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一年级《车的世界》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车的世界》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车的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认识交通工具的一类——各种车辆,大致了解它们的功用,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文明乘车的教育。
学生分析
这些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他们对车并不陌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车非常感兴趣,平时还积累了许多关于车的资料和信息,全班48名学生,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私家车。而且,他们在幼儿时期就通过“看图识字识物”认识了一些相关汉字。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发展规律,也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鼓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互相交流,从而达到知识共享,共同进步。根据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又恰逢西安市教委、团市委、少工委、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争做文明小公民”活动(此活动的目的就是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针对目前交通意识淡薄的情况,让学生收集各类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同时与当地交警取得联系,让学生给市民写一份“倡议书”,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认识19个生字;并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识字的兴趣和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2.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车辆,熟悉他们的用途和特点。
3.通过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文明乘车教育。
教学流程
一、导课激趣。
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我们走出校园,走出家门,到外面去看一看。
(老师放几种录音,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谜语,全班交流。如:“无事我常住医院,等事来了跑在先,来回奔波为救人,救死扶伤为病人。”)
【猜谜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大致了解车的功用。】
二、授课。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你能说说这些车的名称吗?再说说它们的形状和用途。
2.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说一说知道的信息,再相互交流。
【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在此只是作为促进者和合作者。】
3.教师随机出示标有车名的图片,让学生认读。
4.师:走在外面的世界中,留心看,我们不仅能看到川流不息的车辆,还会发现许多新奇的事物,认识许多字呢。
【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精彩的世界中。】
5.师:说说你在各种车辆、交通标志和站牌上都认识了哪些字。教师出示“红绿灯、人行横道、站牌”的图和词语,让学生认读。问学生:“从这些交通标志上你们懂得了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更主要的是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小公民”。】
6.(演示课件)冬冬教写字:
冬冬:同学们,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字吗?
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呢?你有好的方法吗?
(各小组讨论识字的好方法。)
7.小结:表扬学生们自发地、主动地学习而且经过经验的交流,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的精神,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们不用担心集体压力与他人的眼光,不拘泥于惯例与常规。
【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综合活动。
1.(演示课件)我是小小交通警:
(1)出示儿歌,读一读。
(2)交警叔叔的话。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培养交通意识,尤其重视的是对学生文明习惯的熏陶。】
2.表演乘坐公共汽车。
正式表演前应先设置几个情境,来自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特点。如:上车时,下车时,家长没有给自己买票时,踩着别人时,遇到应该帮助的人等情况。学生可分小组进行排练,重在全班参与。在表演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会使用文明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对表演认真,有创意的组要及时表扬,充分肯定,提倡学生们自我评价,通过表演和评价,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情境。开拓宽广的语文天地,把语文教学的外延看作是生活的外延,而不是仅仅学书上的东西,做到语文教学直接和生活相联系。在此过程中,还向学生渗透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的问题,从小学会与他人交往。
四、“我来设计一部车”。
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了解一些日新月异的'车辆,如太阳能汽车等,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大胆“创造”,讲一讲自己设计的新型车,激发学生从小搞发明创造的欲望,并从中懂得:作为交通工具的车,是为人类服务的。教师也可以此为契机,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五、总结。
师:谈一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学生和老师的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由居高临下地传授知识向平等融洽地相互合作转变。】
课后总结
本节课的设计成功之处在于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众所周知,学生不是一只等人喂的鸭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在平等、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可学习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也正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乃至各科教学都应做到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本节课体现了教师是“促进者”而非“带领者”。在整节课中,我的活动虽不很多,但并不清闲,我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并且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自己去实验、观察、研究、探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2篇:一年级语文《车的世界》教学设计
车的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教会学生认识各种车辆的名称,从中认识8个生字。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
情感目标:教师学生受到交通安全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8个生字;知道各种特殊车辆的用途。
教学措施:通过了解获得车的途径,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有关的不同的车。
教学策略:学生接触时可能会对车辆较陌生,让学生在课前多参观、观看一些不同的车。
教学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搜集有关车辆的摸型、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想一想,江南的水乡什么多?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家乡雨水相比有什么多?
你们听,这是什么车的声音?(随着学生的回答,师出示此类车的挂图。依次出现:消防车、救护车、卡车、摩托车、马车、自行车。)
2、导课,板书:车的世界
二、新授
1、小组活动。将自己搜集的模型、图片拿出来,写上标签,互相说一说车上的颜色、标志。
2、(挂出小黑板上的车名)认识车名,说一说各类车的用途。
3、(师板书生字)认读:
共 汽 无 轨 辆 行 卡 拖
4、教师抽生自卡片,强化记忆生字。(照顾差生)
三、课外延伸
你还看到过什么车?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让家长把课文A、B种的词语写一写,自己认一认。
板书设计:
车的世界
共 汽 无 轨 辆 行 卡 拖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走出去,认识在“工作”中的车辆,巩固上堂课上认识的生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交通意识,受到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自觉的观察意识的培养。
措施:
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观察的情况,利用生字卡互查互帮。
教学措施:提前按排,周日由家长带领孩子进行。
教学过程:
一、图文连线,认识汽车的各部分。
1、教师出示教材L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相关部位的名称。
学生在书上连一连。
小组内交流。
二、简单回顾以前观察活动的体会。
三、提出这次活动的目的要求。
1、观察的对象是什么?(观察各种车辆、交通标志和站牌等)
2、观察的要求:仔细观察注意发现新奇有趣的东西,认识更多的字。
3、乘坐公共汽车时,仔细观察车上有什么,认一认车里有什么的字。
4、注意收集车票或有关的图片资料。
5、注意交通安全。
板书设计:
车辆、交通标志和站牌等
观察要求
认识更多的字
收集车票、图片
注意交通安全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教材D种的名称,认识生字19个。
能力目标:能独立的正确使用交通标志。
情感目标: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意义;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5个生字,识别和如何使用用交通标志。
教学措施:
(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交通标志。
(2)让学生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一人听纠正错误。
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学生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情。
1、交流自己收集的车票及有关的图片资料。
2、复习教材A中的词语。(指中、差生读一读)
3、对第二课时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小结并导课。
二、认识D中的词语
1、学生资助学习,借助拼一认读生字。教师板书P54-55A中没有地词语。
2、请小老师领读黑板上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生字卡互查互帮,共同学习生字。
4、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5、指导学生自由质疑,解答疑难。
三、读一读,认一认
1、教师出示“红绿灯”、“人行横道”、“站牌”挂图,让学生读一读相应的名称。
2、说一说他们的用途。
3、演一演,在以上环境下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四、说一说:这节课我有学到了。
五、作业布置:把今天学的词语读给爸、妈听一听。
板书设计:
汽车
三轮车
消防车
交通警察 司机 售票员 行人 乘客
车轮
车辆
车站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读会写本课9个生字。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9个生字组词,造句。
情感目标:团结协作,学习他人之长。
教学重点、难点:按笔顺写好9个生字,并且间架结构合理。
措施: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利用生字卡互查互帮。
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学生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
教具准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指名读P56页的D、E中的词语,师生共评。
2、指名认读生字,集体评议。
二、学写生字
1、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2、用生字口头组词读或者用组的词语练习口头说话。
3、教师重点指导写“行、轮、司”三个字。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小组合作学习其他6个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间架结构、笔画笔顺)
6、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7、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相互评价。
三、课堂小结:谈一谈这一节课自己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
在田字个中写三遍生字,再组词写一遍。
板书设计:
行
轮
司
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一描,写一写,复习带车字旁的字。
2、表演乘坐公共汽车,在表演中练习口语交际。
3、仔细观察车上有什么,认一认车里的字。
4、图文炼线,认识汽车里的各部分名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类识字的能力,观察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受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带车字旁的字和认识车里的字;在表演中练习口语交际的能力。
措施:通过表演乘坐公共汽车活动,考察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利用表演的方法来考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指明读并口头组词。师生互评。
2、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描一描,写一写。
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说一说“车”字和车字旁的笔顺是怎样的。
3、学生描写“车、轮”同桌互评。
(二)看一看,填一填,复习带车字旁的字。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想一想,填一填。
3、小组内交流。
4、学生独立填写偏旁表。集体订正。
(三)表演乘坐公共汽车。
1、教师挂出写有几个“情境”的小黑板,之名学生读一读。
2、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情境”排练。
3、安组次表演。
4、师生共评。表扬使用了文明用语,且表演认真有创意的小组。
(四)认一认车内的字。
1、你要仔细观察车上有什么,认一认车上的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问:除了这些字,你还认识了哪些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你有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3篇:《车的世界》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车的世界》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车的世界》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
1 、认识交通工具,知道它们的功能。
2 、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8 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 进行渗透性识字。
能力目标:
运用识字的方法:看、听、拼、查、猜进行识字,培养识字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及识字能力的培养。
难点:认识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功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阅读活动展示:
1 、欣赏学生古诗背诵;
2 、欣赏儿歌《车儿歌》。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小朋友,你们每天来学校上学,在马路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树、人、车)
2 、你在路上都看到了一些什么车?(学生说车名)
3 、导入:今天,我们的好
第4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车的世界教案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去参观教室里一个新的家园,你们看(出示展台)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车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带来的,谁能把你带来的车为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走进车的世界,去认识更多的车。
3车的世界(出示课件)
二新授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今天到我们的青岛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2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来到了青岛,青岛的变化可真大呀,哇,这里有好多车,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小朋友们,你们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出示城市图)
3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丁丁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谁知道中间这根线叫什么名字。(分道线)
4我们先来看分道线左边离我们最近的这辆红色的车。谁知道这辆车叫什么名字?(出示字卡)还有谁看到了消防车?消防车是用来干什么的?起火应该怎么办?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消防
第5篇:一年级《车的世界》教学设计范文
一年级《车的世界》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思路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本单元是以车为主题的开放单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办车展的活动贯穿整个认字过程。教会学生认识交通工具的一类――各种车辆,大致了解它们的功用,以及认识与车有关的人和物。教学中教师注重渗透学习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使开放课教学成为书本和生活的桥梁。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认识各种车辆,及与车有关的人和物,掌握课文中的19个生字。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打破书本内外、课堂内外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
3.注意从课本到生活实际的拓展和延伸。
4.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6篇:《车的世界》教学设计
《车的世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车的世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车的世界》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车”为主题的开放单元。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认识交通工具的一类——各种车辆,大致了解它们的功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其间,仍以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但要注意不能被课本的内容所束缚,应根据具体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活动。
二、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观察p54-55图画,认读本页词语和生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渗透性识字;
2、能说出p54-55车辆的名称,学会十个生词;
3、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