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盘点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范例
盘点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范例
首先,对于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感觉十分值得.经过这两天半的体验,真的体会到了好多东西,也感悟到了好多.
记得30日晚上,欣姐说:既然在家就不要那么折腾自己,可以不用来参加的.可是,我说不过我自己:我当初报了名,所有的事情都打算好了,不能够那样轻易地改变.所以2号,我还是从吉安赶回了学校.当晚,我们小组就在熬夜准备“三下乡”所需的资料.虽然后来没用上很多,但大家至少都觉得这让我们锻炼了一下.
记得刚下车时,我们都为石鼻二中条件的落后与艰苦吃惊。仿佛梦里见过,却又记不得是何时梦起过。只知道那个中学比我读的小学还要贫穷. 当我们在纠结着晚上睡什么地方时,老师恰巧来分配大家的宿舍,我们睡的都是课桌拼凑起来的,洗澡就在学校的厕所. 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用老师的话就是:我们“三下乡”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体会农村生活的.
第一天下午,各个小组都安排人去踩点,留下一部分人打扫卫生.虽然那时侯有4点了,但天气还是好热;打扫卫生的把厕所弄的干干净净,让大家晚上不至于没有地方洗澡.晚上的文艺晚会真是好似多磨,开始的准备工作很到位,可是后来停电,弄的那场精彩晚会直到八点半才和石鼻父老乡亲们见面.特让人感动的细节是:为了维持现场秩序,我们志愿者得在舞台前围一个半圆.几乎所有第一排的志愿者都自觉地选择坐在地上, 他们不想挡着石鼻的父老乡亲们,仅仅只想他们能够更好地观看晚会.
晚上的温度还是好高,我们有好多男生选择睡地板.那蚊子像几十年没有吸过人血似的,每晚都要把人抬走吃了一样.那地上,衣服上的一块块的血迹;我们身上那一个个包就是最好的见证.为了大家的.人身,财产安全,每天晚上,学生会的男生们都得起来校园巡逻.他们是可爱的人!
我是法律宣传小组的成员,通过在石鼻镇进行:法律宣讲横幅.卡纸的悬挂,农村法律常识小册子的发放,问卷调查,有奖知识竟答,法律问题的咨询等活动.我们了解到:农村的父老乡亲对法律的敬畏和法律意思单薄.法律知识严重欠缺之间的矛盾!看来,所有的志愿者.法律从业者的普法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离别安义石鼻,心里总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我想人生的财富就在于此。农村的父老乡亲们其实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全社会都应该以行动来关爱农民,让他们期待的眼神不失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心,农民的生活将因为这些无私的爱而更加美好!
第2篇: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以“科技支农”为主题的校级三下乡实践团实践活动,以及院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两天的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多,也给我们这些大学生提供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机会。
第一天:“清新花苑”社区志愿者服务
正值暑假来临,为了让清新花苑里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期,我们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我们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结对子的方式,给孩子们讲故事、念唐诗、背儿歌„„到了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自告奋勇地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拿到铅笔、橡皮的同学可高兴了,一边向同伴们炫耀自己得到的奖品,一边又再一次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听哥哥姐姐提出的问题,争取拿到更多的奖品。随后,我们还给小朋友讲解预防疾病以及食品安全健康的相关知识,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展板,仔细地听着讲解,孩子们的脸上表现出的多是惊奇和兴奋。
和这些留守儿童互动结束以后,我们有幸听到清新花苑的老党员为我们讲述淮安这座城市发展的故事。他们来到我们中间,给我们讲述淮安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发展。从解放前的淮安,从文物古迹到淮安的文化,他们无一不晓。老党员们把改革开放前的学习生活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学习生活做了一个对比,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那段洪流中的历史变迁。
第二天:“科技支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实践活动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在日趋明显,城乡差距更是其中的焦点问题,现在的农村是怎样一番模样呢?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例如:减免农业税、落实农村医疗改革等又给农民朋友带来了多少实惠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在淮安市洪泽县黄集镇得到了答案。
上午,黄集镇集市上的人很多。我们摊开展板,开始向村民宣传健康饮食、如何选购安全、卫生的食品以及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小常识,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在发放宣传单的时候,过路的叔叔阿姨都会停下脚步,主动走过来看我们精心制作的展板。我们看到,黄集镇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是把温饱问题放在首位,而是更加注重日常饮食合理、健康、卫生、安全,从侧面也反映出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下午,我们集体参观了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当我们参观的队伍经过在一线工作的工人面前时,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我们,仍旧一丝不苟地做着手上的活。偶尔,我们讨论某道工序中工人要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是相当枯燥的,可是在工人们的脸上,我们却看不到任何倦意和厌恶感,着实让人钦佩。随后,我们参观了淮海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大运河立交工程。它是亚洲同类工程规模最大的上槽下洞水上立交,显示出淮安水上立交的卓越发展。
三下乡结束了,这是一次真正进入社会的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无法接触到的知识。其一,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农村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水稻田里看农业专家讲解水稻生长知识,参观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这样的经历是不曾有过的。其二,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的口才和胆量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其三,整个三下乡活动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已渐渐地在我的心坎里得以运用与铭记。
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样的下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近一步深入地思考,才能悟出下乡的意义,从而在思想上有感触有收获。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加以指导,并有所提高。
杨辰詟
第3篇: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在青春中奉献,在奉献中成长
——记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伊始,我有幸参加了中南大学举办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了为期11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小分队由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粉冶院,机械院等不同的院系学生组成,内容涉及青春期医学和寄生虫防预,以及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整个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一个从小到大很少接触社会,一直在老师家长的庇护下长大的学生来说,收获真的很多。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通过做调查问卷,做宣传,租场地,举行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学到了太多在学校很少有机会学到的知识。通过做调查问卷,做宣传,租场地等,让我学会了怎么去和社会上的陌生人打交道,知道了怎么去和他们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宣传有效,才能让他们相信我们,来听我们的讲座;
第4篇: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应团中央省委关于青年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会顶的号召,在实践服务中学习,宣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生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活动隔断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文明新农村是文明当代大学生的使命。http://www.tiangejc.net/更重要的是当今就业压力是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今的大学生中高分低能的学生比比皆是,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未能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未能满足社会时间的需要,因此在校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然而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则很难过是我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最佳选择。
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当然,也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
第5篇: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今年呼市的夏天酷暑难挡,烈日更甚,然而我们在校领导的关怀下 ,积极响应校团委召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我们一行在队长和副队长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纪律的参观了内蒙古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并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一个礼拜的实践,亲自体验工厂的生活,我们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我们这个小组全部是食品专业的学生,即将面临就业的机遇,为更好的体验不一样的社会生活,更深入的接触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选择了内蒙古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我们实践基地。实践基地选好后我们尤其是队长更是不知疲倦地跟公司领导协商,我们一行是 7月21日上午经过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内蒙古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的,我们来到了园区内。,稍作休息我们马上在生产部总监的带领下,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参观。在接待人员的解说下,我们对这家公司有了
第6篇: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作者:黄连富
农学院赴新乡延津“450计划”支农服务团实践心得
2009年7月12日上午,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赴新乡延津“450行动计划”支农服务团一行六人来到了新乡市延津县,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班、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为确保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活动为期7天,我们依次在朱寨村、魏庄、赵刘店、南、北班胜固5个村庄开展具体的活动。队员们通过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国内外农业的发展状况,针对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讲述了玉米,花生,棉花等的选种、育苗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并将农大多年来的科研成果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广大农民。队员们还向村民们发放了相关科技指导杂志和宣传册,希望为当地农民
第7篇: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一年一度的暑期社会实践匆匆的来了,又在不知不觉中匆匆的弄完了!这次我参加的是由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虽然是一名大三大学生,平时也时常下乡,但下乡到农户参加这样的暑期社会实践还是第一次。因此,刚到实践地——145团水管站,还感到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但在走访农户及和给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交谈之后,初步了解了该乡的相关情况,得知农户的急需,懂得他们的疾苦。然后,我才渐渐明白,我们能够为当地的农民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些什么。然而与经验丰富的农民相比,我们还是涉事未深的无名小卒,我们仅有为“三农”服务的满腔热情。
顶着夏日的烈阳,我们爬山涉水,沿着乡间的羊肠小道,我们几乎走遍了大坪乡的每个村组,每每走到一户农家,我们都会和他们亲切的交谈,了解农村的用水现实情况,针对性的解决他们在农田灌溉中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