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提高学习层次,进入更高学府,这对学生的学习方面及能力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都是由教师手把手地指引和领导,但是到了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学生就要学会自主学习,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因此在初中这个过渡阶段教师一定要从意识和行为上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在平常的学习和锻炼中就树立自主管理意识,学会自主管理,为以后的学习和进步做好准备。
一、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不再溺爱孩子
在做学校管理工作的时候,家长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对象,学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和家长联合起来一起完成,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现代社会中,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把孩子当做家里的宝贝,处处顺着孩子,为孩子铺好一切道路,这就导致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生在生活中就不用思考任何问题。在温室中生活的孩子不用考虑任何事情,这样学生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惯,是不可能学会自我管理的,要想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就要让家长撤去围绕学生的保护圈,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己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明白放开手让孩子独立,学会自主管理才是真正对孩子好,在以后的道路上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只有和家长沟通好,让家长不过分爱孩子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在不断的锻炼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二、引导学生树立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奋斗和努力的方向,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那么每天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这样下去就会没有什么进步,没有什么作为。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要先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有了目标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有前进的激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轻言放弃,这样才能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日常的行为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名人故事或是通过一次谈话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让学生意识到目标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当然在学生确立自己目标的时候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或是点评,让学生设定一个一个小的现实的目标,这样学生在目标引导下学会管理自己,培养能力。另外切合实际的目标可以让学生看到希望,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走的每一步都有动力。
三、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要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应该做的,学生心里有了衡量的工具才能根据这些要求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无论学生是学习知识还是养成习惯都会先入为主,所以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抓好初中阶段,让学生在这个阶段就养成好的习惯,在学校里学会遵守纪律,这样学生才能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不会犯不懂装懂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班级纪律的重要性,要教导学生遵规守纪,让学生学会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在学生的心里有纪律的存在和纪律意识,才能根据这些尺子衡量自己的对错,从而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
四、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学生要进行自我管理就要先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哪些优点和哪些缺点,只有先正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身上需要管理、需要改正的地方。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自我反思和他人指点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对自己正确定位,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师可以组织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然后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分别写在纸上,这样学生心里就有了一个初步定位;再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让每一位学生看到在别人心中自己的形象,这样会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明确定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不要只是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进行自我评价,这样起不到任何效果。(2)最后教师要和家长给学生一个客观评价,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又带着激情和信心向前努力和进步。
五、鼓励学生学会超越自己
管理是自我监督和自我反省,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时候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让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变得更好,这是自主管理中高层次的一种管理方式。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办事方面的潜力都是未知的,管理自己就是要挖掘自己身上潜在的力量和能力,让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变得更加优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训练让学生学会挖掘自己的潜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管理班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做班干部的机会,教师只向学生要求结果,让学生自己想管理策略和方法,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管理潜能。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不断的训练中形成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所以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训练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自主管理。当然初中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观念和认识,用正确的方法管理自己。同时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家长统一思想,这样在实施的时候才能互相配合促进学生成长。
第2篇: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其实自主管理能力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管理、教育的一种能力。苏联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创造优质的家庭、学校教育环境
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环境在优质的家庭、学校教育环境中。苏联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来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微妙的领域之一。”而家庭、学校两大环境在中学生自我管理中组成了完整的环境系统,即中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为家庭环境,关键为学校环境。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一般强于小学和初中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抱有自身的观点、看法和分析、判断及评价,因此针对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方式单一等情况,本校成立了家庭委员会,并有计划地通过这一委员会开展了专家讲座、教育沙龙等活动,帮助指导家长修正教育观念,建立更明白平等的家庭关系和环境。同时,学习环境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等,对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产生隐形效应,例,当人面对杂草丛生、满地杂乱的地方,他会随意扔垃圾、吐痰等,可如果他进入五星级酒店时,他会时刻控制自己的言行举动,从而也就减少了不文明行为,因此,环境对人的影响极为重要。而本校为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投入了不少力气和资金,所有的布置设计都从人性化出发,各个地方都露出环境育人的功能,促使学生在这样温馨、文明的学习环境里,更好地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二、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要求学生写出对自己的评价。而在学生动手写之前,先引导他们做自我鉴定,让他们在自我总结中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而达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在写自评时学生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动,当自评后笔者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评议,在评议中学生能更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并明确自身的目标,促使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得以提升。此外,笔者还通过让学生写笔记、周记和班务日志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要培养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必须从家庭、学校以及中学生本身出发,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培养出更优质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周方华.高中生自主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编辑 马燕萍
第3篇: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管仁福 2010年6月3日 08:57
浏览数:134 | 评论数:
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胶南市第一中学 管仁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如“保姆式管理”、“强化制度的刚性管理”等以理性化的科学管理为特征的学生教育管理格局,呼唤如“自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等以非理性化的人文管理为特征的学校学生管理新模式,要求学校对“管理育人”的理念注入新的内涵。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教育中刚性的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实践理性化的科学管理与非理性化的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管理
第4篇: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
一、对德育特色的认识
优质教育具有特色性。优质寓于特色之中,特色体现优质。纵观中外名校,无不以特色著称。我国的教育工作面临着信息时代和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多重挑战,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日益突出。而学校形成与学校办学总目标紧密结合的德育特色,将有效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创建学校德育特色过程中,不能把思考点只停留在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建设等层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特色,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上。
基于以上思考,在德育特色创建工作中,我校确立德育特色的外显管理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深化至学生品德自我教育,提升为学生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二、德育特色建设的依据
1、学校历史悠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