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小学课件资料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1-25 07:12: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手指小学课件资料

手指小学课件资料

引导语:一堂好课就应该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处处是春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手指小学课件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找出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体会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在写作中也能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并能在日后的写作中熟练运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把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特点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能在今后的写作中自觉运用。

四、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手指的名称,来历,故事传说等资料。

2手影戏片段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同学们,认识手指吗?伸出你的手,告诉老师这五根手指分别叫什么?知道它的来历吗?(手指是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却很少,这样的提问目的就是激发大家的兴趣)

2同学们,你了解手指吗?它们的作用,特点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并不是要考查学生倒底会不会,而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注意,引起对课文内容的`关注)

3同学们,对于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能认真地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意外的发现。丰子恺就是这样一位作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明确自学目标,自读报自悟

出示阅读要求(因为是阅读课文,所以以学生自学为主)

1反复阅读,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可在书上空白处写一写点评;还有哪些内容你读不懂或有疑问,做上标记。

学生自学,老师要巡视,初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交流自学收获(假设学生可能的收获,要善于引导学生抓重点,不可离题千里)

1每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谁更重要呢?初步认识)

2作者的语言特点(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指导学生认真体会这样一来写的好处,展开联想——读着这些话你想到了什么?重点体会)

3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

1作者对于五根手指的态度是怎样的?(课文最后一句话,比第一次感受更深)

2放手影戏片段谈体会。(精彩。五根手指协调一致,才这样精彩。再一次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三)拓展运用

1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能够使描写更生动,更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请同学们再读大拇指一段,认真体会。

2你能描写一下春天的景色吗?注意,请运用拟人的写法。

[教学反思]

最近在网友的博客中常看到这样的感受和评价,“教的好不如学的好”。别看只有这么几个字,却包涵着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对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的独特见解。仔细琢磨一下,味道还挺足。

一堂好课应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有效果,而不是教师教的多么精彩,因为课堂不是演讲会,教师不是演讲家,学生不是听众。此一味。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是自顾自地完成备课任务,而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自觉地学习。备课,情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此二味。

在课堂中教师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而不仅是知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在课内而是在课外。是靠课外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来提高的,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此三味。

知识的传授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教师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此四味。

第2篇:小学课件资料

小学课件资料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 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第3篇:手指教学课件

手指教学课件

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这五个。话说:十指连心。

手指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 :

在本组课文中,《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体现本组课文共同的特点,借平凡的日常所见,揭示生活真谛。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着抓住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体现了他选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题材,即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语言幽默风趣,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悟生活哲理:团结就是力量。

学情分析 :

关于人文主题,学生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情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而这些情与理的内省要以学生的反复阅读为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手指口述资料

岗位安全操作要领 锻工操作要领

更换模具要找正,手脚离开防磕碰,换好模具要楔紧,操作一定手脚灵,坯料放正把锤蹬,吹尘不要正对人。

司锤工操作要领

试空锤时认真听,锻锤不能有异音,操作时听号令; 一切服从掌钳人,“六不打”记在心,击打时头脑清。

铁工操作要领

按照尺寸找好钳,夹紧锻件放砧面,操作不能有杂念; 钳柄放在侧身边,轻击一下防飞溅,重击之时防跑偏。

压风机操作工操作要领

操作之前看屏幕,显示正常方启动,运行过程勤走动; 巡查设备任务重,温度要在掌握中,再看油路通不通。

托辊焊工操作要领

先开电源后开泵,上好工件对焊缝,关好弧光防护门; 顺序完成再启动,拿取工件要稳重,小心掉落防磕碰。

插工操作要领

班前设备要空转,运行正常上工件; 调整插头停电机,刀具工件按距离; 班后场地要整理,设备清洁保安全。

磨工操作要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体育课件资料

小学体育课件资料

小学体育课件资料一

教与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行为。

2、学会持轻物件的抛掷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

3、学会“对角接力”的游戏方法,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4、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与学内容:

1、投掷:持轻物件抛掷

2、游戏:对角接力(新授)

教与学步骤:

一、准备活动:1’30’’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2、用跑跳步进点,站在预先放好的小树苗后面;

要求:一花一人

二、跳植树操:4’30’’

1、在教师的引导下跳植树舞;

2、花园里盛开花朵(抛掷降落伞);

要求:思想集中,符合节拍

三、持轻物体抛掷:15’

1、原地抛接轻物件,击掌接。

2、抛物进圈和胯下抛接。

3、两人一组的抛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学课件内容资料

小学课件内容资料

小学课件内容资料一

教学内容:

1学习二声部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二声部的演唱形式。

2学习歌曲《晚风》,并进行表演。掌握6拍子的强弱及弱起。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中描绘的自然界的美丽晚景,体会“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二部合唱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对二声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随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拍手共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二、聆听歌曲

1导入

师: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大家看,夕阳是多么美丽啊。

结合歌曲音乐,多媒体播放夕阳、日落相关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请你们来描绘一下心中傍晚美丽的景色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

2感受

聆听《晚风》,由学生们发挥想象,扮作晚景中的各种花草树木或其他。随着音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学英文课件资料

小学英文课件资料

导语: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小学英文课件资料,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一 、教学内容Unit 1 A: Read and say.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对话内容,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初步表演对话。 2.正确运用日常交际用语Welcome to our school. Who’s that boy? I’m new here. 3.能正确的'听、说、读 单词 boy, woman, teacher, student, nurse

三、 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对话内容,朗读对话,初步表演对话

四、 教学难点 流畅地朗读对话, 并能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表演对话

五、 课前准备

1.人物图片 Mike ( student ), Mis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手指小学课件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手指小学课件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