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幼儿园混龄体育游戏:玩转鞋盒
幼儿园混龄体育游戏:玩转鞋盒
我园着力研究混龄游戏的丰富性和层级性。以“平等、尊重、宽容、关怀”为核心理念不断建构起丰富多样、功能多元的混龄游戏案例;遵循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层级推进,让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探索、一起建构。现与大家分享。
(一)你追我赶
设计意图:
喜欢跑,尤其喜欢被人追赶跑,是任何年龄阶段幼儿都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教师希望通过此游戏,让不同阶段的幼儿都能在会跑的基础上学习躲避跑、边投边跑的技能,同时大孩子能自主地控制速度,小孩子能学会奔跑中回头观察。通过游戏还可以发展不同年龄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游戏材料:不同大小的鞋盒、沙包、皮筋。
游戏玩法:
1、弟弟妹妹将拴鞋盒的皮筋套在腰上,鞋盒拖地,在指定区域内往返跑。哥哥姐姐手拿沙包,边追边将沙包投入鞋盒中。
2、弟弟妹妹将鞋盒拴在腰间,在指定区域内往返跑。哥哥姐姐手拿沙包,边追边将沙包投入鞋盒中。
3、弟弟妹妹自行选择不同大小的鞋盒套在腰间,在指定区域内往返跑。哥哥姐姐手拿沙包,两脚各穿上鞋盒制作的简易“大鞋”,边追边将沙包投入弟弟妹妹的'鞋盒中。
游戏规则:
弟弟妹妹在奔跑中要注意避让同伴,并逃离哥哥姐姐的追投。哥哥姐姐在追投的过程中,沙包如果没投进鞋盒,须原地捡起沙包,继续追投。以上游戏均可交换角色开展。
(二)砸鞋盒
设计意图:
幼儿搭高楼时最开心的是高楼被推倒的时刻。用鞋盒搭高楼后加入砸沙包游戏环节。不仅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同时还能锻炼上肢力量,发展幼儿的投准能力。
游戏材料:
不同大小的鞋盒、沙包、圈。
游戏玩法:
1、大带小2人一队,4人一组游戏。每队将不同大小的鞋盒围合成半圆形。队中哥哥姐姐站在规定地点用lO个沙包砸对方的鞋盒,砸倒鞋盒数量多的队获胜。游戏时,弟弟妹妹负责帮助哥哥姐姐递沙包以及数被砸倒鞋盒的数量。
2、大带小2人一队、4人一组游戏。每队将不同大小的鞋盒垒高,哥哥姐姐站在规定区域用沙包砸对方“城堡”,弟弟妹妹在自己搭好的鞋盒城堡前来回移动,保护鞋盒不被对方沙包砸倒。先完全砸倒对方城堡者获胜。
游戏规则:
弟弟妹妹要在“城堡”前来回移动。哥哥姐姐在砸鞋盒过程中,沙包要注意对准鞋盒,不能砸到弟弟妹妹。
第2篇:幼儿园混龄游戏方案
幼儿园户外混龄球类游戏方案
一、背景
我园开展球类游戏至今,教师与幼儿分别积累了不同的经验,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正处于一个瓶颈时期。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混龄式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幼儿体育教学开展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户外体育活动增添了区域化和混龄式教学,这强化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
根据我园的球类特色,开展大中班年龄阶段的混班区域活动,把大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放在同一个空间内通过“大带小、小促大”的活动方式让幼儿彼此间相互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学习,自主地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和游戏。这种异龄幼儿间的互动互助运动与协同游戏的方式能够满足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需要,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习惯和能力,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形成积极健康的身体与个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
1.【幼儿】:激发运动的兴趣,好运动,敢运动,会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能力和意志品质,有健康的体魄和个性。
2.【教师】:更新体育课程观念和教育行为,创设快乐运动的环境,自己会玩,能带幼儿更好地玩,从而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促动幼儿的运动发展和健康成长。
3.【园所】: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丰富有效的案例研究完善园所球类游戏课程理念,促成幼儿健康活泼的发展目标。
三、准备
1.运动环境:利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公共区域等合理布局,完成幼儿园混龄运动区域的场地设置图。此外活动的时间安排,音乐的调整等。
2.运动器材:包括器材的采购添置,保管整理,摆放使用等一系列环节的职责明晰。
3.运动场地的负责教师的安排等。
4.理论学习:混龄户外区域游戏安排的传达和集体学习。
5.准备适应:幼儿、教师、生活老师的场地适应,活动形式的适应。
四、具体措施
(一)保教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混龄球类游戏
由于全园幼儿混龄,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到本区域内幼儿的运动情况,及时进行保教工作。教师首先与保育员一起,将自己所在区域的活动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注重保教结合。及时关注部分游离的幼儿,或者需要帮助的孩子,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幼儿最好的引导着、合作者与支持者。同时做好对幼儿和家长的宣传引导工作以及幼儿在混龄活动时的安全工作的引导,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加强师幼互动带动异龄互动
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在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开展时也应该发挥引导的作用,成为异龄互动的中介者。有些幼儿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不会、不想、不敢自主进行活动,教师要多用些耐心。教师可以进入到与幼儿的互动体育游戏之中,可以在师幼互动进行之际,带动其他异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然后逐渐地引导大小幼儿之间的互动,引导异龄幼儿的认识和合作,给予异龄幼
儿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突破“大带小”结伴学习,鼓励幼儿相互观察、模仿与反思 教师还要相信幼儿的能力,不能只采取“大带小”的方式进行混龄教学,也不能经常固定异龄幼儿的结伴学习,也要发挥小幼儿的能力。混龄活动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无意间的学习与自我学习,榜样是相互的,不论是大幼儿还是小幼儿都可以成为相互的模仿学习对象。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要给予孩子学习的机会,观察和模仿能更好地让孩子反思自己的动作和游戏方法,在模仿的基础上纠正自己、发展动作、创新游戏。同时鼓励幼儿遵守各个区域中的游戏规则,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游戏规则意识。
(四)鼓励幼儿自主设计互动性强的体育游戏
区域活动的特点在于幼儿的自主性,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参与混龄体育活动的异龄互动,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主设计互动性强的体育游戏,把异龄幼儿组合到一起, 孩子们在这种紧张愉快的气氛中既锻炼了身体又逐步树立了团队精神。可以说, 经常在这种模式的教育下, 异龄幼儿会慢慢学会充当不同的角色, 渐渐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和学习做人的规矩, 从而学会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协作。
(五)体育器械要合理配置。
我们并不能忽视高结构材料的设置,也不能为了加强异龄幼儿的互动而只设置低结构的材料。因此,教师在区角创设环境时,应有意识地在区域中提供了适合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体育器械,幼儿才会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进行学习活动,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为了促进异龄幼儿之间的互动,体育材料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投放的位置和材料的类型要有交叉,要给予异龄幼
儿一个互动的空间条件。同时能够根据自己创设的游戏内容进行器材的组装,并引导幼儿成为器材的使用者与共同管理者。
五、活动小结
我园在以往开展球类游戏的经验基础上,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尝试中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展户外混龄球类游戏。丰富、新颖的户外混龄球类游戏,不断促进全体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发现幼儿的基本动作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极具挑战性的器械锻炼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同时也打破班级、年龄得局限,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享合作快乐、帮助同伴、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教师层面看,指导混龄活动需要教师熟知的不仅仅是自己执教年龄班的基本动作要领、要求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更是要全方位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及全体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而促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第3篇:大小混龄户外体育游戏
大小户外混龄体育游戏——《老狼几点了》
(一)活动目标:
1、大小班幼儿能两两合作运用多种方法,共同平稳且长时间的站在平衡台上。
2、大胆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运动、挑战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平衡台若干、灰太狼头饰、2、分散游戏材料:轮胎、滑板车、飞盘、尾巴、球、橡皮筋
3、毛巾、衣物筐、垫子4床、大笼球20个、轮胎、圈、沙包、飞蜻蜓。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大小班幼儿见面
——双方教师主动与对方幼儿打招呼,激发幼儿间互相问好。——幼儿相互问好。
2、准备:
①情景导入:教师扮演村长说:“跟着村长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②幼儿与同伴和老师共同做热身运动。③练习用不同方法站在平衡台上。
3、集体游戏:
①快速站在平衡台上----提醒幼儿“天黑了,大灰狼来了,赶快站到安全岛!”
②快而稳地站在平衡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