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0-12 07:12: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小学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1.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7分,丙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问甲、乙、丙、丁各多少分?

2.求1962、1973、1981、1994、2005的平均数。

3.缝纫机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缝纫机750台,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生产的2倍多66台,下半年平均月生产1200台,求这个厂一年的平均月产量。

4.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用甲种糖5千克和多少乙种糖混合,才能使每千克糖的价钱为8.2元?

5.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988,求这7个连续偶数。

6.6个学生的年龄正好是连续自然数,他们的年龄和与小明爸爸的'年龄相同,7个人年龄一共是126岁,求这6个学生各几岁?

习题六解答

1.∵甲+乙=184 (1)

乙+丙=187 (2)

丙+丁=188 (3)

(2)-(1)丙-甲=3 (4)

(3)-(4)丁+甲=185

∴甲=(185+1)÷2=93(分)

丁=93-1=92(分)

乙=184-93=91(分)

丙=187-91=96(分)

答:甲、乙、丙、丁的成绩分别为93分、91分、96分、和92分。

2.1962+1973+1981+1994+2005

=1981×5+(13+24)-(8+19)

=9915。

9915÷5=1983。

3.①上半年总产量:

750×3+750×3×2+66=6816(台)

②下半年总产量:1200×6=7200(台)

③平均月产量:(6816+7200)÷12=1168(台)

答:平均月产量是1168台。

4.(8.8-8.2)×5÷(8.2-7.2)=3(千克)

答:与乙种糖3千克混合。

5.分析 已知奇数个偶数的和,可以用和除以个数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其他各偶数。

中间数:1988÷7=284

其他六个数分别为278、280、282、284、286、288、290。

答:这7个偶数分别为:278、280、282、284、286、288、290。

6.分析 6个孩子年龄和与小明爸爸年龄相同,说明小明爸爸年龄是126岁的一半,是63岁.其他6个学生的年龄和也是63岁. 63÷3=21(岁), 21=10+11为中间两个数,所以其他四人年龄依次为8、9、12、13岁。

答:这六个学生的年龄分别为:8、9、10、11、12、13岁。

以上是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篇:小学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奥数通过动手、动脑和智趣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快来做做奥数题来锻炼自己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到的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1.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7分,丙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问甲、乙、丙、丁各多少分? 2.求1962、1973、1981、1994、2018的平均数。3.缝纫机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缝纫机750台,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生产的2倍多66台,下半年平均月生产1200台,求这个厂一年的平均月产量。

4.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用甲种糖5千克和多少乙种糖混合,才能使每千克糖的价钱为8.2元? 5.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988,求这7个连续偶数。6.6个学生的年龄正好是连续自然数,他们的年龄和与小明爸爸的年龄相同,7个人年龄一共是126岁,求这6个学生各几岁?习题六解答 1.∵甲+乙=184(1)乙+丙=187(2)丙+丁=188(3)(2)-(1)丙-甲=3(4)

第 1 页(3)-(4)丁+甲=185 ∴甲=(185+1)÷2=93(分)丁=93-1=92(分)乙=184-93=91(分)丙=187-91=96(分)答:甲、乙、丙、丁的成绩分别为93分、91分、96分、和92分。

2.1962+1973+1981+1994+2018 =1981×5+(13+24)-(8+19)=9915。9915÷5=1983。3.①上半年总产量:

750×3+750×3×2+66=6816(台)②下半年总产量:1200×6=7200(台)③平均月产量:(6816+7200)÷12=1168(台)答:平均月产量是1168台。

4.(8.8-8.2)×5÷(8.2-7.2)=3(千克)答:与乙种糖3千克混合。

5.分析 已知奇数个偶数的和,可以用和除以个数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其他各偶数。中间数:1988÷7=284

其他六个数分别为278、280、282、284、286、288、290。

第 2 页 答:这7个偶数分别为:278、280、282、284、286、288、290。

6.分析 6个孩子年龄和与小明爸爸年龄相同,说明小明爸爸年龄是126岁的一半,是63岁.其他6个学生的年龄和也是63岁.63÷3=21(岁),21=10+11为中间两个数,所以其他四人年龄依次为8、9、12、13岁。

答:这六个学生的年龄分别为:8、9、10、11、12、13岁。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 3 页

第3篇: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参考

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参考

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参考

奥数通过动手、动脑和智趣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快来做做奥数题来锻炼自己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到的 三年级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供大家参考。

1.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7分,丙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问甲、乙、丙、丁各多少分?

2.求1962、1973、1981、1994、2005的平均数。

3.缝纫机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缝纫机750台,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生产的2倍多66台,下半年平均月生产1200台,求这个厂一年的平均月产量。

4.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用甲种糖5千克和多少乙种糖混合,才能使每千克糖的价钱为8.2元?

5.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988,求这7个连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最小公倍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最小公倍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插一排红旗共26面,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如果起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不移动.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分析:根据“插一排红旗共26面,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用(26-1)×4=100米可求出需要插红旗的'总距离是多少米;再根据“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可知如果起点一面不动,那么4和5米的公倍数也就是公共点的旗就不需要动;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用100÷20即可得出除了起点一面不移动外,还可以有5面不需移动.

解答:解:总距离:(26-1)×4=100(米),

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

所以除了起点一面不移动外,不需要移动的还有:100÷20=5(面);

答:如果起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5面不移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成本问题习题及答案

1.某商品按每个5元利润卖出11个的价钱,与按每个11元的利润卖出10个的价钱一样多。这个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2.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品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5%,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1.答案:

1.按每个5元利润卖出11个的价钱,包括11个的成本+5×11=55元;按每个11元利润卖出10个的价钱,包括10个的成本+11×10=110元。一样多,说明11-10=1个的成本相当于110-55=55元。

2.答案:

解法一:减价100×5%=5元,多订购5×4=20件,共订购80+20=100件。

由于利润一样,所以存在:利润×80=(利润-5)×100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学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