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究竟去哪儿了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9-19 07:12: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年味”究竟去哪儿了作文

“年味”究竟去哪儿了作文

随着猴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临近,横峰大街小巷到处年货充足,一派喧闹景象。人到中年的我,似乎已找不出以往对“过年”的期盼,隐隐的,倒觉得有一些淡漠和忧虑,再过十天,又要“过年”了,心里意味着自己又“老”了一岁。如今的我,几乎每天都习惯在家中的电脑桌前敲打一些自己的心语,忽然间特别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味道,那是从自己心眼里早就产生对过年的期盼与兴奋。小时候由于家里生活水平受到限制,那时候的过年,意味着自己会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花,“有吃有穿有压岁钱”等这几样东西,对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故乡枫株湖畔小山村出生的我来说,是绝对的诱惑,因而对过年是一种骨子眼里的喜爱和期盼。

为我们所知,作为六十年代末期在枫株湖畔那个小山村出生的我,经历了困难的童年和少年以及发愤图强学习的青年时代,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便是枫株湖畔的那个宁静而安详的村庄和那永远香气四溢的农家小院以及老家浓浓的年味……众所周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有更多的人过年选择理性回归传统,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又重拾那些喜闻乐见的传统年俗。可曾几何时,我们关于“年”的传统文化渐渐被淡化了,逐步被购物、旅游、玩乐等新习俗所替代。记得父母双亲在世的时候,我几乎每年都会带着妻儿一起回老家跟着父母亲一起过年。记得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嫂照例按照老母亲的吩咐与老规矩准备了几道菜谱:第一道菜是:“杏子罐头”,意即“幸福”;第二道菜是:“烧了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第三道菜是:“蒸了年糕”,要孩子们节节高;第四道菜是:“冒着热气的粽子”,等于“争气、有挣”;第五道菜是:“青绿的生菜叶子”,要的是“生财、生才”;第六道菜是:“大枣馒头”,早生贵子,孙子都大学了,老人或许在盼着重孙辈的人吧;当然少不了饺子,圆圆满满的饺子,中国人无法割舍的饺子,那里包着一切,含着所有。儿子以前是不太吃或很少吃这些东西,那几年他按照奶奶的话,逐样都吃了且表情非常自然,有点享受和品位的意思,其实他也在思考,在比较,在体会。我倒觉得很高兴,我知道我的言传身教已经影响到了儿子,我明白他自己学习的知识和修养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如今在这个网络时代,一个年轻人还可以除了在网上游走虚拟世界外,在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接点地气,在亲情和恩爱中回归一些人的本性,未必是坏事,不失一件大好事。人不能什么都要丢掉,数典忘祖是一种罪恶。

如今的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过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年,几乎都是在盼望中迎来,在欢乐中过着,在留恋中度过。拜了年,父母给上十块钱,马上觉得自己瞬间成了有钱者,腰间很充实,那钱便真的就是自己的压岁钱与压腰钱。爷爷奶奶等长辈再给点小钱,一下子也觉得锦上添花了,快乐再上一层楼。大年初一,一大早才可以换上新衣服,一下子感到自己是最帅气的人,“精、气、神”像火苗子一样往上蹿,尽管料子是粗布,尽管款式没有新潮,只要新颖。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跟着父母亲一起过年,自己总会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出去玩耍,买一堆的鞭炮回来放,闪闪烁烁,火树银花,好像过年总有放不完的鞭炮,吃不完的糖果。春晚也是一家人守在一起看电视,看小品,欢乐不尽,作业考试等不愉快的事情也全都抛到了脑后;后来的过年,自己仿佛被命令要长大,反应迟钝地走在时光机里面,一不小心还要被机器扇个巴掌。不再有人陪着我一起放炮竹,春晚也不再有人陪着看,看完几个小品自己也就该睡觉了。我是反对放那些山一样的鞭炮的,噪杂、污染。但我从不拒绝适当燃放一点,图的就是那份喜气,那份念想。不用驱除邪气,但愿可以在炸响中清醒一下,提醒自己和他人不要忘记什么,告诉自己和他人,我们是在过年,过人的年,人的年是要有人情味的,是要有人间温暖的,年味里就有。今年春节期间,城里烟花爆竹禁放,多了一份宁静和空气清新,爆竹禁放了,更需要城市管理者满足人们寻年味的期待。很多人在城里过年,总会趁着休假日带家人逛逛,习惯于在城里找找年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眼界的提升,每年对于春节民俗的消费,也会有更多的期待,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有一个引导,并开发出更多有新意的寻找年味的新去处。

现在的孩子都是国际化视野了,什么圣诞节、情人节,时髦的光棍节,他们都很喜欢,而以前最隆重的春节就显得“年味”变淡了。 如今邻里间过门串门少了。在城里生活了足足二十年的我,如今明显地感觉到,都市里甚至是郊区,“年味”淡了很多。对于年味变淡的感受颇深。小时候过年,虽然吃得远不如现在,但邻居们过年期间都会串门拜年,孩子们可以串门到别人家吃好吃的,现在,串门拜年甚至在亲属间都少了许多。互联网时代交给我们一个如此方便快捷的时代,我们的手机,我们的电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们享受这一切,心安理得。没有人会抱怨互联网太快,人们只会抱怨网速有点慢,看视频更是有点卡。过年的电话,原创短信也越来越少,一堆又一堆的群发短信,群发微信信息等等祝福的语言充满了整个界面,似乎总有那么多人在牵挂着你,也似乎被许多的朋友关心着。我们看似越来越近,其实是越来越远了,我们不再写信道思念,不再电话里絮叨身旁事,许多的话没有再说出口,许多的故事不再告诉彼此。如今交集越来越少,值得共享的人却好像越来越多。年夜饭下馆子,没了一家人忙活的快乐。

众所周知,时代在变,生活水平随着提高了,“年味”也在变。如今,短信、电话、、微博、微信等新方式拜年,不用自己再上门拜年;以前只有春节晚会可以看,现在电脑、互联网,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中意的电视节目进行欣赏;以前,过年才能吃好的,现在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大都可以到饭馆里面吃年夜饭。这些变化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年轻的孩子来说,年味里包含的传统文化和亲情维系不能丢失。下馆子吃年夜饭很方便,可是一家人在一起忙活一餐年夜饭的辛劳和快乐也就无法体验了。家长们要从自己做起,春节带着孩子去看长辈,和孩子一起重拾老年俗,将美好的传统延续下去。除此之外,别让“抢红包”淹没传统年味。去年2月24日,支付宝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前后,全国共有一亿多人参与支付宝红包游戏。其中,90后的年轻人占到了50%以上,成为发红包主力。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你方发罢我登场”,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了红包。不少网友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并感慨: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趁着春节七天长假,请朋友们自觉放下手机,给父母与妻儿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

有句话说得很经典,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是无情的,它去了自己该去的地方。“年味”都去哪儿了?“年味”去哪不取决于时间,而取决于时代,取决于时代中的人;“年味”可以走去,也可以回来。“年味”可以淡,也可以更浓;一切就在过年的人。“年味”都去哪儿了?不要再问了,其实“年味”是一种心,也是一种是情,浓浓的“年味”是人间烟火熏出来的。但愿我们即将迎来的猴年春节的“年味”过得更加浓郁一点吧!

第2篇:年味去哪儿了作文

年味去哪儿了作文

面无表情的对着电脑,手指不断的敲打着键盘。过年了,也依旧如此。

心中没有丝毫过年的欣喜,却在空间里发表了这样一句话:听,外面欢声笑语;看星空绚丽烟花。

可,外面真的如此吗?

不甘寂寞的我走到街上,事与愿违。星空的烟花固然绚丽,可街上冷冷清清,并没有听到欢声笑语。

失望的我独自在街上徘徊。烟花如此绚丽,却要我一人看尽。

……

刹那间,看见烟花在星空乱舞,星空被烟花点缀的异常美丽。听着身边小孩子喊着“过年了!过年了!”我的嘴角已上扬。

孩子般跑回家里,跟着家人去和长辈们拜年。

站在路中,真的听到了人们的.欢身笑语,抬头仰望,烟花也绚丽无比。

烟花真的好美,不过……

拜完年了,该守岁了。和家人坐在一起,整晚不睡。

突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以至于觉得死气沉沉。

跑到外面,一个人也没有;抬头仰望,好久好久,一个烟花也没有。

一下子热闹起来,一下子寂静下去,我真的受不了!

脸上的表情已不再是兴奋,取而代之的是面无表情。

走回家里,看见家人都已睡去,心中的孤单再次把我围住……

“年味去哪儿了!”

不知该问谁。

也没有答复。

第3篇:年味去哪儿了散文随笔

年味去哪儿了散文随笔

回老家过年。

年初一那天,我去了儿时的伙伴、隔壁邻居黄建华家。黄建华爸爸说,健华今年春节加班,说是不回来了。我通过手机微信,给黄健华发了条消息:今年不回来了?黄健华回:单位忙,加了个班,只有两天的假期,就不回来了。我说:本来还想见你一面。咱们可是几年没见了。黄健华回:没关系,朋友圈里我们不是天天可以见的嘛。

我去了同村的伙伴李立伟家。去年春节,我们还在一起打了三天牌。今年他妈妈对我说,立伟说春节要加班,不回来了。我给李立伟发微信:今年不回来了?李立伟回:是啊,谈了个女朋友,想过年好好陪陪她,就不想回了。我说,你可真行,骗你爸妈要加班。李立伟发来一个笑脸:忠孝不能两全啊。我说,本来还想见你一面,咱们也是一年没见了。李立伟回:没关系,朋友圈里我们不是天天可以见的嘛。

我跑了一大圈,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年味去哪儿了初二作文

年味去哪儿了初二作文

面无表情的对着电脑,手指不断的敲打着键盘。过年了,也依旧如此。

心中没有丝毫过年的欣喜,却在空间里发表了这样一句话:听,外面欢声笑语;看星空绚丽烟花。

可,外面真的如此吗?

不甘寂寞的我走到街上,事与愿违。星空的烟花固然绚丽,可街上冷冷清清,并没有听到欢声笑语。

失望的我独自在街上徘徊。烟花如此绚丽,却要我一人看尽。

……

刹那间,看见烟花在星空乱舞,星空被烟花点缀的异常美丽。听着身边小孩子喊着“过年了!过年了!”我的嘴角已上扬。

孩子般跑回家里,跟着家人去和长辈们拜年。

站在路中,真的听到了人们的欢身笑语,抬头仰望,烟花也绚丽无比。

烟花真的.好美,不过……

拜完年了,该守岁了。和家人坐在一起,整晚不睡。

突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以至于觉得死气沉沉。

跑到外面,一个人也没有;抬头仰望,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年味去哪儿了五年级作文

年味去哪儿了五年级作文

如今的年早已经不是充满希望和热闹的年了。

在今天有了高科技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模糊,交流越来越少了。虽然互联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但也关上了我们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大门。

在以前我每到过年的时候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拜年,一家人都坐在一起聊聊天,嗑瓜子儿,看看电视。晚上就一起吃年夜饭,放花炮。

可如今一家人坐在一起都是低着头看着手机一言不语,家中没有一丝丝的生机和活力。

我坐在爷爷身边,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满满的失望他低着头,仿佛在说着什么,眼中含着泪水,他虽是长辈,但他又能做什么呢?

我觉得他应该在想着以前年的样子吧-门上帖着红纸金字的对联;小孩子们放着花炮;婴儿的哭闹声萦绕耳畔;大人们说着家常话;大家坐在一起看着热闹的春晚;强着大大小小的红包,哪怕只有几毛几分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时间,究竟去哪儿了作文

时间,究竟去哪儿了作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春晚舞台上,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听得我心里酸酸的,个中滋味尽在心中。

时间,究竟都去哪儿了?

不知不觉间,我已来到这个人世13年了,关于时间的问题谈过不知多少,却何曾有想过“时间,都去哪儿了?”从天真烂漫的幼儿园时光到略带懵懂的小学时光,再从那儿,轻轻地转到初中。十多年,就这样一晃而过,如今的我,又走过了初一的上学期,是不是,有在某个不经意间,我就又站到了高中校园的门口呢?

早晨刚刚起床,窗外还是一片漆黑,只有家里亮起了几盏灯,走去家门,月亮还不曾睡去,依旧在那默默地守着,到了学校,已有同学在此静坐,接儿又在晨读声中听见了上课的步伐。中午时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年味都去哪儿了作文1000字

年味都去哪儿了作文1000字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年味都去哪儿了作文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年味去哪里了!

——题记

又是一年春节,窗外听不见以往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个冷清的年夜饭,小孩子说几句吉祥话,讨个红包,便都回各自的房间去了。年过得凄凄冷冷的。我早早地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一辆辆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在祖母家过得年。

小时候,每逢过年,我和妹妹都乐得不得了。一到腊八,祖母就坐不住了,带着我和妹妹开始大扫除。祖母极其爱干净:窗帘,取下洗净;楼梯,一阶一阶地用抹布认真擦洗;碗盘,逐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年味去哪了作文

年味去哪了作文

今天是大年初九。早上醒来,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突然发现空气中的年味变淡了,淡得让人几乎闻不到。看着窗外连下了几天的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难道是雨水把年味冲淡了吗?我心想。

走在街头,看到许多店铺都已经开门营业了。大街上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冷冷清清,而日益变得热闹起来。上班族也都开始上班,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了。路上车多了人也多了。大家慢慢地恢复正常了。可是年味却不见了。几乎没有了踪影。哦,我知道了,年味不是被雨水冲淡了,而是被大街上的热闹气氛给吓跑了!

最近忽然觉得耳根子似乎清净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人们拜年的短信已经完全没有了,所以手机不再“超负荷”运转了,“拇指运动”也减少了许多,短信铃声不在“萦绕耳畔”。不仅仅是白天清净了,晚上也是同样清静多了。现在,晚上不再有像前几天那样“噼噼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年味”究竟去哪儿了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味”究竟去哪儿了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