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语言洗手歌教案
中班语言洗手歌教案
中班语言洗手歌教案
活动背景:
小朋友都知道洗手,但不知道洗手的过程,今天学习一首《洗手》儿歌。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洗手的正确方式。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洗手,知道洗手的过程并记住。
活动准备:
香皂、毛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洗手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洗手吗?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
2、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一起听一听它怎么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展开部分
1、播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
2、带领幼儿进行讨论小熊为什么肚子疼?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3、展示图片、教师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儿歌《洗手歌》
4、幼儿进行讨论: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引导幼儿说出:上完厕所、吃饭前、回到家之前应该洗手等)
5、教师带领幼儿边读儿歌边做洗手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带领幼儿到洗手池边,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手洗的最干净?
教学反思:在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应该养成讲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
第2篇:洗手歌小班语言常识教案
洗手歌小班语言常识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六步骤。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小手脏脏的图片一张 2、与儿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图片
3、课前准备的小手律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手律动
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二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乌龟;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金鱼。
二、谈话:
师:宝贝,刚才我们做的律动用的事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
对了,那我们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多动脑、多回答)
我们的宝贝真棒,我们的小手可以画画、捏橡皮泥、吃饭饭,还可以玩沙子、玩玩具、玩泥土,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完这些事情后,我们的小手就变得怎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三、出示小手脏脏的图片
教师出示小手脏脏的图片,问:宝贝,看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呀?(小手)这是谁的.小手啊?(幼儿自由回答)她的小手和我们的小手有什么区别啊?(她的小手很脏了)对了,那她的小手为什么这么脏啊?我们小朋友做完这些事情后应该怎么做啊?(洗手)那宝贝知道应该怎样正确洗手吗?
四、出示洗手六步骤的图片、学习儿歌《洗手歌》
1、我们来看看小朋友萝莉是怎么样洗手的。第一幅图---先卷袖、第二幅图---湿湿手、第三幅图---擦肥皂、第四幅图---搓搓指缝和指尖、第五幅图----冲水洗净、第六幅图---我的小手真干净
2、将儿歌与图片串联在一起,引导幼儿学说儿歌。
3、创编动作学说儿歌《洗手歌》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干净。
五、今天,我们宝贝都学会了怎样能把小手洗的更干净、更漂亮,现在,我们一起去洗洗我们的小手吧!
第3篇:洗手歌教案
洗手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洗手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洗手歌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六步骤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丰富幼儿的语言,让幼儿在《洗手歌》中感受语言韵律
4.发展幼儿手部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小手脏脏的图片一张
2.与儿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图片
3.课前准备的小手律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手律动
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二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乌龟;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金鱼。
二、谈话:
师:宝贝,刚才我们做的律动用的事我们身体的哪个部
第4篇:《洗手歌》教案
《洗手歌》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洗手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洗手歌》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乐意与大家一起念儿歌。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采用语言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咦,是谁在哭呀?”教师幼儿寻声找到一个布娃娃。
让幼儿说说布娃娃为什么会哭。
2、布娃娃哭述肚痛的原因,请幼儿告诉布娃娃吃东西前该怎样做。
3、教师介绍洗手的正确方法:
卷袖子——搓手心——搓手背——擦肥皂——冲干净——摔摔干——擦毛巾
4、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洗手动作。
5、请幼儿一起练习洗手方法。
6、幼儿到
第5篇:洗手歌教案
洗手歌教案
洗手歌教案
音乐活动《洗手歌》(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及节奏感。
2、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律动曲音乐幼儿律动入室。
二、教师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兴趣
“挂图画的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呀?”、“小朋友为什么要洗手啊?”
三、激发兴趣,学习新歌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拍手打节奏。
2、学习歌词,让幼儿念白。
3、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师结合教育挂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欣赏。
五、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活动反馈 :
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因为洗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孩子一下就歌词的大意。使幼儿明白了病从口入的道理,
第6篇:《洗手歌》教案
《洗手歌》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洗手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洗手歌》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乐意与大家一起念儿歌。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采用语言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咦,是谁在哭呀?”教师幼儿寻声找到一个布娃娃。
让幼儿说说布娃娃为什么会哭。
2、布娃娃哭述肚痛的原因,请幼儿告诉布娃娃吃东西前该怎样做。
3、教师介绍洗手的正确方法:
卷袖子——搓手心——搓手背——擦肥皂——冲干净——摔摔干——擦毛巾
4、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洗手动作。
5、请幼儿一起练习洗手方法。
6、幼儿到
第7篇:儿歌洗手歌教案
儿歌洗手歌教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理解故事,学习儿歌,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学习洗手
1、洗手顺序: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冲洗——关水龙头——用毛巾擦干
2、学生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3、学生观察图片,再次巩固对吸收洗手顺序的掌握。
三、学习儿歌《洗手歌》
a师按儿歌的内容进行示范朗诵并表演
B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练习洗手 学生跟教师边念儿歌边洗手。
四、结束评价
1、教育学生要认真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2、表扬能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第8篇:中班语言圆圆歌教案
中班语言圆圆歌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圆圆歌【1】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
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
1.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
2.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
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
“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