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说课稿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是高中化学选修3的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和分子晶体之后编排的。本节在复习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晶体结构、化学键间相互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化学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理论分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节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历来高考的热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以后学习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打下基础。此外,金刚石、二氧化硅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原子空间构型、化学键、杂化轨道等理论为基础
(2)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对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空间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三、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子晶体的概念,掌握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掌握金刚石典型晶体的晶胞和结构特征。能够通过金刚石结构特征分析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结构。
(3)理解并掌握原子晶体内原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原子晶体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从结构理解原子晶体的性质,明确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变化特点和空间结构。
(3)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理解原子晶体的特点和与分子晶体的区别及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原子晶体的概念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原子晶体的结构及特点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探究教学法为主,多媒体教学法为辅
学法、思考、讨论、归纳等自主学习
六、预计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熔沸点数据比较表格,判断二氧化硅是否属于分子晶体?为什么?
比较干冰与二氧化碳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行总结原子晶体的定义、构成粒子、作用力、气化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物理性质、等。
以上内容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辅助。
展示典型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球棍模型幻灯片辅助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学生自己总结、通过你看到的模型,对于金刚石你有哪些了解?(此部分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演草纸上记录并整理,再分组回答问题,其它小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堂反驳,互相辩论。)
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互相辩论和总结得出以下内容、
1、每个碳原子为SP3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并且形成正四面体构型。键角为109度28分(此部分是通过学生相互PK得到的正确结论)
2、为空间立体网状构型
3、只有σ键没有π键
4、最小环为六元环(既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最小环)且不共面,有六条碳碳键
每个碳碳键长和键能都相同。
5、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比与碳碳键数比为1比2且说出了计算方法。
6、说道了金刚石的晶胞,但是找错了,说正四面体的最小结构单元是晶胞此部分教师加以引导。
7、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完整的碳原子数为8个,碳碳键为16个。(金刚石的晶胞课本p64学与问中有)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对于已有知识的复习和拓展。
教师辅助、每个碳原子被12个最小环共用,每个碳碳键被六个最小环共用。所以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1比2。
以上步骤完成后给学生2分钟时间让其自己再梳理。
巩固训练1、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回答以下问题。
每个硅原子与相邻的个硅原子以键相连接,形成构型。这些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坚实的、彼此联结的结构晶体。每个Si—Si键长相等,键角均为。晶体中最小环由____个硅组成且不共面,每个硅原子对这个环的贡献为、而每一条边为个六边形,晶体硅中硅原子个数与Si—Si键数之比为。
巩固训练2、展示二氧化硅的模型,仿照金刚石将二氧化硅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训练3、完成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对比表格
训练4、仿照金刚石的结构分析分析石墨结构
训练5、将石墨与金刚石进行对比并完成表格。
八、板书设计
1、定义、
2、构成粒子
3、作用力
4、结构
5、一般物理性质
6、常见原子晶体
7、典型原子晶体模型
第2篇:选修三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学案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学习目标] 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了解氢键及其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知识梳理] 1.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又称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________之间。
(2)影响因素:①分子的极性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 2.分子晶体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成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粒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子晶体一般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4.构成粒子:______________。5.粒子间的作用______________,6.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1)熔、沸点__________,硬度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一般的溶剂。
(3)______________导电。原子晶体具备以上物理性质的原因____________ 原子晶体的化学式是否可以代表其分子式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见的原子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导引] 1.判断晶体类型的依据
(1)看构成晶体的微粒种类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基础训练] 1.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A.氖 B.食盐 C.干冰 D.金刚石
2.下列晶体由原子直接构成,且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固态氢 B.固态氖 C.磷 D.三氧化硫
3.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A.干冰 B.金刚砂 C.金刚石 D.水晶
4.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碳原子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6个
5.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6.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A.HF、HCI、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减低 C.F2、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
7.在金刚石的晶体中,含有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所需碳原子数及每个碳原子上任意两个C--C键间的夹角是()A.6个120° B.5个108° C.4个109°28′ D.6个109°28′ 8.结合课本上干冰晶体图分析每个CO2分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O2分子数目为()A.6 B.8 C.10 D.12 9.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A.二氧化硅分子量大于二氧化碳分子量 B.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 C.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D.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
10.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虽然没有离子键,但固体为离子晶体 D.C60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11.支持固态氨是分子晶体的事实是()A.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B.铵离子不能单独存在 C.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 D.氨极易溶于水
12.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A.10个 B.18个 C.24个 D.14个
13.将SiCl4与过量的液氨反应可生成化合物Si(NH2)4。将该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灼烧,可得到氮化硅(Si3N4)固体,氧化硅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则氮化硅所属的晶体类型是()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 14.2003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超高压下,科学家用激光器将CO2加热到1800K,成功制得了类似石英的CO2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晶体中C、O原子个数比为1∶2 B.该晶体的熔点、沸点高、硬度大 C.晶体中C—O—C键角为180°
D.晶体中C、O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15、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A、硝石和金刚石 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 D、萘和蒽
第3篇:高二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教案
高二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教案(精选20篇)由网友 “Mu`”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二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教案,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高二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教案
高二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教案
教学目标设定
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点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晶体?试举例说明。
2、分子晶体通常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
引入新课:
分析下表数据,判断金刚石是否属于分子晶体
项目/物质 干冰 金刚石
熔点 很低 3550℃
沸点 很低 4827℃
展示:金刚石晶体
阅读:P71 ,明确金刚石的晶型与结构
归纳:
1.原子晶体:相邻原
第4篇:《原子晶体说课稿》
说课稿
自我介绍、报出课题以及本课题是那个年级使用的哪个版本的教材,在教材中哪章、哪节、哪课时。整个说课将分为如下六个部分。
(一)教材(说教材)、学情(说学生)分析
(二)重点难点(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材)
(三)教法(说教学手段)与学法(说学生)分析
(四)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
感受新知
三)挑战自我小试牛刀
四)归纳总结
长话短说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各位专家评委早上好。我是08级化教(1)班xxx,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原子晶体》,本课题是鲁科版高中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中学化学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在复习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引 入晶体结构、化学键间相互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基
第5篇:选修三 第2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学案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2.掌握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分子晶体的物理特性。3.了解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
二、学习过程
[新授内容]分子晶体、相似相溶原理
一、知识要点(学生自学完成)1.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又称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2)影响因素: ①分子的极性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 2.分子晶体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粒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子晶体一般物质类别
第6篇:高三化学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课程教案
高三化学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课程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4.常识性介绍氢键及其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氢键
三、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写出NaCl 、CO2 、H2O 的电子式。
2.NaCl晶体是由Na+和Cl—通过 形成的晶体。
一、离子晶体
1、概念: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
2、空间结构
以NaCl 、CsCl为例来,以媒体为手段,攻克离子晶体空间结构这一难点
如图为NaCl晶体结构图,图中直线
第7篇:高中化学原子晶体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教案
第一节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三)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掌握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理解原子晶体中“相邻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空间网状结构”的特征。
3.以金刚石为例,了解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导电性和溶解性)。
4.能够根据金刚石、石墨的晶体结构特征,分析比较两种物质的性质特征。由此培养根据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物理性质的观念。
5.学会比较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三类晶体的性质特征和结构特征。
二、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
(一)基本知识点(学生自学完成)
1.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2.构成粒子:______________;
3.粒子间的作用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