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七自然段。
3、感受阿玲的美好心灵,体会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4、抄课文的精美语句,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能力目标:
1、培养质疑解疑能力。
2、养成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资料的习惯。
3、培养想象能力,能根据作品中的人物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及品质。
教学流程:
一、揭题质疑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简介泰国曼谷。
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让学生凭借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互相解疑,并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解疑。
二、初读全文,读正确,读流利。
1、借助拼音把生字的音读准,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的'生字,再把课文读通顺。
3、认读生字词,检查读课文情况。
4、理解大意。
填空:
课文记叙的是一天清晨在 一位 妇女指挥小象热情地为中国游客的事。
三、理解内容,指导想象、朗读,体会小象、人、景的美。
1、体会小象的聪明和乖巧。
出示句子:“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齐读句子,质疑。
联系上文,学习第六自然段。画动词,让学生用手掀开铅笔盒的盖子,又让学生拿铅笔撬铅笔盒,理解“掀““撬”,从而体会小象的聪明。
指导朗读,齐读这句赞叹小象的句子。
出示句子:“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读句子质疑。
联系上文,学习第七自然段中小象冲洗车的片断。画动词,体会小象的乖巧。
想象: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一会儿甩着长鼻子,潇洒地回来了。
讨论:小象去做什么了?
说说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再自由读这句。
小结:有些意思,作者往往不写出来,而是省略了。像你们这样读书认真的小朋友,就能够把这种省略的内容给补充出来。希望同学们以后读书也像现在这样,多读多想象,长此以往,将受益匪浅。
分组读小象拉车和洗车部分,体会小象的聪明与乖巧。
2、体会阿玲的美好心灵。
课文仅仅是在赞美小象吗?
让学生找出第五自然段及第七自然段中阿玲指挥小象的片断默读,画出表示阿玲动作的词,演一演阿玲的动作:拍、贴、指、摸。
就这么简单,大家都会,那么把这头大象给你指挥,你能行吗?
小结:小象是阿玲训练的,只听从阿玲的指挥。
想一想,如果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可能是几句什么话?同桌讨论。
小结:真了不起,大家根据阿玲的动作想到了阿玲的语言。阿玲指挥小象只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那么阿玲对我们说了什么呢?(没说话,只是笑)
阿玲在课文中笑了几次?阿玲的笑仿佛在说什么呢?同桌讨论。
此时,你想说什么话来夸一夸阿玲?
小结:刚才大家又根据阿玲的神态想到了阿玲的语言,想到了阿玲的品质。
其实,作者有些要表达的意思常常不直接告诉读者,而是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以后我们读书也要像刚才这样,多读多想,多领会文章的语言,这样就能由表面的体会到暗含的深层的含义,就能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男女分读阿玲指挥小象的片断,边读做动作。
3、体会景色美
你喜欢阿玲和小象吗?
曼谷的小象聪明乖巧,阿玲善良、热情,曼谷的景色也非常美, 用“--”画出有关的语句来品读。
想想雾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景美。
四、看课文画面,听全文朗读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
六、说说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背诵与积累
1、小组交流,背诵第4-7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板书设计:
拉车
阿玲 小象
洗车
乐于助人 聪明乖巧
第2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曼谷的小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曼谷的小象
一、 相得益彰,各尽其妙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韩愈之述颇有启示。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虽然包罗万象,但必有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和精华所在。昨天下午前往厚得路小学听了梁存艳老师上的三年级29课《曼谷的小象》,感触很深的是这节课像一首清新明快的歌,也像一幅淡雅平实的画,并没有激越高元。也没有绚丽多彩。在教学中老师运用了教材进行全方位的语文素质教育,相机穿插语言文字训练,有意地让学生尝试自渎,是这节课设计的成功之处,令两者相得益彰,各尽其妙。比如:朗读“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和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从读中理解、感受“延伸”,意思是延长,伸展。
二、 激情教学,自渎自悟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都带着饱满而稳定的激情教学,用自己的`兴趣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因此文章的板书都是学生自渎自悟后,用精炼的词板书在黑板上的,也就像老师自己说的那样,让学生露一手。
三、 抓住重点,引导体会
在教学中梁老师抓住万山之中的主峰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感觉美。在上课开篇就明确地告诉:学生:“光知道文章内容可不行,故事背后还藏着东西,要想知道藏着什么,就要认真地去想一想”。因此,抓住重点,体现教学的力度、内容、训练。
总之,润物无声,教师在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发现、感觉美,但在如何欣赏美上还欠火候,不一定采用直观的图片、画面,可在理解力词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品读。
第3篇:《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景美
象美
人更美
________《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韩迎迎
教学设想:
《曼谷的小象》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中曼谷近郊的优美景色,以一头聪明、乖巧的小象,衬托出了一位泰国妇女阿玲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教学时,我想应该从小象入手,体会它的聪明、乖巧,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小象之所以这样的乖巧,是因为它的主人阿玲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从而体会作者对小象的赞叹、阿玲的赞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一次美的陶冶。教学重点:
1、了解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帮助中国司机解决难题的。
2、从阿玲指挥小象行动的语句中感受阿玲的美好心灵。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过大象表演的杂技吗?谁能来说说你看过的大象表演,你觉得大象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认识一头小象,看看它有什么了不
第4篇:《曼谷的小象》 教学设计
《曼谷的小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乘坐、轮子、司机、铃声、裙子、整齐、聪明、佩服、握住、表示、感谢、乖巧、赞叹、致谢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领会泰国妇女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摘抄、积累语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阿玲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课文对聪明、乖巧的小象的赞叹,体会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
二、交流对曼谷、小象的了解。
三、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下列词语:
点缀 颠簸 坑坑洼洼 泥泞不堪 橘红色 悦耳 招呼 聪明 绝技
表示 感谢
第5篇:《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送变电小学 孙贵香
[设计理念] 把语文课堂的识字学习活动视为一种迁移和积累的过程。首先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他们的潜能,最后达到积累的效果。[设计特色】
激发学习兴趣,富有生活意趣,以字词句串连教学设计全程活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曼谷小象的聪明、乖巧。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多音字“冲”,重点指导书写“胸和佩”。
3、读准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本课新词,练习用“佩服、赞叹、胸有成竹”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了解并练习说课文主要内容。
1、学习生字词,理解本课新词。
三、课前准备: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单元导入新课
(1)单元导入:今天我们要开始第四单元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