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绕口令教案
绕口令教案
教育教学目标:
1、能在图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读绕口令。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布、醋。
3、喜欢说绕口令,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图片道具:老爷爷、鹰、兔;实物道具:醋、布。
2、字卡:顾、醋、布、兔。
3、小鼓一只;幼儿已会做“百家姓”的游戏。
重点:学习区分并念准“顾”、“醋”、“布”、“兔”等字音。
难点:能够又快又准的朗读绕口令
教学过程:
一、游戏“百家姓”。
1、老师问:“喂喂喂!你姓啥?”幼儿回答:“喂喂喂!我姓×。”
2、老师说:“喂喂喂!姓张的在哪里?”所有姓张的幼儿起立回答:“喂喂喂!姓张的在这里。”
(游戏中,幼儿的左手放在耳边做打电话动作。)
二、 观看情景表演,理解绕口令内容。
师:小朋友,百家姓的游戏玩得开心吗?(开心)你们的笑声引来了一位老爷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老爷爷姓什么呢?(顾爷爷)“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观看一段关于顾爷爷的表演,看完后告诉老师这段表演讲了一些什么事情?”,老师和小朋友回忆一下在表演中看到了什么:
1、一位爷爷他姓顾(请个别幼儿说 “顾”一遍,全体再说一遍)
2、他上街打醋又买布(强调为什么叫打醋,买布来做什么?)
3、顾爷爷打了醋,买了布,回头看见“鹰抓兔”,他是怎么做的'呢?
4、师:飞了鹰,跑了兔,顾爷爷什么也没有抓到,反而还发生了一件倒霉的事,是什么倒霉的事呢?
(老师用手指向放在地上的醋和布,再无声地演示“鹰飞、兔跑”的动作,引导幼儿猜想“醋瓶子倒了、破了,瓶子里的醋流了出来,把布给弄湿了。)
三、学习朗读绕口令
1、(出示绕口令)教师完整地朗读绕口令,幼儿欣赏一遍
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逐句将图片放在相应的句子格上。
3、幼儿结合图片朗读绕口令两遍(第一遍幼儿自由朗读,第二遍按老师的节奏朗读)。
4、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录音一遍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打醋买布》
5、老师将部分图片遮住,看幼儿能否读出来,再逐句遮挡更多,幼儿再试着朗读。
5、幼儿集体再朗读一遍,同时教师将遮挡的卡纸去掉。
四、小结“什么叫绕口令?”
师:这几句话真好听!猜猜看,你觉得今天我们学的本领是故事、谜语还是绕口令呢?(绕口令)对了,这个本领就是绕口令《打醋买布》。绕口令就是把一些差不多发音的字放在一起,考考你念得是不是又快又对。
五、 接龙游戏
将幼儿分成两组,幼儿听清老师的节奏后进行接龙比赛,如第一组读“一位爷爷他姓顾”,第二组接上“上街打醋又买布”,依次逐句读完,看那一组读得全对为胜。第二遍换另一组先读,节奏逐渐加快。
六、 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学了绕口令的本领,回家和爸爸妈妈或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的本领大,绕口令读得又快又对。
附文:
打醋买布
有位爷爷他姓顾,
上街打醋又买布,
打了醋、买了布,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醋,搁下布,
上前去抓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打翻醋、醋湿布。
第2篇:幼儿园绕口令教案
幼儿园绕口令教案
1、理解内容,能区分绕口令中“
六、漏、右”的字音,认真倾听同伴的发音。
2、体验念绕口令“绕口”“快速”的乐趣。
“翻跟斗”图文结合的文字图片、音乐节奏、肚兜、绕口令。
一、讨论“绕口令”。
师:你知道什么是“绕口令”吗?你会念绕口令吗?
二、玩玩“绕口令”。
(一)教师展示“翻跟斗”。
1、师:我念的怎么样?你听清楚我说的吗?它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出示图示:小妞妞围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围过兜兜吗?(教师出示肚兜,介绍肚兜是中国特有的)
师: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豆,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豆,是什么意思?
(二)幼儿初步尝试念“翻跟斗”——相近字音的练习。
1、大家已经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我们试着念一念?
2、相近字音反复念:这个绕口令中,哪些字音比较容易说错?(鼓励幼儿找出“妞妞、兜兜和豆豆”、“漏、六、右”的字音)
三、赛赛“绕口令”(小组挑战)
1、教师幼儿分组朗诵,幼儿互评。
2、加上节奏,让幼儿集体挑战。
师:(教师敲打节奏)我们和这个音乐节奏,也能说清楚吗?(集体朗诵)
3、分组进行比赛。
4、个人挑战赛。
师:有没有小朋友觉得不服气的,你觉得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念这个绕口令速度还要快,可以上来挑战一下的。
四、活动延伸。
师:有小朋友还要挑战的吗?一会回教室后,可以找你的朋友挑战一下。
小妞妞,围兜兜,兜兜里头装豆豆。
吃了豆豆翻跟头,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豆;
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豆。
问你翻了几个大跟头,漏了几颗小豆豆
第3篇:绕口令《楼上楼下》 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上楼下楼
活动目标:
1、了解体验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2、借助图谱,练习口齿清楚地朗诵绕口令。活动准备:
ppt、绕口令录像、图谱。活动过程:
一、观看绕口令视频导入
提问:这两位叔叔他们要表演什么节目呢?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叔叔们是怎样表演的,说一说你们看完后的感觉,好吗?
二、交流讨论,说说绕口令的特点
提问: 你们听听看刚才这位叔叔说的话中,都说了些什么?
小结:绕口令里有很多字或词的发音很相近或很相似,而且内容绕口,说的时候就要把它说得又准确又清楚且要快,这才叫做说好一段绕口令。
三、借助图谱,尝试朗诵绕口令
1、借助图谱、逐句分析。
T: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绕口令,但是今天我们的形式是用符号、图片加文字的形式。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吗?你在哪里有见过这样的箭头? 总结:
第4篇:绕口令教案 二年级
兴趣课教案
绕口令
一、教学目标 在诵读中感受绕口令的魅力,激发兴趣。初步了解基本的绕口令知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3 训练学生诵读能力,了解说好普通话的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教育学生日常交流时不仅要口齿清晰,还要培养仔细聆听的习惯。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绕口令《喇嘛和哑巴》的表演录像及绕口令练习题)、空白纸张、奖品(“绕口令小高手”、“优胜小组”和五角星的贴纸)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绕口令吗?让我们先一起欣赏一小段绕口令表演。2.课件播放:绕口令《喇嘛和哑巴》的表演录像:“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犸。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3.我们刚看到的相声演员的绕口令表演是不是非常有意思?这节课,我们
第5篇:绕口令比赛教案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四单元习作
(张公庙中心小学:吴娟)
导写内容:绕口令比赛 导写目标:
1、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的读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2、学说绕口令,并能读得正确、清楚、流畅,在说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3、写清楚绕口令活动的过程和参与活动人物的反应。
导写重点难点;
1、抓住比赛的主要环节把活动过程说清楚。
2、观察人物的表情,想像人物的内心,写出活动中人物的反应。导写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绕口令若干条
导写方法:练习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导写过程:
一、写作准备
绕口令若干条、相关课件
二、情境启导:
播放音像资料,激趣导入。
三、游戏;绕口令比赛 1、游戏第一关:勤学苦练
A、出示绕口令《四和十》、《棚和盆》B、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先完成要求的小组获胜。2、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