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赠孟浩然》诗歌练习及答案
《赠孟浩然》诗歌练习及答案
赠孟浩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④。高山⑤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诗中孟夫子指孟浩然。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君,侍奉皇帝。⑤高山,即”高山仰止”。⑥清芬,清高,芬芳。
8.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答:
9.结合对最后一联的理解,谈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8.“弃”刻画孟浩然宁弃仕途而隐逸的形象,“卧”活画出孟浩然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情致。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
9.尾联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敬慕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又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孟夫广进行反衬,表达了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的赤诚。
第2篇:赠孟浩然李白的诗歌阅读答案
赠孟浩然李白的诗歌阅读答案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①弃轩冕②,白首卧松云③。
醉月频中圣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⑤。
【赠孟浩然注释】 ①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②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③卧松云:隐居。
④中圣:“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
⑤清芬:指美德。
[李白的`《赠孟浩然》翻译]: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李白的《赠孟浩然》赏析] :1、哪个字是贯串全诗(李白所写的赠孟浩然)的抒情线索?
答:爱。
2、“风流”是什么意思?中二联是怎么体现的?
答: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
赠孟浩然的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第3篇:赠孟浩然阅读答案
赠孟浩然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题。
赠孟浩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诗中孟夫子指孟浩然。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君,侍奉皇帝。⑤高山,即”高山仰止”。⑥清芬,清高,芬芳。
1.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答:
2.结合对最后一联的理解,谈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1.“弃”刻画孟浩然宁弃仕途而隐逸的`形象,“卧”活画出孟浩然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情致。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
第4篇:《赠孟浩然》阅读答案
《赠孟浩然》阅读答案
赠孟浩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④。高山⑤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诗中孟夫子指孟浩然。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君,侍奉皇帝。⑤高山,即”高山仰止”。⑥清芬,清高,芬芳。
8.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答:
9.结合对最后一联的理解,谈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8.“弃”刻画孟浩然宁弃仕途而隐逸的形象,“卧”活画出孟浩然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情致。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