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的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9-27 07:12: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关于陈年旧事的范文随笔

关于陈年旧事的范文随笔

七月四日,晚

她发短信给我,很悲伤。

我接到短信,心变得很疼。

看不到她的表情,只从镜子里看见自己,憔悴了些许光阴。

进不了前700?我不要,不要。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只是我一个人在原地。我不寂寞,只是寂寞陪着我。

她不知道,我是那么孤独。

她只是向前走,不再回头,艺术的.脚步不会停留。

我们约定的7月7日朋友日,她还记得么?

我们约定的意大利与希腊,她还记得么?

我们约定的好多地方,米线店,西餐店,快餐厅,甜品店……

她说要带我去吃双皮奶,我等了一个学期,却还是没有等到。她总是这样,不停的骗我,不停地骂我笨蛋,不停地笑我。

我没有生气。那是我的朋友。

是任何人都不可以欺负的人,是唯一可以欺负的人,也是唯一可以欺负我的人。

她是天秤座,臭美,自恋,狂妄。

我是巨蟹座,胆小,害怕,可怜。

我们的组合,奇怪却又稳定,天天吵架,却总能找到甜蜜。她讨厌被人掌控,被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狮子座掌控,她也不喜欢八卦,与一个天天花痴的金牛座谈八卦,她喜欢自一由,无拘无束,她喜欢推理,她喜欢美食,她喜欢艺术,她喜欢一切美丽的东西。

我喜欢她,一个有些时候有些讨厌,有时捉弄我,有时又让我感动的女生。

不知道她呢?

我不想和她分开,即便天天被英语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也可以。

总有我们的故事。

永远不会改变。

7月7日。有两个女生,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

第2篇:陈年旧事散文

陈年旧事散文

回想童年,我曾有过一样空前绝后的玩具和一个形影不离的伙伴。只是时日太过久远,关于它们的记忆已是残缺不全。

我曾拥有过的这样玩具,你怎么也猜不到它会是一个皮影人儿。

当时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皮影戏在哪开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会赶来观看。人头攒动,树上草垛上都是人,盛况和热情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名星的演唱会。我的皮影人儿是人家戏班淘汰的,被妈妈要了回来。于是我家的皮影戏连日连场演出不断。

妈妈的房门上挂着个帘子,上面有妈妈亲手绣的鸳鸯戏水图,还有红红的荷花绿绿的荷叶,相映成趣非常好看。

将门帘扯得紧绷绷的,便成了皮影戏的舞台。虽然没有铙钹鼓点相助,我却玩得极为投入。整天举着个皮影人儿在门帘边晃来晃去,把妈妈教的唱词不厌万遍地重复:“三泡子眼雨四泡子流,鼻涕拖地像猪油”。后面还有长长的尾腔:“嗨呀嗨呀,依呀嚯子依呀嘿。”

虽然我的表演非常认真,可大人们看到都捂着肚子弯着腰笑。有一次竟真的让奶奶笑出了长长的猪油一样的鼻涕……

有了这皮影人儿,便时常有小伙伴来看我的表演,眼神里透着切切的羡慕哦。而且这样的玩具可遇不可求,实在称得上独一无二的绝版。这让我在小伙伴里的地位急剧攀升,一时无两。给了我极大的骄傲和满足。

只是那个皮影人儿是怎么没有的,却一丝也想不起来。为什么我视若珍宝的玩具却不能让我记得它的离去呢?

或许童年时代的我实在不愿意记得舍弃的痛苦,便选择了遗忘?

可是,妈妈手把手地教我耍皮影人儿仿佛就在昨天,那绣着鸳鸯的门帘仿佛就在眼前,而我手上仿佛还有妈妈的'温暖。

妈妈给我的慈爱和快乐,让我终生不忘。 如今,妈妈已去世数年,回忆童年的点滴快乐,哪里少得了妈妈的宠爱?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家里养有一条狗。狗的形貌依稀记得,浑身全黑。我和狗之间有着怎样的亲密却全无印象了。只是后来听奶奶和妈妈说起,我和那条狗就像评书里的孟良和焦赞,可称形影不离。

可是这条狗是如何离开的,我却记得相当清楚。

这是一段惊悚的记忆,曾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可怕的冲击。

那是一个初冬的下午,晚饭的时候。爸爸说家里的狗卖给知识青年了,一会他们就来把狗带走。

听了爸爸的话,我变得难受委屈起来,心里闷闷不乐。

而所谓的知识青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产。他们都是由城里下放来锻炼的,就是所谓的“上山下乡”。

而在我幼小的心里,这些知识青年的可怕不亚于魔鬼。

他们据说有几十号人,在一块神秘的地方搭棚而居。他们拥有当时农村没有的衣饰,甚至还有走起来毕毕响的皮鞋。他们的手电筒都是装三节电池的,特别长。据说这样的手电筒第一是亮,可以方便他们偷取瓜果。第二是长而沉,方便他们打架好使。

在当时我幼小的心里,他们就是啸聚的绿林,没有管束的魔头。因为当时我们村里被他们偷去的瓜果和打破的头实在不在少数。

而等待一群魔头来带走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心里不只是忐忑而已,其实有些绝望。好像地球末日,房里房外稍有异响,便怕得心惊肉跳。

天黑了下来,家里点上了媒油灯。我们就着灯火围坐在桌子前。听说知识青年卖狗是为了“加餐”,即打牙祭。这更让我感觉可怕!这条狗是我最亲密的小伙伴,怎么可以打杀了来吃?怎么可以?

焦躁不安中,外面漆黑的夜空中突然有了数道刺刀般雪亮的手电光,交错着在空中划来划去。我的心狂跳起来,头“嗡”地一响,耳边只剩下自己慌乱的心跳。

“来了”,家里人开始站起。我像逃亡的兔子飞快地跑进房里,惊恐地从房门口探头望出去,只见家门口影影绰绰人头攒动,还有纷杂的语声。

一会儿,我听见了狗惊恐的叫声,像是在哭喊,又像是在哀求。再看出去,人影和手电光一起向房子旁边涌去。

我只觉得四肢发软,太阳穴边的血管响得惊天动地,头也开始晕起来。

突然,传来狗“嗷嗷”的厉叫,还有棍棒落在肉体上的沉响!狗的叫声由凄厉转为微弱,继而消失。只剩下些满足的笑骂声和毕毕的脚步声嘈杂着远去。

我用十指死死地抓住了身边的门框,才能支撑自己不至瘫倒。

那条狗卖了五元钱。那时候,一学期的学杂费是五毛钱,一支冰棍的价格是三分。五元钱绝对可以让一个贫弱的家庭献出他们的狗。

这个可怕的晚上让我从懵懂无知中暂时挣脱出来,作了一些似懂非懂的思考。

那时候的我们一无所有,真的,夏天短裤都可以省掉,赤条条地蹦来跳去。但是快乐依然处处存在,成长的烦恼也同样必不可少。

三十年转眼流逝,我自己的孩子都已是少年。挺拔的身子青春得不能再青春的面庞。不知以前的我们可曾拥有?

有时在梦里,我又会赤条条地在尘土里奔跑跳跃,旁边会有我的狗快乐地跟随。而不远处总是我的妈妈,扎着短辫,瘦瘦的脸上满是爱怜的微笑。那微笑的温暖,可以穿透岁月的薄凉。

而醒来,明白一切都是梦境,微笑慢慢凝固。唯有一滴清泪划过耳际,温热过后的清凉,一如命运。

第3篇:那一场陈年旧事

那一场陈年旧事

岁月流金,逝者如斯,有多少旧事值得铭记,有多少陈年不曾遗忘?也许细细地捡拾,于时光夹缝中仅存的只剩下琐碎的小事了,比如一个人的童年,总有几件事儿被神圣地珍藏,待到物是人非,也未曾止歇······

我总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相似地纯真美好,然而孩子们的童年却各有各的喜怒哀惧。不过毕竟亲身经历过,所以旁观一个人的童年,还是有许多共鸣——当然也有许多感悟。

在《城南旧事》里边,林英子这个小姑娘永远眨着一双澄澈明亮的大眼睛。当她盯着你看时,眉目都是微笑的,那浓浓的好奇也在此刻流露,容不得半点敷衍欺骗。她生在一个小康之家,然而衣食无忧的生存环境并未让她骄矜不驯,反而难得地保留了纯真善良的秉性,教人不得不对其怜爱有加。

当时的北京城*频频,正是出故事的年代。英子的童年,便在一场场邂逅中度过,其中的人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关于几个陈年旧事散文

关于几个陈年旧事散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回忆那些往事,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感伤的,一律都陈旧成了我古老的瓷器。

有时候我很怀疑关于生命的意义,我甚至觉得鸿毛和泰山的说法在这里也无关轻重。只要不至于留下深重的罪恶,那些关于自己的往事就都是自己生命的精华。

比如在七零年代,在我的童年时光里,一个只穿了短裤、在泥塘边玩得满身是泥水的淘气小子会是我,你怎么看?你怎么看?我愿意它是一个复古处理的画片,虽然大不同于鲁迅百草园中的故事和三味书屋里的书香,更不同于今天父母眼中的“小帅哥”们,可确也有我天然朴素的因素,我甚至觉得我的`这一童年剪影可以上溯到我们祖先的童年。我还觉得我和泥塘里的青蛙是一样的属于大自然,那是一种最本性的回归,之所以施了赞誉,是觉得我应该来自那里。

人到了中年以后是会看淡一些事情的。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电话的陈年旧事散文

电话的陈年旧事散文

记得小时候,人们描述将来的幸福生活时,总是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来形容,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未想到,我上高中时,家中就有了电灯,夜晚偏僻的小山村一片灯光灿烂。工作八年后,家里安装上程控电话,让现代化的气息吹进寂静而古老的村庄。

古时候,相隔两地的人们表达情感方式通常是通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这些诗句表达着他们思念故乡、亲人或朋友的真挚感情,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如今,电话取代万里家书,思念故乡亲人只需打个电话,就能感受到故乡的变化,亲人们的音容笑貌。

最初我对电话的印象来自电影中的大上海的电灯电话,打仗的影片中指挥部搬到新地方最先也是通讯员安装电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陈年旧事的初一作文700字

陈年旧事的初一作文700字

一转眼间,我的人生中不知不觉经历了许许多多是事。不知何时起。不愿意与周围的人多说半句话,显得畏惧心动。

已数年没有同家人、朋友谈谈感情。生活在身边的人,每天总是来来往往的。虽与他们东奔西跑,但是走到最后,仍是孑然一身。回想起十六岁那年。自己给自己起了个不祥的网名。后来人慢慢长大了,也换了个新的。如今一想到,是少年时心就是寂寞空虚。时间永远停不下来。唯独只有那寂寞还停留在原位不变。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不分对与错,不分好与坏,更不分你我,还有那个她。唯独只有不同罢了。初中那年,我为我的梦想破灭而写了一篇文章。我在文章中诉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为祖国做出贡献。为了梦想我拼尽全力,最后却因为一次事故。让我拼搏多年的梦,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凡客创始人陈年的旧事

凡客创始人陈年的旧事

近日,凡客老板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一百年后,大家肯定都还记得穆旦,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引起网民大地震。那今天小编娓娓道来凡客创始人陈年的旧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凡客创始人陈年的旧事

想必您已经看到过很多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传记,但大多都是别人写的,而依自己写成的传记的人却不是太多。而陈年算为数不多的一个,他曾在几年前出版过他的自传体小说《归去来》。提起陈年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已经不清楚他为何人,但提起他创办的凡客,估计应该还有些印象。

今天我们不妨听一听关于这位财富人物陈年的一些陈年旧事。

1969年4月,陈年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丰乐庄地处黄土高原,当地地势叫作“塬”,村民在塬上挖窑洞做居所。陈年的父亲是闻喜县第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他的母亲出身北京高干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凡客创始人陈年的旧事

凡客创始人陈年的旧事

“陈年旧事”的意思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即往事。陈年:过去的,久远的年代。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凡客创始人陈年的旧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旧事1:

想必您已经看到过很多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传记,但大多都是别人写的,而依自己写成的传记的人却不是太多。而陈年算为数不多的一个,他曾在几年前出版过他的自传体小说《归去来》。提起陈年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已经不清楚他为何人,但提起他创办的凡客,估计应该还有些印象。

今天我们不妨听一听关于这位财富人物陈年的一些陈年旧事。

1969年4月,陈年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丰乐庄地处黄土高原,当地地势叫作“塬”,村民在塬上挖窑洞做居所。陈年的父亲是闻喜县第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他的母亲出身北京高干家庭,与他父亲是大学同学。在他父亲在老家已结婚的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陈年旧事的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年旧事的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