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有哪些养生方法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9-01 07:12: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日常养生方法有哪些

日常养生方法有哪些

推背需二人进行。一人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人立于床边,双手五指展伸,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推至腰部。可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需二人进行。一人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人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2~5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分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尤对脑、心、肺最为有益。

摩腹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机体代谢,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不为人知的日常保健养生小妙招

养生方法数不胜数,只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让你得到健康体魄。但专家发现,有一些养生方法是99%的人都可能不知道的。今天,小编就为你详细揭秘这些不为人知的小方法!

一、打喷嚏不能用手捂

感冒打喷嚏时用手捂更容易传染病菌。用手捂住口鼻时,感冒病毒会附着在手上,且能够在皮肤上存活3个小时,病毒可能很容易通过接触,进入你的眼睛和鼻子,或者传播给其他人。此外,人在打喷嚏时将口鼻完全捂住,上呼吸道产生的强大压力没有得到缓解,压力便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不利于耳部健康。

正确打喷嚏的方法:

1、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团成团扔进垃圾桶。

2、如果来不及遮挡,建议挽起手对着胳膊打,至少会阻断感冒病毒的传播。

3、用手捂住口鼻,一定要及时洗手,避免对门把手、电话等其他物品造成二次污染。

二、用指甲剔牙犹如40亿细菌大餐

日常饮食之后,很多人有饭后剔牙的嗜好。现代大多数人会使用牙签,有些甚至使用指甲。但像牙签、指甲这种尖锐的东西容易损伤牙齿和牙床,加之指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用指甲剔牙时细菌全都进入了口中,容易发生感染。

正确的剔牙方法:

1、日常保持口腔清洁。一旦塞牙,最好用牙线清除。

2、使用牙线时,可在牙齿接触面处用拉锯式的前后移动,轻柔地让牙线滑入间隙。但不要强行用力将线压入牙间隙。

3、牙线可移到牙龈沟底以清洁龈沟区,但不能进入牙龈组织,以免损伤柔软的牙龈组织。

三、腰带还有护腰保暖作用

系上腰带,裤子就会因为腰带的束缚包裹住腰部,从而起到很好的暖腰作用。人的腰腹部位置集中了很多内脏器官,比如胃、肠、肝、肾等,通过系腰带,能对这些器官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但是,腰带如果系得过紧,容易导致腹腔压力增大,增加胃酸反流患病风险,口苦、烧心、上腹疼痛、慢性咳嗽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加重。

正确的'系腰带方法:

1、要将腰带系在髂嵴上缘,以人体两侧骨盆的最高点,约在脐部略高一点的位置最好。

2、在松紧度上以舒适为宜,腰带间还能容纳一个指头为佳。

3、瘦人腰带宜宽一些,因为瘦人肌肉薄弱,需要宽一点的腰带支撑。

4、腰带的材质不要选择太硬的。

四、清晨空腹喝水前要先刷牙

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白开水已经成了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常识,觉得这样既清肠,又能将唾液中的消化酶带进肠胃。但不少人都忽略了要先刷牙才能喝水。因为夜晚睡觉时,牙齿上容易残存一些食物残渣或污垢,当它们与唾液的钙盐结合、沉积,就容易形成菌斑及牙石。如果直接喝水,会把这些细菌和污物带入人体中。

正确的喝水方法:

1、刷完牙后准备300ml的温白开水。

2、空腹把一大口水含在嘴里,小口小口地咽。如果喝得太快太猛,会破坏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浓度,会让人失去早餐的欲望。

第2篇:男性日常养生的保健方法

男性日常养生的保健方法

男性九戒养生保健法

戒懒

希望你能够勤活动,现在的青年都开始有富态的肚子,对身体不好。所谓的不要懒惰不是说你要勤于工作,而是你一定要持之以恒地适度运动。

戒过劳

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超过身体所能负荷,这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的。半夜不睡觉,免疫功能会很低下,中医讲这是卫气营血紊乱,阴阳不和,难免会生病。

戒烟

这不用多讲,香烟里面的尼古丁会对血管的内壁造成损害,不说得不得癌,对脑血管、心血管系统都不好。

戒怒

因为工作辛苦,心情有时候不太好,一发怒体内所有的内分泌都紊乱,肾上腺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就会上升,血管就会痉挛。发怒,中医来讲肝气上逆,人也容易生病。年轻人不要肝火太旺,遇到棘手的事情要冷一下再处理。

戒欲

这也有几方面,不要太贪婪,比如说我要买房、买车,我要干什么,欲望太多失望也会很多,不平衡给身体带来伤害。还包括中青年的性欲,也不要太多,要适度。

戒多食

年轻人胃气大,能吃,喜欢美食,长此以往肯定把胃气伤了。另外,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压、痛风。青壮年现在这样的问题很多。

戒酒

就是不要嗜酒无度。少量红酒我们认为是活血化淤的,对女性来说还有美容的作用。

戒不体检

有的年轻人单位组织体检都不去,你对你卡上有多少钱很了解,但是你对你身体里的状况却不了解,这是不好的。你的爱车经常去保养,人怎么不去保养呢?

戒有病不治

查了,高血脂、脂肪肝,认为没事,不治。有的人跟我说,我离死还很远呢。那不行,小病不治成大病,既花钱又浪费时间,所以一定要记住小病都要上医院,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事业去奋斗。

男人的8个健康要点要知道

1、一颗“奔3”的心

男性心脏病发病率绝对高于女性,由于心脏病的猝死突发事件也是男多于女。除了经常锻炼,还要注意饮食。与此同时,心电图每年必查,它能筛查出绝大多数的心脏病。

2、“臭”男人

三张男正处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阶段,油脂分泌旺盛,运动过后大汗淋漓,容易遭受细菌侵袭,产生身体异味。

3、老人症

听起来腰酸背痛好像是老年人的毛病,可是现在30多岁的男人都可能有这种症状存在。建议可以一开始做一些小运动量的锻炼,比如伸展运动和轻量的举重;也可以请推拿师为他做背部按摩;如果较为严重,再考虑吃药。

4、大肚男

本来30岁男人啤酒肚的发生几率并不高,不过要是放任下去,40岁的时候,体形就可能演变成大鸭梨。同时,如果饮食中以脂肪比重高的肉类为主,也是啤酒肚的一大诱因。

5、涂鸦肺

给肺涂鸦,无外乎几种方法:吸烟、呼吸受污染的空气。正确的吸烟方式似乎是将烟吸入气管,再吐出,实际上这对肺的损伤是很大的。

6、抓住男人的胃

30岁男有可能被光顾的症状有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有胃部不适、疼痛、烧心、恶心、呕吐……这个年龄的男人胃口好,脑子里只要萌生“水煮鱼”的念头肯定不会顾及“暴食”的后果。

7、地中海危机

据调查,在30岁男人中,70%以上人不知何故;10%的人认为是油脂分泌过多;10%的人认为是遗传;10%的人认为是累的。

8、肥肉多过肌肉

男人如果缺乏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会让人感觉弱不经风或者分外臃肿。了解现有肌肉的状态,确定健身目标,请私人教练设计一整套训练方案。然后,就是坚持、再坚持。

四个生活习惯对不起你的肾

1、经常憋尿:尿液在膀胱里时间长了会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2、吃海鲜、喝啤酒:吃大量的高蛋白饮食,如大鱼大肉等,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加重肾脏排泄负担。而大量饮酒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这些习惯同时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谢疾病,引发肾脏疾病。很多人喜欢边吃海鲜边喝啤酒,这种方式曾被肾内科医生称为“最伤肾的吃法”。

3、乱服药物、用药过多: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容易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这些药物包括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素等,如去痛片、扑热息痛等,容易引起肾损害。

4、熬夜、吃得咸、不喝水: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爱喝浓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现肾功能问题。而饮食习惯偏咸,会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容易引发肾结石、肾积水等。

第3篇:日常养生保健知识

日常养生保健知识 睡眠养生护体之道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日常有哪些养生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常有哪些养生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