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陶渊明古诗作品赏析
陶渊明古诗作品赏析
引导语:《命子》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通过历述陶氏先祖功德、祖辈光荣来激励儿子,表达了诗人希望儿子成长,同时也训示儿子将来要成为一个有作为、有抱负的人。下面是这首诗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命子》
【原文】
作者:陶渊明
悠悠我祖,爰(1)自陶唐。邈焉虞宾(2),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3)商。穆穆(4)司徒,厥族以昌。
纷纷(5)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6)在丘。
逸虬(7)绕云,奔鲸骇流。天集(8)有汉,眷予愍侯。
放赫(9)愍侯,运当攀龙。抚剑(10)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11)河山,启土开封。亹亹(12)丞相,允迪前踪。
浑浑(13)长源,蔚蔚洪柯。群川载(14)导,众条载罗。
时(15)有语默,运因隆寙。在我中晋(16),业融长沙。
桓桓(17)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18)我,专征南国。
功遂(19)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20),而近可得。
肃(21)矣我祖,慎终如始。直(22)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23)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24),冥兹愠喜。
嗟(25)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26),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27),无後为急。我诚念哉,呱(28)闻尔泣。
卜(29)云嘉日,占亦良时。名汝曰俨(30),字汝求思。
温恭(31)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32),庶其企而!
厉(33)夜生子,遂而求火。凡百(34)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35)。人亦有言,斯(36)情无假。
日居月诸(37),渐免子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38)。
夙兴夜寐(39),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40)焉哉!
【注释】
(1)爱:乃。陶唐:指帝尧。尧初居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后迁居于唐(今河北唐县),因称陶唐氏。
(2)虞宾:指尧的后代。相传尧禅位给舜,尧的后代为宾于虞,因称虞宾。重光:谓家族的光荣相传不绝。
(3)传说陶唐氏的后代,在夏朝时为御龙氏,在商朝时为豸(shǐ史)韦氏。勤:服务,效劳。翼:辅佐。
(4)穆穆: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司徒:指周时陶叔。《左传.定公四年》记周灭商以后,周公把殷余民七族分给周武王的弟弟康叔,陶氏为七族之一,陶叔为司徒。以上是叙述唐尧、虞舜、夏、商、周时,陶氏的光荣历史。
(5)纷纷:骚乱的样子。漠漠:寂寞的样子。衰周:周朝的衰落时期,指东周末年。
(6)幽人:隐士。这两句是说,在战国和周朝未年,陶氏人才像凤凰隐蔽在山林一样,隐居山丘而不仕。
(7)逸虬(qiú球)绕云:奔腾的虬龙环绕着乌云。虬:传说中无角的龙。奔鲸骇流:惊奔的鲸鱼掀起巨浪激流。这两句形容战国、周末群雄战乱、狂暴纵横的乱世。
(8)天集:上天成全。有汉:即汉朝。有:名词词头。眷:顾念,关心。憨侯:汉高祖时右司马愍侯陶舍。
(9)放(wū乌)赫:赞叹词。运:时运。攀龙:指追随帝王建功立业。旧时以龙喻天子。
(10)抚剑:持剑。风迈:乘风迈进,形容英勇威武。显兹武功:显扬了如此的武功。陶舍曾追随汉高祖刘邦击燕代,建立了武功。
(11)书誓山河:指封爵盛典。《汉书》记汉高祖与功臣盟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启土开封:陶舍封地在开封(今属河南),称开封侯。启土:指分封土地。
(12)斖斖(wěi伟):勤勉不倦的样子。丞相:指陶舍之子陶青。(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孝景二年八月,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七年六月免。允:诚然,确实。迪:追踪。这两句说陶青确实能继承父亲的功业。
(13)浑浑:大水流动的样子。蔚蔚:草木茂盛的样子。洪柯:大树。这两句用涛涛的大河和茂盛的大树比喻陶氏祖先的兴盛。
(14)载:开始。罗:罗列,布列。这两句用群川始导于长源、众枝条皆布列于洪柯,比喻陶氏家族的后代虽枝派分散,但都导源于鼻祖。
(15)时:指时运。语默:代指出仕与隐逸。《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语或默。”语,显露;默,隐没。隆:高起、兴盛。窊(wā蛙):低洼。隆窊:谓地势隆起和洼下,引申为起伏、高下,或盛衰、兴替。
(16)中晋:晋世之中,指东晋。融:光明昭著。长沙:指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在晋明帝时因功封长沙郡公。
(17)桓桓(huán环):威武的样子。伊:语助词。
(18)畴:使相等。《后汉书祭遵传》:“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李贤注:“畴,等也;言功臣死后子孙袭封,世世与先人等。”专:主掌。南国:南方诸侯之国。陶侃曾镇武昌;都督荆、湘、江等州军事;平定湘州刺史杜弢、广州刺史王机、交州梁硕的叛乱,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9)遂:成。辞归:《晋书》本传载,陶侃逝世的前一年,曾上表逊位。临宠不忒(tè特):在荣宠面前不迷惑。忒:差错。
(20)斯心:指“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的思想境界。近:近世。这两句是说,像陶侃那样的思想境界,在近世是难以得到的。
(21)肃:庄重,严肃。慎终如始:谓谨慎从事,善始善终。
(22)直:正直。方:法则。二台:指内台外台。据《汉官仪》:御史台内掌兰台秘书,外督诸州刺史,故以御史台为内台,刺史治所为外台。千里:为郡守所管辖的区域。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两句说,陶茂的正直严明是朝廷内外官员的楷模,他的恩惠使全郡百姓和悦。
(23)於皇:赞叹词。皇:美,正。仁考:仁慈的先父。考,是对已死的父亲的称谓。淡焉虚止:即恬淡无为的意思。焉、止,皆语助词。
(24)寄迹风云:暂时托身于仕途。古人常把做官叫作风云际会。冥兹温喜:没有欢喜和恼怒的界限。即得官没有欢喜之情,失官亦无恼怒之色。《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温色。”这两句是诗人说自己的先父不以做官为意的态度。
(25)嗟:感叹。寡陋:见闻狭窄,学识浅薄。瞻望弗及:谓不如前辈。
(26)华鬓:花白的头发。负影只立:只身单影,孤独一人。
(27)三千之罪:《尚书》:“五刑之属三千。”意谓犯五刑罪的有三千种之多。无后为急:《孟子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即无子。急,指最重要的。
(28)呱(gū姑):婴儿啼哭声。
(29)卜(bǔ补):占卜,古人用火的龟甲,视其裂纹作为吉凶的预兆。这两句是说,儿子的出生时日,为吉日良辰。
(30)俨(yǎn眼):恭敬)庄重。古人的名与字多取相近的意义。陶渊明给长子起名与字取义于《礼记曲礼》:“毋不敬,俨若思。”
(31)温恭:温和恭敬。念兹在兹: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原指念念不忘于某一件事情,这里是诗人希望儿子要念念不忘自己名字的含义。
(32)孔伋(jí极):字子思,孔子之孙。相传孔伋忠实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陶俨字求思,含有向孔伋学习的意思。庶:庶几,表示希望之词。企:企及,赶上。而:语助词。
(33)厉:同“疠”,患癞病的人。遽(ju据):急,骤然。此二句本《庄子天地篇》:“厉之人夜半生其子,这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这两句的意思是作者唯恐儿子像自己一样寡陋。
(34)凡百:概括之辞。《诗经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凡百是“凡百君子”的简语。心:指对儿子的.希冀之心。奚:古疑问词,何。特:独。
(35)可:合宜,好。
(36)斯:此,这。
(37)日居月诸:语出《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意思是说时光一天天地过去。居、诸,皆语助词。孩:幼儿。
(38)这两句是诗人告诫儿子应小心谨慎地处世,懂得幸福不会凭空而来,灾祸却容易招来。
(3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不懈。愿尔斯才:希望你成才。
(40)亦已:也就罢了。焉哉:感叹词。
第2篇:陶渊明主要作品,最著名的经典古诗赏析
陶渊明主要作品,最著名的经典古诗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渊明主要作品,最著名的经典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1、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3、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6、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7、杂诗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四时
魏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9、酬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第3篇:关于陶渊明古诗赏析
关于陶渊明古诗赏析
陶渊明古诗赏析
【作品介绍】
《杂诗十二首其二》是由陶渊明写得十二首杂诗中的一首。
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义熙十年(141),大都感慨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此诗为其中第十二首,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实物知音的寂寞。
【原文】
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河(阿)①,素月出东岭②。
遥遥万里晖,[1] 荡荡空中景③。
风来入房户④,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⑤。
欲言无予和⑥,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⑦。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⑧。
【注释】
①沦:落下。阿:山岭。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荡荡:广阔的样子。景:同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④房户:房门。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⑤时易:季节变化。夕
第4篇:陶渊明古诗《挽歌》赏析
陶渊明古诗《挽歌》赏析
【挽歌】
陶渊明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嶕峣:很高的样子。
幽室:指坟穴。
向来:刚才。
亲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
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第5篇:陶渊明《饮酒》古诗赏析
陶渊明《饮酒》古诗赏析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高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多世事人生的感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