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空3分,共60分)。
1.我国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
A、《齐民要术》B、《物种起源》C、《本草纲目》D、《扁鹊内经》
2.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细胞群C、组织D、器官
3、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生长C、细胞的分化D、细胞的联合
4、植物体内的大量细胞是彼此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是通过:()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胞间连丝
5、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A、根、果实、种子B、叶、花、果实C、花、果实、种子D、根、叶、茎
6、植物体组织的形成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
7、下列用于组织的是:()
A、洋葱的根B、洋葱的表皮C、洋葱的头D、洋葱表皮细胞
8、市场上出售的黄瓜属于:()
A、营养器官B、营养组织C、生殖器官D、保护组织
9、番茄的果实是由几种不同的什么构成的:()
A、细胞B、组织C、器官D、物质
1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11、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
12、若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x转换成45×,视野中的光线将会()
A、变亮B、变暗C、无变化D、变化无规律
1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是由:()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1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上 B、下 C、 D、
15、细胞分化是指:()
A、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子细胞的过程B、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C、新生的子细胞逐渐长大的过程
D、细胞从原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其它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16、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A、病毒B、河水C、蘑菇D、鱼
17、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下列哪项:()
A、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成两个B、细胞质平分成两份C、形成新的细胞壁D、形成新的细胞膜
18、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A、用直线条涂黑它B、点上细点表示C、用横线条涂黑它D、随意涂黑它
19、下列食物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A、番薯B、番茄C、甘蔗D、莲藕
20、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A、污物B、气泡C、细胞D、墨水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小陈从市场买回了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研究分析:
(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流出。这些汁水是( ),它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2)取另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 ( )。
2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请分析:
(1)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2)如果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第2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生物课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钟乳石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中主要描写了 哪种因素影响
生物的生活?( )
A、季节 B、水 C、生物 D、人类
3、天气炎热时,树荫下比较凉爽。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
4、在秋冬交替之际,人很容易患流行性感冒。导致人患病的是流感病毒,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大海中的鱼 B.森林中的松树 C.森林中的空气 D.密云水库
6、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
A、25 ℃和0 ℃ B、有光和无光 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水分
7、农民伯伯在早春播种棉花种子需要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土壤温度 B.增加光照强度
C.补充空气 D.以上都是
8、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时,先后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与10×的目镜和45×的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的同一部位,比较两次看到的结果是( )
A.都是倒像,视野由亮变暗,细胞数目由少变多
B.都是倒像,视野由亮变暗,细胞数目由多变少
C.都是正像,视野由暗变亮,细胞图像由大变小
D.都是正像,视野由亮变暗,细胞图像由小变大
10、将来的你, 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月球旅行. 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
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 B. 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 宠物猫、电脑、光盘 D. 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11、现在科学家成功地利用干细胞培育出了心肌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是( )的结果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成熟 D.细胞分化
12、栽花或种庄稼时,需要经常松土,原因主要是( )
A.促进根的吸收水分 B.防止水分蒸发
C.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D.减缓蒸腾作用
13、水中存在着“藻类→小虾→小鱼→大鱼”这样一条的食物链,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 )
A.藻类 B.小虾C.小鱼 D.大鱼
1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先发生分裂,由一份分成两份B.细胞核先发生分裂,由一个分成两个
C.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D.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15、在生物圈中,玉米植株和人体内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 )
A、叶绿体和线粒体 线粒体
B、叶绿体 线粒体
C、线粒体 线粒体
D、线粒体 叶绿体
16、描述花生果实的谚语中所说“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指的是( )
A.果皮、种皮、胚乳 B.果皮、种皮、胚
C.子房、种子、胚 D.果实、种子、胚珠
17、“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此处的“绿”主要指哪类植物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8、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19、花生的种子是有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 )
A.受精卵B.卵细胞 C.子房 D.胚珠
20、我国规定每年的( )为植树节
A。1月1日 B.3月12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0分)根据植物细胞结构回答:
(1)图中①是细胞壁,它有________作用;
(2)栽培于土壤中的农作物,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而又能抑制有害物质进入植物体,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3)烟叶中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写出序号和结构名称)中。
(4)一个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写出序号和结构名称)
(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右图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填写编号)
(2)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_的关系。
(3)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
(4)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生物链,请把它用字母表示出来。
3、(1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如下设置条件下培养,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湿润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湿润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试分析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乙装置在实验中起______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_____装置。
(2)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移栽玉米幼苗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掰玉米果穗时,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弥补。
(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光合作用过程中充分利用阳光,提高产量,应该做到。
4、(10分)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 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 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 叶片逐渐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⑤取出叶片, 用清水漂洗干净. 然后放在培养皿里, 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 用清水冲洗掉碘液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__。
(1)步骤①的目的是;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
5、(12分)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面式子中 a表示
,b表示
。
⑵生物圈已经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谈谈你的看法(原因和措施至少各两条)(8分)
参考答案
一、1—5C B C B D
6—10 D A A B A
11—15 D C D A A
16—20 B A B C B
二、1、(1)支持和保护 (2)细胞膜(3)⑤液泡(4)④细胞核(5)细胞壁和液泡
2、(1)A B C(2)吃与被吃(3)消费者(4)A →B→ C
3、(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对照
乙和丙
(2)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潮湿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一个烧杯放在25℃的光下,一个烧杯放在25℃的黑暗环境中
(3)保护成熟区的根毛(4)受粉不足
人工辅助授粉(5)合理密植
4、④绿
黄白 ⑥蓝色
(1)使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耗尽或运走
(2)脱色(或者说溶解叶片内的叶绿素)
5、(1)叶绿体 氧
(2)碳氧平衡失调的原因1.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2.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的大量的破坏等
应该采取的措施1.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2.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第3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B.种子萌发C.森林着火D.人的呼吸
2.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A.大气圈的上部B.大气圈的底部C.整个水圈D.岩石圈的上层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C.陆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4.在下列影响兔子生存的环境因素中,哪种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A.阳光B.温度C.狼D.水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捕食B.竞争C.合作D.追逐
6.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哈维C.林奈D.沃森和克里克
7.现代生物学研
第4篇:七年级上册地理生物测试题
1.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右图是我国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6~8题。
2.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②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③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
④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对该地气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严寒,夏季高温
B.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C.终年高温
D.终年温和 4.根据该地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
B.西北
第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测试题
1.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里,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使鱼缸更富生气
C.供给鱼新鲜食料 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考查目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答案】D
【解析】水草在光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水中氧的含量,有利于鱼儿的生活。故选D。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蜡烛燃烧所需物质来自绿色植物
C.绿色植物在烛光下能制造有机物
D.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考查目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产生氧气。
【答案】D
【解析】蜡烛燃烧或者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植物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
第6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 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B. 阳光 C. 土壤 D.空气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