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六年级的博客》有感
读《六年级的博客》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六年级的博客》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既《五年级的博客》后,《六年级的博客》也隆重登场了。李明宇、杨思柠等小学生进入六年级了,他们要适应新的教室新的桌椅、新的老师。孩子们都长大了,女生都有了自己的“秘密”,男生也学会了八卦(虽然女生也会)、捣乱、抽烟、谈恋爱。学生们竟然异想天开,将他们的`于老师和范老师拉到一块。结果却是:于老师早已有孩子了,这让大家很失望。他们中间还爆出了绯闻:朱文博与张乐瑶恋爱了,又分手了、王新明爱上何田田了……哎,人啊,太八卦啦!
上了六年级,最重要的是学习,为小升初做准备。这群孩子也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家长们也不停地让孩子做习题、做卷子。比如说王新明的妈妈吧,因为王新明家在普通中学附近,妈妈担心他考不上重点中学,就花500元买了一套小升初模拟卷子,还让王新明背中学生的作文,至于这么草木皆兵吗?
这本书叙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这些小学生的小事在商晓娜的笔下汇成了六本书籍。从这里边我知道了:“生活处处皆文章,商晓娜就这样写出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学生六册的生活博文。我们写日记也一样,应该从生活小事落笔,寻找灵感,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认识之一。
时光飞快地流逝,转眼间小学就要毕业了,这类博客题材的小说也要暂告一段落了,可同学之间的友谊不会磨灭。当书中的孩子毕业时,都怀念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是的,小学六年,同学之间闹点矛盾很正常,矛盾很快就会过去,友情会长存。趁着还没有毕业,好还珍惜自己与他人的友谊吧!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认识之二。
第2篇:读窦桂梅博客有感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604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读窦桂梅博客有感其一
窦老师的博客里的文章大都非常感人,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感悟和经验,常给我以许多的启迪。并使我更深地认识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力。
感慨一:善待每一位学生。
朋友之间无话不说,教师对学生像朋友对朋友。首先,要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不仅有知识的交流,而且也有情感的交融。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教师要通过自己富有童趣的幽默语言、动作和表情传递给学生尊重与信任、宽松与鼓励的情感信息。
其次,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学参与者和朋友,感慨二:笑脸常开
笑脸是一种责任心,爱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理解他们却不纵容;笑脸是一种期望,对学生永远有期许,永远给他们机会;笑脸是一种境界,平和地看待和解决问题,不会庸人自扰;笑脸是一种氛围,感染了教师,也感染了学生,于无声处滋润心田。
笑脸是种魅力,教师一定要微笑着看学生!教师的笑是学生心中最灿烂的花!曾经不止一次有学生跟我说:“刘老师,我们喜欢看你笑的模样。”所以我现在非常在意自己有没有经常把微笑留给学生,有没有给他们一种鲜花般的感觉。
感慨三:要有一眼泉
教师给学生一小杯水,自己要有一大桶水教师给学生一小杯水,自己要有一大桶水。而今天的教师有一大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大桶死水呢?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小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识,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浇灌学生的心田。为了具备“一眼活的泉水”,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业务。不光需要对教材内容深刻和透彻理解,而且还需系统地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科普著作,以及教学法参考资料,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
我门心自问自己有多少水?这桶水怎么样?满不满?活不活?甚至很多领域还只有一小杯水、或一滴水、甚至没有水。
所以在这里我很自责,很惭愧,惭愧离着当好一名老师的要求还很远。但既然选择了老师,就有责任去当好,就有责任不断地反省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发自内心的有一个一生的追求和目标:当好一名老师,当一名好老师!
朗歌4月随笔系列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604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读窦桂梅博客有感其二
“温情是一种武器,一种通常比凶更锐利的武器;温情是一种责任心,爱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理解他们却不纵容;温情是一种期望,对学生永远有期许,永远给他们机会;温情是一种境界,平和地看待和解决问题,不会庸人自扰;温情是一种氛围,感染了教师,也感染了学生,于无声处滋润心田。”---------窦桂梅老师如是说。
近来阅读窦桂梅老师的文章,颇为感慨,她的博客里有很多好文章在感动着我。我始终觉得学生是弱小的,他们永远是弱势群体。在学校里,他们是被动的,他们等着被你安排座位,等着你宣读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准备好接受你上课的方式,接受你布置的各项任务,他们极看中你的评价,他们害怕被批评,渴望受表扬,这一切都掌握在你的手里。他们有太多的被束缚的无奈,却因为你给他们的一点点自主的权利而快乐满足。
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善良的,他们从不记仇,他们单纯而重感情。在我一次严厉批评学生之后,我在走廊里又遇到了他,我说:你跟我到办公室来一下。他站在那里,眼神凄楚而幽怨,我永远忘不了那样的目光,那一瞬间,我被打动了,象夜晚的月亮一样,温情从心底深处升起来,融化了我。我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说,刚才老师太生气了,说的话太重了,不过你真的要努力了,不要再让老师失望,好吗?他点点头,很恭敬地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的目光,早已经变得柔和了。
以宽容的心去善待那些还没有成熟的心,在他们成熟的时候,便会多份宽容和厚道。不要期望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不是神仙,更不必神化自己的形象。
思想教育不仅是西医看病,更是中药的调理;不是涛浪滚滚,更是以一溪清泉滋润万物。我始终觉得过程很重要。学校不是工厂,可以以产值多少进行结果管理,因为很多结果不是看得出来了,而且看不出的结果比看得出的更重要!而这些,正在我们教育的全部过程中。我常常想,我们的主题班会多么生机勃勃!我们只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下要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他们就会那么投入,因为我们在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差生优生之分,学生一律地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我们哪里看得出(我们也不会去留心这些东西)谁是后进生,谁是优等生?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才智,我们教师不得不自叹不如!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如此吗?我们必须创造出值得我们崇拜的学生来!教师的最重要工作,我觉得就是给予机会,进而创造机会!把机会给学生,他们会创造出一个天地来!
微笑是种魅力,教师一定要微笑着看学生!大笑也是一种魅力,教师的笑是学生心中最灿烂的花!所以我现在非常在意自己有没有经常把微笑留给学生,给他们一种教师的温情。
朗歌4月随笔系列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604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读窦桂梅博客有感其三
窦桂梅老师认为最富有爱心的人莫过于两类人:一是医生,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医生拯救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人们称其为“白衣天使”,二是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铸就的是人的灵魂,所以人们赞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一颗充满爱的心,尤其是我们教师更要时刻准备着奉献我们的爱心,因为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而爱心却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面对形形色色富有个性又有差异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爱生,就会出现偏爱好生,歧视差生,甚至出现工作敷衍塞职,讽刺、体罚学生,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所以教师职业必然要求每个教师要真心实意去爱每一个学生,要特别“偏爱”、特别关注那些所谓“双差生”,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我们的教师才会真正的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苦与乐,去忧虑着学生的忧虑,关心着学生的关心,希望着学生的希望,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才会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忠诚奉献;才不会出现诸如以教谋私的事件发生。更多的是为了学生带病上班;为了转变一个后进生费尽心机;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学生调查表明,令学生终身难忘的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的事例,如雨天教师借给的一把伞;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入骨髓的甜蜜,久而久之,这份情感就会演绎成一团幸福,时刻慰藉着我们的心灵。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渐渐地理解了教师职业的内涵,也让我深深领悟到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我们,只有用爱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古语说得好:“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多一分真诚就多一分关怀,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温暖!只要走上那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那一张张神情专注的面庞,你的心中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情绪在涌动,那就是爱,至高无上的师爱!
朗歌4月随笔系列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604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养花感悟
春将过,夏又来了,四季的变换,俨然轮回了四分之一,时间飞逝,踏上三尺讲台,整整有24年之久了。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同时我也是个养花爱好者。有时候我觉得养花和教学生有很多相同之处,养花和教育一样都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我们慢下来。
学生就好像是院子里种的花。
有的像迎春花,初春就叮叮当当的花开满园;有的就像夏荷,盛夏满塘的荷花让人惊艳不已;有的像秋菊,姗姗开放让人焦虑不已;有的则像寒梅,在寒冬腊月才会绽放它的美丽;而有的却像含羞草,任凭你倾注再多的心血,也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是啊,每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各有不同,当有些学生总考都考不及格时;当有些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架时;当有的学生上课总是坐不好时;当自己被熊学生气的暴跳如雷时,我也时常在心里问自己,是否真的有耐心去等待孩子们的花开。我害怕时间会磨掉自己的耐性,害怕自己会忘了本着爱心去浇灌每一朵鲜花的初衷,更害怕自己会因为学生们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对他们横加指责,从而给他们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有人喜欢把老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喜欢把老师比喻春蚕,吃进去的是叶子,吐出来的是蚕丝;有人喜欢把老师比喻为粉笔,奉献的是自己,写下的是知识;而我,真喜欢把老师称作为园丁,一生倾注心血,只为培植满园的花朵。一个班级就像是一个花园,每个学生就是一朵茁壮成长的花苗。无论他们成绩与表现如何,都是班里的一个分子,都是一朵朵美丽的花,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慢慢的成长着。作为教师,便要精心的关注着每一朵花的成长,给他们最贴心的呵护,在他们失败时,给予鼓励;在他们成功时,与他们一起分
朗歌4月随笔系列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604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享;在他们迷茫时,牵引他们走出困境。走近花朵,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休戚与共。倾听他们内心的忧伤与快乐,倾听他们心里的呼声,倾听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尽管他们现在还不成熟,可能不够懂事,甚至我行我素,你只有慢慢地看,静静地赏,细细地品,才会看到每一朵花都与众不同,每一朵花都是那么可爱娇艳,每一朵花开的声音都是那么美妙独特。
时光浅浅的走,或许我在他们的人生中,只是短短的几年亦或是一年(有插班生),可经历着,感念着,便是幸福的。笑对风,笑对雨,笑对这群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我想,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守住心中的那一季春暖花开,其实,我们想要的幸福一直都在。
教育的道路艰辛而漫长,只愿自己不忘初心,一路聆听着花开的声音,心从哪里经过,花朵就在哪里绽放,用自己的一世时光,守望孩子成长的瞬间。
朗歌4月随笔系列
第3篇:读周国平博客有感
读周国平博客有感
带着敬畏的心情打开了周国平先生的博客,边听着舒缓的音乐,边滚动着鼠标浏览着周先生的博文,由于随感少却了浓重的雕琢气,少却了老于世故的圆滑,处处呈现出单纯而练达、质朴而传神的精巧之美,顿时让人沉静,让人入世,更让人出世。
随感录的可贵在于真实,在于字字珠玑而又凝炼传神,周国平先生把自己写的一些生活随笔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文章关于爱情、生活、孤独、诗、生死等人生常遇到的问题,虽然作者是一位哲学博人,但是书中并没有艰深的哲学术语,相反都是浅白的词语,用生花之笔精雕细刻地写下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困惑。
读着读着,一句“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在脑海中浮现,这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校园里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而我,作为一名当代女大学生,觉得女生必读周国平,而且要热爱生活、寻求人生真谛
第4篇: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
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
在寻寻觅觅中猛然想到:李镇西是否有博客,他的博客写些什么呢?赶紧上网搜索,真的搜到了:李镇西新浪博客!
这里有700多篇博文(几乎是每日一篇,相比当下的校长们,如果也做到每日一写,不,每月一写,我相信,他们也定能将学校管理成具有浓浓书香气息的地方,闪耀光芒理想的地方),我一篇1篇的拜读,如饥似渴,热血澎湃;再读下去,却逐渐的安定,慢慢的舒坦,进入完全的放松。我被他渊博的学识、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理念所折服!“教育何必具有教育意义”“给孩子一个撒野的地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诸多博文,令我耳目一新。
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吗?
相比今天的教育,无不追求短暂的业绩,无不追求教育的功利。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只是为了获取优异的名次,争取功名利禄,还美其名曰:为家长负责,为学生一
第5篇:读《五年级的博客》一书有感
这本书全名叫《我们班的博客/五年级进行时》。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它有多好看。可是慢慢地看下去,却让我着迷了,就让我来说说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这本书写的是三十多个学生和几位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据我所知,这是我国儿童文学书刊中第一套博客体裁的小说。里面是以五年级一班的博客为内容形式,呈现出班里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就是一篇篇小文章,文章后面还有一些评论。里面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非比寻常。里面描述了五年级一年的事情,有学校的事,也有家中的事,50多个小故事给这一年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的光彩。
看完这本书,无形中我把书中的五年级一班和我们五年级三班做了比较。我觉得他们班和我们班大不相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班比我们班复杂多了。他们的老师很凶,以前的顾老师很好,现在凶狠狠的黄老师把他们
第6篇:读敏妈的博客有感
读敏妈的博客有感
今晚在敏妈的博客上偶然读到大丫和咏晴帮助一A考失利的SM1孩子的故事,非常感人。这位孩子曾经因为成绩不合格被取消奖学金,JC2自费读了一年初院,非常不幸的A考成绩失利,最后没有大学录取。孩子的家境并不富裕,家里为他自费已经支付了十多万元,结果却是如此,当时完全可以用“天塌了”来形容孩子家里的状况。孩子因为愧疚、感觉无以面对父母迟迟不敢去拿A考成绩单,等到知道成绩之时已经是新加坡理工学院报名的最后一天,但是因为网络繁忙,怎样也报不上名,最后是咏晴亲自前往学校帮助讲明情况,学校才同意给一次机会,好在孩子当年O水准考试成绩不错(可以用当年O水准成绩申请理工学院,此成绩二年有效),最终被淡玛锡理工学院录取。在孩子及其全家几近绝望之时,她们急孩子所急,帮助孩子凭O考成绩进入淡马锡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