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探析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论文
探析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论文
摘 要: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体育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期能够把贵州少数民族灿烂的体育文化广泛流传。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现状;原因;对策
一、前言
贵州省地处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境内山脉河流众多。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因素决定了少数民族广泛分布,形成了贵州地区共有族群多,各族群间交叉度大等特点,而且由于这些地理特征如交通闭塞等阻碍了文化间的有效交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类型,但是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大的促进了国家及贵州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与现代文化气息的融合,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及紧密,使得灿烂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变异或消失的威胁,而少数民族体育在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少数民族身体素质、增进团结、增强自信心及自豪感等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探讨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发展现状,主要是从存在的问题方面来论述,存在问题必然联系着深层次的原因,因此不仅发掘问题,而且阐述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几个方面如下所示:
(一)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步伐
由于贵州省处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因素影响使得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在少数民族驻扎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导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滞后。贵州少数民族多聚居在地处偏远的贫穷山区,经济落后,有的少数民族还处于温饱之下,很难有财力发展传统体育事业,使得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贵州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水、电、公路等生活基础设施不健全也从间接的制约了传统体育的发展。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对传统体育教学缺乏重视
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购买体育设施和器材相当有限,熟悉传统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教师较少,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没有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谈不上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严重制约少数民族对传统体育项目的
(三)受到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及影响
随着现代文明进入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汉族文化不断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淡化,甚至消失。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校与其他汉族学校接轨,或者按照汉族学校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的`体育技能明显带有现代特征,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如现代竞技体育刺激,观赏性不如现代竞技体育强”。
(四)受到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及影响
先前由于少数民族居住地方比较偏僻,文化生活贫乏,以点着篝火唱歌、跳舞、踢腱子等为主,一部分体育活动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通常受到现代娱乐文化影响比较小。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少数民族居住点,电、甚至网络通达,具有现代特征的娱乐方式多了起来,打麻将、打扑克、闲聊、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等娱乐,已经很少有人去玩传统的体育项目。
二、改善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
贵州省应该把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高到战略的层面,努力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贵州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一支具有地方体育特色的供游人娱乐的项目。所需资金可以由当地筹备和省财政转移支付来筹集,逐步改善落后的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
(二)在少数民族学校把其传统体育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
学校是一个很好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是很多知识及体育项目推广、普及、发展、提高的有利场所。根据学生所在地情况来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把其纳入到正规教学内容中。学校可以就地取材,可缓解学校体育经费的短缺及场地、器材、设备的匮乏。由学生带入少数民族居住地更便于向大众宣传。
(三)利用创新思维把现代体育与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
随着现代文化、文明进入贵州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体育对传统体育的影响是肯定的,因此趁早就应该利用创新的思维把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相结合,取现代体育的精华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发展创新,使这些项目与民族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状况相协调,同时应积极吸收现代竞技运动的精髓,找到它们的结合点。
(四)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
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不利一面,但是也有着有利的一面,现代传媒的力量不可忽视。比如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介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知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少数民族体育,转播各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比赛,建立贵州各省少数民族体育相关网站等手段推广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定瑜.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思考[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2] 崔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
第2篇:发展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
发展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
1、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高黎贡山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传承性特征,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高黎贡山区域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基础;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通过武器扩展其内容;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通过宗教文化进行延续;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通过节日庆典进行普及和推广;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因社交娱乐的需求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总之,该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进与发展都有其依托的载体,通过不同的载体使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延续至今P21-24。
2、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众多,对于该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无论是体育用品、体育休闲,抑或是体育旅游、竞技观赏、体育培训等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可挖,这对于丰富该区域的传统文化,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宝藏,充实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该地域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P47-49。
2.1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
高黎贡山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生物环境,旅游资源丰富。由于地方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该区域旅游产业在目前已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且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相对其他地域,该区域的旅游产业仍是新兴产业,表现出投入时间不够长、民族特色不够突出、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内容单调、旅游形式简单等弊端P101-104。要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就要做到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高黎贡山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其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并有很大的参与性与观赏性,如其中的泼水、东巴跳、霸王鞭、目瑙纵歌、龙舟竞渡、刀梯绝技、攀岩、漂流、打陀螺、斗鸡赛、打手键、跳皮筋、爬杆、跳竹竿等,且它们多与民族风俗和节日风情紧紧相连,是旅游产业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目前,如云南德宏州景颇族的“剽牛祭天”、万人“目瑙纵歌”传统体育文化节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极大的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云南临沧佤族的“木鼓节”期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并伴随有许多佤族舞蹈和佤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表演,同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令其流连忘返。而徒步翻越高黎贡山,使游客在旅游健身的过程中也充分的领略到了高黎贡山奇美俊秀的自然景观。
2.2传统体育文化用品制造业
体育文化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是对该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物质传承与传播,虽然目前表现出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相对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弱点,但其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如高黎贡山区域所在的保山,其“永子”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永子”围棋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高黎贡山区域所在的德宏,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深厚,该区域少数民族民众所使用的“护撒刀”深受游客的青睐。该区域所在的怒江洲,众多少数民族自古以狩猎为生,狩猎过程中使用的“弓弩”制作工艺精良,也成为游客竞相购买及收藏的物品。
2.3传统体育文化观赏业
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极具观赏价值,如云南怒江州傈僳族的一年一度的“刀杆节”上的表演,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同时,也让游客感受到了傈僳族传统体育中的原始与粗犷。高黎贡山区域德宏洲梁河县的德昂族,历史上,曾在滇西一带以武力称雄,特别是在12世纪至15世纪时,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齿国,更是称雄一方,从而造就了德昂族人民对武术的崇尚与热爱。每逢喜庆节日或祭祀活动,都要举行大型武术表演,吸引了大批周杨庆辞,徐艳华: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边地区和外地游客前来欣赏。而每年一度的云南大理“三月街”,白族民众表演的“霸王鞭”也吸引众多的游客观赏及参与。极大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2.4传统体育文化休闲产业
随着地方的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在高黎贡山少数民族集聚区域建立了不少颇具不同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村落,如保山旧寨的白族村落、腾冲的傈僳族村落、施甸县的布朗族村落、怒江洲贡山县的独龙族村落、丽江玉龙县的.纳西族村落、临沧沧源县的佤族村落等,在这些少数民族村落均建立起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保护站和休闲娱乐场所,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外来游客到此驻足,享受休闲时光,充分感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感。推动了少数民族区域的对外交流及经济发展[4]P19-21。
3、结束语
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随着该地区社会的分工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行业,发展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桥头堡”建设的大势所趋,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它既是推动高黎贡山区域少数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财富,又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实施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应该树立起牢固的机遇意识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建设具有深厚传统根源,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为建设山川秀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高黎贡山少数民族地贡献。
第3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011-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T)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01年9月10日至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竞赛项目包括独竹漂、板鞋竞速、陀螺、高脚竞速等16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贵阳市金阳新区的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为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主会场。该系列第一组邮票内容基本表现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运动项目,第二组主要表现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开展的项目。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脚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的比赛。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陀螺是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也作陀罗
第4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施方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构建和谐芷江。争取在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芷江增光。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龙文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副组长:唐光金(县教育局副局长)
张绍发(县体育局副局长)
杨敦植(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大垠(芷江三中校长)
成员:田明凡
蒲中川
杨国和
张小明
李良秋
杨铁钢
三、各队教练员名单:
秋 千:杨国和(三中教师)高脚竞速:张小明(三中教师)蹴 球:李良秋(三中教师)板鞋竞速:杨铁钢(三中教师)陀 螺:蒲中川(职中教师)射 弩:
四、运动员选拔方面:
按照《芷江侗族自治县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工作安排,每期招收25名优秀运动员。各队根据项目特点选拔运动员。选拔时间为2008年6月1日―――6月15日。
第5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研究论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研究论文
云南是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15为云南的世居民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534.92万人(“六普”时),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4%,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千万的3个省区(广西、云南、贵州)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为27.6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比较悠久,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在这这些少数民族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具有浓重的文化内涵,同样与人类体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底层发源,在民间流传广泛,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于一定的文化载体的产物,而这一文化载体就是这一区域的人。具体来讲,在一定的民族聚集区,由于地形、水文、气候、
第6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抢救探讨论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抢救探讨论文
城市是社会发展中人类离不开的生活场所,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展现却随之受到了阻碍。城市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因此在社会变迁中,要求我国政府应通过实施自然地理策略等构建科学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抢救措施。以下就是对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抢救措施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1城市化进程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注,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由于城市中的人们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就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始趋于规范化,例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