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旗袍情结散文
旗袍情结散文
一直以来,对旗袍情有独钟,爱恋有余。
旗袍起源于中国上海,为民国时期中国妇女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其式样从满族妇女的袍子改制而成,因把满族人称为旗人,故称旗袍。
旗袍是一种内外和谐统一的典型传统的旧时时装,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意,表现出近代中国女性贤淑、典雅、性感、清丽的外在特点,诠释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女性特有的时尚性情与气质。
总想拥有一件漂亮的旗袍,以满足自己对旗袍情有独钟的爱美之心。记得三十岁时,老公说要送一件旗袍给我,作为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当时真是欣喜若狂,于是就兴冲冲地上街转悠。那时物资比较匮乏,转悠了大半天,最后总算在一大型商场看到绝无仅有的两件旗袍。相比之下,我对其中一件纯黑色的平绒旗袍甚是喜爱,可一问价格一百多元。那时工资收入较低,一件旗袍将把一个月的工资全搭上还欠缺。当时的心里可真够矛盾的,买吧,价格又太贵,不买吧,又是那样的恋恋不舍,权衡之下,唯有一声无奈的叹息,只有忍痛割爱,望衣兴叹。
第一次穿旗袍是我三十岁那年,自己上街买的面料亲手制作的,虽然花样款色很简单,但穿在身上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仿若穿在身上的便是七彩霓裳,当时的心境就是那种胜却千般华服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记得那是一个盛夏,我携儿子去妹妹家做客。那时只要出去游玩,公园是必去之地,又何况那还是一个中等城市。记得那天艳阳高照,我们一行几人,冒着酷暑,流连在公园。当走到展览孔雀的景地时,栅栏内外,那只漂亮的绿孔雀总是盯着我,我走到哪它便盯到哪,我驻足时它就立在我对面。我好生奇怪?这只孔雀究竟怎么啦?后来我仔细观察,终于明白了,原来它是在和我媲美啊!因为那天我就是穿着那件孔雀绿上面陈设着黑白相间的图案的朱丽纹旗袍,在耀眼的烈日下,朱丽纹面料便如丝如滑、光泽尽显、靓丽无比,因此,才会吸引那只绿孔雀跟踪。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只听得“扑啦啦”一声,那只孔雀开屏啦!在人们的赞誉声中,它是那样的洋洋自得,这小小的生灵也是如此的爱美。
最使我难忘的,当属四十岁那年,花了几十元做的一件旗袍。淡黄的底色,零散着数朵小小的兰花,间隔着几丛褐色的枝蔓,再用银丝浮雕出山水图案,素雅至极。在四十岁生日晚宴上,姐妹们曾说我怎么着如此素色的妆扮,我莞尔一笑曰:喜欢!
也就是这件旗袍,让我风光无限。那是四十一岁那年,在公司举办的“迎国庆”文艺晚会上,我就穿着它登台。平时在舞台上,只有一曲歌罢才会掌声鹤起,而那次却是个例外,当我站在舞台上刚一亮相,台下便想起雷鸣般的掌声,让我措手不及,激动无比,以至于在演唱时声音都有些发颤。
老公时常发狠,一定要让我穿上一件漂亮的旗袍,风光一下。可现时纵观服装市场,旗袍即使成为时装,也非原汁原味,因此,很难寻觅到古色古香的中意旗袍。
前年,儿子回国探亲,老公的表弟开车送我们去上海迎接。在城隍庙闲逛时,看到那里的旗袍琳琅满目,款式很多。让人目不暇接。在众多的旗袍中,我独爱那件纯黑色,用闪光玑珠镶边的'金丝绒旗袍,高贵典雅,雍容华贵,老公和表弟竭力劝我买,可一问价格近一千五,我还是舍不得。试想一个工薪阶层,平日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又不善交际,花一千多元买一件旗袍,放在家里,看得多穿的少,只能做摆设。再加之金丝绒面料娇贵,需要仔细保养。因我以前曾买过一件紫罗兰金丝绒连衣裙,每次穿后都要悬挂,将倒绒部位洒水,以便恢复原貌。虽已穿十几年,仍很鲜亮。因此,犹豫再三,还是未买。
喜欢古色古香旗袍,喜欢在静谧的夜,聆听春雨在风中飘洒的呢喃,憧憬着润物细无声的洒脱与超然。喜欢在夕阳西下时,遥望落日的余辉带给无边天际的那一抹绯红与嫣然。我喜欢在习习晚风中,仰首凝视苍穹,细数繁星点点,任一轮明月洒下的清辉沐浴身心。喜欢静静地伫立在池塘边,欣赏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的唯美,感受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至纯至美。喜欢在音乐殿堂陶醉流连,“兵哥哥”遥寄了曾经的美好与向往,“让我悄悄离去”演绎了伤感落寞的无奈,“可爱的人生”诠释了人生真谛,“乡恋”捎去了以往的青涩和浪漫,一曲“知音”如行云流水,蕴含了多少愁绪和迷惘。我更喜欢徜徉在文山诗海里,品读华美篇章,领略百味人生。警示名言,规范了行为准则,醒世箴言,完善了德行操守。无形的网络,联络着上万颗拳拳之心,温馨的氛围,打造出篇篇美文佳作。在这里,可以无限地汲取琼浆甘露,让疲惫的身心舒展,在这里,可以零距离切磋交融,让飘扬的思绪放飞。一片素笺,几缕墨香,已然深深陶醉,直至永远。
喜欢旗袍。若是退休后尚有闲暇,只要体型不变,还会买件漂亮的旗袍。穿着旗袍,领略自然风光,让中国的传统时装文化在自然风光中成为独特的风景。
第2篇:旗袍的散文
旗袍的散文
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着旗袍,她盘起发髻,露出高高的立式旗袍领,布料紧贴着肩部和后背皮肤,每一个部位的线条都美美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服饰。在文化进程中,源于蒙古袍的旗袍诞生了。旗袍两边开衩,不仅体现身体线条,更加的体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美,专属于女性的柔美气质也在修身旗袍里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出来,同时也成了女性从旧时代解放来到了新时代的一个象征。女生们在穿旗袍的时候开始使用法兰西的丝袜,搭配手工的单跟皮鞋,走起路来随风摇曳,
旗袍可以雅致、可以抚媚、可以妖娆!不管是六七岁的小女孩还是花季少女、不管是做了母亲的女生还是儿孙满堂的祖宗太太,都适合穿旗袍,只要一穿上旗袍,整个人就端庄起来,一个淑女模样。
旗袍连接着祖国的传统文明,最常用的面料由麻到了丝再到锦缎、香云纱、杭罗、丝绒……
小时候跟着母亲看到了麻布和丝绸的制作。
麻布
我个人很喜欢麻布,麻是山里野生的一种植物,枝干上的皮撕下来去掉外面的绿皮就可以看到白色的茎,用这个茎再搓成大小差不多的长线,织成布。
丝绸
丝绸是用桑蚕吐丝做的茧子拉出来的丝制作的,挑选优良的蚕茧子经过蒸、泡可以顺利拉出不会断的一根完整的丝,再用丝纺的线织布,这样做出来的丝绸很有光泽,含有蚕丝蛋白对皮肤具有美容功效!
锦缎
在参观江南织造工艺的时候,我看到了锦缎,锦缎的工艺非常的复杂,花很多的时间才能有一米布料出来,不过这样的缎子有暗花纹儿,做成旗袍是非常雅致的,当时看到现任主席的'夫人在阅兵仪式上的旗袍就是使用这样的锦缎手工缝制的。
这些面料有时候是从线就已经染了色,不过也有织好以后再染色的,染料提取天然植物里面的染料,所以呢一匹布料是极其珍贵的,裁缝师傅用高超的手法裁好布料,有的还要进行花朵图案的刺绣,刺绣的线也要是丝线,绣出的蝴蝶花朵栩栩如生!
现在很多的人把花扣作为一件旗袍的认别方式,认为花扣越是复杂越是代表一件旗袍的做工好坏,其实我不建议用这样的角度去看,我也学习过做旗袍花扣,其实并不是很难,现代工艺逐渐的代替了人工,一件好的旗袍至少还是要是手工缝制、并且使用手工织锦,这才能算得上是一件好的旗袍,手工的制作即使是水洗也不容易跑型,使用起来也舒适亲近。画家张大千送给女儿张心瑞的旗袍上有泼墨写意的荷花,我想这样用心意的旗袍才是好旗袍吧!
旗袍给了我很多的民族自信,我认为去国外文化交流的时候穿旗袍是最合适的,我常常穿自己设计的旗袍去参加,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把整个中国都穿在了身上,那种自豪是言语不能形容的!
第3篇:旗袍经典散文
旗袍经典散文
一提起旗袍,第一个冲进人脑子里的就应该是“美人”了吧?就好似一对永远不能够分开的联体儿一样,旗袍和美人一直是联在一起的。旗袍,美人;美人,旗袍。旗袍成就了美人,美人亦成就了旗袍。尽管这样的密不可分,到底旗袍有惟一的感觉,因为美人除了旗袍还有其他的衣服可以选择的,不过能够一直顶着一个“美”字并从不过时的只怕惟有旗袍了,女人,尤其美女人,对旗袍的渴望一直都在那里的,套用那一句流传甚广的诗:“你穿,或者不穿,我就在这里,美丽、诱惑。”
旗袍,中国女人心底里最美丽的诱惑。
旗袍,或者因了它的起源,初兴之时并不能将女子妙曼的体态展示出来,张爱玲就这样说过:“初兴的旗袍是言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张爱玲,众所周知,一个极具审美与观察的女子,极爱标新立异,常常自己设计了衣服样子,将自己弄的“惊世
第4篇:旗袍的经典散文
旗袍的经典散文
一直觉得喜欢旗袍的女子,必定是喜欢旗袍特有的风情,或妖娆妩媚,或温婉娴静。妖娆处似一朵开得极盛的牡丹,在枝头顾盼生姿,让你情不自禁地就想要触摸它的身子,而沾染它的芬芳。温婉处则恰似一朵水莲花,开在水中央,在微风中低头颔首,有着不甚凉风般地怯怯娇羞!那是一种让人不忍触碰的美!
不知道究竟是因为喜欢旗袍,还是因为喜欢那些穿旗袍的女子,我尤喜欢看三十年代的影视剧,看一个个如烟花般璀璨的女子,眼角眉梢处的那点点风情,看她们穿梭在旧时代的风尘里,低吟浅唱,演绎人世间的一幕幕悲欢离合。最初对旗袍的喜爱,是源于小时候家中的旧年历上,那一幅幅泛着彩色油墨香,穿着旗袍的各色女子,那时候还不懂什么叫韵味和风情,只一味地觉得她们的身姿是那么的柔软,似觉无骨。再后来,我喜欢看小说,读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
第5篇:旗袍情结的散文
旗袍情结的散文
朋友说,我有旗袍情结。
一点没错,打开淘宝网,服装里最喜欢看的就是旗袍。一直固执的认为,旗袍最能体现女人的风韵。那小巧的立领环绕着纤柔的颈项,遮住白皙的玉颈,凹凸有致的流畅线条紧贴着挺拔的身躯,开叉的下摆伴着轻盈的步履款款摇曳,纤纤玉腿若隐若现,十足的性感里带有三分的柔软和引诱,仿佛是一件陶塑艺术品,全身上下显得精致,典雅,温柔,飘逸。
年轻未嫁的时候,家里条件差,看着大街上年轻女人穿了旗袍从身边路过,总是忍不住回头张望,心里充满无限的神往和喜欢,发誓结婚以后,一定要买很多很多的旗袍,来满足内心里想要的感觉和惊艳。
结婚那天,我如愿买到一条黑色的金丝绒旗袍,用它做自己的婚服。那黑透着亮,它寂寞的挂在那里,不豪华,不张扬,没有金碧辉煌的压力,与我的气息十分的兼容,领口镶嵌着红边,前胸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