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为人知的故事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0-02 07:12: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为人知的故事

北京时间8月10日,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国选手石智勇以抓举162公斤,挺举190公斤,总成绩352公斤获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举重队本届奥运会的第3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8枚金牌。今天小编就来分享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为人知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为人知的故事

昨天凌晨,石智勇终于以智慧和勇气“石破惊天”,这枚金牌他等得太久了。曾几何时,“举重神童”石智勇失去了以往的锐气,一些大赛的失手更让人给他贴上了心理素质脆弱的标签。这次出征雅典,石智勇既让人期待,又让人捏了一把汗———先是体重超标急需降体重,后来赛前心理不适应又急找心理医生疏导。但石智勇最终用金牌告诉了世界自己没有问题。

两年只在家睡了一晚

石智勇在福建龙岩的新家很普通,不仅只做了简单的装修,而且只摆着几件必要的家具,房子显得很空荡,这么热的夏天家中还没有冰箱。石妈妈说:“新房是市里拆迁时智勇省吃俭用支持家里买的,这样我们已很满意了,其它的以后慢慢来吧!”新家对面的.龙岩一中内就是石智勇儿时训练的新罗区少年体校。

新房买了两年,属于石智勇的那间只堆着一些储物袋,石妈妈心酸地念叨着:“智勇从小到大都没住过这么大的房子,都两年了,智勇回来只睡了一晚。”“智勇小时候,家里只有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住着一家四代五口人,智勇和妹妹长大后,房子不够住,我们就在邻居家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给智勇和他的曾祖母住。就这样一直到智勇练习举重,启蒙教练朱日平看到家中困难,就让智勇搬到他家里,一住就是三年。”

家人称举重为“拿铁”

石智勇家人把举重叫成“拿铁”,当记者问起智勇当初是怎样练上“拿铁”的,耿直的父亲石雄信嘿嘿地笑着:“命中注定他要和‘铁’打交道”,“智勇8岁那年暑假和隔壁小孩到龙岩一中玩,听到体育馆里杠铃的声音觉得好奇,就跑去看,教练看到两个小孩惊奇的样子,就问他们想不想练,第二天两个人就去了。”然而细心的妈妈似乎更了解儿子,母亲林雪如一想起智勇当年练举重的情景,就不由一阵心酸:“智勇一直练得很苦,他经常跟我说,一名真正优秀的运动员就应该为国争取更多的荣誉。我们也不光说大话,除了为国争光外,儿子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希望能让家里过得好些。”母亲身体不好,现在和智勇的妹妹一起看着一家彩票店,父亲下岗两年了,一直在学校门口卖棉花糖,最近学校放假,就又干起了摩托车载客的生意。雅典奥运会快要开始时,家人就什么都不做了,在家里盯着电视,关注着儿子的消息。

意外受伤无缘悉尼奥运

记者进门时,石妈妈正为《海峡都市报》上的一则消息着急,上边说智勇的状态不好,有赛前心理综合征,她告诉记者,“他太想赢了,太想拿冠军来改善家里的现状了,他也知道闽西山区培养出一名运动员不容易,自己的身上担负着山区人民多大的期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石智勇从小就特别懂事。朱日平是石智勇的第一位恩师,两人相处了三年。对这个学生,朱教练最大的印象就是“这个小孩挺早熟的”,训练刻苦,从不偷懒,常常训练结束后,石智勇还一个人默默地举上一会儿。刻苦加上天赋,使他很快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13岁那年,他被选到了省体校。在省体校,贫困的家无法支持他太多,一个月就50块钱,13岁的他每天自己洗衣服,因为送出去洗要花钱。

2000年是石智勇最难忘的一年,奥运会前意外受伤导致退出。无缘悉尼奥运会的智勇情绪十分低落,石雄信夫妇和朱教练一起到北京陪他度过了这段最痛苦的日子。那是夫妇俩第一次去北京,耿直的老两口也不知说什么,就默默地陪着儿子。回家后,父亲还经常给智勇写信,陪他渡过难关。父母偶尔借助网络视频和智勇“见面”,但因家里没电脑,平时想儿子时,就和儿子约好时间后到邻居家上网。妈妈说,两年多没见儿子了,每次和智勇视频聊天,夫妇俩都特意换件体面的衣服。“我们不会说话,有时就嘿嘿笑上几声。”视频聊天成了给儿子减压的方法。

“智勇太想拿金牌了,心理负担太重了,平时都好好的,一到比赛时就想着要给家里买新房,让我们过得好一点,往往就发挥不出水平。这次去雅典,我们和他说了,我们一切都好,有什么压力,大家分担也能过去。智勇保证了,这次去雅典不会有顾虑,就是去拼。”其实,儿子运动生涯的起伏也历练着父母,石妈妈说儿子的比赛他们不敢看,怕儿子受伤,也怕儿子举不起来,比赛时甚至故意不看,等赛后智勇打电话回来再了解结果。然而昨天他们看完了比赛,石爸爸说,他相信儿子的出征誓言。

第2篇: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赵帅的故事

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赵帅的故事

8月18日 在里约奥运会进行到第十一个比赛日之际,跆拳道58公斤级决赛中传来捷报—21岁的中国选手赵帅以6-4力克泰国选手汉普拉布,拿下代表团第19枚金牌,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跆拳道奥运金牌的男子选手。今天小编就来分享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赵帅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赵帅的故事

初生牛犊变成了超级黑马,赵帅成了中国跆拳道项目新的领军人物。

出生于1995年的赵帅,此前是中国跆拳道项目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自2013年获得全运会冠军后,他在随后的各项全国比赛中势不可挡。今年,他再度夺得里约奥运亚洲区资格赛冠军,生涯首次获得奥运参赛资格。江苏省跆拳道队主教练王志杰在奥运前就指出,如果赵帅能发挥出身高腿长的优势,他有望成为一匹“黑马”甚至夺得金牌。

场下的赵帅性格开朗、外向,尤其爱唱歌。但到了赛场,在跆拳道男子58公斤级别中,凭借1米88以上的个头,他算得上一位“巨人”。在2013年全运会半决赛中,他就曾凭借身高腿长的优势,四记击头打垮对手,创造了14比2的悬殊比分。“赵帅成长非常快,近三年参加国内比赛几乎都是压倒性胜利,这点甚至连当年的吴静钰都没有做到”,王志杰认为,虽然在技术、经验等方面,赵帅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目前来看,综合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场下的赵帅性格开朗、外向,尤其爱唱歌。但到了赛场,在跆拳道男子58公斤级别中,凭借1米88以上的个头,他算得上一位“巨人”。在2013年全运会半决赛中,他就曾凭借身高腿长的优势,四记击头打垮对手,创造了14比2的悬殊比分。“赵帅成长非常快,近三年参加国内比赛几乎都是压倒性胜利,这点甚至连当年的吴静钰都没有做到”,王志杰认为,虽然在技术、经验等方面,赵帅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目前来看,综合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自2009年进入江苏省跆拳道队后,赵帅一度担任女队队员张华的陪练,渐渐形成了以“迎击”为主的打法。王志杰透露,后来,正是在将“迎击”打法改成了“主动迎击”后,赵帅的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悉,它的变化在于,不再是一味仗着身体优势等着打迎击,而是主动出击,不停地骚扰对手,等对手在陷入被动后想还击时,就抓住破绽迎击,成功率也大大提高。这届奥运会,王志杰认为,赵帅必须每一场比赛都当决赛来打,因为任何一名对手都可能会成为拦路虎,当下,他最需要的是根据对手特点而制定的有针对性训练。

这次参赛,赵帅还有一位特别的“助阵嘉宾”,那就是他的'女友、同样入选了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大名单的跆拳道选手郑姝音。后者将参加女子67公斤以上级比赛,同样具备冲金实力。

跆拳道冠军赵帅!曾是女队陪练,如今逆袭夺金!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跆拳道58KG级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赵帅为我国夺得了第19枚金牌,同时实现了我国在奥运会男子跆拳道项目上历史性突破!

出生于1995年8月15日的赵帅,刚刚年满21岁,目前还是一位西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是常州市2005年从东北引进的体育人才。16岁时,赵帅已经拿到全国冠军赛的冠军和全国锦标赛的冠军,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国家队的召唤。在2013年全运会时,18岁的赵帅接连淘汰三位国手晋级决赛,并且在决赛中3比2击败了福建选手许永增夺取金牌,爆出大冷门,可谓是一匹成色十足的黑马。在全运会结束后,赵帅也终于得到了国家队的召唤。

要知道赵帅在2009年进入江苏省省队时,一度担任女队队员张华的陪练。在全运会拿到冠军后,赵帅也是立即返回运动队继续担任其他队员的陪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冠军陪练!也正是他的陪练生涯,使得他逐渐形成了以“迎击”为主的打法。后来,在将“迎击”打法改成了“主动迎击”后,赵帅的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选国家队后的赵帅获得了参加国际比赛机会,在他第一次参加的东亚运动会上这个级别的决赛中,赵帅在最终决赛中5比3击败韩国选手权赫进摘得金牌,这也是他的第一枚国际级的奖牌。但是在2014年的仁川亚运会上,19岁的他在第四轮比赛中,最后5秒以1分之差负于该级别冠军伊朗选手,最终获得第五名。

2015年,赵帅参加跆拳道世锦赛,从B组打起进入决赛,最终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亚洲资格赛58公斤级决赛中,已经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的赵帅击败泰国选手汉普拉布夺冠。而这位对手又和他在里约奥运会的这个项目决赛中相遇,而这才获胜的依然是赵帅。

第3篇: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马龙的小故事

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马龙的小故事

北京时间8月12日上午,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产生了最终的金牌。最终,马龙直落四局完胜队友张继科,夺得了男单金牌。今天小编就来分享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马龙的小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马龙的小故事

他5岁开始学习乒乓球,15岁进入国家队,16岁获得世青赛男单冠军;他执着坚定,成熟内敛,从国家队里的一个小兵成长为今日的“中国队长”;他严于律己,不忘初心,成为一年内三度折桂的历史第一人!他就是中国乒乓球队队长——马龙!冠军是我,生而不凡。燕京啤酒,冠军故事系列专栏,与你分享冠军的荣耀。

球台旁的守望者

马龙出道很早,却一直不是最耀眼的。

06年世乒赛,马龙就已经成为了中国队的团体成员。06、08年世乒赛,他是最小的'小弟,看着马琳、王励勤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为人知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为人知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