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的个人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0-29 07:12: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的个人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的个人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玩《周长是多少》。教材上安排了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这样5个活动,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周长的概念、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教学的。活动很丰富,我叮嘱自己在课堂上一定要将各活动连接得紧凑些,否则一定来不及。要求孩子们带的材料有:一根细线,4根3厘米、4根5厘米的小棒,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课前检查了材料是否带齐的情况,令人满意,看来,孩子们对于操作,有着百般的好奇与热情!

围一围我以为孩子们会围出许多精彩的作品,可是,我有点期望过高了,走过第一排,映入我眼帘的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想必这两天接触得太多;然后有点创意的便是圆、三角形、椭圆;再有就是心形,看来孩子们脑海中的图形比较贫乏。我对他们说:在美术课上,你们得多积累些美丽的图形。提醒孩子们围的图形必须首尾相连后,我问孩子们:范老师现在想知道你们围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么量最方便?大家都迅速地拉直细线,告诉我:量!呵呵,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显然已经根深蒂固了!

摆一摆考虑摆法比较多,我让孩子们小小组合作摆,由小小组长负责记录。这样一会交流起来会节省不少时间,我把课前就设计好的表格挂在黑板上供孩子们参考。小组力量的.确比较强大,没过多久,孩子们已经收集了多种摆法。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逐渐将不同的摆法填入表格,然后再让孩子们根据表格观察得出规律。不得不记录下这样一种声音,黄佳豪如获至宝地告诉大家:摆得时候,要先确定宽,这样摆起来特别方便。

数学真的需要动手,因为随时能获得别样的智慧。

拼一拼利用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不同形状的的图形。这个活动显然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是一个更能发展孩子数学思维的活动了。

我还是借用了小小组的力量,组织形式与摆一摆类似,同样为孩子们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我还建议孩子们在纸上画一画,旨在培养他们养成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太直观的东西还是得渐渐抽象起来,或许画图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桥梁。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有序地填完表格,期望着我的有序能潜移默化地提示到孩子,让他们也意识到拼的时候要注意有序。接着就问孩子们:都是用12个小正方体拼出来的长方形,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在这3种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顾拓说:我是通过口算比较的。陆希学说:从表格中,我能发现宽越短,周长越长,宽越长,周长越短。丁江涛说:我从拼的图形中一眼就看出了,摆成1排的,边长全部在外面,周长肯定最长,摆成2排的,有几条边藏里面了,周长开始变短,摆成3排的,藏在里面的边最多,周长肯定最短。一大段的话没听起来像是在绕口令,语言也并不规范,却是多么的有思考价值,他已经触摸到了数学的本质不是吗?我喜欢孩子们这么有创意地去思考。我觉得,在课堂上根本就不需要强调大家步伐一致地向前行走,跑着跳着才更彰显活力。

量一量或许移一移的方法,我在上星期多次提及,所以在今天完成书上任务时,很多孩子已经能应用自如了,因此讲解起来并不费时。我也不反对一部分孩子运用一段一段地进行测量再相加的方法,脚踏实地本来就是一种不可丢弃的风格。在孩子们经历测量周长的全过程中,我只是反复地提醒孩子们测量要细心,一定不可忽视直尺上的数宝宝们,一步错将全盘皆输!

估一估数学终将会与生活接轨,估一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有作用,我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能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我准备了一些物品供孩子们估计,孩子们兴趣高涨,纷纷都想试一试,尽管有些孩子估计得不够准确,但参与就是一种学习热情,有了这样的动力,相信估计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我觉得这种活动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可以让孩子对周长有更深的理解,也能让孩子真实地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所以,这样的活动是有意义的!

第2篇: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

《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加强数学学科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使学生提升对已学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 1.目标定位

我想让学生用6个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不是难事,计算所拼图形的周长也比较容易。从教学效果来看,班中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这一目标,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拼完后我问学生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大家都会说这些图形的周长不同。可我又问:为什么同样是用6个小正方形拼出来的,怎么周长会不同呢?这时课堂上鸦雀无声。课后反思我才知道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是很难的,这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

2.活动方案

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量笑脸的周长。学生完成得不好,有的同学围出了,但测量不准确,我应该作示范和指导。

3.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不合理,在“拼一拼”环节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其他活动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完成。

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环节,充分挖掘课堂资源,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第3篇: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 说课稿

《周长是多少》 说课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在操作实践、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小正方形、表格、尺子、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一些树叶,然后请同学起来说一说怎样测量他们的周长。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拼一拼

谈话: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请同学们两人为一组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图形,并说一说拼得的图形周长是多少?(给同学们发准备好的小正方形)

要求:同桌两人合作,一个同学拼,一个同学填,比一比哪两位同学合作最出色?拼出的图形最多?(学生动手操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周长是多少》教案

王官营学校

王志娟

张利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方格纸、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你喜欢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看看哪些同学能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参加今天的学习活动。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几项活动,继续探讨周长问题。(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

1、拼一拼。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小正方形拼成你喜欢的图形。拼好后想一想拼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2、比一比。

师:左边两个图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是多少优质教学设计

51fpg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課題 周長是多少

授課內容 教科書第46~47頁。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我處の認識和對圖形周長含義の理解,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の計算方法。

2.在操作實踐、交流討論和解決總量の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考及合作交流の能力。3.培養學生喜愛數學の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の計算方法。教學難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の計算方法。教學準備: 掛圖、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課前你們每個小組都分得一個學具簍,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學具簍裡都有些什麼物體,能告訴老師嗎?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運用這些學具進一步探索一些平面圖形の周長是多少。出示課題:周長是多少

二、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的个人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的个人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