河北旧以土绢给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易以他州绢。畋既同书奏闻,外议籍籍,又密陈其不可。久之,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言:“愿择宗室之贤者,使侍膳禁中,为宗庙计。”旧制,内侍十年一迁官。枢密院以为侥幸,乃更定岁数倍之。畋言:“宜如文武官僚例,增其岁考。”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议者谓畋以士人比阉寺为失。畋出于将家,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初,山下讨蛮,家问至,即焚之,与士卒同甘苦,故屡破诸峒。及用之岭南,以无功斥,名称遂衰。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特赐黄金二百两。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B.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D.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居舍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属于内史省,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官禁。
C.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但庶人不能设庙;也是王室或国家的代称。
D.岁考,古代每三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除四书五经、五言六韵外,晚清还有策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畋剿贼有功,官职升迁。庆历三年,杨畋担任殿中丞,亲自率领士卒深入峒地讨伐盗贼,虽经挫折,最终平定了六峒,因战功卓著升为太常博士。
B.杨畋善听意见,顾全大局。三司使张方平不用土绢做军装的事,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但因为朝廷外部的议论,他又秘密地上奏陈述不能做的原因。
C.杨畋敢于直言,遭受非议。杨畋上书对宦官升迁之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当时有人议论说杨畋把宦官和朝中文武大臣相提并论是有失礼节的行为。
D.杨畋带兵有方,屡败贼寇。杨畋讨伐蛮人时,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如果有家里的来信,就随即烧掉不看,以免影响自己和军心,所以多次打败贼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5分)
(2)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5分)
答案:
10.B
11.D(岁考,是指每年对官吏的考核。)
12.B(“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错误,原文有“畋既同书奏闻”,意思是杨畋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不是说同意张方平的做法。)
13.(10分)(1)(5分)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给予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大意2分,重点词“授”、“赀”、“纳”各1分。)
(2)(5分)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大意2分,重点词“旧制”、“坐”、“倍”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畋,字乐道。考中进士。庆历三年,湖南瑶族人唐和等人抢掠州县,杨畋升任殿中丞,专门负责捕捉盗贼。他招募勇士,深入峒地追击。但是,南方人长时间没有打过仗,士兵大多胆小害怕。等到在孤浆峒作战时,因为前军失败,大军全部溃败,杨畋就跳到岩石下,有幸凭借浅草遮掩才没有死亡。最后,督责士兵平定六峒,因功劳升任太常博士。没有多久,因为部将胡元战死,降职任太平州知州。一年后,盗贼更加猖獗。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巡视,回来说:“杨畋曾在山下与贼寇作战,众人都乐意接受他的使用,现在要歼灭贼寇,非杨畋不可。”于是委任荆湖南路兵马钤辖。盗贼听说杨畋到了,都很恐慌,都越过岭南逃走。又诏令杨畋前往韶、连等州招安他们。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当农民,但转运使却要授给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南方贼寇平定后,杨畋希望官复原职,改任为随州知州。召回朝廷,再任起居舍人,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奉命出使契丹,因为曾伯祖杨业曾被契丹所害,推辞前往。河北以前用土绢置办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换用其它地方的绢。杨畋本来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朝外议论纷纷,杨畋又秘密上奏陈述这样做不行。很久以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奏说:“希望挑选宗室中的贤者,让他在宫中侍奉皇上用膳,以便将来立为皇储。”按照原来的制度,内侍十年升一级官职。枢密院认为太快,就改为二十年升一级官职。杨畋说:“应该像文武官员那样,增加每年的考核。”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评论者认为杨畋以士人比宦官不妥。杨畋出身将门,改变志向喜爱学问,被士大夫称道。当初,在山下征讨南方贼寇时,家信到,便立即烧掉,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够多次打败各峒贼兵。等到任职岭南,因无功被降职,声誉降低。性情谨慎清直,每次上奏朝廷,一定都打开奏章的封套多次后才呈送。生活很节俭,在州接待客人,即使是监司到来,也不过是几样菜蔬果品而已。去世时,家里没有积蓄,朝廷特意赏赐给二百两黄金。
第3篇:完颜守贞本名左靥,大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完颜守贞本名左靥,大定改元,除彰德军节度副使,迁北京留守。二十五年,起为西京警巡使。世宗爱其刚直,授中都左警巡使,迁大兴府治中。御史台奏守贞治有善状,世宗因谓侍臣曰:“守贞勋臣子,又有材能,全胜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时上新即政,颇锐意于治,尝问汉宣帝综核名实之道,其施行之实果何如。守贞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以对,上曰:“行之,何始?”守贞曰:“在陛下厉精无倦耳。”久之,进尚书左承。明昌三年夏,旱,天子下罪己诏。守贞惶恐,表乞解职。乃出知东平府事。命参知政事夹谷衡谕之曰:“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仰其为肤往绥抚之。”赐金币、厩马,以宠其行。它日,上问宰臣:“守贞治东平如何?”对曰:“亦不劳力。”上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诚有余矣。”四年,召拜平章政事,封萧国
第4篇:宋史·杨存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杨存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杨存中传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间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存中魁梧沈鸷,少警敏,力能绝人。慨然语人曰:“大丈夫当以武功取富贵,焉用俯首为腐儒哉!”于是学孙、吴法,善射骑。靖康元年,金人再围汴京,诸道兵勤王,上问将于俊,俊以存中对。剧贼李昱据任城,久不克,存中以数骑入,击杀数百人。帝乘高望见,介胄尽赤,意其被重创。召视之,皆污贼血,壮之。
绍兴元年,从俊讨李成。诸将议,多欲分道进,存中曰:“贼势如此,兵分则力弱,又诸将位均势敌,非招讨督之,必不相为用。”俊然之。整军至豫章,存中率兵数千,贼骁将以众十万来援,夹河而营。存中谓俊曰:“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俊从之。存中夜衔枚出西山,驰下击贼,俊以步兵夹攻,俘八千人。
二年春,进神武中军统制
第5篇: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蹦斯餐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碧幽逊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被瓜缋铮供养贞母,将
第6篇:沈括字存中
①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县依沭水,乃职方氏所书“浸曰沂、沭”者,故迹漫为污泽,括疏水为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②迁集贤校理。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①池盐给之。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
③尝白事丞相府,吴充问曰:“自免役令下,民之诋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