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语文乐园二》课堂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二》课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记记,读读写写,巩固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识,自主积累词语。
2、温习、回顾《酸枣情》的倒叙手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倒叙写法的作用。
3、通过“咬文嚼字”了解人们对月亮的不同称谓,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研究,了解更多的有关月亮的知识。
4、自主阅读短文《走月亮》,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
5、开展一次介绍中秋节的语文生活,让学生《难忘的中秋节》为题进行习作练习,要求写出活动的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巩固积累词语;掌握理清文章条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习作,围绕一个主题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⑴、“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词语: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都是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读音都很容易读错。
3、自我检查掌握程度,用横线标出你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
4、指名说自己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同学帮助正音。(将错误频率较高的字注上拼音反复识记。)
5、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⑵、“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听写词语。对照书本检查,将不会默写的生字在课桌上书空。
二、金钥匙。
1、出示内容:
2、指名读。
3、引导理解倒叙写法的'作用。
4、思考:这片钥匙有什么作用?你还读过或看过倒叙守法的运用吗?(鼓励孩子们联想到电视剧或其他书籍中的倒叙手法。)
三、咬文嚼字。
1、自由读文。
2、指名说:人们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称谓。
3、古诗赏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其中把月亮的称谓是什么?
4、拓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月亮还有什么其它的美称。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述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本单元教材的主题。
——享受亲情
二、自主阅读。
1、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阅读短文《走月亮》,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说一说:读文后,你们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画面一: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空中,柔和的月光照亮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
画面二:
一个和妈妈手牵手伴着月光在村子里散步的小男孩。
3、质疑:“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走月亮。“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再读短文。
4、集体反馈。
5、哪些句子体现了“我”和妈妈之间的浓浓的亲情,请找出来,反复朗读
6、读一读阅读提示,品悟文法。
三、小结。
第三、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中秋节到了,中秋节的情景你一定爱记忆犹新吧。
2、谈谈有史以来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中秋节。
二、口语交际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可以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一个中秋节,要求说出过中秋节的过程;可以背诵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可以将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还可以介绍当地的一些过中秋节的风俗人情。
2、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听后可以质疑,并请求主人解疑。
二、习作。
1、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但是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都写在一篇作文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没有重点)
2、习作要求:
①自行选择描写的对象,可以口语交际的经过,也可以写有关中秋节的某个侧面。
②如果是记叙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不仅要写出活动的经过,还要进行适当的场面描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写事情的时候,也要写到人,通过人们的言行、表情写出他们在节日里的心情、感受。
④可以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互相启发,然后再写。
3、学生作文。
4、指导修改。
5、誊写在作文本上。
第2篇:《语文乐园(二)》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二)》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词语搭配,练习用比喻词造比喻句,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搭配 想一想每一个搭配的上下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 交流:一个指具体事物另一个则不是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读一读 自由读句子 想一想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比喻句) 师:三个句子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词:好象、像、是 再读句子 你能用这些比喻词再造几个比喻句吗? 三、读一读、记一记 自由读句子 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练习背诵 四、读一读 自由读短文想想朗读有什么要求,这些要求如何做到
全班交流
第二、三课时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写清楚事情经过 2、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有真情实感 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人物的真情实感。
一、谈话导入 师: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欢笑,也有泪水,你一定有过流泪的经历吧,你愿意谈一谈吗? 全班交流 师注意点拨:你为什么会禁不住流泪?现在当你回想这件事情,你会怎么想?
二、指导书写 师巡视辅导 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 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 整件事情写具体,尤其是令你流泪的部分 你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能打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 生自由习作、誊写作文。
第3篇:《语文乐园七》课堂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七》课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汉字的有趣,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2.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理解成语、运用成语的兴趣。
3.通过书写练习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4.通过阅读短文《种植春天》,使学生明白心灵的春天需要善良、友爱的呵护。
5.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欣赏他人的闪光点,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并能坦诚地接受别人的赞美。掌握赞美他人的方法,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语言。
6.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运用“通过一件事突出表达人物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教学重点
感受汉字的独特;积累词语、成语;进行阅读和语文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短文《种植春天》;掌握赞美他人的方法;在写
第4篇:《语文乐园七》课堂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七》课堂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乐园七》课堂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汉字的有趣,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2、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理解成语、运用成语的兴趣。
3、通过书写练习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4、通过阅读短文《种植春天》,使学生明白心灵的春天需要善良、友爱的呵护。
5、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欣赏他人的闪光点,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并能坦诚地接受别人的赞美。掌握赞美他人的方法,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语言。
6、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运用“通过一件事突出表达人物的特
第5篇:《语文乐园》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接触会意字,体会汉字造字的奇妙。
2.、认识一字多词现象,通过扩词活动拓展思维,并积累语言。
3、学习“有……有……还有……”这一句式。
4、展联想活动,丰富想像力。
5、写字训练,练习左中右,上中下结构的字。
6、大胆想象,学习写话。
教学重难点:
练习一字组多词;写字训:练;学习用“有……有……还
有……”这一句式说话;写有趣的话。
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年龄段、学习状况、生活实际出发,构建游戏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引路、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要手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会意字,体会汉字造字的奇妙。
2、认识一字多词现象,通过扩词活动拓展思维,并积累语言。
3、学习“有……有……还有……”这一
第6篇:语文乐园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教案设计
语文乐园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1、我来试试。本部分包含四项活动:读一读,比较字型的变化;读一读,连一连;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成语故事。
2、探究与发现。教材的主题部分是两组词语,分别描述了春风、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3、我的作品。这一部分的版面设计是一幅图画,画中表现的是初春时节大自然的景色。画面本身没有色彩。图中,两个学生正在草地上钉一块木牌,木牌上什么也没有写。图画下面有一个学习伙伴,在她的泡泡语中,提示出了本题的一些具体要求。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3、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方式
4、积累成语,同时感受读书的乐趣
5、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