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与快乐的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0-10 07:12: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立场与快乐的散文

立场与快乐的散文

有个词语叫“立场坚定”,意思是要知道自己代表谁、在为谁做事。立场,也就是我们的归宿感。弄清它,快乐会源源不绝。

小孩子一般来说容易左右游移,给点好吃的、好玩的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小孩子也容易受骗;大人教育他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听话等等,于是孩子多以家长的意志为最高准则,直到家长的原则太多太杂、或者自己一重标准、孩子一重标准的多了,才能打破这样的心理依赖;这也是孩子一般上学后都会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的原因,因为老师懂得多、具有权威性,而且一般也不会随便更改标准,所以其约束力或者说其权威性会延续到孩子离开学校。这种现象不好的地方是,如果某位老师不具备吸引某些孩子的外表或气质,就容易引起他们的连锁反应--不喜欢某老师,也就不喜欢某门课。这样的立场当然有些幼稚了。

立场,决定了你的心态。

有句话叫“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朋友的残忍”,是说明对敌人仁慈就是站在敌人的立场上,也就是站在朋友的对立面,所谓“妇人之仁”,所谓“爱憎分明”等等,都是对立场问题的一些表述。佛家的“慈悲无敌人”,并不是说一心向善就没有人欺负你了,而是不站在任何对立的立场上,心中只有一片仁爱,这样当然也就没有敌人可说。至于那些考验、那些欺负,他们并不当成是敌人的卑劣,而只当成恶因后恶果的必然,当成一种救赎自我、福泽未来的途径,这样的心态确实有其独特的境界,所以他们的内心常常是平静而不是焦虑、仇恨、失衡的。

立场是需要时时调整的`。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样说来,即使今天是敌人,明天也可能是朋友;此时需要防范,彼时也许又要共同战斗;这样的心态才是现实的、明智的。我们看到小孩子因为某句话而长时间“不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冷战”,想想有些好笑;我们看到当年韩信忍辱从小混混的胯下爬过,多年后成为大将时却选择原谅他们;我们看许多智者正确面对荣辱,当年的风光今日的冷清在他们心中并不是值得奇怪的事,而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必然。可以说,顺应现实的调整立场,人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

立场是实现自我的指南。

凭借正确的立场,可以让你的付出为你的梦想切实有效的铺平道路。可以说,不能坚持自己立场的人,也就像古诗中“野渡无人舟自横”那样的失去方向。不管在前进的途中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立场鲜明,就能百折而不悔、千险而从容。事实上,许多有所成就的人都经历过许多考验和历练,这样的过程一方面坚韧了他们的心志,一方面也凸显了成功的难能可贵。

立场让我们轻盈而无憾。

把握住了自己的立场,也就少了许多拖泥带水、牵扯制约。符合自我设定标准的就去在意,不符合的就忽略不计。人生在这样的心态中,一如各条路线上的车辆,虽然周边的风景也很美,但其速度不停、方向不变,所以古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境界也就常常能够体验得到。用在事业上,就是提升自我是硬道理,不管是社交还是技能,不管是处理复杂局面还是面对利益冲突,都能够很好的找到方法和途径;用在生活上,就是和睦温馨是硬道理,至于外面的诱惑或者观念的冲突,都可以在这样的原则下化解、消融。

知道自己的立场,人生才有了方向;把握自己的立场,绩效才有了保证。我们无法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但我们总可以让自己的内心不再挣扎、不再左右为难;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们会逐渐体验到更高层次的境界、更接近客观与现实的体验,也就能够更加坚定的自律、更加投入的付出。

第2篇:《思辨与立场》读后感

《思辨与立场》有感

原创: 大宁宁

最近在焦虑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模式有问题,只是也没有找到什么靠谱的解决办法,甚至都认不清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最近几天才意识到。2017年,我就读过文森特·鲁吉罗写的《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忘记了书中讲的具体的操作指南,只记得看完之后,当时让自己眼前一亮,感觉这么多年,自己过了一个假人生。

找不到问题解决办法的时候,就读书,或许书中自有答案。秉持着这样的想法,今天在樊登读书平台上听了一本书《思辨与立场》,感受颇深。

当然了,没有任何东西比可靠的思维更有用,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思维都存在偏差和扭曲,不管我们自身是否察觉。同时,如果我们不能拥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可能我们很难看清人生的本质,很难体验到良好的生命状态。

书中讲,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公正的思维,一般具有认知谦逊、认知勇敢、换位思考、认知正直、认知坚毅、信赖推理及思维自主的特质。

认知谦逊也即是知道自己的无知。昨天晚上收到一朋友发的文章:喜欢和别人讲道理的人,一般都情商低。看完之后,我并不全然认同里面的观点,但也让我有很多反思。我是否是无知的?我是否意识到自己是无知的?如果我是无知的,我是否总是和别人讲道理?又,我讲的道理别人是否知道?我是否只是在证明自己?或者我是否是个杠精?

我发现在很多时候,我都不能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甚至也注意不到自己观点中的成见和偏差。然而,我喜欢给别人提建议,更可怕的是,我甚至有可能有时候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先不说观点正确与否,这种行为就很让人后怕,我竟然假定自己永远都不会无知。由于环境和人自身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谁给我这么大的自信,总是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

就只这一点儿就能足够看清自己思辨能力的强弱。

书中还讲到一点儿,自然状态下,我们的生活深植于自己即刻的欲望、痛苦、思虑以及情感。我们迷恋即刻的满足和短期获得,明显不关心个人的成长、洞察以及正真,也缺乏动力去揭示自己的弱点、偏见以及自我蒙蔽。我们心安理得地逃避自我成长的责任,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我们可以成为的人。这一点儿是深刻的。

我们很多时候的状态被情绪和欲望主导着,其实,最本质的是我们的思维层面出现了问题。思维的功能是判断趋势,弄懂意义。它不断回答我们生活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情感的功能是评估思维判定的趋势对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对那些事情该持何种情感。欲求的功能是激活能量以发起行动,告诉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应该把精力投放在哪里。思维指明趋势,情感传递趋势的好坏,欲求让我们推进或放弃。思维是一切行为的起点。

情绪和欲求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我们无从控制也无法改变,只有思维是我们能够直接触及的。

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点上,无论从哪儿开始,都是向前。敢于知道,知识使我们自由。

愿我们每天都有所获!

第3篇:《思辨与立场》读后感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辨与立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1

书是有层次的区别,有的书轻松活泼愉快,给我们提供一个工具或者让我们能够莞尔一笑,有些书深沉厚重让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进步,那今天这本书,我认为就属于后者,叫作《思辨与立场》。

令我反思的一本书

它是令我反思的一本书,是一本重要的书籍,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作《批判性思维》。所以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无数次批判性思维,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对批判性思维有着天大的误解。

什么叫批判性思维,有人就说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说一个事的时候,你需要批判性的去接受,你需要反思,你需要看他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启蒙立场与反启蒙立场论文

启蒙立场与反启蒙立场论文

启蒙立场与反启蒙立场论文

启蒙主义是本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传统。这个传统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在话语的内容上具有反传统的价值取向;但另一方面,在思维与话语的形式上,它同时也承接了古代中国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与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方式。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这种启蒙者身份与启蒙话语的危机以及围绕这种话语展开的论争。

一、启蒙的余绪。

坚持启蒙立场的人文知识分子依然不乏其人。李新宇以《知识分子话语建设散论》为总题发表在《作家报》的一组文章即是一例。这组文章包括:《需要自己的空间》、《没有理由放弃话语权》、《边缘化与自我放逐》、《本位之所在》。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建立独立的“话语空间”,“不应该再幻想寻找什么别的依靠,自己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思辨与立场》的读后感

《思辨与立场》的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辨与立场》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辨与立场》的读后感1

书是有层次的区别,有的书轻松活泼愉快,给我们提供一个工具或者让我们能够莞尔一笑,有些书深沉厚重让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进步,那今天这本书,我认为就属于后者,叫作《思辨与立场》。

令我反思的一本书

它是令我反思的一本书,是一本重要的书籍,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作《批判性思维》。所以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无数次批判性思维,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对批判性思维有着天大的误解。

什么叫批判性思维,有人就说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说一个事的时候,你需要批判性的去接受,你需要反思,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思辨与立场读后感范文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辨与立场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1

书是有层次的区别,有的书轻松活泼愉快,给我们提供一个工具或者让我们能够莞尔一笑,有些书深沉厚重让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进步,那今天这本书,我认为就属于后者,叫作《思辨与立场》。

令我反思的一本书

它是令我反思的一本书,是一本重要的书籍,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作《批判性思维》。所以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无数次批判性思维,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对批判性思维有着天大的误解。

什么叫批判性思维,有人就说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说一个事的时候,你需要批判性的去接受,你需要反思,你需要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立场与快乐的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场与快乐的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