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语文五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的练习题
语文五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的练习题
一、看汉字写拼音。
蓑 遮 醉 媚 锄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草铺(pūpù)横野六七里。
2.收篙停棹(diàozhào)坐船中。
3.清平乐(yuèlè)
4.最喜小儿亡(wánɡwú)赖。
5.溪头卧剥(bāobō)莲蓬。
三、辨字组词。
牧( ) 哀( ) 醉( )
枚( ) 蓑( ) 碎( )
绿( ) 遮( )
剥( ) 蔗( )
四、选择正确的义项填空。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作者分别是___代___、___代___、___代___( )
A.宋 吕岩 宋 杨万里 宋 辛弃疾
B.唐 吕岩 宋 杨万里 宋 辛弃疾
C.唐 吕岩 宋 辛弃疾 唐 杨万里
2.“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的意思是( )
A.做;干 B.逗弄 C.耍:玩耍
3.“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
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B.游手好闲的人
C.顽皮、淘气
五、填空
1._______________,收篙停棹坐船中。
2.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
3.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4.“清平乐”是,我还知道这些词牌名:___、___、___.
5.读了本课三首古诗词,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1.默写《牧童》,并用“/”在诗中画出朗读的节奏。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们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七、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稚子
(宋)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
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八、杨万里写田园诗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从以前读过他的田园诗中选一首写下来,也可以写其中印象最深的诗句。
第2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练习题
(一)课外诗词默写
1、《山中杂诗》南朝(吴均)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3、《峨眉山月歌》(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
6、《滁州西涧》(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诗》(赵翼)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__________。
附:理解性默写:
①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②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
③赵翼《论诗》中写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 。
(二)课内诗歌默写
11、《木兰诗》(北朝民歌)
①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默写全文)
13、《伤仲永》
①自是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不使学。
②仲永“泯然众人矣”原因的句子是 , ,
。
14、《口技》(林嗣环)
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到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分而合。当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响。未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妇梦中咳嗽。
③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儿齐哭。
④描述观众的反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作者的评论:
a一时齐发,___________________。
b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交代道具的简单:
a口技人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已。
b撤屏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已。
第3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练习题
一、默写《七步诗》,并填空:
1、这首诗里写到了()种事物,分别是()()。
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 持: 泣: 煎:
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句。这是()对()说的,它的意思是()。
4、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喻成(),把曹丕比喻成()。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表达了()。
二、默写《鸟鸣涧》,完成填空。
1、《鸟鸣涧》是()朝被称为“()”的()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的景色,突出了一个“()”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2、这是一首()诗,主要描绘()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心情。
三、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完成练习。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
第4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课时
《牧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和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