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的科学活动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0-18 07:12: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 我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活动

我从哪里来

郧西县城关幼儿园

郑武玲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不少父母被孩子问到“我从哪里来?”都会感到难于启齿,或不知所措。事实上,孩子对于自己的由来感到好奇,是十分自然的,这种求知欲应给予满足和认可。但敏感的话题常常让年轻的父母因为尴尬而回避,甚至拿“街上捡来的”“河里捞上来的”“商店买来的”等答案来搪塞幼儿。因此,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的回答。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还达到了教育孩子热爱母亲、尊重母亲的目的。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对身边的科学感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意识。2 认知目标:通过看、听、讲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能力目标:让幼儿大胆表述操作的结果。

活动重点:了解宝宝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体会妈妈抚养自己长大的辛苦。活动准备

课件,大皮球若干个,胎儿成长照片。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二〉引出课题,激发兴趣:我从哪里来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到这个幸福的世界吗?有几个小伙伴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大耳朵图图》

2、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每一个小朋友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小宝宝在出生以前都住在妈妈的肚子里。(孕妇照片)

〈三〉通过问题“爸爸为什么生不出小宝宝?”引出幼儿对子宫的认识。妈妈的肚子里,有一间温暖的小房子,没有出生的孩子就住在那里。那里面应有尽有,就像是一座宫殿。因为那个宫殿是给孩子住的,所以我们管它叫‘子宫’----就是孩子的宫殿。小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四〉通过欣赏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及成长过程,并讨论:

1小宝宝每天在妈妈的肚子干什么?(睡觉,有时会动一动)2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饿了怎么办?(吃东西)

3小宝宝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脐带图片〉 〈五〉讨论:小宝宝是怎样生下来的。

妈妈打开子宫的门。孩子走出门后,经过一条又长又黑又狭窄的小路,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小路出来了,费尽千辛万苦,终于

来到了这个世界。还有的小宝宝舍不得离开妈妈的肚子,就是不出来,医生只好在妈妈的肚子上开一扇门,把他抱出来,然后再把这扇门关上。这个孩子就是你了。(播放婴儿的哭声)听,宝宝被妈妈生出来了。好可爱哟!(小婴儿图片)

(六)操作活动:请幼儿按自己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生长过程。

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下,小宝宝喝着妈妈甜甜的奶水一天天长大了,学会了吃饭,可以坐了,学会了爬---走---跑,接着上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 ——长成我们现在这样了。活动延伸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四位小朋友将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大皮球,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孕妇妈妈。〈教师按照小心走路----弯腰系鞋带----扶着肚子散步---轻轻坐下---抚摸小宝宝〉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妈妈为了抚养我们长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们要如何报答妈妈呢?(妈妈生病了,在家怎么关心,干家务活时我们要怎样帮助,不高兴的时候,有好吃的等等)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我们的妈妈。随乐(《感恩的心》幼儿一起来为妈妈祝福。

第2篇:中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中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张晓迎

活动内容:我长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

2.懂得尊重.关心.爱护.体谅他人,并愿意为他人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1.投影仪

2.幼儿照片

3.肚子里的宝宝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

1.图片上有谁?他们看起来很高兴,为什么

呢?

2.哇!猪妈妈生了这么多的猪宝宝,数一数。二.你从哪里来 1.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2.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 3.看课件

回忆看到的内容,模仿

4.小结:小朋友在妈妈肚子里从一个小豆豆慢慢地长成了一个小宝宝。他是靠什么长大的?

5.看课件

脐带

三.出生后

1.看出生后的照片1~2张

猜一猜他是谁,请他讲讲这张照片。

2.我们每个人出生时大概只有50公分,现在都长这么高了,那出生后又是靠什么长大的?

引导幼儿说出喝奶.吃水果.饭菜.勤锻炼。

3.看成长过程照片

幼儿自己介绍成长历程。

4.小结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许多人都爱护,养育了我们,你能说一说吗?

5.你想对他们做些什么,并说些什么话吗?

延伸活动:为家人制作礼物

第一组:用小棍拼摆图案 第二组:为妈妈设计服装.发型 第三组:制作爱心卡

第3篇: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了解生命的由来及胎儿在母体中的生长情况。

2、尝试用动作表现出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3、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教具:有关课件

材料:小枕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婴儿图片,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他有个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忙“我从哪里来呢?”

1、提问:(1)小宝宝从哪里来?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你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呢?(幼儿回答)到底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播放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一)分段观看课件,分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生长的情况。

观看课件

(一)小圆球的由来

1、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再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说课教案

授课班级:五年二班 授课时间:2010.11.3 授课人:黎洪清 节次:3

课题: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感受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很多老师,它们今天和我们一同来学习,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本节课的新同学。

一、交流资料,解决问题

1、师:上一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积极查找资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案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3.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2.动物(小马、小鸡)出生的情景录象。3.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4.胚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从哪里来的科学活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从哪里来的科学活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