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试作弊说起-高中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9-12 07:12: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从考试作弊说起-高中作文

从考试作弊说起-高中作文

从考试作弊说起

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于唐代而盛于明朝,而考试作弊也随之“应运而生”。可以说,从古至今考试就一直在与作弊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逐渐完善的考试制度也同样面临着日新月异的作弊方法。统治者们或许可以用严酷的刑法来惩治作弊者,却依然不断地有人为了荣华富贵、直上青云而投机取巧。如果我们都能守护住心灵的净土,内心有一方责任的天空,或许就不会有人作弊了。

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在我心中无法磨灭,历久弥新,一样是我头顶仰望的星空,一样则是横亘于我心中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底,默默注视着灯红酒绿、繁华似锦,笑傲着红尘的俗情与做作,鄙薄着人间的贪欲与执著。

每当我劝自己也屈服于游戏规则的时候,就会看到你——责任的力量,你告诉我“天地虽大,但有一心向善,虽凡夫俗子,世人皆可为圣贤”;你告诉我“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你告诉我“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中就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

带着已入膏盲的病体,为国扫平蛮荒的叛乱,长眠于战火征途之中,是王 阳明心中的责任;伫立在亡国的城头,面对锦衣玉食的招抚却依然不为所动,携家人一同英勇就义,是黄道周笔下的责任;即使知道敌众我寡,即使明白没有援军,孤身一人镇守辽东,至死方休,更是袁崇焕恪守一生的责任。或许这些都很难做到,有人会说,我们身处和平盛世,不是战火纷飞的时代,怎么为国尽责。借用胡连生教授的话说,“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起对集体、国家的责任?”

时光匆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珍惜每一天学习的时光,是对父母的责任;诚实地写出每一份答卷,是对自己的责任。如不能对己负责,何谈対国负责,又何人能信?

你说就是不想老去,所以要走起来。走出那片难耐的荒芜,走出那狂沙飞舞的大漠,走出那冗长冗长而又寂寥的'黑夜,相信你最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看得到那一树一树的花开。

也许,混浊的世间让你无法看清未来,也许,沉重的责任让你难以背负起明天。可是,你一定要知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有光芒在照耀,即使这光芒像尘埃,它也依然能汇聚,凝结成一轮黄澄澄的小太阳,在黑暗中灼灼其华。它燃烧生命告诉我,只有承受巨大的苦难,才能抵达巨大的欢乐,只有守住心中的责任底线,才算真正的实现了人生价值。

我希望最后的最后,我也能像王 阳明那样,指着自己的心脏处,自豪地说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点评:文章开头不落窠臼,毫无造作之感,不足的是稍显冗长。行文中语言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不少语句凝练而富于意蕴,耐人咀嚼,发人深思。如“如不能对己负责,何谈対国负责,又何人能信?”“只有守住心中的责任底线,才算真正的实现了人生价值”等,展现出作者的文学语言功底和个性风采。对于文中“怎么为国尽责”的发问,由于作者的年龄以及人生阅历的关系,没能做出有效的回答,也可以理解。文章结尾“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掷地有声,富有意蕴。

作者把学习生活中的考试作弊与责任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层层深入,抽象的道理阐释得深入浅出,这也能给同学们以启示:只要认真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深入地思考,你也能下笔千言。

第2篇:由考试作弊说起

由考试作弊说起

有考试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作弊。有的是为了竞争中有优势,有的只是为了不被淘汰。对于作弊现象的存在,我不觉得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对于长久发展来说,作弊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做法,对与社会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从表面上看貌似是学风不正的问题,其实从本质分析,却是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不可避免的弊端导致的——而之所以在大学里作弊这个现象得到激化,也是与大学里宽松的考试环境和60分“万岁”、不及格就补考或重修的考试制度有莫大的关联。假如没有了那些诸如高数的高挂科率的科目,没有让人生厌的补考,我想很多人也不回去作弊了。但是,怎么去督促学习呢?考试,貌似现阶段是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办法了。

早在古时候的科举时代,为了博取功名去读书,去参加科举考试,这么大的竞争,一些人投机取巧,自然也带来了作弊的出现。为此也出现一个产业,且看我网上了解的资料。有人曾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是有技术没科学,同样作弊是个需要技术而不需要科学的旁门左道。因此,即便是在科学不发达的中国古代,作弊也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产业。古代作弊的手段无非是两种:贿赂考官和夹带资料。其中还爆出这样一个新闻:2007年春季,在北京曾拍卖过一本夹带本的四书大全,全部用黄绢写就,一页两面有10000字,总共24页。一般现在的16开杂志一页大概只能印1500-2000字,因此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小的字。要写这么小的字并不容易,古人没有能缩印的复印机,所以只能靠手抄抄到纸上,这样就更难了。

现今社会,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的是什么广告?卖四六级答案的,各种资格考试的答案的,包过的。这也是当今的考试经济中的一条灰色产业啊。现在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有一种惰性在身上,这些是高中应试教育下压迫已久集聚的啊,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本来呢,大学的知识就要比高中的难理解,加上自身不努力,所以呢考前抱佛脚啊。单纯的补考重修制度本来也没错,很好。如果牵扯上什么学生评优,奖学金,保研,一切又要回到学习上.。就拿长安大学来说,有过挂科经历的人不能被保研。所以就会有一些学生去冒险一试。

考试的本质是为了测试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题目的“制定”便使考试有了“投机取巧”的可能——不去专研知识,却来研究出题者的题目类型或者来预测题目怎么出。——于是这种行为便背离了考试的本质了。然而可悲的是,中国教育似乎从小学六年级、初

三、高三到大学的四六级考试,都有类似的模拟题和预测题——“分数”似乎成了区分“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分水岭,甚至成了区分“聪明”和“不聪明”的指标。

从前有个老和尚,他有三个弟子。有一天老和尚吩咐三人:你们三人去一趟美国,深入体会美国的风俗人情,回来后我将对你们进行测试;这个测试有十道题目,以分数来鉴定你们的了解程度和见解。于是第一个弟子亲自跑到美国去体会那里的风俗人情,体会颇多;第二个弟子跑寻找关于老和尚的预测题和模拟题,终于在师兄那儿找到了,他训练一番,对于考试十拿九稳;第三个弟子便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测试题目的资料,藏于衣服内,准备作弊。——结果第一个弟子考试成绩不怎么样,因为老师出的问题有些他没亲自体会到;第二个弟子考得不错,几乎每道题他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三个弟子不小心被抓住了,被老和尚逐出了师门。

以上小故事中的三个小和尚可以概括了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在我国绝大部分是属于第二个小和尚的学习方法,就是研究题目,做题,将各种类型的考试题都做得滚瓜烂熟,考试成绩普遍不错——所以中国学生成了世界上最会考试的学生,考试成绩在世界各所名牌大学都有目共睹,但是却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就。但是呢,在大学如果还是这样呢?我想

我们的创新能力都会受到制约,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会做题的人罢了,怎么去解决那些社会上的问题呢?

这是否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学习之道?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和其他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地反思。——当考试已经背离了学习的本质,变成一种无用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举措时,是否应该考虑改变考试制度了?这里也是一个综合评价学生的制度问题,如果没有了考试这种评定学习成果的方式,我们换一种其他的方式,或许作弊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前些日子新闻里报道中学里有老师为了评职称,帮助其学生作弊。——当作弊已经扩展到教学者的时候,人们还能期待什么呢?作弊存在哪里?——学生考试作弊、老师评职称也作弊、政府官员“贪污受贿”、企业老板“偷税漏税”、高校学术界大搞“论文抄袭”、各种伪劣产品应运而生、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种种的“作弊”现象已表明,假如没有一种真正的高尚的奉献于某个领域的精神,即使有再严密的考核制度来区分事物的优劣,也难以杜绝“作弊”事件的产生。当然了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重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根本,是未来社会的通行证。不管是何种心态的考试作弊行为,都集中反映了考生不诚实的一面,“考试作弊”违背了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作为老师呢,平时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及时指出他们在学习、生活的不诚实行为,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要求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特别是从考试不作弊等具体的事情做起,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全的意志,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培养学生诚实的人格,克服“好虚荣”、“侥幸”和自制力弱的心理毛病等。

2、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作为学校和辅导员都有义务在考试前做好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通过介绍考试作弊的处分措施及过去考生作弊后的处分实例来让大学生明白,考试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会失去学位和正常的学习机会,这又如何对得起家长的殷切期望;处分记入档案,还会影响个人的前途;他们的作弊行为将背离自己的诚实、正直的人格;作弊风气的形成会引发同学们所厌恶的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干扰良好学风的形成。

3、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弹性学制

现行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没有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和个性、爱好的不同,不能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枯涩无味,学习缺乏兴趣。而弹性学制是在实行学分制基础上,允许学生在修满必备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生自主选课为基础,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跨专业、跨校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的权利。弹性学制的实行,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放宽了学习的年限,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数就能获得相应的文凭和学位,大大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减少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4、改进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考试作弊中,学生夹带纸条的内容多半是死记硬背的公式、概念。我觉得减少学生考试作弊,在考试形式上可做以下调整:在考试试卷中尽量提供解题的各种公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注重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科类课程侧重论述和分析,考试可实行开卷;

从根本上讲必须使学生树立一种为某一领域奉献一生,不在乎其他各种所谓“标准”的考核,认认真真呢搞学术,不在乎名利,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作弊行为的产生。

第3篇:高中作文:从文明说起

高中作文:从文明说起

文明是一个很美好的词语,提起文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文明礼貌”“文明古国”等词语,如果把文明这个词单独让人来解释,的确还有点抽象,很难下出一个让人感觉到满意的答案,但是,不急,我们只要把“文明”和“礼貌”等词语联系起来,这个解释也许就很好办了。那么,“文明”倘若与“礼貌”相联系,这个“文明”的意思也就比较明确了,这里的“文明”大概应该偏重于指向人与人交往中的文化素养与礼仪问题了。

那么接着,“文明”倘若与“古国”相联系,该如何理解,恐怕这里就比较复杂了吧!这里的“文明”恐怕应该是偏重于指向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对于人类做出的精神和物质文化方面的总和了吧。比如:我们经常爱提到“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以外,还有就是古代中国。之所以这么称以上四个国家为文明古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从《基督山伯爵》说起

从《基督山伯爵》说起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所写的一部着名长篇小说。小说背景是拿破仑第一次被放逐时到路易。菲利普登上法国王位的历史。这是一个分裂**的年代,社会的黑暗为唐泰斯的复仇奠定了时代基础。我读了这部小说,深有感触。

小说的主人公唐泰斯的命运一波三折,在他年轻有为之时,正准备在航海事业上一展宏图时,却遭到了同船水手唐格拉的嫉妒和诬陷,被投进伊夫堡监狱,作为危险的政治犯关押达14年之久。在狱中,唐泰斯有幸结识了睿智的法利亚长老,在法利亚的教导下学习了很多知识,法利亚长老告诉了他一个巨大宝藏的所在地,在长老的帮助下最终从伊夫堡逃出,得到了宝藏,进入了上流社会,开始了他残酷而正义的复仇。

唐泰斯的经历中蕴含着一个这样的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件件福祸相依的事,使唐泰斯的性格不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从iPhone说起

从iPhone说起

不知不觉,又到了犯难的时刻,高二新一学年的贫困补助又下来了,我当然义不容辞的选择了申请,孰不知这一做法让我尴尬万分。

说实话,我的家境不容乐观,早些时候外公患上了动脉硬化,花去了一大笔钱。谁知道祸不单行,母亲又在一年后染上了乙肝,每年高达六万元的药费无疑是家人的一块心病。

这也是我想要申请补助的原因,无奈在老师的封杀政策之下,我被无情的剔除了。这一结果无疑又加重了家人的负担……

虽然我与助学金失之交臂,但却感悟颇深:在现如今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只相信他们双眼所看到的那样,从来不会深究更为深奥的`问题。正是这样的举措,往往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研制灯泡的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屡屡失败,但他从不放弃。因为他无视眼前的失败;因为他看到的是未来的成功;因为他深深懂得,失败是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从读书说起

泥土如是说之一: 从“读书”说起

同学们

作为一个快退休的老师,我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我很想把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认识和经验更多的告诉你们,如果能对你们的学习或今后的人生有那么一点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那我们就从“读书”说起吧。

“读书”,是我们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之一,可有多少人认真思考或玩味过这个词语呢?比如“读书”到底有哪些含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生有些什么关系,与我们人类或文明有些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思考过没有?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读什么书,怎么读,读来有什么用,这些直接关系我们当前生活的问题,大家去认真琢磨过没有?我们很小就被大人送到学校去读书,直到今天,有人问你在做什么,你也可能说我在读书,(我还没工作),那么泥土老师我呢,我已经苍颜白发快退休了,有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从考试作弊说起-高中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考试作弊说起-高中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