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1、扬长避短,趋熟避生。
每个考生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伺的,唯有扬长避短,方能笑傲考场。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如“珍惜所拥有的——”,这一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议论性抒情散文等多种文体。但是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就应该根据各自的思维特点填空补题,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如果写记叙文,可补填“友谊”“母爱”等;如果写议论文,可补填“青春”“生命”等;如果写议论性抒情散文,可补填“热血”“豪迈”等。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难以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该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应该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如“我深深感受到了——”,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标新立异,洞幽发微。
考场作文,最忌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为消除此弊,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洞幽发微,察人之未察,道人之未道。选词所表现的内容,应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至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考生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一半”。根据花要半开,酒要微醺,拟题为“花开一半”,则将立意上升为一种审美的高度:含蓄可能更美!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如“尝试——”,尝试小偷小摸、谈恋爱,失之于低俗;尝试洗衣、做饭、骑自行车,失之于幼稚;尝试打工、人间真情,失之于普遍。如果立意为尝试人情冷漠,文章则会脱颖而出。
3、力戒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高发的“写作事故”。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的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如“精彩——(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如写作“拥抱
”,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这样的题目不是不可以写,只是它们涵盖范围过大,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写作起来,可能难度会小一些。
有一种以具体事物人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我好想——”,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文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4、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如写作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若补填“哭”“淘气”“做梦”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次”的。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刻印象,情理皆通。
其次,补题要合乎语法规则。如“______夸我_______分析文题的语法结构,我们不难看出,这应是一个兼语句而非双宾句。前空须填人物名称或人称代词,如“奶奶”“她”等,充当句子的主语;后空宜填主谓短语、动补短语或形容词短语,如“进步大”“长得快”“真懂事”之类,充当兼语“我”的谓语,绝对不能补填名词。
再次,补题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_________,谢谢你”,揣摩题旨,横线上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对手”等。然而有考生没有看出题目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填成了“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相反,如“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____”,篇优秀作文补的词语是“坦然”。文章写自己在与历经坎坷却豪迈依旧的.大文豪李白、苏轼的对话中,领悟到笑对挫折的人生真谛。作者显然非常准确地破译出了命题者隐含在文题空白处的命题意图,所补词语,既切中题旨,又与文题中的修饰语“那一次”和动词谓语“读懂了”形成了和谐的配伍关系。
5、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高考作文对文章思想的健康性和主题的深刻性也有着隐性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应该尽量展现当代青年积极进取、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所说的思想健康,并不是要考生喊口号、说大话、唱高调,而是说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必须体现文化和文明的正确走向,符合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反映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力避消极、颓废、暴力、色情和享乐主义思想。如“——的味道”,应该说这是一个蕴含很深的半命题,完全可以补出夺人眼球的好题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竟有考生补填“打麻将”“抽烟”“自杀”等词语,显而易见,这样的题目,内容是消极的,思想是不健康的,与正确的主题背道而驰,犯了方向性错误。
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填的词语不同,主题揭示的深刻度也会有所不同。考生要想从作文考场上披锦而归,还必须学会开动真情和想象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文章的主题,可分为浅、中、深三个不同的层次,挖掘时切忌浅尝辄止。以“________的味道”为例,此处补题若停留在“物”的层次或“感官”的层次,补填“西瓜”“咖啡”“冰激凌”之类,就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若紧扣“味道”的含义,往深处开掘,进入“事”的层次或“体悟”的层次,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象”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有洞天,胜人一筹。
文题补写好了,文章也就变成命题作文了。这时考生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动笔写作了。
第2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半命题作文构思技巧
半命题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而言的。它是给出一半题目,让考生补全题目后再去作文。
一、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
1.给出题目的前半部分:如“假如我能”“动力来自”
2.给出题目的后半部分:如“________改变了我”“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
3.给出题目的前后部分:如“我在__________的引领下” “让走进心灵”
4.给出题目的中间部分:
如“,别再让我”“是”。“我想让更”,“来了,还会远吗”。从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可以看出,把题目补充完整,就成了一道命题作文,接下来就按照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来写作了
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理解、把握题目中已知的部分,从而把题目变成一个自己喜爱,乐于去写、易于发挥的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针对半命题作文的自身特点,它比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求还高,因为,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现成的,而半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对题目中已知的部分的分析来填充未知部分,如果审题不准确,就会影响题目的质量,首先,要深入分析题目中已给的部分,理解其含义。特别应注意题目中的修饰、限定性的词语,为补全题目做好准备。
1、在半命题作文中,有的文题限定了文章的体裁,例如,“给的一封信”限定了作文的体裁是书信,例如,“给的一封信”限定了作文的体裁是书信,2、“论”限定了作文的体裁是议论文;
3、有的文题指明了立意的方向,例如,“感动了我”这一命题表明文章要表达“感动”的心情,考生必须紧紧围绕“感动”选材、组材“难忘的”要表达 “难忘”的情感,“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难忘”;
4、有的文题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例如,“我最的人”,在横线上可以填“欣赏”、“敬佩”、“感激”、“喜爱”等等,但是,不管填什么,抒情主体是“我”,所以,选材就要选与“我”有联系的人,“第一次”,横线上可以填“做饭”、“唱歌”、“被误解”……但这些词语必须符合是人生的“第一次”。根据对题目中已知部分的理解、把握,填充题目中的未知内容。在分析好命题中的已给出部分的内容后,如果限定了体裁,要注意写作时不要改变文体,如果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写作时就不能信马由缰,越过雷池; 第三,面对半命题作文,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构思思路,如何针对自身特点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利于发挥自己写作特长的文题呢?
1.避生就熟
面对一个作文题,如果能运用到我们熟悉的材料,就感觉写起来很顺手,因此在补充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时候,应该考虑所拟的题目能否用到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有话可说的材料,避生就熟。
例如,这样一道半命题作文,“这里有______(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务必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括号里的词语都可以作为填充题目的选项,但是不能盲目地填一个了事,要考虑填充的文题能否恰当地概括自己熟悉的题材,反映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提示:括号内所提供的词语可选用,也可不用;你可以从括号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最有内容可写的词语,也可以另选词语,例如,“友谊”、“真情”、“宁静”等,把写作内容转移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但要注意作文要积极向上,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把题目所涉及的范围由大变小,便于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写作。如果把题目拟得过大,很难写充实、写具体,更不易写出真情实感。例如,以“是幸福的”为题写一篇半命题作文,“人生是幸福的”这个文题拟得过大,人生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一篇作文很难把这个题目表述清楚,写起来不免会泛泛而谈。“读书是幸福的”“学习是幸福的” 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写得具体、写得感人。
3.力求新颖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在填充半命题作文标题时,在考虑准确恰当的基础上,还要力求新颖。
可以突破常规,例如,写“我们的名字叫”这样一道半命题作文,多数同学填入“中国”、“龙的传人”等词语,抒发爱国之情,有位考生拟题为“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文章写虽是后进生,但自强、进取,很有创意,引人注目;
运用修辞手法
如“我从那里学到的”,有的同学拟题为“我从„无字书‟那里学到的”,其中把“生活”比成了“无字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
4.顾及平时
平时写了大量的作文,有的完全可以稍加改动变成一篇与考试作文切题的作文,比如写“感受”,平时如果写过有关“母爱”的作文,那就可以 “感受母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5.联系自身
在填充半命题作文题目时,应该考虑自身的因素,比如兴趣、爱好、特长等。
有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就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拟一个自己擅长的文体的题目,擅长说理的,可以写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可以写散文;
可以写成记叙文的半命题作文,既可以写成写人的,又可以写成叙事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拟题。
6.符合逻辑
7.内容健康
面对半命题作文,自由选择的空间大了,但要注意题目要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不能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低级趣味的内容,降低了作文的品位。
“的滋味” “生活是的作文导写
作文题:
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丝感动……经过珍藏,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
请以“珍藏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请先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
⑵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⑶不少于6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已知部分是一个词语----“珍藏”,“珍藏”的意思是“爱惜珍重而妥善收藏”(动词),应该把“珍藏”理解为动词,然后填写一个词语作为“珍藏”的宾语,这篇作文宜写成一篇记叙文,记叙一段难忘的回忆,写出珍藏什么,为什么珍藏,这段回忆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或启迪,抒发真情实感。
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填写恰当的词语,使自己对作文有兴趣,乐于去写,珍藏一颗树
在我心中始终珍藏着一棵树,一棵伸向河心的垂柳,它在暴风雨与汹涌的河水中舞动,像个精灵。
还得从上个月的那个雨天说起。
郁闷的五月总是这样,转眼间,太阳就躲了起来,天空便布满了暗灰色的云块,越来越厚,越压越低。几只低飞的燕子在空中猛然一顿,斜刺着向前方飞去。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兆,然而我却无心欣赏这些。因为我刚得到消息,这次推荐上重点高中的名单中没有我,这个消息的到来虽是早晚的事儿,但我的心仍莫名地烦躁与苦恼。我无精打采、毫无目的地走着。
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灰尘腾空而起,向眼前的河面扑去。几棵瘦挺的槐树的叶子在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凄凉的嚎叫。突然,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一个惊雷,霎时,暴雨铺天盖地而来。
我赶紧躲到一家屋檐下。这是一座建在小坡上的红墙小楼,楼前是一望无际的秧苗连着灰蒙蒙的天。小河在楼前几十步的地方膨胀,如条饱食的蛇,向西蜿延而去。就在那小河的膨胀处,不知是谁种了这棵垂柳。
就是这无意的一瞥,勾起我对这垂柳曾有的记忆。
两年前那个夏天也曾来过这里。那时正上初一,想参加舞蹈大赛的我也站在这屋檐下,看着突来的暴风雨,就是这棵经得起暴风雨的垂柳给了我启迪。后来,我毅然顶住了来自大家的不信任甚至是讥笑,经过一个夏天的苦练,终于在那个金秋时节捧回了全市舞蹈大赛二等奖的证书。
那一次,我真得感谢那场大雨……
我急切地搜寻着雨中那棵伸向河心的垂柳。雷声轰鸣,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颤抖,雨越下越大,打在地面,溅起一朵朵水花。那棵垂柳在雨中猛烈地摇晃着,一条条柳枝像狂舞的皮鞭,夹杂着辟里啪啦的声音在空中呼啸着,抽打着,迎风飞舞。下面的枝条不时被埋入水面,又挣扎起来,水面荡起杂乱的波纹。
是啊,又过两年了,不知道这之前有多少年,也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年,那棵垂柳在多少次暴风雨中仍然也必将倔强地活着。
而我呢?为什么不能学学这棵垂柳?
我的心慢慢开阔起来,那棵垂柳的影像也愈加深烙在我心中。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到这棵风雨中的垂柳。
--珍藏这棵树,在我记忆的深处。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
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
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当我面对》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对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妈妈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
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 》、《感悟8—1 > 8 》、《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五、条块分割拟题法。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
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因为我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第3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半命题作文构思技巧
半命题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而言的。它是给出一半题目,让考生补全题目后再去作文。
一、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
1.给出题目的前半部分:如“假如我能“”动力来自”
2.给出题目的后半部分:如“________改变了我”“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
3.给出题目的前后部分:如“我在__________的引领下” “让走进心灵”
4.给出题目的中间部分:
如“,别再让我”“是”。“我想让更”,“来了,还会远吗”。从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可以看出,把题目补充完整,就成了一道命题作文,接下来就按照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来写作了
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理解、把握题目中已知的部分,从而把题目变成一个自己喜爱,乐于去写、易于发挥的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针对半命题作文的自身特点,它比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求还高,因为,
第4篇:2014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2014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的作文命题形式。下面就“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的话题,谈几点看法。
一、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1.半命题作文是全命题作文的“前奏”。
从内容来看,半命题作文关注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和发展,重视对人生的思索,聚焦社会现实和对历史的反思。
从形式上看,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我们的名字叫 ”。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如:“生活需要 ”,前有温馨提示:“生活是七巧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的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后有可供选择的词语:“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这些提示,使考生进一步扩大了创造的空间,实际上已经把半命
第5篇:2017年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写作攻略
2017年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写作攻略
转眼间2017年的高考就到来了,高考作文是语文考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小编收集了半命题作文写作攻略,欢迎阅读。
1、扬长避短,趋熟避生。
每个考生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伺的,唯有扬长避短,方能笑傲考场。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如“珍惜所拥有的——”,这一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议论性抒情散文等多种文体。但是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就应该根据各自的思维特点填空补题,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如果写记叙文,可补填“友谊”“母爱”等;如果写议论文,可补填“青春”“生命”等;如果写议论性抒情散文,可补填“热血”“豪迈”等。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难以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
第6篇: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pclgys”为你整理了“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当今社会最伟大的两项技术发明是电视和网络。它们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许还将改变我们自己。
──题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不觉间,网络时代悄然而至,我也从网上的“小菜鸟”蜕变成网络“大虾”了。
准虫级
刚刚学会上网的那段时间里,我喜欢在网上跟一大堆同学聊天,谈作业和考试,把大量的数据和图像传来传去,改来改去,不用聚在一起就集体合作完成了作业和考试复习,也说不清谁抄谁的,反正,网络版权问题本来就是一团浆糊。
爬虫级
后来,我也光顾聊天室,在虚拟空间交了许多网友,海阔天空,从体育流行歌曲,从美国流行“酷”到日本流行“蔻”,真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反正大家都不用真名,你也不必操
第7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点拨
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点拨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点拨,欢迎阅读。
首先,仔细斟酌,补好题目。
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
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
第8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指导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指导
纵观近年省内外中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半命题作文在各省市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不但没有被人们冷落,反而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种题型,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
一、题型特点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
第9篇:高考半命题作文高分写作技巧
高考半命题作文高分写作技巧
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是补题,而有些同学不会补题,补题,不审要求。如写《我的快乐之源》一题,要求“横线上可填: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可有的同学另起炉灶,填上了与题意相悖的词,如“烦恼、睡觉”等。补题,不审自己。如《感受》,有的同学填了“网上生活”,其实自己对“网上生活”,一知半解,不仅写不好,还闹出不少笑话来。补题,不审材料。选择的材料粗糙,致使文章缺乏新意,少真情实感。其实“补题”正是半命题作文给我们提供的优势,我们为什么不发挥这样的优势,去开阔视野,选择那些自己感受最深的来写呢?只有补上一个好题目,才有望思路顺畅,写出情文并茂的作文来。
补题千万不可仓促草率,而要反复斟酌,仔细琢磨。
反复琢磨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往往对我们作文的选材、主题、文体等有所
第10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
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欢迎阅读!
半命题作文写作,除了要遵循写作的基本程序外,关键在于运思在先、高明补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貌似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如何把半命题变为便于自己发挥的命题,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构思技巧。从某种程度上说,所填文题的巧与拙,将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与败和文章品位的高低。因此,掌握了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像庖丁解牛那样,做到游刃有余。
补题时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半命题变成自命题。具体操作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