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作文批改、评讲怎样才有实效(网友来稿)
龙川县车田中学 谢志伟
作文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形式,是评价和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主要依据。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作文教学也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下面就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结合个人多年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权作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切磋。
(一) 作 文 批 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对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作文,在批改上应有所侧重,力求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而现在每每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本,教师改得不多,用词、造句以及结构上的毛病大都放过去,改得最多的是错别字,最后加上几句笼统的评语,如“内容充实,思路正确,语句流畅”之类。特别是有些评语甚至跟事实不符,比如评语说“立意深刻,谋篇布局得体”,可是原文并不见得“深刻”,甚至逻辑上并不完全合乎规范,等等。这就好像一位医生没有看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却说他身体不错一样,效果会好吗?
当然,要求教师在每个同学的作文本上都做到精修细改、样样俱到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否探讨出一条既有助于教师减轻负担,又能富有成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新路子呢?我曾经作过如下尝试:
一、 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
对程度差的,一般指句子写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比较模糊混乱的学生,宜以书面批改为主。因为对这类学生谈作文的布局、过渡、照应之类,他们难以听懂。如果只改错别字,书面批改简单、直截了当。总批时要指出主要缺点,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肯定,以调动其积极性,不致自暴自弃。
对程度高的,就是相对说来作文文字较通顺,错别字少,大体能正确使用标点,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修改作文能力的学生,宜以当面批改、直接指点为主。因为要书面修改这类学生的作文,往往费时多、工程大,而教师的勾勾画画学生阅后又不易理解。所以,给个笼统的评语倒不如阅后就主要问题对学生当面谈(阅后可记下修改要点),谈后让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这样省时、有效。
对中等生,两种方式可交替使用,或结合使用。
要注意的是,无论对哪类学生,面批时都应先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其消除紧张感,并充满信心。每次面批也不要讲得过多,以便学生理解消化吸收。例如讲“这一段用得好,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不错,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意境”等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些写作知识或文学常识。
二、 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
对程度差的学生的作文先由程度高的学生修改,再由教师校阅,写出总批。让他们修改的任务是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改能够看出来的病句,再定一个总批的草稿。学生批改后,教师校阅,最后改定。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使一部分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另外,教师还要再适当批阅经过当面批改后由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的作文。对指点程度高的学生写作文,这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事实上,很多学生修改作文的潜力是不小的。当面批改只要对象恰当,指导得法,学生作文一定会大有长进。
三、 直接批改与间接批改
作文本收上来之后,教师可就好、中、差三种类型学生习作批改若干本,小结出此次作文同学们的一般思路和写法,找出明显的优点和缺点,指出怎样创设新颖的构思,避免泛泛而谈,或提供一个范例及评分标准。然后,面对全体学生讲述后再由学生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同学之间互改也行,并写出评语和分数,教师最后阅定。
当然,提倡让学生自评互改作文,决不可无组织地放任自流。教师平时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培养学生认真批改的态度,要以良好的榜样和典型的示范让学生熟悉教师批改的方法,要以精心的设计使学生逐渐能正确、全面地评价作文,并提出最佳修改方案。训练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决不可贪图一步到位。比如可以安排为修改句子、修改段落、修改全文等若干个阶段进行,各有侧重又互相交叉,相辅相成。
(二) 作 文 评 讲
作文评讲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此次作文中一般学生共同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二是要以评讲的作文为例,讲一点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知识和文学常识。
教学活动是两方面的活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的努力配合是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才能更好地激发强烈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欲望。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受益,就应该多用启发式教学,适当贯彻“官教兵、兵教兵”的原则。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 板书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板书几个问题,然后由教师或学生本人朗读讲评的作文,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考虑回答黑板上的一两个问题。比如可拟定:
1.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有无明显病句?
2.内容充实吗?中心突出吗?
3.记叙的事实是否真实?
4.论据是否充分有力?
5.过渡是否自然?有无照应?
6.开头和结尾好吗?
7.你认为本文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等等,还可以列一些更浅显的问题,以便易于打开局面,活跃课堂气氛。
作文朗读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不同看法,展开讨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这篇文章有什么毛病?为什么会这样? 你的作文中有无此类情况? 课堂上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有争议的问题,最后才由教师讲评。
(二)学生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师加以补充
一般是选择程度较高或中等程度又有显著进步的学生,介绍写作或修改的心得体会。事先教师可辅导学生写好讲稿,告诉他们讲什么,怎样讲。比如讲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生活,多看多想,注意积累等,着重应是学生个人的心得和体会。学生讲完后,再由教师进行概述和补充,把这个同学这次作文有较大进步的主要原因强调一下。只要有进步,都可充分给予肯定。当然也要讲一下它的主要缺点。
(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师生共同讲评。
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评讲的作文易于引起争论。
讨论的方式是在朗读了作文后,学生按座位自然形成几个讨论组,就近展开讨论。教师应随时注意把讨论中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板书出来。对学生争论的问题,教师也不宜急于表态,而应耐心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得出一致的结论。最后由教师总评,对板书的意见作出评论,使学生提高认识。评论时尽量结合学生作文实际,使学生易于接收。
对于语法,逻辑及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都要结合实际夹带讲一些,但不宜太多,程度要适当。
另外,要注意千万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作文中一些明显的错误作过多的发挥。因为它虽能引起哄堂大笑,但也会产生副作用,挫伤被评讲学生的积极性。再者,对学生作文的分析评讲还要及时。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动力。完成一篇作文之后,学生都会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如果时间拖长了,学生的期待感淡薄以致消失,再组织讲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作文批改和评讲的方式天地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想:在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前提下,灵活恰当的作文批改和评讲方法,不仅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能满足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兴奋,作出了惊人的努力”,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二OO五年十一月
第2篇:怎样评讲作文
作文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形式,是评价和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主要依据。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作文教学也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下面就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结合个人多年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权作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切磋。
(一)作 文 批 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对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作文,在批改上应有所侧重,力求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而现在每每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本,教师改得不多,用词、造句以及结构上的毛病大都放过去,改得最多的是错别字,最后加上几句笼统的评语,如“内容充实,思路正确,语句流畅”之类。特别是有些评语甚至跟事实不符,比如评语说“立意深刻,谋篇布局得体”,可是原文并不见得“深刻”,甚至逻辑上并不完全合乎规范,等等。这就好像一位医生没有看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却说他身体不错一样,效果会好吗?
当然,要求教师在每个同学的作文本上都做到精修细改、样样俱到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否探讨出一条既有助于教师减轻负担,又能富有成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新路子呢?我曾经作过如下尝试:
一、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
对程度差的,一般指句子写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比较模糊混乱的学生,宜以书面批改为主。因为对这类学生谈作文的布局、过渡、照应之类,他们难以听懂。如果只改错别字,书面批改简单、直截了当。总批时要指出主要缺点,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肯定,以调动其积极性,不致自暴自弃。
对程度高的,就是相对说来作文文字较通顺,错别字少,大体能正确使用标点,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修改作文能力的学生,宜以当面批改、直接指点为主。因为要书面修改这类学生的作文,往往费时多、工程大,而教师的勾勾画画学生阅后又不易理解。所以,给个笼统的评语倒不如阅后就主要问题对学生当面谈(阅后可记下修改要点),谈后让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这样省时、有效。
对中等生,两种方式可交替使用,或结合使用。
要注意的是,无论对哪类学生,面批时都应先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其消除紧张感,并充满信心。每次面批也不要讲得过多,以便学生理解消化吸收。例如讲“这一段用得好,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不错,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意境”等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些写作知识或文学常识。
二、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
对程度差的学生的作文先由程度高的学生修改,再由教师校阅,写出总批。让他们修改的任
务是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改能够看出来的病句,再定一个总批的草稿。学生批改后,教师校阅,最后改定。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使一部分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另外,教师还要再适当批阅经过当面批改后由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的作文。对指点程度高的学生写作文,这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事实上,很多学生修改作文的潜力是不小的。当面批改只要对象恰当,指导得法,学生作文一定会大有长进。
三、直接批改与间接批改
作文本收上来之后,教师可就好、中、差三种类型学生习作批改若干本,小结出此次作文同学们的一般思路和写法,找出明显的优点和缺点,指出怎样创设新颖的构思,避免泛泛而谈,或提供一个范例及评分标准。然后,面对全体学生讲述后再由学生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同学之间互改也行,并写出评语和分数,教师最后阅定。
当然,提倡让学生自评互改作文,决不可无组织地放任自流。教师平时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培养学生认真批改的态度,要以良好的榜样和典型的示范让学生熟悉教师批改的方法,要以精心的设计使学生逐渐能正确、全面地评价作文,并提出最佳修改方案。训练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决不可贪图一步到位。比如可以安排为修改句子、修改段落、修改全文等若干个阶段进行,各有侧重又互相交叉,相辅相成。
(二)作 文 评 讲
作文评讲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此次作文中一般学生共同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二是要以评讲的作文为例,讲一点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知识和文学常识。教学活动是两方面的活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的努力配合是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才能更好地激发强烈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欲望。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受益,就应该多用启发式教学,适当贯彻“官教兵、兵教兵”的原则。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板书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板书几个问题,然后由教师或学生本人朗读讲评的作文,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考虑回答黑板上的一两个问题。比如可拟定: 1.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有无明显病句? 2.内容充实吗?中心突出吗? 3.记叙的事实是否真实? 4.论据是否充分有力? 5.过渡是否自然?有无照应? 6.开头和结尾好吗?
7.你认为本文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等等,还可以列一些更浅显的问题,以便易于打开局面,活跃课堂气氛。
作文朗读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不同看法,展开讨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这篇文章有什么毛病?为什么会这样? 你的作文中有无此类情况? 课堂上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有争议的问题,最后才由教师讲评。
(二)学生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师加以补充
一般是选择程度较高或中等程度又有显著进步的学生,介绍写作或修改的心得体会。事先教师可辅导学生写好讲稿,告诉他们讲什么,怎样讲。比如讲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生活,多看多想,注意积累等,着重应是学生个人的心得和体会。学生讲完后,再由教师进行概述和补充,把这个同学这次作文有较大进步的主要原因强调一下。只要有进步,都可充分给予肯定。当然也要讲一下它的主要缺点。
(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师生共同讲评。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评讲的作文易于引起争论。
讨论的方式是在朗读了作文后,学生按座位自然形成几个讨论组,就近展开讨论。教师应随时注意把讨论中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板书出来。对学生争论的问题,教师也不宜急于表态,而应耐心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得出一致的结论。最后由教师总评,对板书的意见作出评论,使学生提高认识。评论时尽量结合学生作文实际,使学生易于接收。
对于语法,逻辑及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都要结合实际夹带讲一些,但不宜太多,程度要适当。
另外,要注意千万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作文中一些明显的错误作过多的发挥。因为它虽能引起哄堂大笑,但也会产生副作用,挫伤被评讲学生的积极性。再者,对学生作文的分析评讲还要及时。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动力。完成一篇作文之后,学生都会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如果时间拖长了,学生的期待感淡薄以致消失,再组织讲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作文批改和评讲的方式天地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想:在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前提下,灵活恰当的作文批改和评讲方法,不仅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能满足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兴奋,作出了惊人的努力”,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更上一层楼。怎样评讲作文 一.回顾
作文评讲前,先引导学生对上次作文进行回顾。这是做好作文评讲的关键!
二.辨识
学生进行完每次作文之后,究竟如何,教师要对班级、学生本人进行及时反馈,使他们能够
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提高,达到提高作文的真正目的。通过“辨”,辨出聪明,辨出自信,辨出兴趣,辨出水平!
三.交流
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作文交流。把班内作文分为好、中、一般和差四类,每类读一至两篇,每读完一篇便停下由学生评讲,分析优点和不足,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哪里值得学习,哪里值得注意,如何改就可以克服弱点,写好作文,让大家研究,得出结论。
四.修改
交流完之后,学生清楚自己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就要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进行修改,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第一类作文,可要求只作字词句修改,不做大的变动,使其保存原貌。对第二类作文,可要求学生只作部分修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改,如开头不好的只修改开头,结尾不好的只修改结尾,中间不好的只修改中间。使其提高层次,进一步完善。对第三类作文,大多结构不够合理,应在详略上做些处理,详写突出主题的地方,略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地方,以及确立思路,安排结构层次,对整个文章进行处理,使其具备较好的作文水平。
五.达标
达标就是指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是否比原来的自己提高了。哪怕有一点点提高都行,这就叫达标了。
六.展览
按理说,作文展览该不属作文评讲这个范畴了。但是,它是作文评讲的延续和深化。作文评讲了,修改了,提高了,就要把它的效果拿出来进行展览。甚至可以把同一个学生修改前和修改后的进行对比展览,让大家看一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不同。
对于作文特别好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推荐,发送到适合的刊物或报纸上发表,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作文的良好环境,真正推动学生作文的实质性进步!
第3篇:怎样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才有实效
怎样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才有实效?
增强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校本教研工作永恒的主题。要想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统称。它是以学校为研训基地,在上级教研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研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的培训活动。
结合实际,针对如何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提高它的实效性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1、加强教研组活动。
靠教师个人的能力,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加强同事间的合作。通过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师的自我反思,选择一些组内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困难或者困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之中的互助与合作,以教师教学行为中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
第4篇:实干才有实效
实干才有实效
-------学习《实干兴企 实干增值》有感“实干兴企、实干增值”指导思想告诉我们工作中要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只有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才能干成事,才能成为一名实干型优秀人才。
比尔·盖茨有句话说:“当你陷入困境时,不要抱怨,默默地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这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这说明遇到挫折只有停止抱怨,用实际行动代替牢骚,坦然地应对各种问题,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工作,才能始终保持着工作的激情、强大的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实干型人才,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和成果,才能产生实效。
激情是实干工作的引擎
工作离不开激情,当我依依不舍告别校园又充满期待的步入新的生活,是机遇也是挑战,工作的艰辛很容易浇灭我的工作热情,让我在困境中迷失,而只有一直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份持久的激情,才能激流而
第5篇:第二次作文批改与评讲
第二次作文批改与评讲
作文订正:
1、的、地、得的正确使用;
2、在、再的区别使用
3、是、有、在、了的使用
4、句子的连贯 佳作:
吴珂《那一刻,我明白了失去的滋味》宋景怡《难忘的亲情》 陈思敏《难忘的一节课》毕书雯《悲伤,瞬间涌上心头》黄卓雄《悲伤涌上心头》卢芳《离别,刻在心底的感触》戴锦阳《珍惜来之不易的爱》徐静雯《心灵的创伤》 篇幅不够:郑子玉 吕雯 佳句:
1、我觉得自己的亲人万一离开自己怎么办?突然觉得自己一点用也没有。
2、后来老师又叫我们划掉一个,我无法再画,因为我的眼泪已经在眼角打转了。
3、他成为我一生中最为出色的配角,直到现在,也许直至将来,比永久更久。
4、一滴一滴的从我的脸颊上划过,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班上已经有不少同学流泪了。
5、我哭了,因为爷爷慈祥的面容、几颗松落的牙齿和一头的白
第6篇:改变作文批改评讲的方式方法
改变作文批改评讲的方式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师的全部工作,一大半花在作文批改上,而学生拿到作文本后,至多看一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拉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让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背着学生精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只看看自己得了几分,根本不看老师的批改评语,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则一概不知。
如何让学生找到文中的不足呢?如何让学生喜欢看老师的评语呢?传统的作文评讲形式往往是老师“一统天下”的堂上评讲,教师系统地讲一些习作中的优点与弊端,读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订正一些病句与错别字。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收”,听着老师毫无针对性的大范围评讲。课堂心理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我采用了一些方法:第一步:组内评改。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选择一位同学
第7篇:作文批改及评讲的心得体会
作文批改及评讲的心得体会
作文不仅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形式,而且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了重要的分值比例。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结合个人的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作文批改应该遵循两个原则:及时性和有效性。
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及时。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都会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看到老师长长的评语。如果时间久了,学生的热情就会消失,再组织讲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对收上来的作文要及时批改。
作文批改除了及时以外,还要讲求有效性。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改的最多的是错别字,标点符号,最后给的评语也相当笼统,如“思路清晰、感情丰富、字体工整”之类,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第8篇:怎样批改作文
怎样批改作文?
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10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9个方面写出批语了。以下9个方面,每个方
面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45分。
1.格式是否正确
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
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
第9篇:怎样批改作文?
批改学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写作浦导的有效途径,也是师生互相学习的极好机会。批改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今后写作文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以便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领悟到文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从而调动写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究竟应该怎样批改学生的作文?我想,刘作文批改总的要求应该是“精批细改”。“精批”,就是要批得中肯、明确,富于启发性;“细改”,就是要改得贴切、有力,富于示范性。不能应该批的没有批;也不能应该改的没有改,要做到不粗略,无遗漏。
“精”和“细”的内涵,是指质量而言,不是从数量上说的。确实能使学生受启发、得教益的批改,就是“精批细改”。敷衍搪塞,信手改几个错别字,随便批上一句不痛不痒的评语;为批改而批改,故意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