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清明节包青团作文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在这个清明节里,我们四年级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清明时节、青团飘香。下面是关于清明节包青团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
听说清明节期间要吃青团,我一直想学学怎么做青团。上个星期天,爸爸妈妈终于有机会带我去北仑民丰村长长见识。
我们一下大巴车,就发现村口围着许多人,有的在敲锣打鼓扭秧歌,有的在翻江倒海摆游龙,那情景很热闹。
跟着人流的脚步,寻着青团的清香,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做青团的大祠堂。我走了进去,发现厨房里一位阿姨正在蒸糯米,旁边还放着许多叫艾青的绿色植物。糯米蒸好后,阿姨把糯米和艾青混在一起,放进一个大石槽里。只听“当”的一声响,艾青汁四处乱溅。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位叔叔用木头做成的榔头,在猛力捶打糯米和艾青,旁边的一位嬷嬷还在帮忙搅拌。
叔叔把拌好后的碧绿色糯米团端上桌板,桌子四周早已围了许多人。我从大人的腿缝里钻到桌子前,向做青团的阿姨讨了一个小糯米团,就开始学做青团。我先把糯米团压扁,在糯米团中间凹了个小窝,放入一点芝麻馅,然后搓成圆形,接着沾一些黄黄的松花粉,再把裹好的绿米团放进木头模具里压平,最后把模具反过来倒扣在桌子上。嗨,一个形似月饼、印有花纹、浑身碧绿、散发清香的青团做成了!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
说起青团,每个人都应该吃过,它翠绿的外表里,有的`装着甜津津的豆沙,有的装着香喷喷的猪肉炒豆腐干,可好吃了!不过,你会做吗?最近,我决定拜太婆为师,来学做青团。
太婆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做青团高手,她做的青团皮薄馅多,吃一口唇齿留香。做青团最重要的一种食材就是鼠曲草。这种草一般生长在田间小路上,山上野外也比较常见。太婆将鼠曲草洗净后放锅里煮烂,再揉进粉团里,渐渐地,粉团就变成浅绿色的了。太婆揪了一团面,左手托着面团,右手的食指伸进面团里,大拇指一边捏着面团,一边不停地转动,不一会儿,一个像尖顶帽子似的青团皮就做好了。太婆装进了我最爱吃的豆沙馅,再用右手的虎口边转动边收口,再放在掌心揉圆,一个漂亮的青团就做好了。
“就这么简单呀,我会!”我自信满满,迫不及待地要大显身手。我努力学着太婆的样子,可是面团到了我的手里似乎变得特别不听使唤,费了好长时间,我的青团皮不但没有捏成尖顶帽子,反而成了一口大碗,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看着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太婆笑呵呵地说:“比起太婆一开始做的青团,你已经做得很不错啦,来,我教你!”听了太婆的鼓励,我顿时有了信心,在太婆的手把手指导下,我终于做成了一个像样的青团。
青团蒸熟了!我顾不得烫手,抓起一个就往嘴里送,哇,又软糯又香甜!做青团可真有意思!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团,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来到厨房,看见盆里有一大团看上去发霉了似的绿东西,觉得很奇怪,便去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说:“这是用面粉搓合一种草,再加上一点水做成的面团。别看它这么难看,其实是用来制作青团的。”听到包青团,我就来劲了,一定要帮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面团来反复搓揉,使面团变软。搓着搓着,我的手都要没力气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看到外婆还是那么用力地搓,我也就坚持了下来。
搓好面团之后,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把面团分成一块一块的,再取出其中的一块拿在手上继续揉。外婆说:“先在粉团的中间戳一个洞,再用大拇指把四周的粉捏得薄薄的,最后把粉团做成碗口形状,就可以放馅了。”我照着外婆说的去做,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做不好。这粉团太不听话了,好像成心要跟我作对似的。就在我打算要放弃的时候,外婆说了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继续做。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粉团捏得有点像碗口的形状了。然后,外婆又教我怎样放馅,怎样封口。原来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讲究的。我学着外婆的样子,认认真真地做,终于把一个青团包好了。我激动地嚷了起来:“我成功了!这个青团一定要留着自己吃。”外婆看着我这兴奋的样子,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我看见外婆把包好的青团贴上几片叶子,再把叶尖剪掉,觉得很好奇,就问:“为什么要贴上叶子呢?”“这样蒸起来才不会黏着锅,方便拿出来。”外婆边贴着叶子边说。我见外婆这么忙,也过来帮忙。
最后,是把青团放入锅里蒸。我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就问:“外婆,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外公听见了,抢着回答:“吃青团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就拿我们这些农民来讲,青团又称苦团,吃了青团后,就要开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开始了。”听了外公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青团蒸好后,揭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凑近一看,个个青团晶莹剔透,就像一块块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说:“青团要凉一会儿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凉了一会儿,我们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青团。我尝了一口,真是又软又香,有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这次包青团,不仅让我尝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团,还了解到了关于青团的知识和传统,真是令人难忘啊!
第2篇:清明节包青团的六年级作文800字
清明节包青团的六年级作文800字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包青团的六年级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包青团的六年级作文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团,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来到厨房,看见盆里有一大团看上去发霉了似的绿东西,觉得很奇怪,便去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说:“这是用面粉搓合一种草,再加上一点水做成的面团。别看它这么难看,其实是用来制作青团的。”听到包青团,我就来劲了,一定要帮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面团来反复搓揉,使面团变软。搓着搓着,我的手都要没力气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看到外婆还是那么用力地搓,我也就坚持了下来。
搓好面团之后,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把面团分成一块一块的,再取出其中的一块拿在手上继续揉。外婆说:“先在粉团的中间戳一个洞,再用大拇指把四周的粉捏得薄薄的,最后把粉团做成碗口形状,就可以放馅了。”我照着外婆说的去做,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做不好。这粉团太不听话了,好像成心要跟我作对似的。就在我打算要放弃的时候,外婆说了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继续做。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粉团捏得有点像碗口的形状了。然后,外婆又教我怎样放馅,怎样封口。原来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讲究的。我学着外婆的样子,认认真真地做,终于把一个青团包好了。我激动地嚷了起来:“我成功了!这个青团一定要留着自己吃。”外婆看着我这兴奋的样子,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我看见外婆把包好的青团贴上几片叶子,再把叶尖剪掉,觉得很好奇,就问:“为什么要贴上叶子呢?”“这样蒸起来才不会黏着锅,方便拿出来。”外婆边贴着叶子边说。我见外婆这么忙,也过来帮忙。
最后,是把青团放入锅里蒸。我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就问:“外婆,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外公听见了,抢着回答:“吃青团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就拿我们这些农民来讲,青团又称苦团,吃了青团后,就要开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开始了。”听了外公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青团蒸好后,揭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凑近一看,个个青团晶莹剔透,就像一块块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说:“青团要凉一会儿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凉了一会儿,我们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青团。我尝了一口,真是又软又香,有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这次包青团,不仅让我尝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团,还了解到了关于青团的知识和传统,真是令人难忘啊!
清明节包青团的六年级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正是在几百年前的今天,大诗人杜牧即兴创作的。一提到清明节,我想大家都会想到一种美食——青团。
在去买青团的路上,转念一想:我吃了那么多次青团,这次我为什么不自己包一次青团呢?于是,我参加了一个关于青团的特别活动。
在活动中,老师先跟我们介绍了青团的由来。相传在上千年前,晋文公与他的功臣介子推意见不符,介子推很生气,就跑到山上去了。晋文公为了把介子推逼下山,就放了一把大火,但介子推这个人非常固执,一直不下山,被大火活活烧死在山上。晋文公非常后悔,下令在他的祭日里,所有人都不能生火。于是,就有人把艾草的汁拌进米团中,并把豆沙塞入,这就是青团了。
接着,就是做青团了,我将艾草的汁拌入米团,使米团的皮呈青色,把一大团豆沙塞进去,向下一按,只听“卟”的一声,豆沙溅得我满脸都是。用各种吃法吃掉这些豆沙后,我想:应该是豆沙放多了,应该少放一些。
我再次调好青团皮后,用小勺子轻轻地取了一些豆沙,放到了青团的皮中,再把皮合起来,一个豆沙少得可怜的青团完成了!
但我依然不是很满意,因为豆沙实在太少了,都是皮,一点都不好吃,所以我又进入了尝试阶段,我包了各种大小的豆沙,有一些像第一个一样,把豆沙“还”给了我,还有一些成功了但豆沙总是太少。
终于,在不断地尝试中,我终于得到了最多而又不会“卟”的豆沙!那是我的第19号试验品,口感很好。
慢!
虽然口感很好,但是在颜色上,我与老师包出来的样品差距依然很大,老师的青团青,就好像把世界所有的青都融了进去。我的`青团却是绿绿的,没有那样漂亮的颜色。再次经历了一番尝试,我终于得到了一个还比较好看的绿,勉强算得上“青”。
就这样,我学会了做青团,我咬了一口自己做出的青团,一股清香在我嘴里荡漾。正是这股清香让我想起了那些烈士在战场上的情景,让我想起了烈士永远停留在的草地。在清明这样的一个节日里,青团让我明白了它真正的用意,是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为我们现在的和平所作出的贡献与付出!
清明节包青团的六年级作文3
青团俗称“青圆子”,因为这上等美味也唯有清明节前后才有,所以青团又叫“清明稞”。
把从野地里采摘的艾草细细切碎,用葛布滤出青绿的草汁来,与上筛得均匀的糯米粉一起揉成艾草面皮,然后把先前做好的馅料用清甜软糯的面皮包裹起来——青团的馅料最常见的有鸭蛋肉松和红豆馅。
时间从指缝中溜过,一眨眼,便已是七年之后。算起来,我离开外婆的日子又悄悄多了一年。当夜深人静之时,偶尔想起那时已背上行囊的我,和看着我远去背影的外婆。越行越远之时,身后似有声音传来,依稀听见一句:“清明节记得吃青团子。”
又逢清明,从街上买来青团,咬一口,还是春天的味道,将满满的思念都藏于这青团的柔软之中,让我想哭。
在人间的`十月天里,和风细雨里,雨蒙蒙的清明如约而至,在这个饱含思念的日子里,你吃青团了吗?
我对儿时清明节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外婆把做好的青团拿给我,对着我说:“囡囡,吃几个青圆子,只有吃了这青圆子啊,才真正算进入春天。”
馅料与面皮不断融合,形成了不同口味的青团以及对同一个春天的期待。把揉好的青团往蒸笼上一放,待揭锅之时,那扑面而来的味道似吹过树梢的春风,似解冻澄澈的溪水,似一院子的花香,舒服、甘甜、芬芳。咬上一口碧绿绿的青团,软糯糯的口感同红豆的香在口中久久不散,味蕾回味的片刻,是春天的味道。
声音越来越小,如牧童的笛声终归在这辽阔的大地消失于夕阳落日之下。我回头,发现她已不在。
是青团让我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给予我对生活永不失落的勇气。愿你,也可以在每一年的清明节,吃到那饱含思念的青团。
scripts(“content_relate”);/script第3篇:清明节包青团作文(精选13篇)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精选13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包青团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 篇1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
第4篇:清明节包青团作文(通用10篇)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包青团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包青团作文 篇1
听说清明节期间要吃青团,我一直想学学怎么做青团。上个星期天,爸爸妈妈终于有机会带我去北仑民丰村长长见识。
我们一下大巴车,就发现村口围着许多人,有的在敲锣打鼓扭秧歌,有的在翻江倒海摆游龙,那情景很热闹。
跟着人流的.脚步,寻着青团的清香,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做青团的大祠堂。我走了进去,发现厨房里一位阿姨正在蒸糯米,旁边还放着许多叫艾青的绿色植物。糯米蒸好后,阿姨把糯米和艾青混在一起,放进一个大石槽里。只听“当”的一声响,艾青汁四处乱溅。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位叔叔用木头做成的
第5篇:清明节作文:清明节青团
清明节作文:清明节青团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作文:清明节青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作文:清明节青团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没错!他讲的就是清明节,
可清明节是从何而来呢。那就得从头说起了。清明节是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过的节日的来历和介子推有关,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到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了。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的地方,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的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
第6篇:清明包青团作文
清明包青团作文
4月5日是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包青团的日子。
奶奶打来电话,叫我和姐姐一起去包青团。接到这个消息,我兴奋不已,一蹦三尺高。爸爸带着妈妈、姐姐和我开着红色的汽车,飞奔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
来到奶奶家,桌上放着面粉,绿色的不知道什么东西(后来知道那叫艾靑,是做青团必备的东西),还有一把剪刀。先把绿色的东西倒进面粉里,搅拌好,就变成了“绿面粉”。再将“绿面粉”做成一个个小碗的`形状,里面放些咸菜或芝麻,还可以直接把这个洞用面粉填满。然后,把口子填满。
还能做花样式的。如绿刺猬、绿兔子、绿苹果……
最简单的是做绿刺猬,圆身体,小脑袋还长刺。圆身体就是一个圆青团,小脑袋可以用手轻轻捏一个小小的,尖尖的小椭圆形。而刺不是用手的,是用剪刀一刀一刀地剪出来的。眼睛、嘴巴、鼻子,可以用剪刀刻出
第7篇:包青团小学作文
包青团小学作文
听到包青团,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要包好青团可真不容易。
清明节前,我家也准备包青团,把从田野上摘来的艾青煮熟后和米粉加上适量的水用力均匀地揉在一起,然后就把米粉拉出来一小块,裹成圆形,再把它弄成窝窝头的.形状,最后放上馅子包成圆形。我仔细观察大人们的操作过程,然后开始包着第一个青团,看看简单,但包起来真不容易,特别是手不听使唤,用力过大,米粉捏得不均匀,馅子就会往外流,馅子太少就会变成空心团,如果搓得不好就会变成好几种不同形状的团。经过多次实践一个个小巧玲珑、形态各异的青团在我的手中诞生了。这时妈妈就拿把包好的青团去蒸了,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一阵阵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等妈妈拿出来蒸好的青团,我就奔上前去品尝了我自己包的青团。啊!可香啦!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夸我包的青团,和大人所包
第8篇:清明节青团香作文
清明节青团香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青团香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江南的春天细雨绵绵,到了四月,水乡田间,绿野青山,多了一队队踏青扫墓的身影,菲菲细雨中撑着阳伞,或缅怀,或赏景。返程时,手里多少都拎着几个绿色面团一样的食物,江南人告诉你,这是清明特有的食品——青团。
这年的清明节,我有幸参与到制作青团的全过程。那是临街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糕团店,每年这个时候,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龙,等着买三五个青团,或自己品尝,或送亲朋好友。我吃过这家店的青团,鲜香四溢不粘牙,馅料十足易饱腹。但是这青团是怎么做的?这面团是怎么变成绿色的呢?趁着下午没什么人买的档口,我向店里师傅请求学做青
第9篇:包青团的三年级作文
包青团的三年级作文
一到清明节,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青团,这次,我就要亲自包一回青团。
材料都准备好后,我们就开动了,先把艾草洗净,煮熟,加上米粉使劲揉,等到粉团变成绿色之后,就开始包了。
我撕下一团,压平,放上豆沙,只差最后一步揉成圆形。我开始揉,可是,我一不小心揉成了正方形,真好玩!于是我第二个就做了一块甜甜圈,第三个做了个……,越做越好玩,不一会儿,形形色色的青团就出来了,不过,有几个我包着包着,一个不小心,一用力,“啪”一声就爆了,里边的'豆沙喷得满桌都是。
我包完了,就想去看弟弟包得怎样了,于是,我伸长了头颈去看,他包的是一些什么呀?爆馅的爆馅,漏馅的漏馅,有的居然还被挖了个洞,馅全流了出来,还有一个竞是实心的,没馅!
再看看外公包的,个个都很圆,几乎都一样,在桌子上一放,还会滚动,不像我一样
第10篇:清明包青团作文600字
清明包青团作文6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包青团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又是一年清明时,家家户户都在准备青团,我们家也不例外。
在我的印象里,清明节都是从外婆的忙碌中开始的。这天清早,外婆带来了一篮艾草,照例准备做清明团子。只见外婆先把艾草放在开水锅里烫一下,然后捞出打成糊状。随后把它倒在雪白的糯米面团上不停揉搓。很快,面团变成淡青色的。然后外婆把经典的芝麻糖馅拌好,一切准备就绪,全家人都围拢过来看外婆包青团。只见外婆把青青的面团揉成一个小球,用掌心压平,把馅放在中间,迅速把边上的皮子拎起捏牢,倒扣在蒸锅上。
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