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爷爷和故乡高二作文
爷爷和故乡高二作文
河流上白鹭飞过,麦田里谷穗爆裂;涧边蝴蝶飞过,窗外石子小路上的足音回荡着。我总是看着你走过那些熟悉的乡间小路,想起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模样。
从记忆伊始,你和那个叫作“老家”的地方大概存在了十年。十年,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恰好在我的一生中牢牢地占据一方。
你是怎么说的呢?“没有山河的记忆等于没有记忆,没有记忆的山河等于没有山河。”可是,小时候的我是那样排斥着那个地方,包括土到掉渣听了十年也学不会的土话,包括冬冷夏热的屋子,包括河边顺流而下的垃圾,包括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随便打鸣的公鸡……
因为这是祖先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所以我无奈地接受了祖先硬塞给我的故乡。于是十年之久,时间逼迫双耳听懂那里如同唱山歌一样抑扬顿挫的方言,抑制住冬天夜晚盖两床棉被也冻得想哭的冲动,路过堆满塑料袋的河边告诉自己这不关我的事,也习惯了在漆黑的凌晨被某只吊嗓子的公鸡吵醒后不再咒骂。
十年了,我以为我会一直适应下去,年复一年地回到不肯被我接受的故乡。直到,直到你的离去。
十年的记忆在听到你离去的噩耗后并没有增加和消退,有的只是想起你时身边的'静谧,如月光在天上流淌,年年照相思,河水在故乡的土地上奔流往复,生生不息。你说,山河间的记忆才是记忆,记忆里的山河才是山河。朝你的方向望去,似乎能够一眼望穿秋水,忆着这十年漫漫时光的点点滴滴。
清晨冒着细雨出门的背影、总是在里面放一张纸垫着的斗笠、一只叫玉米黄的老鼠、墨迹未干的对联、总是被单独盛出来的饭菜、“好好学习”的叮嘱、一盆盆亲手种植的土豆芸豆南瓜丝瓜……
“马走日,象走田,车炮行走一条船,一切事物都有它们的秩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鼻子底下有嘴,要学会请教别人。”
如果生命是减法,记忆就是加法。故乡,是十年间陌生中不经意记录下来的笔记,也是在故乡静静逝去的八十岁爷爷留给我的财富,是用一年比一年更清晰完整的光影与回音筑成的百毒不侵的念想。
爷爷给我留下了一个故乡,扎根在回忆深处,已枝繁叶茂,而我却只能书写出一小部分,是那样微小,小到不成比例。
十年后,那里是不是蜿蜒着最初最早的石子小路?十年后,那里是不是矗立着曾经踏雪寻梅的青峰?十年后,天堂是不是一样繁星满天?就像昨日你那安宁的面容坚定地看着我们的故乡,眉眼带笑。
当我再一次踏上了回家的路,却已知家的那头已无您等待。常年草木扶疏的院落早已被枯草覆盖,瓜架上还残留着零星细小的藤蔓,不甘心地寻找着当年那双能翻天覆地的手。昨天如果是加法,今天和明天就是减法,是一日比一日的破败,是一日比一日的更远、更淡,和更难以触及的根源。
爷爷走后,奶奶随大爷们留在了县城,我终究没有机会学全老家的方言,看清墙角里每一张蛛网,折腾每一株夹竹桃了。
爷爷给我留下了一个故乡,却是一处在他离开后我无法再到达的地方。可是,为什么?偏要等十年之久,偏要经历了亲人分离,永不相见,偏要秋水望穿,青丝剪断,偏要伤心欲绝,偏要让时光委婉幽长,使人无言以对。我才明白那些曾陌生的,抵触过的,而今却总出现在梦中的就是故乡,是我们血脉相承的地方。在“故乡”的课堂,我这个没有学籍也听不懂那里的语言的学生,只能算个迟到的旁听生吧。
每次回到故乡,总能想起爷爷悠闲地走在乡间的石子路上。晚风微凉,细雨中带着茉莉花香,那个熟悉的身影走在熟悉的小路上,青箬笠,绿蓑衣,怡然自得。
第2篇:小时候的故乡和爷爷美文
小时候的故乡和爷爷美文
夜来风雨声,故乡好入眠。
回到小城的当晚,半夜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我半夜醒来,有点迷糊此时身在何处,意识清醒之后,想着在故乡,我便又安然睡去。
每次回故乡,就有一个念头,我要用我的文字,记录一些关于爷爷和小时候的事情。但回到城市,念头就成了空想,从未提起笔,写下点什么。此时,我鼻塞严重,噪子发炎,不能说话,我仿佛听不见外界的任何声音,只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喊。是时候用我笨拙的文字,记录点什么了。
客厅摆放着爷爷的遗像,爷爷笑得很开心,爷爷过世多年,我在梦里见到的,都是这样的笑容。
故事从哪里说起的,从小镇说起吧,在我的读书时代,我是很惧怕爷爷的,在当时爷爷的眼里,我有很多的坏毛病,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到今天,我仍然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天高任鸟飞的豪情。
大约在90年代初,爷爷在供销社工作,我在镇上读初中,每逢镇上赶集,爷爷就会来摆摊。平时我在学校吃饭,赶集的那天,爷爷给我做饭,但每次都是同样的饭菜。许是当过兵的缘故,他总是很严厉,要求一板一眼,当时的我,老是想跟他对着干,但我表面又不得不绝对服从他。
读书那会住的是爷爷单位的房子,很大的一个院子,只有赶集那天特别热闹,平时只有我和另外一户人家常住。
那时很羡慕住校的'同学,晚自习之后我得一个人回去,小镇还时常停电,院子门口放着两个大大的黑色棺材,据说是爷爷的同事提前为自己准备的,当时的我胆小又害怕。我尝试跟爷爷提起,我要去学校住,被爷爷驳回了。理由很简单,这里很安静,最合适学习了。
我们那个小镇很喜欢下雨,赶集那天,我常爬在窗户前看街上的行人,常常有一种景象——“小楼昨夜又东风,车如流水马如龙”。初中那会,我的作文常常被当成范文在课堂上阅读,但我数学成绩不好,所以我既盼望赶集又害怕赶集,在爷爷眼里,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每当吃饭的时候,爷爷总免不了念叨我,责怪我学习不够努力。
那种木质结构的房子,连排有好几栋,隔壁服装店天天都放一首歌——《青春少年是样样红》,歌手是黄安。这是我在小镇生活,感觉唯数不多快乐的时光。听着歌看着书,憧憬外面的世界。
放假的时候,从镇上回到乡下,路过一个叫“石板塘”的地方,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水草在河里招摇,河两边有很大一块平地,水牛在那里嬉戏,孩童在岸边玩耍。河这边到河那边,要跨过一个又一个的石墩,有点冒险又有点好玩。我和同学结伴而行,当我们安全到达河那边的时候,把书包一放,躺在平地上,看天上的白云,那时总觉得天离地好远。贪玩的我回去晚了,爷爷总会训斥我几句,大抵意思是,做事要麻溜,一天的光景很快就过去了,要把时间用在正事上。
乡村的田野,是爷爷的主战场,老屋子后院是一片果园,爷爷种了很多柿子树,梨树、桔子树,花红树,还有魔芋苗,除了赶集那天,爷爷都在乡下照顾他的果园。想起来很神奇,虽然爷爷大多数时候都在劳作,但是他永远站得笔挺,坐姿笔直,房间永远整齐,被子叠得像个豆腐块,出门的鞋子永远刷得干净,没有泥土。
果园收获的季节,爷爷把很多的果子分给小孩,或是邻里,那个时候,爷爷的笑得很高兴,
平时的严厉不见啦。
90年代初,电器还是很少见的,我们家有村里第一台电视,熊猫牌的,每逢晚饭过后,村子里的人都来我家的院坝看电视,我记得那个时候,看一部叫《阿信》的电视剧。大家自带小板凳陆续赶来,每当这个时候,爷爷总是热情的招呼大家坐下。
眼看着,还有不到半年我就初中毕业了,爷爷和奶奶搬来了镇上,单位给爷爷安排了房子,是那种带天井的四合院。每逢赶集,村里总有人来看望爷爷奶奶,带来一些蔬菜瓜果。爷爷很是稀罕,总是跟我说,村里的人这个好,那个好,人家能想着我们,我们不能亏待人家。所以赶集那天,四合院很热闹,就像以前傍晚看电视那样,有很多的邻里,爷爷和奶奶在厨房忙着做好吃的招待大家。
再后来,我去了省城上学,毕了业,走得很远。爷爷越来越老了,但他的背永远是笔挺的,做事还是那么利索,每天和他老同事都要去街上溜达,天气好的时候,他会去河边钓鱼,爷爷钓鱼的地方,有一座桥,有五个桥洞,任流水潺潺,虽年代久远,但如今还屹立在那。
我工作之后,爷爷年岁大了,越发的好说话,更爱笑了。冬天的小镇很寒冷,我们围坐在火炉边,听爷爷说以前的故事。不过都是些苦日子,但我听起来,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或是不满,反倒是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激。
家里的孙辈,就我走得远,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每次想起我都会泪目。爷爷说,小时候希望我读书好,走得远远的,现在希望我不要跑那么远,离得近,最起码常常能看见。
爷爷病重的时候,我赶了回来,病床上的爷爷已经不认得我了。听我爸说,爷爷生病这几日,尽量不麻烦子女,天天轰大家回去,不用陪床。一辈子不麻烦人的习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爷爷出殡那天,来了很多人送行,排了很长的队伍,爷爷是个孤儿,小时候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后来当了兵扛过枪,在他的心里一直信奉共产主义好,爷爷生前常说,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所以爷爷的一生,都是对自己很节俭,对子女对孙辈对他人倾其所有。
写点这里,似乎该结束了,回头翻看,并不满意自己记录的这些片断。文字就是那样,有些时候很有用,有些时候又那么苍白,无法表述我心中深厚的浓烈的感情。所幸的是,受爷爷的影响,我一直保有一颗热爱的憧憬的心。像爷爷那样深沉但热烈的爱着这个世界。
第3篇:故乡高二作文
故乡高二作文
听到放假我都会高呼万岁,虽然烦心的事也不少,可有一件事却会让我兴奋不已,那就是回我的故乡。当我很高兴地踏上开往安康的火车时,我就有想狂叫的感觉。因为我即将回到我牵心已久的故乡,回到我思念已久的故乡人身边。
在石泉县火车站下车后,我立即发觉城市又多了一份婀娜,灯火比以前更辉煌,比以前更灿烂,我觉得连空气都含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山城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般迷人,一切都让我陶醉。我不仅在心中呐喊“我回来了!”我要与她深情拥抱。久违的故土啊,在我脚下,您是这样柔软,这样舒适!
过了大桥,经过一段不短不长的'街,我就到了我的家。我的家在樱花广场的对面,夜晚的广场里灯火通明,烟火朦胧,爆竹阵阵鸣响,已有些过年的喜庆。那块“泉上石”更是婀娜,甚是喜人!
我从火车站一路飞奔回来,家里也是人声鼎沸,都为了
第4篇:爷爷的故乡作文
爷爷的故乡作文
爷爷的故乡在甘肃,爷爷喜欢在徐徐微风下坐在门前,看着日落,看着晚霞,那感觉真美!当红色的遐想铺上了大蔚蓝的重霄,一烛微风便吸住了爷爷身旁的我。
爷爷喜欢坐在门前,反复品味着晚霞,那感觉是美丽的.。太阳像灯笼似的,涨溢出光与彩,染红了身边的云彩。当微风吹过,云彩徐徐摇摆,它们醉了,随着微风,展开笑脸。多姿多彩的云时而变成孩子们的笑脸,时而变成调皮的气球,最后孩子和气球一起升向天空了。
晚霞最美的地方莫过于色彩。这奇妙的颜色总是勾出我的想象。是不是天空中谁不小心碰倒了花瓶,让五颜六色的花朵化成了晚霞?晚霞是一望无际的。好像燃烧了一切,橙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这些柔软的云朵,好像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夜幕降临了,演出结束了,晚霞仍阳依依不舍地招着手,它化成了星星,但是,仍然顽皮地眨着眼睛
第5篇:故乡的高二作文
故乡的高二作文
故乡是一支歌,一支越唱越香,越唱越醇的歌;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故乡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心灵之地,那儿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故乡装满了奶奶的微笑、祖父的期盼与儿时伙伴的调皮。故乡山高水长、沃野千里,故乡广袤平畴、诗情依依。
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我,对乡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这种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浓,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情。弯弯的小河、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九月,天色微凉。阳光为晚霞增光,白云为轻风歌唱。田间总会出现几个拾稻穗的孩童,拾起一根根稻穗就像拾起了童年的一个个心愿一样激动与欢畅,在这一群小毛孩子里有一个就是曾经的我。黄昏的乡村小道上,铺满了细碎残阳。稻草披着一件件柔软的金黄
第6篇:思念故乡高二作文
思念故乡高二作文
岁月轮回,时光流转,北国,挂上了她初秋的帷幕。
柔和的灯光,低吟的秋虫,远处飞轮的驰骋,广漠平原特有的夜的寂静,一切默默地陪伴着我的无眠。
思念生翅,瞬间,穿透时空,在故乡的天空久久徘徊――
看到了,看到了故乡小河升腾的雾,在山腰缠缠绵绵,若即若离,那是河的柔指在把山的思念轻轻抚平,从此,山的性格中便有了一份伟岸中的温情,挺拔中的秀美,伸展中的温婉。
雏燕在柳丝之间追逐,莺雀在玉树之间婉转。看啊,蓝天在它们头顶书写天韵,白云在她的柔怀中飘逸,用灵动和情思,用抽象和具体来述说他对她深深的依恋。
不要说,晶莹的露珠在摇曳的草尖上热情的璀璨,不要说朝阳那激情四射的脸,是谁在东山轻描淡写日出?把晨晖毫不吝啬洒在勤健的巴山人的鞋面?
这就是我故乡的秋之晨啊,思念把我送回她的怀抱,她也曾给我无限想象空
第7篇:高二作文:思念故乡
高二作文:思念故乡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作文:思念故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作文:思念故乡1
家,家是什么?家就是离你心灵最近的地方;家就是你心头萦绕的那份永远的牵挂;家就是当你遇到暴风雨时避风的港湾。
曾经,家以一种氤氲的姿势站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可以说对于家,我从未有过一个完整、正确的定义。只知道,放学以后该回的地方就是家,吃饭时该去的地方就是家,困倦时,可以让你休息的地方就是家。
或许,我给了“家”一个太广泛的定义,以至于在即将离家读高中时,我对我的那个呆了整整15年的叫家的地方竟没有一丝的留恋。取而代之的是对即将住校生活的向往。家?处处无家处
第8篇:故乡行高二作文
故乡行高二作文
人的心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只不过是我们身体内的一个小小的器官,却充满了感情,充满了喜怒哀乐,充满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东西,无一例外,这些东西都被我们安放在一个个的小格子中,那是我们心灵的小屋。
第一间:那是爱,有着温暖的色彩。
一直都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那是亲情。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感情。爸爸妈妈给过的爱,不能用具体的公式计算出来,没有具体的形态,如空气一般,无时不刻的弥漫在我们的'周围,温暖着我们的心扉。于是,心底间就有了这样一间充满着爱的小屋,温暖着自己,同时也教会了我们温暖他人。
第二间:那是信念,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即使渺小,也有自己的愿望;即使卑微,也不放弃发光。每个人心底的信念,都是闪闪发亮的碎片,照亮我们自己小小世界。也许我们只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一个人,可当我们有了信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