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谈十二五开局对中国经济增长要素的思考论文精选
浅谈十二五开局对中国经济增长要素的思考论文精选
一、理论框架
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问题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解开增长之谜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专家学者都在努力寻求中国三十几年来保持高位增长速度的合理解释。笔者试图根据简单明了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米德模型,将经济增长率大致看成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索洛余项)三者的函数。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标准,笔者将全要素生产率理解为除资本和劳动两要素之外的其他诸多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集合体,包括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制度创新,技术演进,规模经济等等。
二、资本要素投入分析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测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引擎是资本要素(这里指物质资本)投入。援引李京文等(1993)的测算结果,1978到1990年期间,经济平均增长率是8.35%。其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9%;陈琳(2008)在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结果中显示,1978到2004年间,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0.1%,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2%。可见,资本要素投入对GDP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一半。这样的结果如果用哈罗德-多马模型,“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等来解释的话,应该是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一种增长方式。
然而,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外经济学家和大批的国内学者都对中国这样的增长方式感到忧虑,认为这样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应该看到,高水平的资本投入,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首先,是造成了经济结构,特别是供求结构的失衡。持续不断地资本刺激已经造成了某些行业相当程度上的产能过剩,而国内消费又不能完全吸收,这样就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结构失衡。其次,产能过剩需要有一个释放的渠道,这样就可能引致对外出口路径依赖的强化,使金融危机以来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更加白热化。再次,大量以货币或者信贷形式投入到实体经济中的物质资本,很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诱因之一,加剧物价上涨的压力。最后,高水平,强力度的资本要素投入,也会使得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调控范围逐渐缩小,力度逐渐减弱,最后使政策失效的可能性加大。因为当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大型投资趋于饱和时,政府的投资渠道就会锐减,此时利用投资拉动的政策效应就受到限制。
三、劳动力要素投入分析
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要素投入要充分利用要素禀赋本身的比较优势。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国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资本和其他要素来说是一大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而且也可以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事实上,根据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增加产出方面的作用当然不可小视。综合多位学者的测算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8-20%左右,仅次于资本要素,是第二大贡献主体。 当然,若以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为主,这种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
其一是劳动力成本在近年来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这主要源于中国老龄化加剧和人口出生率持续处在较低水平,使劳动力供给出现缺口。
其二,以劳动力要素投入为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但是刘易斯关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定在当前的中国开始受到质疑。
四、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由索洛-米德模型可知,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产出增长率扣除资本和劳动要素增长率之后的余项,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在中国,这一部分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相对要素投入贡献要小得多。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在30-34%之间,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必须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2篇: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有望略好于今年,经济增速可能超过8%,且物价回升。
中金公司报告预计,中国明年增长温和反弹,从今年的7.7%上升至8.1%。瑞银集团认为,中国经济已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复苏,并且这一势头将延续到2013年,预计2013年GDP平均增速将从2012年的7.6%回升至8%。多方机构大都认为明年中国经济情况仅略好于今年,不会出现超预期反弹,未来一个阶段8%左右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分析人士表示,基建投资继续强劲增长、房地产建设活动温和复苏、出口企稳以及去库存结束等因素,将帮助2013年经济增长回升。明年中国经济属于周期性恢复的过程,整体来说经济恢复比较温和,与2009年的V型反弹有本质性的区别。
与此同时,由于居民通胀预期将明显增强,未来CPI很可能维持回升态势。物价回升的态势可能会延续到明年,明年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将会比今年加大。安邦咨询研究员估计,如果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则CPI有可能在4%左右,明年的物价应该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有望略好于今年,经济增速可能超过8%,且物价回升。
中金公司报告预计,中国明年增长温和反弹,从今年的7.7%上升至8.1%。瑞银集团认为,中国经济已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复苏,并且这一势头将延续到2013年,预计2013年GDP平均增速将从2012年的7.6%回升至8%。多方机构大都认为明年中国经济情况仅略好于今年,不会出现超预期反弹,未来一个阶段8%左右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分析人士表示,基建投资继续强劲增长、房地产建设活动温和复苏、出口企稳以及去库存结束等因素,将帮助2013年经济增长回升。明年中国经济属于周期性恢复的过程,整体来说经济恢复比较温和,与2009年的V型反弹有本质性的区别。
与此同时,由于居民通胀预期将明显增强,未来CPI很可能维持回升态势。物价回升的态势可能会延续到明年,明年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将会比今年加大。安邦咨询研究员估计,如果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则CPI有可能在4%左右,明年的物价应该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第3篇:论中国经济增长
浅析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前景 财务0901 孙卓斌 090420043 自1978 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在80 年代末基本解决温饱后,20 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一.发展前景:瓶颈约束与挑战
第一,如何面对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由于错综复杂,内外交织,经济发展趋势、政治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协调程度、未来国际经济政治体系的不断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和挑战,以及政治、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对经济兴衰的影响,都有可能影响到下世纪中国的发展。就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国进入21世纪,在经济贸易或政治和军事等领域始终将与
第4篇: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论文范本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论文范本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未来趋势预测,包括通货紧缩,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体制,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等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若干问题论文。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现状及未来的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未来趋势的预测
1.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过去20余年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这一高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下述三方面:
(1)由于改革,使资源的分配得以优化。
(2)由于推行市场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3)中国的改革是由农村改革开始。中国农村有将近9亿人口。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与产品种类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