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下册《观舞记》导学案
七下 《观舞记》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
2、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言。
3、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二、知识方圆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印度是公认的世界传统舞蹈的发祥地。“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三、基础知识
1、注音
本色当行()
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2、填词语
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笑容灿烂的样子。()
生气地看。()
形容威力极大。()全身的本领。()
呼吸相互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四、问题探究
1、作者从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舞蹈“飞动的美”?
思路启发:抓住舞蹈“飞动的美”这一特点,题意是让学生从内容方面了解课文。
2、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对于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并加以品味。
思路启发: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是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的。题意在于体会作者的语言技巧——善用修辞、善用修饰性词语、善用动词、善于多角度描写。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思路启发: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非技巧之舞。通过找出有关卡拉玛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进而理解这句话,理解一个真正的舞蹈家的内心世界。
4、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可作一些比较研究。
思路启发:可以从这两篇文章写作语言上进行比较,还可以从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比较,等等。
五、当堂训练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阐述___
褶裙___
粲然___
嗔视___
供养___
惆怅___
2、词语填空
变幻多___
本色当___
低回___转
咤风云___
浑身___数
尽态极___
息息相___
___合悲欢
3、仿造文章开头四个假如的句子,续写两句话来表达对卡拉玛姐妹的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分析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工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许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①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原名_____,有诗集_____________。②从文中摘出照应“离合悲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___和___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蹈。④将选段中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并分别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上文中哪一句话能充分表现舞蹈者舞蹈时的最高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上文中引用白居易“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三、基础知识
1、注音:hánɡ、pín cù、càn、chēn、chì zhà、xiâ
2、填词语:本色当行、粲然、嗔视、叱咤风云、浑身解数、息息相通
四、问题探究:
1、作者从身体、神态、服饰、心灵等方面来表 现: ⑴、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 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⑵、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⑶、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2、略
3、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4、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其他可比较两篇文章在比喻、排比运用方面的异同。
五、1、略
2、略
3、假如我是个指挥家,我就要用指挥棒,指挥出她们细响的铃声和轻捷的舞步 ;假如我是个摄影师,我就要用最精堪德技术捕捉窈窕的身姿何飘逸的发丝。
4、①《冰心全集》、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② “我们看到她忽而双眉颦蹙„„铮铮的弦响。”③神态、动作
④哀愁、喜乐、娇羞、盛怒
⑤.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⑥生动形象地表现姐妹精妙的舞蹈以及表达作者卡拉玛舞蹈的高度赞叹。
第2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观舞记》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观舞记》导学案
编写人:
编写时间: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
【学习重点】研习精彩句段,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学习难点】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体悟印度舞蹈的魅力。
【知识链接】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义。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凭借自己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来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大神湿婆在印度舞蹈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直到今天,每当有舞蹈演出时,湿婆的舞蹈神像往往要被供放在台前。
印度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语更是变幻莫测。这种变化万千的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和种种举动,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白昼、黑夜等自然现象。比如用手指的姿势表示美丽。手姿不仅表演起来令人眼花缭乱,花样繁多的手姿还反映了表演者活跃的思维,是一中真正的脑部锻炼,可谓“心灵手巧”。总之,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在舞蹈动作中表露无遗。
【学习过程】
一、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2、从文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读一读。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请仿照例句进行说话。示例:印度舞蹈真美!美在氛围——“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有一种宗教氛围,给人庄严肃穆之感,具有鲜明的印度特色之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三、体会情感
4、文章中哪些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品味语言
5、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提示:请用“__________ ”好,好在……的句式来说。
五、比较阅读
6、本文与《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两文所表现的美有什么不同?
【学习反思】
【课堂检测】
1、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分别描绘了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特点?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3、全程伴读中1——
4、5——9题。★
4、课外背诵15——17段。
第3篇:《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余国福
学习目标
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4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创境导入
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二、资料链接
1、走近冰心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
第4篇:观舞记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题 观舞记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2014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
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
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1、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2、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生活动 学法指导
预习导学:掌握下列字词:
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斗薮粲然尽态极妍花鬘嗔视
浑身解数褶裙雏凤叱咤风云颦蹙
2、解词:
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尽态极妍:
惊鸿:
二、学习研讨
(一)、创境导入
(二)、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