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建筑环境与风水论文
建筑环境与风水论文
文明的发展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建筑风水对人的影响,下面小编整理的建筑环境与风水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
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理论,虽有迷信的色彩,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 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优劣选择,创造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风水学,居住环境,天人合一,现代人居环境
1、风水学的概念
风水,亦称“堪舆”。体现在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天星、地支之中,是在当时哲学观念与民俗意识支配之下,为了选择与建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为使城市、村落、住宅、墓地趋利避害而发展起来的环境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它包含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环境规划布局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它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一种反应。对传统住宅、村镇、城市的选址及规划设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起到正面的作用。
“风水”一词来源于晋朝风水家郭璞的《葬经》,郭璞在《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这就是说人的墓地周围要有树屏蔽,才能聚生气,还要有水环绕,才能保持生气,这就叫做风水。历史上,风水的称谓繁多,诸如堪舆、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后来统称为“风水”。
2、风水学与古代聚落选址
在中国历史上,,从聚落选址、区域规划、建筑单体到施工营建,从皇家宫殿到百姓民居,无不受风水影响,风水理念可以说贯穿于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全过程。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一,在应用过程中着重探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使建筑的选址、方位、布局、外观、色彩等因素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风水学的概念:风水学是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住宅、宫殿、陵墓等)及其环境的`选址、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术数”学问,它通过直接阐发和运用中国固有的哲学范畴和思想(如阴阳、五行八卦等),通过理论思维和附会类比的推演,建立一套直观的营建选址和空间经营的准则和方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风水作为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有着独特的选择模式。人们通常把风水地的构成概括为五个方面,即龙、砂、水、穴、向五大因子,又称为“地理五诀”。
风水中的“龙”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峦,确切地讲是山脊线,通常为气脉流贯的山体,它形成风水地的靠山,或称镇山。
风水中的“砂”指山,是护卫来“龙”的四周较小的山峦坡地形态。以“端正圆巧,秀媚光彩”为吉。此外,还有“水口山”,即环绕基址的河水的来处和去处。
“水”指水源、水流,是实际围绕风水地范围内的大小水系及其走向流势。水能“藏气聚气”。对水环境的选择主要考虑生活、农耕、交通、设险、调节气候以及优化环境等作用,于是水的选择要从水形、水质、水量、水色、水声等方面来考虑。总体来说,水以环弯、归聚、明净、平和为上。
风水中的“穴”指建筑的基址,是风水地中所谓的“生气”出露之处,为最后选定的合适位置。“穴”位的选择是风水选址的关键,是选择人居环境的最根本目的。
“向”指方向、朝向。基址的方向决定房屋的日照、通风、景观等。以我国所处的地理纬度,我国理想的朝向是坐北朝南。但在实际中因考虑了气候、地形、景观和建筑功能等环境和美学因素,房屋的朝向只要求达到最优,并不一定要朝南。
风水地所具备的这些因素可形成负阴抱阳,被山面水的风水格局。这种格局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良好的局部小气候。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缓坡可以避免洪涝灾害;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果林或经济林还可取得经济效益和局部的燃料能源。总之,好的基址容易在农、林、木、副、渔的多种经营中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自然也就变成一块吉祥福地了。
风水格局山川聚结,通过对内外空间界合、流通的限定及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细腻处理,使“维持生命存在及决定其变化的‘生气’充盈其间”,使影响生物圈最为重要的“风”和“水”的循环、运作得以整合,于是聚落处于与自然的最佳关系中,生态良好,生机盎然。
风水学说虽然是按照“气”,阴阳、四灵、五行、八卦等风水学说来考虑的,但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取得一种和谐的关系。所以,追求一种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认为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风水的概念之中。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左青龙、右白虎”体现了对称美。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讲究左右对称与均衡布局。“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体现了曲线美。“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体现了整体美。有山有水,有阴有阳,有高有低,井然有序。这种模式体现了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因素的整体协调,以及所需要采取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创造了适宜于人类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3、风水学与现代人居环境
古代建筑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观的共鸣。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紧密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风水理论实际上是一门人居环境科学,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人居环境不论是在景观选择上还是在生态环境构建上都蕴含了较高的科学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居住地是古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人们追求的理想境地,古代建筑风水理论穿越时空,与现代人居环境观产生了历史的共鸣。
有机自然观。建筑风水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富有灵性的有机整体,认为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大的生态系统,人居住在这个系统中,就是这个系统的一份子,人必须同其他因子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共同维持系统的发展和稳定。
人地和谐观。即“天人合一”观或者说“天、地、人合一”观。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人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风水学在实际操作中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用山水美化城市,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保护山水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地(即自然)高度协和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关系。这种人地和谐的思想正是现代人居环境构建所需要遵循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王深法。风水理论与人居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第2篇:建筑与风水论文
建筑与风水论文
建筑风水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建筑风水是我国古文明的见证与反映。为大家分享了建筑与风水的论文,欢迎借鉴!
摘 要:中国的建筑向来别具一格,温文尔雅,其在重视美学的同时也注重风水.风水,这种及自然于一体的说法,一直褒贬不一.建筑与风水,当这两种本来就是十分微妙的事物相互碰撞时,自然也就产生了某种联系.
关键词:建筑与风水论文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迷信?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
风水学是中国傅毓建筑的灵魂。 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行如下法则:
自然的法则;自然的数值比;自然的气息;自然的外形
风水是这样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
风水这个名词,在中国由来已久。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风水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相连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知识的局限,有些问题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也渗入了神秘、迷信的色彩,一谈到建筑风水,就被强加一些不适之辞.但是,现在风水又被一些人推崇成了一门严谨的科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化结晶。这两种对风水的不同态度导致了长期以来的两派纷争。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还是以科学和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风水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建筑风水的生态思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在人类面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等许多严重问题的情况下,生态学被认为是可以提供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具体方案的科学。生态学的许多原理和原则在人类生产活动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风水”的生态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自然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二,在实践中如何认识和利用环境,并为建筑风水服务,得到最佳的居住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建筑风水与地球物理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建筑美学都是息息相关的。
1.风水与环境景观学
人类生存在自然大环境之中,这种大环境中的山川水流花草树木和各种组合,形成了各种自然的环境景观。人们为了营造舒适、美观的生存环境,还会创造一些人文景观和人造园林等建筑景观。这些自然形成和人为营造的环境景观,都会对人类产生种种物理、生理和心理效应。人是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很强的有机体,周围环境景观形成的构架、色彩乃至引力、气场等等都会对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等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人们处在一种美观舒适、色彩和谐的环境景观中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甚至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也格外活跃。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庭院美化,也非常重视庭院风水,认为庭院建筑、花草树木、假山流水的组合布局要符合风水的要求,这样就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财运事业,这是传统风水学中朴素的环境景观意识。如苏州园林就是人造环境景观风水的.典范。现代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相互嫁接,不仅研究环境景观的美学规律、建筑学规律和植物学规律,更要进一步研究环境景观的结构、方位、材料、色彩、外形及其场态信息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各种作用力,从而探索选择和营造出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和事业发展的环境景观的科学规律和方法
2.风水与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能够均衡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生态建筑学一方面把人类聚居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而要求建筑物应当符合大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共生的规律;一方面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体建筑结构和对人类产生影响力的有机系统,因而要求人类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对人类的各种影响,从而合理利用、调整改造和顺应其建筑生态环境。为什么北方人居住砖瓦房, 西北高原人要挖窑洞, 云南人要盖吊脚竹楼, 这就是生态建筑学在人们大脑中最基本的反映。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风水学则加进了感官心理因素,难怪当率先研究生态建筑学的西方人,偶尔把目光投向东方文化时惊讶地发现: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理论,竟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产生了历史共鸣。
3. 传统风水与建筑美学
对称美—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 左青龙、右白虎“ ,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各种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和谐美—我国的贤哲是很讲美的,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国语 楚语》对此作了记载:” 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 ─和谐。
生机美—既然大地犹如人体,那么也就有着人体一样经络和穴位,繁衍生育就是共同所在,生机勃勃也就成为正常(健康)的唯一体现。传统风水认为,选地要选雌雄交合之地,穴乃阴阳交合之区。
曲线美—传统风水的曲线美主要体现在” 山环水抱“和” 曲径通幽“两方面。 清代袁枚在《与韩绍真书》中写到:” 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木之直者无文,木之拳曲盘纡者有文;水之静者无文,水之被风挠激者有文。建筑风水以藏风聚气、山环水抱的格局为特征;单个建筑一般表现出方正的长方形建筑,整个建筑风水群依山而建、中轴线对称的长方形建筑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种建筑风格更多地考虑了自然环境(地)对人的影响。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特征,也是现代建筑所应考虑的。
可见,风水中有的理论有些是与我们的现代科学相符合的,从而使建筑与环境很好的相容。建筑风水为了实现自身的设计理念,保持山青水秀,和现代为了生活质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的思想是一致的。
建筑风水“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的科学理念与世界古文明相比,中国的建筑风水更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理念。具体表现是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凝固在建筑上;天人合一的思想远在易经时代就已产生,与崇拜天的形成过程有关。需要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特指太阳等外太空的信息交流,而不是现在人类自身产生的电磁信息传播与交流。
建筑风水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传统思想是要求天地人三者合一,其中的天人合一在古埃及金字塔、狮面人身象中有所体现;而中国的古建筑风水也体现了这个思想,表示对天的崇拜与追求。其具体表现为:
1)山环水抱外形的建筑风水地形特点类似抛物面天线,其风水建筑位于焦点或中心上,与外界的物质波(微波)信息交换达到最大化;
2)绿色植物、水对外界物质波的吸收与反射,降低了物质波的直接辐射,其交换的微波更具有适合人体的信息效应与生物效应的需要。
3)建筑风水,非常忌讳荒山或乱石山,也就是忌讳外界物质波直接经荒山或乱石山反射后作用于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建筑风水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相联系,是我国古文明的见证与反映;其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风水建筑结构特点体现了现代科学的一些思想,是古人“天地人合一”思想在建筑风水中的完美体现。
第3篇:建筑风水论文
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没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30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中国风水也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由此可以想象,可以推见在未来的世界闻名进程中,中国建筑风水学必将饰演重要的角色。建筑风水学与当代房地产有效结合是现代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福当代百姓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筑风水文化是古代祖先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易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现在我们共同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问题。
说到风水文化我们很多问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