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跳绳比赛方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1-01 07:1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跳绳比赛方案

一、比赛目的: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兴趣,提高集体凝聚力。

二、比赛时间:待定。

三、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四、比赛内容和规则:

1、单人跳:现场任意抽取该班人数60%的学生进行比赛,1分钟单人原地双脚摇跳。比赛时,现场登记每个学生跳绳个数和该班单人跳前三名人员姓名,以该班人均跳绳个数进行评比。

2、双人跳:各班男女各10人,男女任意搭配组成10组,1分钟时间一人甩动绳子,双人一前一后原地双脚摇跳。比赛时,现场登记该班每组学生跳绳个数和该班前二名人员姓名。成绩取平均值进行评比。

3、集体跳绳:各班选15名学生,时间为2分钟。由本班两位老师摇绳,以单人鱼贯式跳进、跳出的方式进行跳绳,在跳绳的时候,只能跳1次就跳出,多跳者只能算1次。比赛时,记录该班跳绳个数,计算出人均跳绳个数进行评比。

4、比赛注意事项:

各班在比赛前按照比赛出场顺序将单人跳远和双人跳队员名单打印一份交梁勇处,便于快速登记的成绩。

顺序:

1、一至六年级。单人跳比赛队员站成两横排,每排十人。

2、一至六年级双人跳。

3、一至六年级集体跳。

数个数:由红领巾监督岗和各中队长等四十名同学数,每两名数一个比赛队员,记录两人的平均数为最终结果。单人跳每个班分两次完成。双人跳一次完成。集体跳一次完成。由黄宗英负责确定和培训。(确定单人跳和双人跳及集体跳的学生分组)

记录:由黄宗英、苏加才各记录十名队员的成绩。

五、奖项设置:

1、个人奖:单人跳每班取前三名,发给奖状、奖品。双人跳每班取前二名,发给奖状、奖品

2、集体奖:三项比赛项目成绩的总和相加,各年级取团体总分第一名,发给奖品,并计入班级积分。

六、活动领导小组,裁判、工作人员安排。

组 长:梁勇 总裁判长: 熊肖奎

场地划分:李军

裁判员:五六年级李军、三四年级程治松,一二年级付信忠。

计时员:徐方孝。

集体跳记录员: 杨树清

统计员: 袁孝林(统计单人前三名、双人跳前两名,集体跳各年级第一名以及所有跳绳项目的成绩统计。)

摄影、简报:刁乾丽。

七、活动器材:跳绳各班可以自备。

八、活动要求:

1、请各位参赛人员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组指挥。

2、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争议或其他特殊情况,由裁判组决定。

3、请各位参赛人员着轻便装,运动鞋。

4、不许参赛者:各种类型的骨折人员、长年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刚动手术不久且身体没有恢复者或者不允许参与体育锻炼者。

5、在跳绳比赛过程中,请在外准备的班级班主任认真组织好本班学生,使其不影响他班比赛。

6、比赛后成绩现场公布,如对成绩有异议,请各班主任马上到计分处核准。

7、希望参与跳绳比赛的队员,提前热身,避免受伤。

8、所有工作人员比赛前到操场集中。各班接到规程后,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思想动员和落实工作,迅速组队,抓紧训练,做好迎接比赛的一切准备。

九、比赛日程安排 :

x日下午1:00开始进行单人跳绳比赛。依次为双人跳、集体跳。

实验小学跳绳比赛方案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普及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运动技术能力,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提高班级体凝聚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凝人气,聚力量,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互动交流的平台,在伟大的国庆前夕,举办跳绳比赛活动,树立学生为了祖国强大而努力锻炼身的信心。比赛时间:2009-9-29 比赛人数:每项每班报五人

比赛内容:前单摇,前编花

前双摇

三人合作前单摇 比赛方法: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二、三年为一学年组,四、五学年为一学年组 裁判员: 王晓冬

记圈员:由4五年级各派5名不参加比赛的学生担任。

四、规则

1、一分钟单摇跳绳:

比赛时一人摇绳(单摇)。办法是:一人双脚起跳身体腾空后,跳绳自脚后沿身体额状轴转360度为一周期,计为一次,如未完成计为一次失误。在一分钟时间内按累计次数多少排列名次,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如仍相同,则名次并列。

2、一分钟双摇跳:

跳绳采用两分钟双摇跳绳的形式进行。方法是:双脚起跳身体腾空后,跳绳经双脚后沿致身体额状轴转720度为一周计为一次,如未完成则计算一次失败,每人比赛试跳一次,每次比赛时间为两分钟,如遇成绩相等以此试跳中败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3、一分钟前编花

跳绳采用前编花的形式:摇绳的方法向前摇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作外展内旋运动,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每摇动一次,绳子从地经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绳子转动的速度和手摇绳的速度成正比,摇动越快,则绳子回旋越快。

4、三人合作前单摇

跳神采用前单摇的形式:方法是二人负责摇绳,一人负责在中间跳,绳过身体一周306度算一次,如为完成算失误不计数,比赛时间一分钟,最终以次数多者为赢。

个人一分钟跳短绳由全体学生参加,以及各班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参加,每人两次机会,各年级组取前六名颁发奖状,达到以下标准的再颁发“跳绳大王”奖状:低年级组120个,中年级组145个,高年级组160个。低年级组每班取前15名的成绩计算到集体一分钟跳短绳成绩内,中高年级组每班取前20名的成绩计算到集体一分钟跳短绳成绩内,集体一分钟跳短绳成绩=(学生跳短绳个数总和+老师跳短绳个数)/总人数。集体一分钟跳长绳各班限报6人,男女不限,另加两名学生负责摇绳,一分钟内集体跳绳次数多少决定名次。集体三分钟“8”字形跳长绳各班限报10人,5男5女,另加两名学生负责摇绳,三分钟内集体跳绳次数多少决定名次。集体项目各年级组取前三名。

第2篇:小学的跳绳比赛方案

小学的跳绳比赛方案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校园内开展个人跳绳比赛,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区级跳绳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

3月1日下午

二、参赛对象:

四、五、六年级学生

三、比赛分组:

甲组:四年级学生

乙组:五年级学生

丙组:六年级学生

四、报名方法:

1.每班上报单摇男女各2名

2.每班上报双摇男女各2名

注:可兼报

五、报名时间:

请参赛班级于2月23日放学前将报名表报体育室。(报名表附后)

六、比赛规则:

1.单摇、双摇比赛时间为1分钟。

2.比赛开始后5分钟未到的,作弃权处理,取消比赛资格。

3.一个项目每人只有一次比赛机会。

七、奖项设置:

1.各年级男女二组分别按成绩取前八名。

2.择优推荐参加区级跳绳比赛。

第3篇:**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举行本次跳绳比赛。

二、活动口号

跳出健康、跳出快乐。

三、活动时间

11月15日(周五)13:00-14: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五、参赛人员

2-6年级学生及全校教师。

六、比赛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各班主任、科任教师

七、比赛规则

1、学生个人赛:

参加对象:

2-6年级学生。

比赛规则:

每班选三名学生参加,一分钟的时间内,进行单人跳绳。跳绳过程中可以停顿,以一分钟结束时的总次数为个人最后成绩。二、三年级为中低年级组(共9人),四、五、六年级为高年级组(共18人)。根据比赛成绩评选出:中低年级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高年级组一等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1

一、比赛目的:

1、落实“阳光运动精神”,推进“每天锻炼一小时”专项工作,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

2、丰富教职工职业生活,促进团队凝聚力形成,提升各年级组团队品质;

3、组建学校女工跳绳队,筹备县教育工会女子跳绳比赛

二、比赛时间:

20xx年10月27日下午(月假当天)。

三、比赛地点:

学校篮球场

四、比赛内容:

1、单人跳:一分钟单人原地单足左右交换摇跳。

2、集体跳:比赛队员依次进入绳区,以全部队员进入开始计时计次数,按1分钟内八人一齐跳绳成功次数计算成绩。

五、比赛人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东江小学跳绳比赛方案

2014年东江小学跳绳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增强学生体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推动与加速发展我校跳绳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让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蓬勃发展。

二、比赛时间

2014年4月10日下午时间(初定)按抽签年级人员顺序下来比赛

三、比赛场地:学校篮球场

四、参加人员:一至二年级学生

竞赛裁判安排:

裁判长:黄景胜

裁判员:少先队干部(人员有少先队部来定)

布置场地:少先队干部(负责布置比赛场地)

五、跳绳比赛项目及规则

1.在规定的场地内,以手摇绳绕身体360度算记数单位1。比赛过程中如跳绳拌脚中断、可继续跳绳,记圈数分别由人员和机械来记。

2.比赛时间1分钟。

3.以班为单位,每班男、女各报十人。

4.跳绳学校准备。

六、奖项设置

1.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学的跳绳比赛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的跳绳比赛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