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9-01 07:12: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第五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图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下表: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1)说说常见的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

(2)说说面积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学生展示的推导过程,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演示实物──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画上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展示出来)

3、揭示课题:这课我们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提问: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你认为可能是多少?(可能有认为是100,也有可能认为是1000。)

2、 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或推论吗?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推导,自主探究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3、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

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③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1-2名学生说说推导过程。

(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立方分米。

9000立方分米=?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

63立方分米=0.063立方厘米

他换算得对吗?

(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实际分析换算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2、 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和第31页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3、 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想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 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进一步明确1升=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5、实际应用:

①一种汽车的油箱,从里面量长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②在一个杯中放满水,如果放入一个大铁球和一个小铁球,水会溢出12毫升,如果放入一个大铁球和四个小铁球,水会溢出24毫升,你能计算出大铁球的体积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1米3=1000分米3

1m3=1000dm3

【教学反思】

教学中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本节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要把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朴实,真实有效。

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站在新的课程标准的高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与摆一摆,数一数紧密的结合,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第2篇: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前置预习:

1、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可以放()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

2、1m3=()dm3 1L=()立方分米,1ml=()立方厘米 1L=()ml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我们班同学已经认识了体积单位(指着板书),研究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今天马老师和大家一起接着探索与体积单位有关的知识。师: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一些学习过的知识。(幻灯片出示说一说)

师:(读题提问)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生齐答)

师:(继续提问)容器内的液体量一般使用哪些单位? 师:(读题,举例说明1m³,1dm³,1cm³分别有多大)

生:举例说明,(每个举例两、三个)

师:那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猜一猜,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说明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呢,首先请我们来探索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师:小组合作,一起观察、分析课前准备的正方体,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生:这个小的正方体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个大的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大的正方体一排摆10个,每层正好可以摆10排,也就是说一层可以摆100个,正好摆10层,刚好能装1000个,所以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1000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生: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棱长为1分米,也可以看成是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它们只是单位不同,但是表示的正方体的大小是相同的。师:演示订正 师:同学通过探索知道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有一个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升和毫升,现在你知道升和毫升的关系吗?请大家说说1L=()立方分米,1ml=()立方厘米,1L=()ml? 生:棱长为1分米的容器的容积为1升,这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所以1升=1立方分米。

生:棱长为1厘米的容器的容积为1毫升,这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

生:因为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生=1000毫升

师:你的逻辑推理能力真厉害,大家同意吗?

师:好的,那我们就得出了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还有哪一个体积单位我们还没有研究呢?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你是怎样想的,生独立尝试 方法同上

师:同学真棒,我们得出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请大家观察这个些体积单位,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容积单位呢? 师:请大家完成书本第44页的表格 生汇报订正

师:同学都理解了吗?请大家思考一下1立方米=()立方厘米。与组员说说你的想法。生:因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相邻的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你们能用学习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书本第45页练一练第1、2、3、4、5题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1000dm3=1000000cm3 1L=1dm3 1mL=1cm3

1L=1000mL

第3篇:第二课时体积单位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的体积,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师:我们还知道,物体不仅有体积,而且不同的物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分米=()厘米

(2)500厘米=()分米=()米

3、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教材以里放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认识和理解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通过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推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再仿照这种方法自己推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通过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和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渗透类比思想,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推导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1dm3的正方体盒子、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1)说说常见的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

(2)说说面积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第五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五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