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从现在开始语文教案实录与点评
从现在开始语文教案实录与点评
从现在开始语文教案实录与点评
课前每位学生在胸前贴上自己喜爱动物的彩色图片,教师胸前贴上了“狮子王”图片。
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小动物们,今天,我狮子大王召集你们来,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想找个动物接替我的王位。你们谁能胜任“万兽之王”啊?
生:(个个热情高涨,十分高兴,小手高举)我来当,我来当!
师: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猫头鹰先来当吧!
(课件出示:看图体会猫头鹰的神气)
师: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来读读猫头鹰的话吗?注意把感叹句的语气读出来。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教学片断
生:(一边演一边读)拍着胸脯,读得活灵活现。
师:小动物们,你们听了猫头鹰的话,有什么烦恼吗?
生(贴公鸡图):这怎么能行,我白天出来找虫子吃。
晚上我看不见的,没东西吃会挨饿的。
生(贴斑马图):我喜欢白天出来跑步,晒太阳
晚上天黑,我不好活动呀!
生(贴兔子图):我都在白天拔萝卜、采蘑菇,夜里黑呼呼的,到哪儿去呀!
……
师:把你们的烦恼对你的同桌、前后桌说说
(生七嘴八舌,说个不休)
师:你们现在就要在议论纷纷,一个星期下来,天天熬夜,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三更半夜出来找吃的,冷得要命,我都三天没吃东西,快饿死了!
生2:黑夜里我都不能和同伴们玩游戏,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
生3:猫头鹰,/article/你可害苦我了;我白天睡不着,晚上又没精力出来,这样的日子我没法过了!
师:对呀,你们个个都叫苦连天,你们觉得猫头鹰是合格的新首领吗?
生:不是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第二段)
评析:
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定角色,常常使学生陷入“被接受”、“被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消极状态中,必然影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有创意的活动。该教例中,教师由“教师角色”转换成“狮子大王”角色,学生由“学生角色”转换成自己喜爱的动物王国里多种动物角色,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与教材间的距离。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点起学生主动参与欲望,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使学生在情感驱动下,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获得独有创意的感受。更值得一提的是:“议论纷纷,叫苦连天”是本课重点词语,如果一味地靠教师讲解,就显得枯燥无味。教师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于一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角色转换,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
第2篇:《荷花》片断教案实录与点评
《荷花》片断教案实录与点评
一、研读自悟
师:《荷花》这篇课文那么美,咱们一句一句地读觉得不过瘾,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觉得美的一个词或句子。
师:好,咱们来交流。交流的方法:先读一读找到的词或句,再说说它美在哪里,能讲出理由更好。
生:“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我觉得“小莲蓬”很美。它从雪白的花瓣中露出来,黄黄的、嫩嫩的,真好看。那么瞧——(指着投影幕上的图)。
师: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生:我觉得“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很美。从“花骨朵”、“饱胀”、“破裂”可以看出这朵荷花马上就要开了。我想“含苞待放”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生:我认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很美。“挨挨挤挤”指荷叶很多,“碧绿的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生:我补充,这句话中“冒”字特别美,可一时又说不清楚。嗯……我读读这句话,你们听听,看我读得有没有美的感觉,然后给我提提建议。
点评:专题引读,激发学生自主地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在朗读、交流、评价中理解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悟性。
二、深读引悟
师:“冒”字美在什么地方,你能说清楚吗?是呀!谁也说不清楚,也很难说清楚。下面咱们来体会体会。
师:“冒”字可以换成一个什么字?
生:钻、长、穿、顶、抽……
师:作者没有用“钻、抽、顶……”而用“冒”,肯定有其独特的理解。再读读这一自然段的课文,体会一下怎样的长才叫“冒”?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才叫“冒”
生:迫不及待指荷花等不及了,急着想向外透出来,这个同学讲得好,我表示赞同。但单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这里的“冒”还指荷花面带笑容地钻出来,在荷叶丛中亭亭玉立。
生:我认为一下子钻出来才叫“冒”。
(兴高采烈地长;喜气洋洋地长;兴致勃勃地长;自豪地长……)
师:选一个你喜欢的词填在这句话中,大声朗读,用心体会是不是这种味道。
点评:引导感悟,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解读“冒”,这不仅仅是“冒”字内涵的领悟,更是师生智慧的展示。
师:是的,这就是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白荷花。想象一下,他们长出来想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一段。等一会儿交流。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师:好,咱们来交流。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让我们欣赏它的花容玉貌。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当她看到那么美,那么神奇的世界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的,或许还想高歌一曲呢!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在美丽的池塘里寻找自己的伙伴,一起去玩耍。
(仿佛想:跟同伴比美;邀好友跳舞;跟飞过来的蜻蜓亲吻;看日出日落;把池塘打扮得更加美丽……)
师:还有许多同学想说,那就尽情地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我想说:白荷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更美丽的了!
生:白姑娘,你把你一生的美丽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大自然。“出污泥而不染”是你高贵的品质,我们羡慕你,喜欢你。
生:荷花姐姐,你真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碧绿的地毯上跳起了优美的芭蕾舞,百看不厌,令人陶醉。你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吗?
生:荷花仙子,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点评: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引导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总评:
此教例展示了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充满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学习活动中理解语文,丰富语言,培养能力;充分展示智慧潜能,凸现了个性,培养了创造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养悟性
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悟”的积累和发展的必然。“悟”即了解、领会。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自悟”和“引导悟”两种形式。“自悟”是学生根据学习经验和文化积淀对语言文字自动化的感悟、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认为美的一个词或句子”是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引导悟”是对一些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在教师指导下的感悟。“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两句话写得很美,尤其是一个“冒”字,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复杂。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力求读中自悟;另一方面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悟其意的同时悟其法,促进他们学会学习,提高悟性。例:1.给“冒”换词,在换词、比较中让学生悟其意,同时悟其法。2.“怎样长才是冒?”一问激兴趣、拓思路、展个性,在交流、反馈、评价中自然地、不露痕迹地促成了“冒”的内涵的深入领悟。3.“选一个你喜欢的词填到这句话中,读读、体会。”教学活动真正实践“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二、展示灵性
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中,要能力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悟性是能力,灵性是智慧。教学片段始终体现师生生命的智慧。“白荷花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长出来仿佛想干什么?”“仿佛想看日出,想跟飞舞的蜻蜓亲吻,想看看整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学生的回答思路开阔,富有情趣。这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
三、显现创造性
求异发散三个创造性的发现。这堂片段教学无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从教师的教程设计、问题引导,到学生的自读自悟,都洋溢着浓浓的创新热情,在求异中充分开掘思维原生态,大胆展示心灵自由,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此时此刻,此景此情,你想对冒出来的荷花说些什么?”针对这一富有灵性、创造性的诱导,学生用心倾诉,真情流露,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这时,作者、教者、学者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第3篇:一年级语文《识字4》实录与点评
一年级语文《识字4》实录与点评
一年级语文《识字4》实录与点评
一、激发导入,引入新课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多媒体课件)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
生:蜻蜓在空中飞呢。
生:蝴蝶在跳舞。
生:蝌蚪在水里游泳。
生:我在家里见过蜘蛛。我在河里见过蝌蚪。
生:
[运用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
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生:可
第4篇:《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语文教案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语文教案
〖片段一
序曲:
师:我姓薄,叫薄俊生。
师:大家欢迎我给同学们上课吗?
生:欢迎。
师:欢迎要有所表示。
生:鼓掌。
启发之下的第一次掌声。
师:虽没有从同学们的口中发出欢迎薄老师来上课的声音,可老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充分感受到了。从掌声中听出了欢迎。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
师:掌声除了表示欢迎外还有哪些意思呢?
师:今天有全省及至全国各地来的领导、专家、老师来到南通,来到我们学校,来看同学们上课。我们要不要表示一下?
生:掌声。
情境中的再次掌声。
师:经久不息。
师:同学们想通过这次掌声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欢迎他们的到来。
师:表示欢迎,很好。
生:表示很荣幸。
生:表示对从天南地北来的各位老师、领导、专家的一种──
师:一种什么?
生:表示一种荣誉。
师:也表示一种感
第5篇:从现在开始教案和反思教学实录
从现在开始教案和反思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
《从现在开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这件事, 告诉学生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互相尊重, 才能和睦相处。根据我校的研究课题“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 我努力尝试改变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 我创设了“森林王国”的童话情景, 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情境中读, 在情境中悟, 在情境中思。教学中我也多次运用小组合作,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发挥小组的力量, 构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还结合课题,鼓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动物习性,引导学生讨论,大胆想象,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目的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从现在开始》
《从现在开始》教学方案
教学理念
《从现在开始》一文是一篇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文章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一事,告诉人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和谐社会当以人为本,《从现在开始》一文把现代人社会生活以人为本的准则渗透到了小学生的学习中。为实现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笔者设计自己为白鸽记者采访这次“万兽之王”竞选大会的实况,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一体,力求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成统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从竞选中提升自己,体现了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致力于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学目标
1.识
第7篇:最新《从现在开始》语文教案
《从现在开始》
文 章来 源
..m 教学目标:
1.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了解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在阅读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前准备:AI、字词卡片、投影仪、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
时安排:2时
第一时
一、导入新
同学们,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1. 板书题。学生读题。
2.看到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