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空心菜的大棚种植技术
空心菜的大棚种植技术
空心菜是广大市民喜食叶菜类品种之一,在夏秋季生产较多,在冬季初春由于气温较低,不适宜其生长,但近年来通过小拱棚、薄膜大棚等设施试验栽培,取得成功,在春节前后均能上市供应,而且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空心菜的大棚种植技术吧!
空心菜的品种选择
空心菜有子蕹和藤蕹两种,北方多以子蕹即种子繁殖,一般选择以泰国尖叶品种为主,亦可用本地或广西柳叶(尖叶)品种栽培。
空心菜的播种方法
1、浸种催芽:空心菜种子的种皮厚而硬,若直接播种会因温度低而发芽慢,如遇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则会引起种子腐烂,因此宜催芽后播种,可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18-20小时,然后用纱布包好置于30℃下催芽,当50%-6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2、播种方法:空心菜可进行撒播或条播,每亩用种量为15-20公斤,撒播后用细土覆盖1厘米厚左右,条播可在畦面上每隔15厘米横挖一条2-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浅沟内,再用细土覆盖,然后用遮阳网覆盖畦面,淋水,出苗后即可揭开遮阳网。
空心菜的大棚种植
1、栽培季节:大棚栽培基本上可以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为了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则应安排在10-12月播种,12月至翌年3月上市。
2、整地施肥:空心菜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需肥水较多,种植时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充分与土壤混匀,起成高20厘米、宽130-150厘米的畦(包沟)。
空心菜的大棚管理
1、温湿度管理:冬季大棚栽培时,气温低,湿度大,且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时间长,对喜温的`空心菜生长极为不利,因而保温防寒是空心菜反季节栽培的关键,播种后,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应加强通风排湿,尽量避免大棚内的温度高于35℃,防止植株发生病害,以保持旺盛生长,提高产量,若播种后遇低温天气,应及时密封大棚,棚内温度保持10℃以上,否则会引起冻害。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在较高温度和阴雨天都可能会达到100%,此时必须及时揭开大棚两端或四周的薄膜进行通风透气。
2、肥水管理:空心菜是多次采收的作物,因此除施足基肥外,必须进行多次追肥才能获得高产,苗期可用10%-15%的稀人粪尿淋施,亩用1000-1500公斤,当幼苗具3-4片真叶时,用复合肥15-20公斤和尿素2-4公斤混合施用,采收期每采收1次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5-8公斤。空心菜需水量较大,应经常浇水以保持畦面湿润。
3、病虫害防治:大棚栽培空心菜主要病害有苗期的猝倒病和茎腐病,是由于气温低、相对湿度过大而引起的,通过降湿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同时可用瑞毒霉700倍或卡霉通800倍喷雾防治。其主要虫害有螨类和红蜘蛛,可用克螨特1000倍或卡死克1500倍防治。
4、适时采收:一般播种后35-45天,当空心菜植株生长到35厘米高时应及时采收。
第2篇:大棚西瓜种植技术
大棚西瓜种植技术
西瓜大棚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1、整地施肥。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如果是利用冬闲大棚,应在冬前深耕25厘米,进行冻袋,使土壤疏松。将底肥的一半全面撒施,再翻入土中,整平后开沟集中施肥和作畦。在整地时,应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
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l-1.2米作畦。在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1米行距作小高垄为宜,在地面匍匐栽培时,可用南北向畦(与大棚纵向平行)。
底肥用量和种类:一般亩施优质厩肥4000-5000千克(或腐熟鸡粪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腐熟饼肥100千克。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2、移栽定植。大棚西瓜在采用3层薄膜覆盖情况下,可比拱棚双覆盖早定植10天左右。大棚内的栽植密度一般可较拱棚双覆盖大些,并要求较精心地整枝,采用支架栽培的要比地面匍匐栽培的密些。大棚内过度密植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在春季阴雨多、光照弱的地区。
大棚内西瓜的定植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上午9时至下午茧时栽完。定植穴的大小应与土坨或营养钵大小相适应。然后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摆正瓜苗后即填土。沿土坨四周用手将填入的土轻轻压实,也可在定植当日暂不封窝,次日再补浇一次小水后封窝,以利于缓苗。全棚栽完后,可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其上扣薄膜,呈一条龙式小拱棚。由于大棚内无风,故拱架可简单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盖,并且不必压得很牢,以便天暖时昼揭夜盖。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后备苗。为了使定植当日能提高土温,最好在下午2-3时前定植完毕。
3、大棚内的温、湿度控制。
①、湿度管理。定植后5一7天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保持在寞妻度以上促进缓苗。若白天温度高于35度,则应设法遮光降温。缓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T-32度,夜间不低于15度,此期间可通过开闭天窗来控制棚温,当瓜蔓长3T厘米左右时,可撤除小拱棚。大棚西瓜盛花期,应保持光照充足和较高夜温,因为若在人工授粉后夜温低,则造成落果和影响果实肥大。外温超过18度时,应加大通风,天窗和棚两侧同时通风,保持白天不高于30度防止过高的日夜温差和过高的昼温。此期西瓜进入膨瓜期和成熟期,高昼温和日温差过大会导致果实肉质变劣,品质下降。
②、湿度管理。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在采用地膜覆盖的条件下,可明显降低空气湿度。一般在西瓜生长前期棚内空气湿度较低,但在植株蔓叶满架(支架栽培者)或封行(地爬栽培者)后,由于蒸腾量大,灌水量也增加,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高。白天相对湿度一般在60%一70%,夜间达80%一90%。为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适当晚关棚,加大空气流通及行间铺草降低土面蒸发等措施。生长中后期,以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为宜。
4、光照及气体成分的调节。
①、增加采光量。西瓜要求较强的光照强度。但由于大棚的棚膜表面结露珠或表面不洁净,常脱射人棚内的光照强度降低,特别是在多层覆盖情况下。因此,应注意保持棚膜洁净,不要用透光很差的旧薄膜。大棚内光照主要来源于顶部(上光)和侧面(侧光),地面薄膜在生长前期也有一定反光作用。在支架密植栽培情况下,距地面1米以上的叶面积的正常光合作用,对西瓜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西瓜生长期应始终保持棚顶部和两侧面光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棚内部,使棚内1米以上叶片在生长中后期也能获得足够的光照,所有,要严格整枝、及时打权和打顶,使架顶叶片距棚顶薄膜有30—40厘米的距离、防止行间、顶部和侧面郁闭。在绑蔓时,要注意使叶片层间有20—30厘米的间距,防止相互重叠。
②、棚内气体调节。大棚密闭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严重不足,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同化产物的积累,二氧化碳施肥就是人为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足。方法有:一是在棚内堆积新鲜马粪,在发酵过程中可释放二氧化碳,每1立方米的空间堆放5一6千克,二是燃烧丙烷气可产生二氧化碳。在600平方米面积的大棚内,燃烧1.2-1.5千克,就可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高到1.3毫升/升,可根据棚的面积确定燃烧丙烷气的数量;三是应用焦炭二氧化碳发生器,在焦炭充分燃烧时可释放出二氧化碳;四是最简易的方是在不被腐蚀的容器中放人浓盐酸,再放人少量石流(碳酸钙),通过化学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施肥的时期主要在西瓜生育盛期,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适宜时间是上午10时左右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最佳浓度是1-1.5毫升/升。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方法,使棚内气体保持新鲜,防止有害气体积累。
5、整枝绑蔓。
①、整枝。大棚密植条件下,要实行较严格的整枝。当伸蔓后,主蔓长30-50厘米时,侧蔓也已明显伸出。当侧蔓长到20厘米左右时,从中选留一壮健侧蔓,其余全部去掉,以后主、侧蔓上长出的侧蔓顾时摘除。在坐瓜节位上边再留10-15片叶即可打顶。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进行,支架栽培情况下,去侧蔓(打杈)工作要一直进行到满架、打顶。在去侧蔓的同时,要摘除卷须。
②、搭架绑蔓。在大棚支架栽培情况下,应采用立架。竹竿,也可用吊绳,但以用粗竹竿为好,因为竹竿不易落瓜。在定植后20多天,主蔓长30厘米左右,去掉大棚内小拱棚后,立即进行插架,可按每株瓜秧插两根竹竿,在植株两侧,距植株根部10厘米以上,竹竿要插牢、插直立,插立架后开始引蔓、绑蔓。当蔓长30一40厘米时,即可将匍匐生长的瓜蔓引上立竿,每蔓一根竿,绑蔓作业中应注意理蔓,后期绑蔓应注意不要碰落大瓜,绑蔓和整枝工作可结合进行。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大棚西瓜的理蔓方法与双覆盖栽培的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在大棚内,故可在伸蔓后及时引蔓和整枝,也可省去压蔓等措施。大棚内地爬栽培情况下,也应采取较严格的整枝,密植时应用双蔓整枝法。
6、人工授粉。由于棚内西瓜的开花习性,应在上午8-9时进行授粉。阴天雄花散粉晚,可适当延后。为防止阴雨天雄花散粉晚,可在头一天下午将次日能开放的雄花取回,放在室内干燥温暖条件下,使其次日上午按时开花散粉,再用此花给雌花授粉。应从第二雌花开始授粉。以便留瓜。
7、选瓜吊瓜。为提高单瓜重和使瓜形端正,应选留第二雌花上坐的瓜,留瓜过早则瓜小而瓜形不正,过晚则不利于早上市,一般授粉后3-5天,瓜胎即明显长大,要优先在主蔓上留瓜;主蔓上留示住,可在侧蔓上留瓜。在支架栽培情况下,当瓜长到如碗口大得约0.5千克时,应及时进行吊瓜,防幼瓜增大后坠落。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应如拱棚栽培一样进行选瓜、垫瓜和翻瓜。
8、追肥灌水。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大。一般在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时,可顺沟灌一次透水。此后保持地面见湿见干,节制灌水,提高地温,使瓜秧健壮。在伸蔓期,插支架前,可灌2次水。水量适中即可。开花坐果期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和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进人膨瓜期,可3-4天浇一次水,促进幼瓜膨大。大棚西瓜的追肥在支架栽培情况下,可在支架前,大棚内小拱棚撤除后,在瓜垄两侧开浅沟施用氮磷复合肥20千克/亩,硫酸钾5-10千克/亩,以促进伸根发棵,并为开花坐果打下基。幼瓜坐住后,长至鸡蛋大小时,再亩施(结合灌水冲施)复合肥20千克,促进长瓜。果实定个后,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l—2次。在采收二茬瓜情况下,可在二茬瓜坐住,头茬瓜采收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亩。
9、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管理。大棚西瓜生长期主要害虫为蚜虫,为防治蚜虫,可在定植前于苗床先喷DDV+乐果(1:1)2000倍液。膨瓜盛期,棚内蔓叶茂盛,空气流通较差,蚜虫发生较重,必须注意严密打药防治。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应及早防治。膨瓜期应开始防治炭疽病,在生长中后期注意加强通风和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可大大减轻西瓜病害。大棚西瓜特别是支架栽培,由于西瓜果实处于良好保护条件下,受光良好,因而果形端正,皮色鲜艳,无阴阳面,可生产出高档的西瓜。
第3篇:大棚莴笋种植技术
大棚莴笋种植技术
晚秋定植莴笋,一般在春节后的3月初上市。莴笋此时正值蔬菜集中上市,价格低,效益差,采用塑料大棚栽培冬莴笋,产量高、品质好,在春节期间上市,经济效益显著,现小编就将大棚莴笋种植技术介绍给大家。
莴笋的种前准备
1、田块选择:莴笋忌连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为佳,一般选用稻田土为宜。田块要求地势高,排灌方便。
2、品种选择:选用耐寒耐冻的早熟品种。如科兴一号、种都耐寒二白皮、雪里松、挂丝红等莴笋品种。
3、适时播种:一般在9月10日前后2天下种,用种量1亩需播种50g左右,苗令30—50天,定植期为10月15日前。
莴笋的定植扣膜
1、定植前准备。提前一周深翻炕土,一次性施足基肥。按1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0千克,然后整地作畦,畦面宽4—8尺。
2、定植密度:定植行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