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假如人类也有尾巴作文
假如人类也有尾巴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假如人类也有尾巴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假如人类也有尾巴作文1
一天,我伸个懒腰,掀开被子,发现自己长了一条尾。我大喊一声:“啊!我怎么会长尾巴呢?”我赶紧跑到爸爸的房间,发现爸爸也长着一条长尾巴,我打开窗户,发现楼底下每个人都有一条尾巴。这下我可放心了。
我尾巴又细又长,别看它细但它可非常有力,我的尾巴是棕色和黑色相间,它可以卷来卷去,它可以卷成蜗牛壳一样。我非常喜欢我的尾巴,我总是把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在我的尾巴上系上尾带,涮上发光漆,走在街道上十分十分引人注意。
我的尾巴不仅漂亮,作用也有很多。在我上学的时候它可以为我拎书包。在我找不着东西的时候,我的尾巴可以到处帮我找东西。有一次,我正在找书架上的一本书,我怎么也够不着,我想可以用尾巴试一试,我用尾巴一钩,书就被钩下来了。我的尾巴也可以表达我的心情,当我高兴的时候我的尾巴会翘起来,当我伤心的时候,我的尾巴会搭在我的肩膀上,好像在安慰我一样,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它会拖在地上。
我的尾巴虽然功能很多,但是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不便,有时容易被别人踩到,在上课的时候摇来摇去,打扰别人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和伙伴捉迷藏,我自己藏得很隐蔽,但是还是被伙伴找到了,他们说:“你的.尾巴露出来!”
“起来了!太阳晒着屁股啦!”妈妈大叫一声,我醒了,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呀!我真希望人类也有尾巴呀!
假如人类也有尾巴作文2
“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什么的尾巴像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拥有尾巴,而且用途各不相同:牛的尾巴可以驱赶蚊虫;猴子的尾巴可以有助于它在树林间穿梭;狐狸的尾巴可以帮助自己摆脱猎狗的追杀;孔雀的尾巴可以来吸引异性……
如果我有一条尾巴,那该多好呀!如果我有一种尾巴,我希望是凤凰的尾巴。因为它有九条尾巴,可以做很多事。
如果我有凤凰的尾巴,我认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装饰,因为我的尾巴上绚丽的色彩就是最好的装饰了,而且还自带“火焰”,简直就跟电影特效一样,但那不是虚幻的特效,而是真实存在的。
我想,走路的时候,可以用六条尾巴代替我的两条腿走路,还可以用另外三条尾巴帮助我拿东西。
但是尾巴也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就是尾巴太多,容易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要耗费很长时间才可以把这个“尾巴结节”一点一点地解开。在冬天时,尾巴上的“火焰”让我感到很暖和,但是在夏天时,又会把我烤得汗流浃背,只有把尾巴放到冰箱里,才可以解决这个麻烦。
尾巴有利有弊,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常使人进入两难的地界,让人犯“选择综合症”。既然如此,还不如活在当下,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2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说课稿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一文是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科普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方便 、灵活,适应面广。 本文作为一篇科学小品,内容丰富多彩,想象新颖奇特,以生动浅显的言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展示了一个新奇而神秘的世界,同学们对这样的文章一定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很容易的读懂这篇课文,并从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勇于提出新奇想象的科学精神。
2、训练学生变换角度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2、通过导读式、启发式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科学小品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是开启本文思路的钥匙,同时更是展开本文的翅膀;想象都是有一定根据的。
二、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激发兴趣法、朗读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我着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本节课时,让学生先自主研究课文,再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准备分导入新课、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搭建表演大擂台,导入新课
让学生来做一个《动物夸尾巴》的游戏,同学们纷纷上台表演,争当最佳演员。由此导入新课,创设一种非常有趣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读一读
听课文录音 ,初读课文,疏通了字词障碍后,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这样不仅符合新课程提出的营造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的要求,而且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想一想
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幻灯片出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研读课文。 主要围绕人类尾巴的形态、人类对自己尾巴的装点与保护、人类尾巴的功能、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等问题展开。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对这个问题,各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把讨论成果写到黑板上,最后,师生共同点评来明确。这样设计,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全身心投入,群策群力,效果很好。
(四)说一说
①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结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作者的每一步想象内容产生的依据,并明确大胆想象很重要,合理想象也很重要。
②在此基础上,我组织了一个活动:“我和作者比想象”
想象力是知识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这样一句口号:“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异想天开。同学们今天敢不敢跟作者比想象?请同学们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用“假如人类也有 ——” 说一段话。你希望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又多出个什么,它会有什么功能?有什么好处?模仿课文说一说。这个活动非常富有挑战性,也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所以学生的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在构思表达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口才,又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感受到探究事物所带来的乐趣,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五)课堂小结:
我告诉学生想象对人类生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号召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动智慧的头脑,造福人类。
(六)布置作业。
用课文中的句式“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都是因为……”造句。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内容以学生讨论成果的展示为主,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学生板书讨论成果。变教师独霸黑板为师生共享,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又一妙招。
六、说课综述
总结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培养了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勇于提出新奇想象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探索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总之,是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的。
第3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点燃学生想象力的火花,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2、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对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见解。
3、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支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教学重难点
紧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我们先来谈谈“尾巴”这个话题。请大家先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尾巴的信息。
(学生谈自己所了解的关于尾巴的一切——哪些动物的尾巴很漂亮,尾巴有什么特殊的用处等。)
2、出示相关的图片——动物的尾巴
3、如果人类也有尾巴,那会怎么样?
二、通读阅读资料
1、有一位大胆的美国作家,他写了一篇非常大胆、有趣的文章——(出示课题《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他认为人类应该像其它动物一样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尾巴,并在文
第4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课件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课件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课件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点燃学生想象力的火花,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3。
二、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对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见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的能力,并学会通过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紧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思维探究事物,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安排导入、阅读、解读、迁移、拓展五个环节。
导入:教师带尾巴进入课堂(调动学生好奇心,营造轻松的氛围)。
为动物世界策划节目“神奇的尾巴”,学生推荐动物(联系生活体验)。
阅读:全班齐读课外(注重朗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读:字词园地——字词教学注重学
第5篇:假如人类长了尾巴作文
假如人类长了尾巴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假如人类长了尾巴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假如我能长出尾巴,我就要猫的尾巴,因为猫的尾巴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
猫的尾巴细长细长的,但我觉得还不够好看,有些单调。我会给我的.尾巴上用彩色的丝带绑上五颜六色的小花,再在丝带上粘上一个又大又美丽的蝴蝶结,那一定是锦上添花,十分抢眼!我的尾巴用处多多,有一次,下着大雪,路上很滑,但是我还要抱很多书,无法保持平衡,这时候,我的尾巴就派上用场了,我用尾巴卷着那一摞书,然后,用手扶着旁边的围栏,哈哈哈,这样就安全了,瞧,我的尾巴多有用啊。
记得还有一次,我想吃一棵树上的果子,用尽平生之力,终于爬到了树上,但还是够不
第6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反思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趣味性较强的科幻小品,是自读课文。想象大胆而奇特是本文的特点,但想象不是胡想,而应是有着合理的根本作引导。在教学中首先要保证解读课文的教学质量。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再有效地组织开发想象力的训练与讨论,不可前后倒置,使讨论与解读课文失去联系。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是: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
本篇文章是篇科幻作品,充满丰富的想象。因此,通过教读文本让学生掌握什么是想象是本堂课的根本任务,理解想象要有依据是把握运用想象的难点。因此我把本堂课的重难点确立为学习什么是想象,并理解想象是在一定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这一重难点设置的。如课堂开头,老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想象的内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产生这些想象的,这样学生们不仅感知了文字表面的内容,而且
第7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
篇一:《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双基: 激发想象力,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素质: 理清作品思路,领会作者的观点。
德育: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 体会科技小品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难点: 认识想象的特点和要求。
关键: 了解科幻作品的写作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具: 小黑板;课内习题卷
课型: 综合课 教法: 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课堂常规,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
1、掌握“字词积累”的字词
闲暇 笼子 褪去 防皱 油脂 引人入胜
翘起 末梢 癌症 蹭 退化 试图 司空见惯
2、作者品介绍
坎斯·彼勒,美国作家。
导入新课:
师导入: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这篇文章的标题多么有趣,大家来看文中的插图,人如果变成画面上的样子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