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古董们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1-03 07:12: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家的古董们散文

我家的古董们散文

我家有一只小筲箕,小得像一个小饭碗。它椭圆形,又像一个对剖开的桃子。黝黑的,已经没有了竹篾的颜色。听父亲说,它是我们小时候,放在锅里滤饭的。

那时候,米少,够不上一家人吃的。每顿都是红苕汤里或菜汤里放上一把米,这一把米煮熟后捞不出来,咋办?在饭要熟的时候,母亲就把这小筲箕丢到饭锅里。说来奇怪,这米饭就全跑到小筲箕里了,妈把小筲箕掏出锅,米饭给最小的孩子吃,爸妈吃红苕或者菜叶。

我们兄妹都吃过米饭,爸爸没说他们吃过没有,但我推想,我们几兄妹长大要多少年呀,这爸妈至少是多少年没吃白米饭了。爸说:“你妈死得太早了,到死,你妈都没舒舒服服地吃过一顿白米饭。”这是我爸最大的遗憾。

而我最大的遗憾是,我现在根本回忆不起母亲的样子。我只能把这小筲箕收着,我说:“这小筲箕就是我妈。”这小筲箕有四十来年了,它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我也相信,它有坏掉的一天,唯一不掉的,是它成为我家的古董,收藏在了我心里。想到这只小筲箕,就想到老父亲的艰难和爱,就想到我根本回忆不出样子的我的妈。

我家还有一粗糙的能装四五斤油的瓦罐。菊黄色的.外表,南瓜式的外形,上面有两条龙,和一些我说不出名字的花纹。这个罐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用的,我也不知道。

我曾多次问老爹,老爹也回忆不起来了,他已经忘记了;我可以不知道这个罐的来历和用途,但是我不能忘记了这个罐。在八十年代,农村土地到户,我家有了菜油,它便是菜油储存的工具,那时的菜油也只有这么一罐,由此我想到了以前,爸妈是很少见到菜油的。我推测,它在我家的时间不比小筲箕的时间短。后来,家里储存的油多了,它便成了中转站,把大坛子里的油舀在这罐里,这罐被放在灶头上,和灶神爷享受同等的待遇。每顿用油的时候,就直接从这罐里舀到发红的锅里,接着是一股浓浓的白烟从这小罐处升起。我想,这罐也是我爹娘辛酸生活的见证,也是我家生活变化的见证。

我工作了,不住老家了。我给爸说,我要带走这两样东西。我把这罐里外的油腻洗得干干净净,把它们当古董收藏着。

工作的第三年,孩子哇哇哇地来了。尿片子多了,一遇雨天或低温天气,换洗的尿片子,几天都干不了。没法,随着孩子的到来,一台“三峡牌”洗衣机也来了,这是为了孩子才买的。绿色的外壳;两个白色的缸,一个洗,一个甩干。当时就要五百多元,我接近半年的工资呢。没法,为了孩子的舒服,花了血本。

就这样,它伴随我家走到今天,二十年了,和儿子同龄呢。洗衣机更新换代多少了,我没统计过,只是我家还没换。一则,我觉得有它已经够方便了,把洗衣粉扔在洗衣桶中,看电视也行,玩电脑也行,写写日记也行,不用你管它;时间到了,你把衣服拿出来清洗,又把第二批脏衣服丢进去。今天的洗衣机,不需要你用手清洗,洗净甩干一步清,你只是晾晒就行了。也许是落后了吧,我和老婆都怀疑有没有把洗衣粉清洗干净。用我们这落后的“三峡”就放心,我们自己清洗,能亲眼看到洗衣泡消失。二是,清洗衣服,也让我们这群办公室虫子,能舒活舒活筋骨,能经常体验一下父母冬天在水塘里洗衣的辛苦,使我们不能忘本呢。三吗?就是它很健康,二十年了,还只是换了一次皮带,除此之外,没得过毛病,这一直是老婆的骄傲。她很会选东西,选到了这么经久耐用的,给我们节省了不少的钱。从电器的更新来看,这“三峡”也算我家的古董了。我不知道厂家愿不愿回收它,它可是他们厂的骄傲哟。

我家最老的,我最珍爱的“古董”呀,是我老爸,他在我家快七十年了。父亲骄傲地说:“这辈子知足了。我家几代人里头,他是最长寿的了。”每次父亲说这话,我就笑着说:“你的理想也太渺小了吧?别人家有九十岁一百岁的呢。你给我们家长长脸不好吗?活到一百岁。”父亲便笑得皱纹挤成一堆。六零年,我家一周死掉五个人,最老的只有四十多岁。剩下父亲三兄妹,父亲老大,十六岁;二姑十二岁,幺爸九岁;还有姑姑和叔叔也在那一年死掉了。父亲当时准备外出到四川威远去,走出了一里地又回来了,他走了,弟妹咋办?三兄妹相依为命,活下来了,都过上了今天的生活。父亲还有不幸。

我五岁半母亲就死了,哥哥九岁又成了残疾,父亲艰难地给我和妹妹安了家,又养着残疾的哥哥,直到二零零八年地震后哥哥去世。哥哥死了,父亲了了心愿,他老人家最不放心的是哥哥,怕他作古后哥哥受罪。尽管我再三给老爹保证,他也看到我对残疾哥哥很好,可还是疑心重重的。看到哥哥没有痛苦的突然死去,父亲笑了,说:“死得那么干脆,是你哥的福气,也是你娃儿的福气。”父亲看到我像埋葬老人一样把哥安葬了,父亲很知足了。后来我疑心,父亲是不是怕我把哥哥当作负担,到现在我也不敢问,怕他老人家生气呢。

父亲对生活很不讲究的,他赶场到我家,到我单位,走亲戚,坐酒席,都是一副行头。一双拖鞋,一条很皱的裤子,一件糊满泥土的衣服,一头花白的头发。奇怪的是,每次和这样的父亲坐在一起,我不感到丢丑,不感到惭愧。父亲每次都说:“我不是要给你丢丑。吃过饭马上就要干活,难得换。干活的人,穿上好衣服几下就磨烂了,可惜。”我爸从我工作到现在,从没主动给我要过一分钱,反而,我经常回家剥削他老人家,拿米,拿菜油;红苕、玉米这些稀奇东西出来了,我都拿。不拿?老爸就说你见外,不是一家人了,再讲礼,老父亲就要生气,把头歪在半边不理你。有时给老父亲零用钱,他不要,说:“孙娃子还在读书,要用钱,等孙娃子大学毕业了再说。”父亲老了,可他还捡很多地方种。我又帮不上忙,我劝父亲少种一点,当锻炼,多了人累。父亲说:“现在好呀。不交农税,国家还有补贴。收一点算一点,有一个算一个。”我发火,老父亲生气不说话,三妹和妹弟劝我:“二哥,算了。只要老爸高兴,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也只能这样了,心情比什么都重要,我为什么要强迫老父亲做他不高兴的事情呢?我只是觉得父亲太累了。十年前,父亲还在房子上爬上爬下,挣钱养活他和我哥。五年前,父亲在房子下面剖竹篾,指挥指挥徒弟,挣钱;这是父亲最骄傲的,他不去,主人家不同意,对他徒弟的技术信不过;现在,老父亲不出去了,就捡地方种,一天也不清闲。队上的土地包给种西瓜的了,他很高兴,高兴的是他又可以每天到西瓜地干活,二十五元钱一天呢。

我珍藏老父亲这“古董”,珍藏他的勤劳和善良,珍藏着他的坚韧,我感觉到我越来越像我老父亲了。

我珍爱我家的这些“古董”们,他们对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第2篇:古董的散文

古董的散文

离别三十年,今日回故乡。我的家住在太湖旁,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依傍太湖人家。晚秋是芦苇花盛开季节,每当看到那洁白、轻盈、柔美的芦苇花儿,就会怦然心动,而那苇絮似成群仙鹤的羽毛,像天女散花一样飘洒空中时,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从而勾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昔年的太湖人家,“靠山吃山”不能,而可以“靠水吃水”,那就是以在湖水中打捞捕鱼为生,日子过得艰苦卓绝。由此产生了家家户户都有的,那一珍贵的后辈的我称之为的“古董”,大多人家早已废弃,唯独我家保存完好,呆会儿拿出展示展示……

每年春节过后,正月是庄稼人清闲的日子,也是体现走亲访友相互吃请乡风民俗的时机,可忙坏了农家主妇,整日价唱响“锅碗瓢盆”进行曲儿,不亦乐乎。

一天妈妈带我去姑姑家做客,途中妈妈千叮咛万嘱咐我:

“桌上的菜肴可不能随意夹的……”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一盆囫囵猪蹄子,一盆肉圆子、一盆酱鸡蛋,客来端出,客走端进,主人要招待一个正月里的客人哩!”

“那吃啥呀?”

“当然一些青菜萝卜之类自种自产的可随便入口,还有鱼类……”

“哦……那每天爸爸打捞出售剩下的鱼虾,吃腻了。”

“主人如夹一鸡蛋或一肉圆到你碗里……”

我抢过妈妈话茬便说:“这样就可以享口福了吧?”

妈妈摇摇头说:“还要看情况呢!”

“看什么情况?”我想不就吃顿饭咋这麻烦这讲究。

“夹到你碗里的肉圆或鸡蛋,如主人将给予中间夹开分两瓣儿,只管大胆往嘴里送。”妈妈讲的够仔细。

“如没掰开呢?”

“差点忘了。这就不行了,说明主人不诚心,是出于客套。你得夹回去‘物归原盆”。

“唉,吃的.学问也未免太深了”。

“还有一样猪蹄,可千万别去碰喽……好了,记住了吗?”

“记住啦!”

不知不觉到了姑姑家。姑姑对我疼爱有加,先后夹到我碗里的肉圆和鸡蛋都使劲儿夹开的,我读懂了妈妈使来的许可眼神,于是大享了口福。回家途中,突发奇想,缘于我不经意间用筷子敲打了下那盆令人垂涎欲滴的猪蹄时,发出声响,似和尚敲木鱼的声音……莫非就是……太湖人家,家家户户都具备的古董?转而一想不对,绝对不是!哪有这玩意儿上酒席的?狗肉都上不了正席哩!真是异想天开,滑天下之大稽耶!

不日,轮到我家请客,妈妈端出那盆猪蹄时,向我道出了真相:太湖人家,毎家都叫木匠精心制作镂空可自由拆卸拼合足以假乱真,又让漆匠涂抹合适涂料的猪蹄。

时值今日,我家的仿真猪蹄,被我视为“古董”珍藏于我的教学楼办公室里,不时掸除灰尘揩油。现在可以展示于众,可千万别碰坏它,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沉积着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因我要警示长在红旗下生在新社会的不愁吃喝的一代人,行之革命传统教育,还可望有一天送到历史博物馆去……

渴望未来我家仅有的那假“玩意儿”,成为名符其实无价之宝的古董!

第3篇:我家的古董书作文

我家的古董书作文

一天,妈妈拿来一本书,对我说:“这是咱家的‘古董书’,现在送给你!”

这本书非常薄,才122页。书的纸张黄黄的、薄薄的,好像一碰就要掉下来。书的定价很便宜,才0.29元。这本书又旧又薄又便宜,怎么能叫作“古董书”呢?

原来,这本书是姥爷1981年去上海出差时买回来的,送给了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妈妈。妈妈很喜欢这本书,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一连读了好几遍。读完以后,妈妈把书平平整整地放在姥爷家的书架上,一直不舍得卖掉。现在,我要渎五年级了,妈妈把她小时候最喜欢的这本书送给了我。

你一定好奇这到底是本怎样的书。这本书叫《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一本科幻小说,是叶永烈爷爷在1977年写的。主要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叫小灵通,他不小心来到一艘通往未来世界的船上,跟着他的两个好朋友小虎子和小燕子一起来到了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家的“古董书”作文

我家的“古董书”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家的“古董书”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家的“古董书”作文1

一天,妈妈拿来一本书,对我说:“这是咱家的‘古董书’,现在送给你!”

这本书非常薄,才122页。书的纸张黄黄的、薄薄的,好像一碰就要掉下来。书的定价很便宜,才0.29元。这本书又旧又薄又便宜,怎么能叫作“古董书”呢?

原来,这本书是姥爷1981年去上海出差时买回来的,送给了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妈妈。妈妈很喜欢这本书,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一连读了好几遍。读完以后,妈妈把书平平整整地放在姥爷家的书架上,一直不舍得卖掉。现在,我要渎五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我家的古董台灯四年级作文

我家的古董台灯四年级作文

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一定觉得非常古怪吧!台灯怎么能当古董呢?

其实吧,这盏台灯从我妈妈刚考上高中时外婆绐妈妈买的,那时是1998年,台灯已经陪了妈妈快20年了,现在又继续陪我读书写字,现在它的身上虽然留下了许多伤痕,但是它依然还发出它耀眼的光茫。

它身上有一个闹钟,只要在它的后面安上电池闹钟就能走动了,他的灯管很有规律,仔细一看象个N型,它的上面还有一个摩托车,摩托车上面还坐着一个小人,其实摩托车的一个轮子上就有一个闹钟。

它的灯管可以随便扭动,不像别的台灯,不能随便扭动,还有,这盏台灯的按扭很特别,它开的时侯只用手轻轻一扭,就有一点点光,再扭,光就会越来越亮,扭不动了,就是光以经到了极限,当我把字写漂亮时,光会越来越亮,好像是为我高兴,但是我要是把字写的'不好时,光就会越来越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我家的古董书作文500字

我家的古董书作文500字

一天,妈妈拿来一本书,对我说:“这是咱家的‘古董书’,现在送给你!”

这本书非常薄,才122页。书的纸张黄黄的、薄薄的,好像一碰就要掉下来。书的定价很便宜,才0.29元。这本书又旧又薄又便宜,怎么能叫作“古董书”呢?

原来,这本书是姥爷1981年去上海出差时买回来的,送给了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妈妈。妈妈很喜欢这本书,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一连读了好几遍。读完以后,妈妈把书平平整整地放在姥爷家的书架上,一直不舍得卖掉。现在,我要渎五年级了,妈妈把她小时候最喜欢的这本书送给了我。

你一定好奇这到底是本怎样的书。这本书叫《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一本科幻小说,是叶永烈爷爷在1977年写的。主要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叫小灵通,他不小心来到一艘通往未来世界的'船上,跟着他的两个好朋友小虎子和小燕子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家的古董们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家的古董们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