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科学三年级寻访蚂蚁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寻访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
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归纳昆虫的`特征
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放大镜、昆虫盒、橡皮泥、细木棍、饭粒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猜谜语导入新课。
二、观察提问
1、学生看教材中的图,并提出问题。 “蚂蚁住在哪里?”“这些蚂蚁排着队干什么?”
三、动手操作。
1、做“蚂蚁”。
学生根据经验动手制作蚂蚁模型,可用橡皮泥代替黏土。
2、师生交流评议: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
四、观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蚂蚁,说一说:真正的蚂蚁什么样?
教师适当引导: “用樟脑球画一个圈观察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辅助观察。
五、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昆虫”这一概念。
六、实践活动
查找昆虫准备过冬的资料,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第2篇: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 蚂蚁》这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接近小动物蚂蚁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研究记录、描述有关蚂蚁的内容。观察的方法、可以研究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在出去探究之前已经让学生明确了。可是,在外出探究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部分学生觉得蚂蚁很脏,不愿意用手去摸;有部分学生观察力不强,在观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细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要想学生在观看图片的情况下要想学生说出怎样的想法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就设想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观察蚂蚁的兴趣,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然后再去找蚂蚁,把交流的环节放到下一节课上来。于是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蚂蚁》的教学录像,学生对录象中的蚂蚁活动很感兴趣,纷纷提出一些问题:蚂蚁为什么要群居?蚂蚁怎么会有那么大力气?……有些问题我组织学生回答了,而有些我故意没有回答,而是想让学生课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找出答案来。我想这就是我要的效果。趁热打铁,我就要求学生课后去观察蚂蚁,并参照书本写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活动是很难组织的,因为学生的自觉性并不高,兴趣归兴趣,可让他动手去做(课上的实验也只是留于形式更何况课后的自主性探究活动了)就很难了。科学课中有些活动在课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课后或课前同样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也是科学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3篇: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篇一: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 蚂蚁》这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接近小动物蚂蚁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研究记录、描述有关蚂蚁的内容。观察的方法、可以研究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在出去探究之前已经让学生明确了。可是,在外出探究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部分学生觉得蚂蚁很脏,不愿意用手去摸;有部分学生观察力不强,在观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细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要想学生在观看图片的情况下要想学生说出怎样的想法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就设想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观察蚂蚁的兴趣,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然后再去找蚂蚁,把交流的环节放到下一节课上来。于是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蚂蚁》的教学录像,学生对录象中的蚂蚁活动很感兴趣,纷纷提出一些问题:蚂蚁为什么要群居?蚂蚁怎么
第4篇:三年级科学蚂蚁
《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蚂蚁》是科教版《科学》三上动物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但对于习以为常的小蚂蚁来说,学生也许观察的兴趣不浓;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清楚的观察蚂蚁的外表特征也有一定的难度。蚂蚁的身体小,到处乱爬是学生难以观察的主要原因。教学内容就是随着学生观察蚂蚁需要解决的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而展开,学生带着“蚂蚁的身体到底是怎样的”这一观察任务,在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达到观察的目的。设计理念:
让学生对常见的小蚂蚁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带着“小蚂蚁的身体到底是怎样的”的观察任务,在自主的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获得对小蚂蚁的丰富的直接认识,实现学习、表达的多元化、
第5篇:小学科学《寻访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寻访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寻访小动物》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行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 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经历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哪些动物?
▲如果说:“大动物”我们会想起哪些动物?
▲如果说:“小动物”我们又会想起哪些动物?
▲我们一般是怎样来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呢?
2、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 我们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会去观察哪些地方呢?估计能观察到多少种动物呢?
▲教师板画(准备好的卡片)学生说一种,教师画(贴)一种。
▲在我们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小动物栖息和活动的地方?
▲九月里如果让我们进行一次寻找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留意
第6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1)》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1)》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1)》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观察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
第7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2)》教学设计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hwkobe08”为你整理了“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2)》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